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解了气,回头看向言若白,却发现他仍旧坐在桌案旁静静地喝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清欢徐步走回桌旁坐下,微微蹙了蹙眉,问道“言大人,他们这样出言不逊,你不生气”
言若白面色淡然“也不怪他们。现在百姓看见锦衣卫都会躲着些。”
清欢不解“为何锦衣卫这几年不是铲奸除恶、风气不错吗”
言若白缓缓抬眼,凝视着她的双目“你当真不知道原因”
清欢摇摇头“虽然风传锦衣卫办案手段严厉狠辣,但到底抓了那么多贪官污吏,为何”
“二位客官,菜来咯”
小二一边高声吆喝道,一边端着酒菜上来摆放整齐。
言若白拿过酒壶,给自己倒了杯酒,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方缓缓说道
“锦衣卫自前朝以来,连番处理胡惟庸案、蓝玉案、方孝孺案等,动辄牵连万人,这其中 我不能说绝对没有蒙冤之人。尤其在这京城,可能随便遇到的哪个百姓家中就有亲眷被那些案子牵连过的。所以”
他的声音中透着浓浓的哀伤,清欢尝试着解读他的情绪,只能想出一种缘由
“大人,您家中也有人受牵连”
言若白蓦地手上青筋暴起,攥紧了酒杯,眼中的光一点一点黯了下去。
“当年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 我年纪还小,什么都阻止不了。”
清欢见他面色愈发低沉,便问道“大人,你可曾读过道德经么”
言若白微微颔首,淡淡“嗯”了一下。
清欢又问“不知大人你还记不记得第七十四章,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言若白垂眸,“自然记得。”
清欢复问道“不知大人您对此章有何见解”
言若白不知其何意,只顺着她回道“这是老子对掌权者的规劝,意在提醒不可越过法理管理百姓。”
清欢轻轻笑了笑,伸手拿过酒壶,将自己面前的空杯倒满,一饮而尽,方娓娓道来
“大人所说,是包含了后半段的理解。但若是只看前半段,人只有在生活的安定平稳的时候才会畏惧死亡,若百姓已经纷纷到了不怕死的阶段,那法理、镇压、屠杀统统都是无用的。所以我认为,前朝和今朝几个大案虽然牵连甚广刑罚严苛,但实际上大部分百姓的生活还是安居乐业的,百姓也并未对此不满至极。再结合大人您的见解,那么这些大案就并无不妥。”
“人在至高位必是寒冷而孤独的,您方才所说的那些案子,为首的不是先皇多年的亲随就是当世大儒。然而为了统治整个大明,先皇和圣上都可以自断臂膀查办他们,且圣上在法理之内办案也无可挑剔。纵观这些年,我大明虽偶有波澜,但国力日渐强盛,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也难说不是严办那些案子的功劳。退一步讲,大人您已经为当年的无能为力愧疚了多年,无论是为师为友为情都足已了。”
她一番话毕,言若白顿感心中一惊,不觉五内俱震。小小女子而已,心中竟有如此丘壑。
这么多年了,能在细微之处如此精准的发现他的忧思之人,绝无仅有。
面前这个女扮男装的陈清,年纪轻轻,不想竟有这番独到老辣的见解。
她不过一介商贾之女,耳濡目染的都是些凡俗之事,然而她却能完完全全理解和体谅上位者的思想和决定。眼界之高、心胸之宽广,竟隐隐有着秦皇汉武的风采。真是让言若白对她刮目相看。
言若白忍不住连声称赞道“精彩,真是精彩”
言若白起身上前,亲自给清欢斟酒道“听君一席话,言某豁然开朗。多谢陈仵作,我敬你。”
清欢拿起酒杯,轻呷一口笑道“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也只是抒发心中所想而已。”
言若白眉眼俱笑,他的笑容如此少见却震撼,竟将整个天星阁都装点的熠熠生辉。
只不过此刻他心中虽有万千感慨,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两杯酒下肚,见她不语,他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便问回开始的问题
“陈仵作验完了所有尸体,可有何发现么”
清欢刚撕下一只烧鸡腿,听了这话,面色蓦地一沉
“大人,所有的尸体我都开膛检验过了,只有那两个孩子是中了金蚕蛊毒死的。其余的人,我在检查时发现,他们的心脏上都有许多或大或小的深红色血斑。”
言若白轻轻搓了搓手指,眼神逐渐深幽,“红斑”
清欢蹙着眉间,若有所思,淡淡道“大人 他们 应该是吓死的。”
言若白已猜出了几分“吓死那红斑是因为心脉受损所致”
“嗯 尸体除了面部表情各位狰狞恐怖外,有些人还口涂白沫,但胃里没有药,可能是吸入了某种迷烟过量所致。心脏上有红斑,是心脏急速受到损害所致。我此前曾和师夫验过一具被狼狗吓死的小孩儿的尸体,他的心脏就是如此。”清欢细细的解释道。
言若白垂眸沉思了片刻,“可 袁府这么多人,同时吓死是否 ”
清欢眉角微微蹙起,她对此也十分不解,但这毕竟是事实。
