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病初愈的缘故, 曲长负步子不快,脸色看着也不大好。
谢九泉许久没见他了,也经常在惦记曲长负过的如何, 此时瞧了他一眼,就觉得心揪了起来。
他忙不迭地上前两步, 越过靖千江扶住曲长负的手臂道“怎么月余不见, 脸色这么差你又生病了吗快些回去坐下,不用出来迎我。”
曲长负诧异道“谢将军,你何时来的”
谢九泉“刚到。”
曲长负转头跟靖千江说“你都没告诉我这事。我说怎么早上起来便听说你去了城门口, 正要过去找你。”
谢九泉“哦, 你不是出来看我的啊。”
曲长负不紧不慢“相逢不如偶遇,不为你来,却遇你而归, 岂非缘分请进去罢。”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 瞬间让急赶而来的谢九泉心满意足, 什么气都顺过来了,跟着曲长负一同进门。
都是活过两辈子的老朋友了,大家也不算外人,进了前厅之后, 下人将给谢九泉备好的席面摆上来, 便都纷纷退了出去, 只剩下他们三个。
曲长负盖着张薄毯歪在躺椅上, 病容中又带有三分慵懒, 整个人瞧上去又傲慢又柔弱。
他的声音亦是懒洋洋的, 问谢九泉道“可知皇上为何突然要南迁”
谢九泉提到这件事也不由得摇头叹息,说道“一言难尽。”
他简单将当时在朝上众人讨论此事的情形复述了一遍,当听见是齐瞻和左相最为支持此事的时候, 曲长负跟靖千江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在想,齐瞻这是又要捣什么鬼
他的心思曲长负和靖千江都清楚,只是目前外患还没有解除,之前魏王私兵又折损大半,就算是齐瞻想当皇上想的发疯,应该也不至于在这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动手内耗。
可是他这样积极地撺掇皇上南巡,难道当真仅仅是因为害怕西羌人,想要随着皇上一同避难
谢九泉道“目前是太子留守京城监国,其他的人大部分都已经离开了。只怕在他们眼中,惠阳已经成为了一片死地,若是挡不住西羌人,便只能任由抢掠了。”
这也就难怪将士们会心寒。不说别人,就是曲长负也是刚刚丧父,他本人还在这里病歪歪地坐着呢,但皇上那边却连半分对臣子的信任体谅都没有。
说到这里,三人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下来。
过了一会,曲长负突然道“你们不是一直说,怀疑朝中有内奸吗会不会是魏王跟西羌有所勾结”
他的猜测有些惊人,靖千江眉尖蹙拢,谢九泉却陡然一惊。
“不可能吧齐瞻再怎样也是皇族血脉,他要是真的冲西羌通风报信,只为了自己争夺皇位,那么相当于伤敌五百,自损一千,怎么想都不太值得啊。”
曲长负道“没准他脑子有病呢”
谢九泉“”
靖千江噗嗤笑了,说道“其实我还真觉得,就是这个猜测最合理。”
曲长负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在遗憾“齐瞻的病情”,还是说靖千江也很损。
“有你们两个在这里守关,天下没有人能攻破惠阳城。”
曲长负道“现在也算是难得的机会,再养两天病,我打算回京城一趟。”
隆裕帝等一行人南下,说好听些是暂避锋芒,说得不好听了,就是怯懦逃亡,因而一路行来,众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尤其是沿路还可以看见空荡破落的街道和村庄,小儿因为饥饿而哇哇哭泣,流民背着包袱仓惶来去,简直是一派亡国景象。
其实战火尚未波及到此处,局势远远不至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皇上离开京城引得百姓惶恐,便竞相效仿之,先一步逃跑了。
总算到了平洲城,大家驻扎下来,隆裕帝想起自己在京城的时候,每日听见战报便会焦躁不安。
他怀疑此时身在惠阳的靖千江曲长负等人之用心,怀疑那个尚且没有彻查出来的内奸,也担心西羌人真的会挥师直入。
