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村附近的野猪称王称霸已久,因而并不惧人,刘湛几人很快就发现了那窝野猪的踪迹。

    经过这两年的磨合几人的配合已经相当熟练,曹壮他们散开准备包围小猪,刘湛则带着旺财潜伏过去。

    一声令下旺财飞扑上去追逐母猪,旺财天生凶悍追起野猪是不死不休,那母猪慌不择路完全顾不上幼崽。

    曹壮他们看准了时机大声吆喝吓唬小猪把小猪赶得嗷嗷直叫。

    “快赶进去杀了”刘湛知道旺财只能拖住母猪一会,他们必须分秒必争把幼崽杀了立即带走

    当幼崽落入陷阱几人立即乱棍齐上只打猪头

    “跑掉的不管了,带上小猪快走”刘湛从不恋战也不贪心,曹壮几个知道刘湛的厉害虽然可惜但也不敢违抗,立即一人扛起一只曹壮更是扛起两只几人赶紧下山,到了村口附近方气喘吁吁的停下。

    刘湛往山上方向一连打了好几次口哨,未几旺财从树丛里钻出口中还叼着一只山鸡。

    曹壮几人对旺财的神勇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湛取出匕首当场把山鸡剥了皮赏给旺财吃,还狠狠的撸了几把它的狼头。“好旺财,回去赏你猪肉”

    刘湛回过头一旁几人已经乐得没边。

    “头儿一共得了七只小猪”曹鸣笑出一脸褶子。

    这些小猪就跟后世的乳猪一般大小,但是要比后世乳猪壮实得多。

    根据惯例,刘湛给每人分了一头小猪余下三头归他自己。

    刘家人对刘湛三不五时能带回来野猪崽子已经见惯不怪,刘学渊三兄弟磨刀霍霍杀猪。

    这些日子宋宜均已经精神多了,听到动静打开窗户一看,知道三头小野猪是刘湛猎的父子两人都吓了一跳,尤其是宋凤林一双凤眼瞪得老大。

    刘湛对宋凤林的惊讶非常受用,得意洋洋的说。“下回带你一块上山去,山中还有野兔野鸡有趣的很。”

    宋凤林点了点头。

    刘湛经过这些日子观察发现宋凤林说话总是惜字如金,且眼里每日透着黯然总是心事重重,刘湛总想跟他多说些话可是每每话不到三句就熄火。

    那边刘学渊负手而立淡定的安排。“大的那只留下制成腊肉,另两只拿去县城卖了,三弟明日由你去。”

    刘学礼愉快的应下。

    今晚刘家又可以吃一顿美美的杀猪菜,孩子们乐的蹦蹦跳跳,就连老太太也亲自来监督怎么做好吃一些。

    当天夜里吃过晚饭,刘学渊主动向宋宜均提出当教习的事,宋宜均果然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了,刘家三兄弟非常欢喜。

    第二天刘学礼便自告奋勇下山去沿途散布招生消息,刘学渊则去寻曹家闻家张家帮忙盖房。

    因刘家在后院圈的地足够大,只需要在云中书院隔壁空地加建便可。

    说到建房宋宜均提了个建议,加盖了宿舍之后,原本四合院里的西厢便可以打通了再设一间教室,把真知堂再分出一级,专门给有功名在身的学子上课,此建议当即被刘学渊采纳了,并起名为大道堂。

    土坯房造起来相当简单,四五个汉子至多七天时间就能盖好一间,再纳上几日待泥土干透便能入住。

    既然都是盖房刘学渊做主给宋氏父子在刘家院里多盖一间屋子,如此一来刘家院里一共有五间屋子。

    但五间屋子只有正屋和厨房所在的那间是连在一起,其它屋子都各自独立,下雨下雪天来往十分不便,刘湛主动带着小弟们用木头稻草搭个走廊把五间屋子全部连起来。

    工地建设热火朝天,自刘家开始盖房宋凤林每日都会来这看看,每次都踌躇着想上前帮忙可又碍于自己完全不懂无从入手,只得每天在这纠结着。

    之后,刘学礼散布了消息没几日陆续有人家求上门来,因后来求学的人多了刘学渊也设了门槛。

    耕读学子必须有基础得通过了他的小考才能入读,又立下规矩书院每月沐休三天,农忙时节以耕地为重,而每逢大节全院休课。

    宋宜均身体渐渐回转,宋凤林便每日背着他到院子坐一坐或背他到教室去授课,每日一刻也不能离。

    刘湛远远的看着觉得有点可惜,啥时候才能勾搭上先做个朋友

    回去之后刘湛想了一夜好不容易绘制出来一张图纸,天一亮便迫不及待的去寻张小满他爹。

    张富生惊奇道“你想在椅子下面安装两个轮子”

