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日的新闻报道结束, 回程的路上,阿诚在悄咪咪地和一郎商量着。
“你看了一水姑娘张贴出来的公告了没有”
“看是看了”一郎面色莫名,“可那和我没什么关系吧”
他和大多数民众一样, 都喜欢一水姑娘, 平常也都听她的话,但像是政令变动那种东西好比这次鼓舞创业, 他们只会下意识地去了解,真正上手去做的少之又少。
说白了, 大家都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也大都步入了中年, 没有那个不顾一切的冲劲,不敢离开现在的舒适圈。
就连放弃种田, 转去工厂打工的都少有,就算有也基本都是纺织场的女工。
他们觉得种地就是一辈子的责任, 不种地就没有粮食, 没法养家,所以女人可以去纺织场打工填补家用,男人却不行。
上次有家人的儿子要去工厂, 差点都被他父亲打断了腿。
阿诚闻言,恨铁不成钢“怎么就没关系了难道你不想要吗一个属于自己的厂子。你也听一水姑娘说了, 榨油的大头全都在工厂那可是油啊”
一郎面露难色“可是那都是大富人才搞得起的东西吧虽说赚钱, 可刚开始的投入,足够让我俩倾家荡产了”
阿诚打了个响指“所以啊, 我们才要去贷款”
一郎“”
他头也不回地转身“我走了。”
“诶诶诶,别走啊听我说嘛”阿诚忙扯住他。
“没啥好说的, 我是不可能向上边贷的, 以前田中家的事你没听说过吗向上面的贵族老爷借了两袋米, 结果硬生生赔了自家的牛和地,要不是上边换了人,现在饭都还吃不起”
阿诚却是逮到了他话里的重点“所以啊,现在上面换了人,这一年大家也都看到了,如今上面的老爷是真心爱护百姓的好官,你觉得这样的人会做出那种事吗”
“可是”一郎还是有些犹豫。
“一郎啊,你可要想清楚了。”阿诚叹了口气,语重心长了起来,“你想想,现在政令刚颁布下来,肯定也有不少向你一样担心的,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冲上去,得到的便利只会更多。否则你观察着观察着,等大家都上去搞了你再行动,就已经没有桃子分了。”
“我是看着咱俩交情不错,才邀请你的。你若是不愿意我自然不会强逼,反正你也知道我亲朋好友多得很,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愿意的。”
“只是,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啊。”
“我知道了。”一郎吞吞吐吐地说道,“那我回去先和我媳妇商量一下,我媳妇是在纺织场当主管的,她应该对这个了解挺多。”
阿诚喜笑颜开“好嘞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与之相同的情景,发生在领地内的各处。
不打算参与进来的有,但瞅准了商机,开始拉帮结派合伙投资的也有。
这些人大都是有一定积蓄的,凑齐了十来个人一起,分担债务,谈好合约,便着手前去创办了。
只不过在这些人里,即使是胆子最大、最有钱的那个,选择的也是小型的产业,而且三分之二都是冲着油来的。
那些木叶看重的大头,前期投入成本巨大的,压根没人敢碰。
“嘛,也是意料之中。”
倒不如说有这么多人愿意响应,已经是出乎她的预想了。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她的秘书将视线投过来,说道“剩下的项目,要自己弄吗”
“当然不了。”木叶慢悠悠地倒了一杯茶,“平民的潜力应该也发挥得差不多了。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极限嘛,我打算把剩下的交给商人去搞。”
“商人”
“我知道在你们这些人的观念里,商人的地位普遍低下,是卑贱的那一拨人,但你们忽视了一点就是,商人牵搭起的商品流通的桥梁,意义究竟有多大。”
木叶转而说道“我记得我手底下是有一个商队的对吧”
“对。”
木叶手下的商队,以俩贵族的商队为基本盘,不断扩大收容游商,整编统一,如今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愿意加入的游商很多,木叶猜测这拨人百分之九十五是冲着“木叶隐村”的名头来的。毕竟在这个出了城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时代,行商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富有的商队一般都会选择雇佣忍者护送,可他们这种游商,就只能全凭运气了,有时候因为劫匪而丢了命的都大有人在。
所以木叶名下的商队,吸引了很多的落单游商加入,木叶也确实做到了承诺的,每次商队行商时必定派出四名忍者全程护送,而雇佣费用砍半,这一点就能让游商趋之若鹜了。
木叶囤积的那些棉制品,可就等着他们出去换成钱回来呢。
只不过,平时没有其他事情,商人们也都会三三两两地出去行商贩卖,久而久之,见识得多了,这些商人的眼界不会低到哪里去,他们认识结交的朋友也应该是满天下都有。