再加上前朝后宫都被人鼓动,他一时冲动,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但是如今出了城,看到这样的百姓生活,他又不免询问自己,之前的选择,真的做对了吗
“父皇。”
隆裕帝心中有事,不知不觉便出了神,连手中握着的茶水凉了都没有察觉,直到有人前来跪拜,他才回过神来,记起刚刚召见了长子齐瞻。
“平身罢。”
他眼下住在官衙之中,虽然所有的房屋都已经重新布置,一应吃穿用度,以及礼仪守卫都比照着宫中的规制,但终究不可能一模一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往那些身份的束缚似乎也都放松了一些。
齐瞻谢恩之后站起来,隆裕帝便问道“住在这里,再跟京城比一比,感觉如何”
齐瞻道“各有利弊。京城虽然繁华许多,但是暂居此地,见父皇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隆裕帝似笑非笑“你想见朕做什么”
齐瞻躬身道“父皇,儿臣知道自己以前做错过很多事情,使尽了心机手腕想跟太子争个高下,多得一些您的宠爱,那时候确实是昏了头了。但如今国难当前,儿臣也想明白了许多。”
他悄悄觑一眼隆裕帝的脸色,道“其实儿臣只是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重视和赞许,如同这天下任何为人子的心态。就像现在出了宫,规矩少,反倒跟您之间更亲近了,儿子心里觉得很高兴。”
他一向会说话,隆裕帝的脸色也舒缓了一些。
但因为之前齐瞻做下的那些事,他对这个儿子的信任不再,所以也不再以前那般偏爱他,态度终究差了很多。
隆裕帝道“纵然如此,一直留在此地也并非长久之策啊。”
齐瞻不动声色地问道“咱们才刚刚离开京城,战事尚且未见分晓,父皇就有回去的念头了吗”
隆裕帝道“朕乃是一国之君,总是不在京城也不成样子。好在有太子自愿请命留下,才使形势不至于太乱再观察几日罢,看看惠阳那边情况如何。”
齐瞻道“若是西羌当真能攻破惠阳,怕是太子在京城也难免有危险”
隆裕帝道“朕走之前已经跟他说了,一旦情况有变,不要恋战,及时撤离。”
他虽然对齐徽不够亲近疼宠,偶尔还会有所猜忌,但这么多年没有改立太子,就是因为齐徽行事稳重,尽职尽责,并且在关键时刻十分顶得住事。
多年当做继承人把他培养下来,这些都是其他的皇子及不上的。
齐瞻道“父皇真的是一片舐犊之情。”
这话没说好,听着就像讥刺似的,隆裕帝瞥了齐瞻一眼,啜了口茶水,正要说话,忽然觉得喉咙里一阵发痒。
他忍不住咳嗽起来,紧接着,一股窒闷之意从胸腔涌上,转眼间化作鲜血喷出口来。
齐瞻大惊失色,连忙冲上前去,扶住隆裕帝给他拍背,惶急地说“父皇父皇您这是怎么了儿臣这就去传御医过来”
隆裕帝却一把抓住了齐瞻的手,他抬起头来,面色青灰,唇角还沾着血迹,嘶声道“是你”
齐瞻惊诧道“父皇,您在说什么”
隆裕帝只觉得全身无力,头痛欲裂,怒道“这茶水中有毒是不是你”
短暂的沉默。
而后,齐瞻慢慢松开了扶住他的手,叹息道“出了事,父皇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儿臣呐。”
隆裕帝却只是盯着他,嗓音嘶哑,一字字问道“是不是你”
他面色青白,唇边还沾着血迹,死死地瞪着齐瞻,这幅样子简直就像是一名从地狱里爬出来索命的恶鬼。
饶是齐瞻已经下定了决心,还是觉得心里一阵发虚。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我,但请父皇放心,这毒并不致命,只是让您暂时精力不济,身体麻痹而已。如果父皇愿意将大位让给儿子,待我将一切事宜处理妥当之后,自然会让太医好好为父皇调理身体,并侍奉您颐养天年。”
隆裕帝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却怎么也想不到,齐瞻竟然会大胆到下毒谋害自己。
他一时之间暴怒不已,呵斥道“畜生,你这是痴心妄想”
