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佩服起了她缜密的心思,想起她与姜术的关系,又不禁有些好奇。
“姜术在这个时候来靖州,是为了向你提亲吧”
“公主聪慧。”
姜妙愣了愣,忽问她“你喜欢姜术”
柳寒瑶云淡风轻的笑了笑,“不。”
姜妙唏嘘,“您还真是敢说。”
从来没有一个皇子妃敢这么直接了当的说自己不喜欢某位皇子,这位看起来病怏怏的肃衣侯家小姐,倒是一股清流。
柳寒瑶摇摇头,“身与心,总要有一个是自由的。”
姜妙一愣,瞧见她面有病色,可目光却依稀透露着坚定。
她忽然不知道说什么。
柳寒瑶送她出门,两人并肩走过长廊,姜妙看见一个白头发的文官似乎正与下属说着什么,她顿觉眼熟,不由问道“那是谁”
柳寒瑶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
“杨国公。”
姜妙诧异,她印象中的杨国公,虽已经是花甲之年,可一向精神抖擞,怎么会是如今这副模样
看出了她的疑惑,柳寒瑶不禁叹了口气。
“两月前,国公府的世子和世孙在回京的路上遇上山洪,不幸罹难,杨国公可谓是一夜白头。”
姜妙对这位世孙有一点印象,他曾经强抢了一位寡妇做自己的外室,后来那寡妇性烈,直接挺着大肚子吊死在了国公府门前,杨国公包庇孙子,请了一通不痒不痛的罚,后来姜妙在街上遇见那位世孙,便找了个由头命人打了他一顿,为了这事,她还被杨国公好生参了一次。
也不知是不是恶人有恶报。
姜妙回过神来,随口问道“可那不是国公府唯一的儿子和孙子么”
柳寒瑶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
“是也不是。杨国公还有一个儿子,十年前是都察院左督御使。”
姜妙看向她,柳寒瑶眸中显露出一丝暗淡。
“这位左督御使牵头上书请求查明太子贪墨一案,杨国公府为避嫌,主动与他断绝了关系。”
“那这位督御使大人呢”
“这位大人携了妻儿被贬出京,如今不知下落。”
姜妙有些唏嘘,看向那满头花白的杨国公,十年前她还尚且在冷宫偷生,对于这贪墨案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后来太子力证清白,跟着上书的官员贬的贬,死的死。
当年为了避难与儿子断绝了关系投向了太子,眼看局势有变又成了二皇子面前的马前卒,如今国公府后继无人,生怕爵位要被收回,这位老国公反倒急起来了。
姜妙收回目光,出了知州府。
假山旁,杨建忠清了清嗓子里的浓痰,问身边的小厮“京城有消息了吗”
小厮摇摇头,国公府的二爷被贬出京已经十年,这人海茫茫,又上哪儿去找
“没用的东西”
一时气急,杨建忠只觉得胸中血气上涌。
一旦府中无人,圣上迟早会收回赐予国公府的爵位和荣誉,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小厮忙上前给他顺气,“老爷您别急,您这样每天忧心着,身子可受不住。”
“过几日是这北境的灯节,您不妨出门散散心,兴许身子便好多了呢”
姜术站在高处,看着姜妙出了府。
他动了动手指,吩咐身后人道
“吴昶,盯紧长乐公主,若是她与太子那边有牵扯。”
说完笑着叹了一声,“那便除了吧。”
“是”
姜妙回红绿楼的路上,顺道去成衣铺取了包裹。
她在门外站了片刻,估摸着沈之言应该沐浴完了,便试探着想去敲门,却听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
姜妙手一顿,听见里面女子的欢笑声。
“爷,您别这样”
“奴家受不住了”
姜妙顿时火冒三丈
沈之言这是在干什么难不成以前冷淡的样子都是装的今日她不在,便立即暴露了本性
不行她转了身子,凑到另一个纱窗前往里看。
只见里屋床榻上,一个酥肩微露的美人青丝半披,正压在一个光着膀子的男子身上,轻声笑语的调笑着。
姜妙心中一凉。
她咬咬牙,准备一脚揣开门冲进去质问,后领却突然被人捉住,她本能的回头,见沈之言神情古怪,正蹙眉朝着她看。
“沈之言”
“你怎么在这里”
那屋里的那个男人是谁
沈之言放下她,神色有些疲倦。
“方才屋内有老鼠,我便让人给我换了一间。”
姜妙有一瞬间的呆愣,沈之言居然怕老鼠她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沈之言神色不变,淡淡道“吃饭吧。”
姜妙跟在他身后,发现他们的房间换到了走廊一侧,打开窗便能看见窗下的街景。
桌上的饭菜还未动过,知他是特意等她来吃饭,姜妙心中微暖。
两人吃着饭,姜妙听着窗下鼎沸的人声,不禁问道“沈之言,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你会怎么办”
沈之言抬头看了她一眼,长睫微阖,掩下眸中神色。
“人有悲欢离合。”
姜妙扒了口饭,入口的米饭都有些苦涩。
她停了筷子,认真的看了看沈之言,忽而又鼓起勇气般道
“若我指的不是生离呢”
沈之言执箸的手顿住。
不是生离,那便是死别。
正在姜妙以为他会说什么煽情的话来宽慰她时,只见沈之言放下筷子,伸出手,将微凉的手心放在了她的额头上。
“没生病。”
他说。
姜妙的饭噎在嘴里,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
沈之言收回手,抿唇问“你今天去哪儿了”
糟糕姜妙心虚起来,忙转移话题道“我听说过几日是灯节,我还从未在北地过过灯节呢,沈之言,你要不要陪我一起去”
