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五十五章莘莘学子七 (2/2)
两方之看法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其站得住脚的理由。
“学生认为法律如此,士族是可以赎刑以抵罪过的;但学子认为此法长期运行下去,是为不妥。有句俗话说得好杀人者,人恒杀之。虽说学子不认同此快意恩仇的游侠作风,但学子私以为律法本应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当律法只为一小部分优越的士族服务,而普通民众冤屈无处可伸冤,那么长久下去,国必乱矣。”郭明月垂目鞠躬,朝陈璠拱手施礼道。
“郭明远此话定是危言耸听”刘伯锡没有什么风度地起身辩道。
而庾景则风度翩翩地起立施礼,而后缓声道“夫子,学子认为明远此话大误”他装得一手好逼。
“请说”陈璠洗耳恭听。
“何谓士族士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士”阶层,所谓的士大夫,都是对皇上有功,曾经造福于百姓的有学识之士假设”庾景得意地看了一眼郭明月,继续笑道,“假设士族子弟犯法与庶民同罪,岂不把父辈的颜面及其功劳完全抹煞掉了吗明远兄,你说,是吗”他又把问题扔给了郭明月。
“此话有道理”学子们交头接耳,有些也点头认同。
梁山伯施礼道“学子则认为庾景兄此话不妥父辈不可能永远庇佑我们士族之所以为士族,也是因其出类拔萃,而不是因败名失德而闻名。”
“梁山伯你一介寒门子弟,竟敢如此大放厥词,不知天高地厚”赵航呛声道,他这是不认同梁山伯的话。
“你懂什么是士族吗”更有刘伯锡放言道。
祝英台见状连忙维护道“山伯说的话我也认同”
郭明月挥袖掷地有声道“有多大的能力便得承担多大的责任失德之辈仅是门阀如蛆附骨的寄身之虫,假设门阀士族皆是此类鼠雀之辈,那明远断言其不出三代必亡”
“好”马文才第一个拍手叫好道。
马文才这声叫好淹没在一片叫好声之下。
“说得太好了”其他学子也附和道。
庾景有些狼狈地坐下,他不服气也没法子。
郭明远我不会总输给你的庾景心头暗下决心。
士族们也是骄傲的,来书院就读的士族学子,有些还真不是庸碌之辈,他们也看不起那类败名失德之辈。所以此话说进了士族学子的心声,学子们全都倒向郭明月这边。
陈璠暗自点头,而后开口道“看来你们都很有想法,好,不错”陈璠眼光一转,“好了,课堂题目有了,就按自己的想法浅谈记录一下这件事情吧”
“夫子,不是刚刚讨论过了吗还写什么呀”秦京生皱着眉头抱怨道。
“那你昨天吃完饭,今天为何还要吃”陈璠就一个态度,反驳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