齐瞻道“父皇,您就算是气恼也无济于事,这里已经被我控制住了。方才京城中传来消息,太子遇刺身亡,您不传位给
谢九泉许久没见他了,也经常在惦记曲长负过的如何, 此时瞧了他一眼,就觉得心揪了起来。
他忙不迭地上前两步, 越过靖千江扶住曲长负的手臂道“怎么月余不见, 脸色这么差你又生病了吗快些回去坐下,不用出来迎我。”
曲长负诧异道“谢将军,你何时来的”
谢九泉“刚到。”
曲长负转头跟靖千江说“你都没告诉我这事。我说怎么早上起来便听说你去了城门口, 正要过去找你。”
谢九泉“哦, 你不是出来看我的啊。”
曲长负不紧不慢“相逢不如偶遇,不为你来,却遇你而归, 岂非缘分请进去罢。”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 瞬间让急赶而来的谢九泉心满意足, 什么气都顺过来了,跟着曲长负一同进门。
都是活过两辈子的老朋友了,大家也不算外人,进了前厅之后, 下人将给谢九泉备好的席面摆上来, 便都纷纷退了出去, 只剩下他们三个。
曲长负盖着张薄毯歪在躺椅上, 病容中又带有三分慵懒, 整个人瞧上去又傲慢又柔弱。
他的声音亦是懒洋洋的, 问谢九泉道“可知皇上为何突然要南迁”
谢九泉提到这件事也不由得摇头叹息,说道“一言难尽。”
他简单将当时在朝上众人讨论此事的情形复述了一遍,当听见是齐瞻和左相最为支持此事的时候, 曲长负跟靖千江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在想,齐瞻这是又要捣什么鬼
他的心思曲长负和靖千江都清楚,只是目前外患还没有解除,之前魏王私兵又折损大半,就算是齐瞻想当皇上想的发疯,应该也不至于在这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动手内耗。
可是他这样积极地撺掇皇上南巡,难道当真仅仅是因为害怕西羌人,想要随着皇上一同避难
谢九泉道“目前是太子留守京城监国,其他的人大部分都已经离开了。只怕在他们眼中,惠阳已经成为了一片死地,若是挡不住西羌人,便只能任由抢掠了。”
这也就难怪将士们会心寒。不说别人,就是曲长负也是刚刚丧父,他本人还在这里病歪歪地坐着呢,但皇上那边却连半分对臣子的信任体谅都没有。
说到这里,三人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下来。
过了一会,曲长负突然道“你们不是一直说,怀疑朝中有内奸吗会不会是魏王跟西羌有所勾结”
他的猜测有些惊人,靖千江眉尖蹙拢,谢九泉却陡然一惊。
“不可能吧齐瞻再怎样也是皇族血脉,他要是真的冲西羌通风报信,只为了自己争夺皇位,那么相当于伤敌五百,自损一千,怎么想都不太值得啊。”
曲长负道“没准他脑子有病呢”
谢九泉“”
靖千江噗嗤笑了,说道“其实我还真觉得,就是这个猜测最合理。”
曲长负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在遗憾“齐瞻的病情”,还是说靖千江也很损。
“有你们两个在这里守关,天下没有人能攻破惠阳城。”
曲长负道“现在也算是难得的机会,再养两天病,我打算回京城一趟。”
隆裕帝等一行人南下,说好听些是暂避锋芒,说得不好听了,就是怯懦逃亡,因而一路行来,众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尤其是沿路还可以看见空荡破落的街道和村庄,小儿因为饥饿而哇哇哭泣,流民背着包袱仓惶来去,简直是一派亡国景象。
其实战火尚未波及到此处,局势远远不至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皇上离开京城引得百姓惶恐,便竞相效仿之,先一步逃跑了。
总算到了平洲城,大家驻扎下来,隆裕帝想起自己在京城的时候,每日听见战报便会焦躁不安。
他怀疑此时身在惠阳的靖千江曲长负等人之用心,怀疑那个尚且没有彻查出来的内奸,也担心西羌人真的会挥师直入。