“姜术在这个时候来靖州,是为了向你提亲吧”
“公主聪慧。”
姜妙愣了愣,忽问她“你喜欢姜术”
柳寒瑶云淡风轻的笑了笑,“不。”
姜妙唏嘘,“您还真是敢说。”
从来没有一个皇子妃敢这么直接了当的说自己不喜欢某位皇子,这位看起来病怏怏的肃衣侯家小姐,倒是一股清流。
柳寒瑶摇摇头,“身与心,总要有一个是自由的。”
姜妙一愣,瞧见她面有病色,可目光却依稀透露着坚定。
她忽然不知道说什么。
柳寒瑶送她出门,两人并肩走过长廊,姜妙看见一个白头发的文官似乎正与下属说着什么,她顿觉眼熟,不由问道“那是谁”
柳寒瑶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
“杨国公。”
姜妙诧异,她印象中的杨国公,虽已经是花甲之年,可一向精神抖擞,怎么会是如今这副模样
看出了她的疑惑,柳寒瑶不禁叹了口气。
“两月前,国公府的世子和世孙在回京的路上遇上山洪,不幸罹难,杨国公可谓是一夜白头。”
姜妙对这位世孙有一点印象,他曾经强抢了一位寡妇做自己的外室,后来那寡妇性烈,直接挺着大肚子吊死在了国公府门前,杨国公包庇孙子,请了一通不痒不痛的罚,后来姜妙在街上遇见那位世孙,便找了个由头命人打了他一顿,为了这事,她还被杨国公好生参了一次。
也不知是不是恶人有恶报。
姜妙回过神来,随口问道“可那不是国公府唯一的儿子和孙子么”
柳寒瑶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
“是也不是。杨国公还有一个儿子,十年前是都察院左督御使。”
姜妙看向她,柳寒瑶眸中显露出一丝暗淡。
“这位左督御使牵头上书请求查明太子贪墨一案,杨国公府为避嫌,主动与他断绝了关系。”
“那这位督御使大人呢”
“这位大人携了妻儿被贬出京,如今不知下落。”
姜妙有些唏嘘,看向那满头花白的杨国公,十年前她还尚且在冷宫偷生,对于这贪墨案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后来太子力证清白,跟着上书的官员贬的贬,死的死。
当年为了避难与儿子断绝了关系投向了太子,眼看局势有变又成了二皇子面前的马前卒,如今国公府后继无人,生怕爵位要被收回,这位老国公反倒急起来了。
姜妙收回目光,出了知州府。
假山旁,杨建忠清了清嗓子里的浓痰,问身边的小厮“京城有消息了吗”
小厮摇摇头,国公府的二爷被贬出京已经十年,这人海茫茫,又上哪儿去找
“没用的东西”
一时气急,杨建忠只觉得胸中血气上涌。
一旦府中无人,圣上迟早会收回赐予国公府的爵位和荣誉,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小厮忙上前给他顺气,“老爷您别急,您这样每天忧心着,身子可受不住。”
“过几日是这北境的灯节,您不妨出门散散心,兴许身子便好多了呢”
姜术站在高处,看着姜妙出了府。
他动了动手指,吩咐身后人道
“吴昶,盯紧长乐公主,若是她与太子那边有牵扯。”
说完笑着叹了一声,“那便除了吧。”
“是”
姜妙回红绿楼的路上,顺道去成衣铺取了包裹。
她在门外站了片刻,估摸着沈之言应该沐浴完了,便试探着想去敲门,却听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
姜妙手一顿,听见里面女子的欢笑声。
“爷,您别这样”
“奴家受不住了”
姜妙顿时火冒三丈
沈之言这是在干什么难不成以前冷淡的样子都是装的今日她不在,便立即暴露了本性
不行她转了身子,凑到另一个纱窗前往里看。
只见里屋床榻上,一个酥肩微露的美人青丝半披,正压在一个光着膀子的男子身上,轻声笑语的调笑着。
姜妙心中一凉。
她咬咬牙,准备一脚揣开门冲进去质问,后领却突然被人捉住,她本能的回头,见沈之言神情古怪,正蹙眉朝着她看。
“沈之言”
“你怎么在这里”
那屋里的那个男人是谁
沈之言放下她,神色有些疲倦。
“方才屋内有老鼠,我便让人给我换了一间。”
姜妙有一瞬间的呆愣,沈之言居然怕老鼠她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沈之言神色不变,淡淡道“吃饭吧。”
姜妙跟在他身后,发现他们的房间换到了走廊一侧,打开窗便能看见窗下的街景。
桌上的饭菜还未动过,知他是特意等她来吃饭,姜妙心中微暖。
两人吃着饭,姜妙听着窗下鼎沸的人声,不禁问道“沈之言,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你会怎么办”
沈之言抬头看了她一眼,长睫微阖,掩下眸中神色。
“人有悲欢离合。”
姜妙扒了口饭,入口的米饭都有些苦涩。
她停了筷子,认真的看了看沈之言,忽而又鼓起勇气般道
“若我指的不是生离呢”
沈之言执箸的手顿住。
不是生离,那便是死别。
正在姜妙以为他会说什么煽情的话来宽慰她时,只见沈之言放下筷子,伸出手,将微凉的手心放在了她的额头上。
“没生病。”
他说。
姜妙的饭噎在嘴里,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
沈之言收回手,抿唇问“你今天去哪儿了”
糟糕姜妙心虚起来,忙转移话题道“我听说过几日是灯节,我还从未在北地过过灯节呢,沈之言,你要不要陪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