    刘湛道“宋先生腿脚不便,如果有这样一张椅子,他自己便能四处移动无需时刻要人照顾。”

    张富生明白的点头。“你这张图还有些错漏之处,容我想想如何改进,能帮到宋先生我自然义不容辞。”

    一个月之后云中书院扩建的工程大体完工,开荒便提上了日程,刘家新开的荒地开在哪里已经定好了,宋家的荒地须在天茫村范围,所以动土前要到天茫村去圈荒地登记入册。

    次日,刘学渊让刘湛随他一同去天茫村百户长那给宋氏父子登记荒地,宋宜均腿脚不便由宋凤林代为画押。

    山路弯曲,刘学渊走在前面,宋凤林走在中间,刘湛殿后。

    越往上走山中雾气越重,拐了几道弯之后前方陆续可见在开的荒地和几处简易草棚。

    天茫村真的太穷了,刘湛心里不禁也有触动,开荒的人家哪里能有粮食吃

    野菜草皮树皮是唯一可以充饥的东西,如果他们一家被发往天茫村简直不堪设想。

    忽然宋凤林踉跄了一下刘湛眼明手快的扶住才没有摔倒。

    “你还好吗”

    宋凤林摇了摇头。“没事,只是不小心踩空了。”

    只有刘湛看出来此时他的脸色煞白,见他强忍着刘湛也没有戳破。

    若不是有刘氏相助他父子二人来到天茫村只有死路一条。

    一路无言,再往里走些便是天茫村的聚落,之所以成为聚落是因为那些房屋几乎都是大小草棚,唯一最齐整的泥坯房子便是百户长的家。

    刘湛早前就听说过天茫村的胡百户是因为得罪上峰才被发配过来开荒,据说人也不怎么好说话。

    “请问胡百户在吗”刘学渊站在门外有礼的问。

    “我便是。”这时屋里走出一名穿着短打满脸黑胡子的壮汉。

    刘学渊拱手道“小民是刘学渊,此次前来正是为宋氏父子登记荒田。”

    刘湛心里正想着这传说中脾气不好的胡百户会不会刁难他们,怎想下一刻那胡百户立即拱手回礼。

    “原来是刘院长,久仰大名,快请进。”

    果然读书人最高

    “婆娘快沏一壶茶来。”胡百户声如洪钟的喊,又让刘学渊坐在上首。

    大人们谈事,刘湛和宋凤林只安静的站在一旁当背景。

    胡百户一听刘学渊此番来找他的目的立即豪爽的挥了挥手。

    “这是小事,先生只需告诉我荒地开在哪里,我再登记入册便可,根据惯例新开的荒田在来年开春方统一丈量,那时才要户主前来画押。”

    这也是避免了佃户虚报数量,不怕报多就怕报少,这与偷税漏税的道理一样。

    正事解决了,刘学渊又和胡百户闲拉家常了一会,胡百户话语一转。

    “刘先生,明人不说暗话,吾是泥腿子出身目不识丁,因出言不逊得罪了上峰被发往这鸟不生蛋的地方来,恐是再无出头之日了,吾有一子,年方十四,还望先生能收为学生,有何重活累活便让他去干,要打要骂亦随先生。”

    刘学渊忙拱手道。“胡百户言重了,既是胡百户之子刘某岂有不收之理,刘某定当倾囊相授”

    胡百户高兴得站起来。“吾明日定当亲自带上拜师礼拜见先生”

    不过出来一会又收了个弟子,刘湛不禁在心里再次打趣,果然不管古代现代老师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章节目录

流放三千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慕君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君年并收藏流放三千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