回去之后,季在渊当晚就做了一场梦。
梦里,他再一次变成了大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军,抱着马革裹尸的决心,在漫天的黄沙与血腥的肃杀气中,迎来了北疆大捷,他率部班师回朝。
天子看着接连拿下的边塞五城,龙心大悦,特赐他御前带刀,上朝点灯。
季在渊武功高强,夜能视物,虽然在战场上受了一点小伤,只能在京城疗养,但他还是对上朝路上特许提灯的恩赐无法理解。他只能自我安慰,三更天群臣都要抹黑等在宫外,自己在纱罩宫灯的晕染下会格外显眼。虽然哪怕是这份显眼,他都不知道要来干什么。
直至孱弱的少年,一身亲王蟒袍,眼神懵懂,跌跌撞撞的闯入了他的世界。
从朝服的规格来看,年纪不大的少年怎么着也得郡王起步的那种皇亲国戚,皇子亲王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不该身旁连个太监宫女都没有。但是偏偏少年就是这般,没有前呼后拥,也没有仪仗万千,有的只是旁人都不屑开口的寒酸。
季在渊后来才从军师口中得知,少年便是传说中的四皇子闻或跃。明明是皇后所出的唯一嫡子,却从小养在宫外,十几岁了才终于开蒙,很是不得帝后喜欢。
军师告诫他说“你可离他远点,谁沾谁倒霉,陛下极其不喜旁人与四殿下亲近。”
“这是为何”季在渊不解。
军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任何一个试图对四皇子伸出援手的人,都被陛下敲打过“外臣与皇子过从甚密,是何居心”。
渐渐的,连四皇子自己都习惯了孑然一身,再不给别人招致祸患。
但大概是少年拥有的实在是太少,当他哪怕只是得到一点,他都会欣喜的犹如过年。一如季在渊借给的他那那一束灯光,只那么照着,少年就能笑的见牙不见眼,一脸满足,好像他已经得到了全世界。
大概是太孤独了,自那之后,季在渊每每都能在宫门口看见,小小的闻或跃踮着脚,对他翘首以盼。少年唇红齿白,簪星曳月,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看见他的那一刻,总能比寻常要更加耀眼明亮那么几分,实在是很难忽略。
但是,当季在渊现身后,年少的皇子却又总要掩饰一番,低着头,不说话,仿佛他们真的只是就这么碰巧的又在宫门口相遇。
季在渊也很少会主动说话,他只是带着人,提着灯,走在前面,听少年亦步亦的跟上,像极了不谙世事的幼崽追着母亲,满心信任,寸步不离。狭长蜿蜒的宫道,留下了彼此沉默而又踏实的陪伴。这是一种无言的默契,一直到有了灯的未央门,两人才会分开。他去上朝,皇子转去学堂。
梦的最后,北疆烽火再起,蛮族死灰复燃,季在渊不顾旧伤重新披上甲胄,赶赴战场,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托人给四殿下送去一句“明日别再等我”的纸条,也不知道在他离开的那日,闻或跃在宫门口等了他多久。
闻或跃
当然是没有等啊。
他虽然不受宠,却还是有些消息渠道的,知道季大将军当日开拔,又怎么会再站在冷风里
不过,闻或跃还是得承认,他当上皇帝后,一意孤行要迎娶大将军的双生妹妹为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觉得皇后的兄长是个靠谱的好人。
当年的借灯之恩,几乎是闻或跃皇子时期唯一的快乐。
为了防火,闻或跃的老子启中宗真的做的有些过分,他不许大臣点灯,根本不管一片漆黑中路走的会有多么艰辛。闻或跃还有一点点夜盲,不知道在漆黑的夜里摔过多少跤,有一次甚至当场昏迷,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瞬他就又重新恢
梦里,他再一次变成了大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军,抱着马革裹尸的决心,在漫天的黄沙与血腥的肃杀气中,迎来了北疆大捷,他率部班师回朝。
天子看着接连拿下的边塞五城,龙心大悦,特赐他御前带刀,上朝点灯。
季在渊武功高强,夜能视物,虽然在战场上受了一点小伤,只能在京城疗养,但他还是对上朝路上特许提灯的恩赐无法理解。他只能自我安慰,三更天群臣都要抹黑等在宫外,自己在纱罩宫灯的晕染下会格外显眼。虽然哪怕是这份显眼,他都不知道要来干什么。
直至孱弱的少年,一身亲王蟒袍,眼神懵懂,跌跌撞撞的闯入了他的世界。
从朝服的规格来看,年纪不大的少年怎么着也得郡王起步的那种皇亲国戚,皇子亲王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不该身旁连个太监宫女都没有。但是偏偏少年就是这般,没有前呼后拥,也没有仪仗万千,有的只是旁人都不屑开口的寒酸。
季在渊后来才从军师口中得知,少年便是传说中的四皇子闻或跃。明明是皇后所出的唯一嫡子,却从小养在宫外,十几岁了才终于开蒙,很是不得帝后喜欢。
军师告诫他说“你可离他远点,谁沾谁倒霉,陛下极其不喜旁人与四殿下亲近。”
“这是为何”季在渊不解。
军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任何一个试图对四皇子伸出援手的人,都被陛下敲打过“外臣与皇子过从甚密,是何居心”。
渐渐的,连四皇子自己都习惯了孑然一身,再不给别人招致祸患。
但大概是少年拥有的实在是太少,当他哪怕只是得到一点,他都会欣喜的犹如过年。一如季在渊借给的他那那一束灯光,只那么照着,少年就能笑的见牙不见眼,一脸满足,好像他已经得到了全世界。
大概是太孤独了,自那之后,季在渊每每都能在宫门口看见,小小的闻或跃踮着脚,对他翘首以盼。少年唇红齿白,簪星曳月,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看见他的那一刻,总能比寻常要更加耀眼明亮那么几分,实在是很难忽略。
但是,当季在渊现身后,年少的皇子却又总要掩饰一番,低着头,不说话,仿佛他们真的只是就这么碰巧的又在宫门口相遇。
季在渊也很少会主动说话,他只是带着人,提着灯,走在前面,听少年亦步亦的跟上,像极了不谙世事的幼崽追着母亲,满心信任,寸步不离。狭长蜿蜒的宫道,留下了彼此沉默而又踏实的陪伴。这是一种无言的默契,一直到有了灯的未央门,两人才会分开。他去上朝,皇子转去学堂。
梦的最后,北疆烽火再起,蛮族死灰复燃,季在渊不顾旧伤重新披上甲胄,赶赴战场,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托人给四殿下送去一句“明日别再等我”的纸条,也不知道在他离开的那日,闻或跃在宫门口等了他多久。
闻或跃
当然是没有等啊。
他虽然不受宠,却还是有些消息渠道的,知道季大将军当日开拔,又怎么会再站在冷风里
不过,闻或跃还是得承认,他当上皇帝后,一意孤行要迎娶大将军的双生妹妹为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觉得皇后的兄长是个靠谱的好人。
当年的借灯之恩,几乎是闻或跃皇子时期唯一的快乐。
为了防火,闻或跃的老子启中宗真的做的有些过分,他不许大臣点灯,根本不管一片漆黑中路走的会有多么艰辛。闻或跃还有一点点夜盲,不知道在漆黑的夜里摔过多少跤,有一次甚至当场昏迷,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瞬他就又重新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