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连通大华南北,贯通京城东西。在京城内,大运河有一条向北的支流,名曰御水河。御水河东岸的街道名曰临水道。御水河连着内城护城河,可直通内城与皇宫内部,既是京城一景,也给城内运输带来了诸多便利。

    御水河最宽的地方呈正圆形,宛若一片小湖,京城人称这片小湖区为御水珠。霞凌阁就在御水珠正中心的小岛之上。小岛几乎四面环水,只有一条仅能供五六人并行的小道从京城最繁华的临水道横穿御水珠直达小岛,如同御水珠的圆心拉了一条细线到边缘。这座小岛的名称自然为霞凌岛,而小道名称自然为霞凌道。

    霞凌道两侧水岸边每隔两丈种着一株柳树,柳树上挂着雕花灯笼,既不影响行人观赏水景,又能在夜间足够的照明,还给霞凌道染上了红绿相间的色彩。马车轿子皆不可上霞凌道,只能停在临水道上专门的马厩轿棚内,客人步行通过霞凌道走至霞凌阁。

    钟承止一行到达霞凌道时已是黄昏,天色转暗,落霞映水,华灯初上。霞凌道上柳絮飘扬,笼光摇逸,影影绰绰,煞是好看,从中行走而过真有一种踩霞凌霄的不实之感。

    钟承止初次来,心悦于眼前美景,兴致勃勃地左右观赏。平安不知何时落到钟承止肩上,被钟承止带着往前走。重涵早已来过多次,看得习惯了,但见钟承止开心,自己也不由满心欢喜。

    走到霞凌岛上,重涵拉了拉钟承止,手指向路旁一座巨大的石碑。这座石碑不但高耸,且十分宽厚,其上刻的正是霞凌四榜。

    霞凌四榜尽管每年更新,但相邻两年往往变化不大,不变位的人名会予以保留,要改动的人名则磨去一层,再向内雕刻新人名上去,于是石碑便深深浅浅凸凹不平。有些人名比较凸起,即意味着此人已在榜多年未变,也是一项殊荣。就如重涵大哥重熔,曾在冠玉榜首八年不变,下面第二名就足足凹进去一寸有余。不过近几年的石碑倒是较为平整。一代新人换旧人,世事沧桑,唯变不变。

    钟承止较感兴趣的却是披靡榜,他摸着下巴仔细看了披靡榜的十个人名,对一旁景曲说“没有幽冥名册上之人。”

    景曲回“册上之人应不屑此榜。”

    “幽冥名册是什么”重涵听到他俩的对话问道。

    “也算一榜单,应该比这个靠谱得多。”钟承止笑了笑,“走,进去吧。”

    霞凌阁是一座六层楼的圆塔形建筑,尽管为塔型,但宽高近乎相同,从下往上逐层微缩。此时阁内灯火已全部点亮,由内向外透出六圈金黄的光晕。站在霞凌岛上望去,整阁金碧辉煌,雕栏画栋,仿佛湖中贝阕由水底升起,雍容而大度地浮于御水珠正中。

    霞凌阁的一楼与二楼皆有通常楼层的两层之高,故大门异常高耸,人行走入其间顿觉自身之渺小。大门后是一条两壁天顶皆雕满繁缛花叶鸟纹的甬道,花蕾与鸟眼之上镶嵌着各色螺钿明珠,在灯火照射下流光溢彩奢华至极。

    钟承止一行走进大门,穿过长约五丈的甬道,立刻别有洞天。这座六层建筑居然是中空的,中间区域直通屋顶。屋顶往下高低不一地挂着数不清的灯笼与一些零散的木块。四周每层皆有栏杆,可在楼层内向中空观看。每层边檐下又挂着满满一圈灯笼,站在一楼向上望去,五环叠合,灯火灿烂,宛若万花筒中七彩仙境,如梦如幻,虚实难判。这份奇景之中,又透着威严雄伟之气,让寻常人丝毫不敢随便造次。

    一楼中心靠北有一座圆形舞榭,舞榭四周为凸沿,沿内灌了浅浅一层薄水,在灯光下泛着色彩缤纷的潋滟。舞榭下摆着一些桌椅,已坐了个半满,只是无一桌上了正菜,客人们都在闲聊,似乎正等待着什么。

    学子聚会在二楼南面正对舞榭的大阁子里,有专人领着钟承止一行从一侧的楼梯上到二楼。

    一边走,重涵一边向钟承止介绍“霞凌阁与寻常酒肆一样,优伶在表演之余亦可佐酒侑欢,甚至共度良宵。但不同的是,在霞凌阁里,不管你权倾天下还是富甲一方,都须得优伶首肯才能招其为伴,绝不可强求。霞凌阁红牌的眼光甚高,非常人可入其厅室。前几年韩玉看上了闭月榜第二的繁斐姑娘,就是霞凌阁的红牌之一,可求了人家多次也不愿出面,连我也只叫得她在三楼侑酒而已。”

    重涵别有深意地瞥了一眼钟承止与景曲,继续说道“这里五六楼为优伶住舍,寻常优伶住在五路,大红牌们住在六楼。五六层无明梯可上,这些优伶若愿作陪,都是由专人抱着从五六楼跳下来,回去时再踩着这些吊着的木头跳上去。到晚上有多人上下之时,就如天人下凡,十分好看。另外霞凌阁有一条出名的规矩若有客人能自己从一楼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好大一锅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犹未不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犹未不之并收藏好大一锅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