“大人,虽然我不知是何人,用了什么手法所为 不过这些下人确实是吓死的,所以我想”
言若白会意“你想再去案发现场”
清欢不由得失笑感叹,她与言若白还真是心照不宣。
清欢徐步走回桌旁坐下,微微蹙了蹙眉,问道“言大人,他们这样出言不逊,你不生气”
言若白面色淡然“也不怪他们。现在百姓看见锦衣卫都会躲着些。”
清欢不解“为何锦衣卫这几年不是铲奸除恶、风气不错吗”
言若白缓缓抬眼,凝视着她的双目“你当真不知道原因”
清欢摇摇头“虽然风传锦衣卫办案手段严厉狠辣,但到底抓了那么多贪官污吏,为何”
“二位客官,菜来咯”
小二一边高声吆喝道,一边端着酒菜上来摆放整齐。
言若白拿过酒壶,给自己倒了杯酒,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方缓缓说道
“锦衣卫自前朝以来,连番处理胡惟庸案、蓝玉案、方孝孺案等,动辄牵连万人,这其中 我不能说绝对没有蒙冤之人。尤其在这京城,可能随便遇到的哪个百姓家中就有亲眷被那些案子牵连过的。所以”
他的声音中透着浓浓的哀伤,清欢尝试着解读他的情绪,只能想出一种缘由
“大人,您家中也有人受牵连”
言若白蓦地手上青筋暴起,攥紧了酒杯,眼中的光一点一点黯了下去。
“当年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 我年纪还小,什么都阻止不了。”
清欢见他面色愈发低沉,便问道“大人,你可曾读过道德经么”
言若白微微颔首,淡淡“嗯”了一下。
清欢又问“不知大人你还记不记得第七十四章,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言若白垂眸,“自然记得。”
清欢复问道“不知大人您对此章有何见解”
言若白不知其何意,只顺着她回道“这是老子对掌权者的规劝,意在提醒不可越过法理管理百姓。”
清欢轻轻笑了笑,伸手拿过酒壶,将自己面前的空杯倒满,一饮而尽,方娓娓道来
“大人所说,是包含了后半段的理解。但若是只看前半段,人只有在生活的安定平稳的时候才会畏惧死亡,若百姓已经纷纷到了不怕死的阶段,那法理、镇压、屠杀统统都是无用的。所以我认为,前朝和今朝几个大案虽然牵连甚广刑罚严苛,但实际上大部分百姓的生活还是安居乐业的,百姓也并未对此不满至极。再结合大人您的见解,那么这些大案就并无不妥。”
“人在至高位必是寒冷而孤独的,您方才所说的那些案子,为首的不是先皇多年的亲随就是当世大儒。然而为了统治整个大明,先皇和圣上都可以自断臂膀查办他们,且圣上在法理之内办案也无可挑剔。纵观这些年,我大明虽偶有波澜,但国力日渐强盛,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也难说不是严办那些案子的功劳。退一步讲,大人您已经为当年的无能为力愧疚了多年,无论是为师为友为情都足已了。”
她一番话毕,言若白顿感心中一惊,不觉五内俱震。小小女子而已,心中竟有如此丘壑。
这么多年了,能在细微之处如此精准的发现他的忧思之人,绝无仅有。
面前这个女扮男装的陈清,年纪轻轻,不想竟有这番独到老辣的见解。
她不过一介商贾之女,耳濡目染的都是些凡俗之事,然而她却能完完全全理解和体谅上位者的思想和决定。眼界之高、心胸之宽广,竟隐隐有着秦皇汉武的风采。真是让言若白对她刮目相看。
言若白忍不住连声称赞道“精彩,真是精彩”
言若白起身上前,亲自给清欢斟酒道“听君一席话,言某豁然开朗。多谢陈仵作,我敬你。”
清欢拿起酒杯,轻呷一口笑道“大人不必如此客气,我也只是抒发心中所想而已。”
言若白眉眼俱笑,他的笑容如此少见却震撼,竟将整个天星阁都装点的熠熠生辉。
只不过此刻他心中虽有万千感慨,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两杯酒下肚,见她不语,他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便问回开始的问题
“陈仵作验完了所有尸体,可有何发现么”
清欢刚撕下一只烧鸡腿,听了这话,面色蓦地一沉
“大人,所有的尸体我都开膛检验过了,只有那两个孩子是中了金蚕蛊毒死的。其余的人,我在检查时发现,他们的心脏上都有许多或大或小的深红色血斑。”
言若白轻轻搓了搓手指,眼神逐渐深幽,“红斑”
清欢蹙着眉间,若有所思,淡淡道“大人 他们 应该是吓死的。”
言若白已猜出了几分“吓死那红斑是因为心脉受损所致”
“嗯 尸体除了面部表情各位狰狞恐怖外,有些人还口涂白沫,但胃里没有药,可能是吸入了某种迷烟过量所致。心脏上有红斑,是心脏急速受到损害所致。我此前曾和师夫验过一具被狼狗吓死的小孩儿的尸体,他的心脏就是如此。”清欢细细的解释道。
言若白垂眸沉思了片刻,“可 袁府这么多人,同时吓死是否 ”
清欢眉角微微蹙起,她对此也十分不解,但这毕竟是事实。
“大人,虽然我不知是何人,用了什么手法所为 不过这些下人确实是吓死的,所以我想”
言若白会意“你想再去案发现场”
清欢不由得失笑感叹,她与言若白还真是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