再加上前朝后宫都被人鼓动,他一时冲动,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但是如今出了城,看到这样的百姓生活,他又不免询问自己,之前的选择,真的做对了吗
“父皇。”
隆裕帝心中有事,不知不觉便出了神,连手中握着的茶水凉了都没有察觉,直到有人前来跪拜,他才回过神来,记起刚刚召见了长子齐瞻。
“平身罢。”
他眼下住在官衙之中,虽然所有的房屋都已经重新布置,一应吃穿用度,以及礼仪守卫都比照着宫中的规制,但终究不可能一模一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往那些身份的束缚似乎也都放松了一些。
齐瞻谢恩之后站起来,隆裕帝便问道“住在这里,再跟京城比一比,感觉如何”
齐瞻道“各有利弊。京城虽然繁华许多,但是暂居此地,见父皇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隆裕帝似笑非笑“你想见朕做什么”
齐瞻躬身道“父皇,儿臣知道自己以前做错过很多事情,使尽了心机手腕想跟太子争个高下,多得一些您的宠爱,那时候确实是昏了头了。但如今国难当前,儿臣也想明白了许多。”
他悄悄觑一眼隆裕帝的脸色,道“其实儿臣只是希望能够得到父亲的重视和赞许,如同这天下任何为人子的心态。就像现在出了宫,规矩少,反倒跟您之间更亲近了,儿子心里觉得很高兴。”
他一向会说话,隆裕帝的脸色也舒缓了一些。
但因为之前齐瞻做下的那些事,他对这个儿子的信任不再,所以也不再以前那般偏爱他,态度终究差了很多。
隆裕帝道“纵然如此,一直留在此地也并非长久之策啊。”
齐瞻不动声色地问道“咱们才刚刚离开京城,战事尚且未见分晓,父皇就有回去的念头了吗”
隆裕帝道“朕乃是一国之君,总是不在京城也不成样子。好在有太子自愿请命留下,才使形势不至于太乱再观察几日罢,看看惠阳那边情况如何。”
齐瞻道“若是西羌当真能攻破惠阳,怕是太子在京城也难免有危险”
隆裕帝道“朕走之前已经跟他说了,一旦情况有变,不要恋战,及时撤离。”
他虽然对齐徽不够亲近疼宠,偶尔还会有所猜忌,但这么多年没有改立太子,就是因为齐徽行事稳重,尽职尽责,并且在关键时刻十分顶得住事。
多年当做继承人把他培养下来,这些都是其他的皇子及不上的。
齐瞻道“父皇真的是一片舐犊之情。”
这话没说好,听着就像讥刺似的,隆裕帝瞥了齐瞻一眼,啜了口茶水,正要说话,忽然觉得喉咙里一阵发痒。
他忍不住咳嗽起来,紧接着,一股窒闷之意从胸腔涌上,转眼间化作鲜血喷出口来。
齐瞻大惊失色,连忙冲上前去,扶住隆裕帝给他拍背,惶急地说“父皇父皇您这是怎么了儿臣这就去传御医过来”
隆裕帝却一把抓住了齐瞻的手,他抬起头来,面色青灰,唇角还沾着血迹,嘶声道“是你”
齐瞻惊诧道“父皇,您在说什么”
隆裕帝只觉得全身无力,头痛欲裂,怒道“这茶水中有毒是不是你”
短暂的沉默。
而后,齐瞻慢慢松开了扶住他的手,叹息道“出了事,父皇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儿臣呐。”
隆裕帝却只是盯着他,嗓音嘶哑,一字字问道“是不是你”
他面色青白,唇边还沾着血迹,死死地瞪着齐瞻,这幅样子简直就像是一名从地狱里爬出来索命的恶鬼。
饶是齐瞻已经下定了决心,还是觉得心里一阵发虚。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我,但请父皇放心,这毒并不致命,只是让您暂时精力不济,身体麻痹而已。如果父皇愿意将大位让给儿子,待我将一切事宜处理妥当之后,自然会让太医好好为父皇调理身体,并侍奉您颐养天年。”
隆裕帝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却怎么也想不到,齐瞻竟然会大胆到下毒谋害自己。
他一时之间暴怒不已,呵斥道“畜生,你这是痴心妄想”
齐瞻道“父皇,您就算是气恼也无济于事,这里已经被我控制住了。方才京城中传来消息,太子遇刺身亡,您不传位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