这又是一个潜在的可利用资源。
“书信一封,给现在商队的主要负责人吧。”这是木叶,“就把产业招商的事情详细写清楚,那些商人会懂
“你看了一水姑娘张贴出来的公告了没有”
“看是看了”一郎面色莫名,“可那和我没什么关系吧”
他和大多数民众一样, 都喜欢一水姑娘, 平常也都听她的话,但像是政令变动那种东西好比这次鼓舞创业, 他们只会下意识地去了解,真正上手去做的少之又少。
说白了, 大家都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也大都步入了中年, 没有那个不顾一切的冲劲,不敢离开现在的舒适圈。
就连放弃种田, 转去工厂打工的都少有,就算有也基本都是纺织场的女工。
他们觉得种地就是一辈子的责任, 不种地就没有粮食, 没法养家,所以女人可以去纺织场打工填补家用,男人却不行。
上次有家人的儿子要去工厂, 差点都被他父亲打断了腿。
阿诚闻言,恨铁不成钢“怎么就没关系了难道你不想要吗一个属于自己的厂子。你也听一水姑娘说了, 榨油的大头全都在工厂那可是油啊”
一郎面露难色“可是那都是大富人才搞得起的东西吧虽说赚钱, 可刚开始的投入,足够让我俩倾家荡产了”
阿诚打了个响指“所以啊, 我们才要去贷款”
一郎“”
他头也不回地转身“我走了。”
“诶诶诶,别走啊听我说嘛”阿诚忙扯住他。
“没啥好说的, 我是不可能向上边贷的, 以前田中家的事你没听说过吗向上面的贵族老爷借了两袋米, 结果硬生生赔了自家的牛和地,要不是上边换了人,现在饭都还吃不起”
阿诚却是逮到了他话里的重点“所以啊,现在上面换了人,这一年大家也都看到了,如今上面的老爷是真心爱护百姓的好官,你觉得这样的人会做出那种事吗”
“可是”一郎还是有些犹豫。
“一郎啊,你可要想清楚了。”阿诚叹了口气,语重心长了起来,“你想想,现在政令刚颁布下来,肯定也有不少向你一样担心的,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冲上去,得到的便利只会更多。否则你观察着观察着,等大家都上去搞了你再行动,就已经没有桃子分了。”
“我是看着咱俩交情不错,才邀请你的。你若是不愿意我自然不会强逼,反正你也知道我亲朋好友多得很,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愿意的。”
“只是,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啊。”
“我知道了。”一郎吞吞吐吐地说道,“那我回去先和我媳妇商量一下,我媳妇是在纺织场当主管的,她应该对这个了解挺多。”
阿诚喜笑颜开“好嘞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与之相同的情景,发生在领地内的各处。
不打算参与进来的有,但瞅准了商机,开始拉帮结派合伙投资的也有。
这些人大都是有一定积蓄的,凑齐了十来个人一起,分担债务,谈好合约,便着手前去创办了。
只不过在这些人里,即使是胆子最大、最有钱的那个,选择的也是小型的产业,而且三分之二都是冲着油来的。
那些木叶看重的大头,前期投入成本巨大的,压根没人敢碰。
“嘛,也是意料之中。”
倒不如说有这么多人愿意响应,已经是出乎她的预想了。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她的秘书将视线投过来,说道“剩下的项目,要自己弄吗”
“当然不了。”木叶慢悠悠地倒了一杯茶,“平民的潜力应该也发挥得差不多了。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极限嘛,我打算把剩下的交给商人去搞。”
“商人”
“我知道在你们这些人的观念里,商人的地位普遍低下,是卑贱的那一拨人,但你们忽视了一点就是,商人牵搭起的商品流通的桥梁,意义究竟有多大。”
木叶转而说道“我记得我手底下是有一个商队的对吧”
“对。”
木叶手下的商队,以俩贵族的商队为基本盘,不断扩大收容游商,整编统一,如今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愿意加入的游商很多,木叶猜测这拨人百分之九十五是冲着“木叶隐村”的名头来的。毕竟在这个出了城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时代,行商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富有的商队一般都会选择雇佣忍者护送,可他们这种游商,就只能全凭运气了,有时候因为劫匪而丢了命的都大有人在。
所以木叶名下的商队,吸引了很多的落单游商加入,木叶也确实做到了承诺的,每次商队行商时必定派出四名忍者全程护送,而雇佣费用砍半,这一点就能让游商趋之若鹜了。
木叶囤积的那些棉制品,可就等着他们出去换成钱回来呢。
只不过,平时没有其他事情,商人们也都会三三两两地出去行商贩卖,久而久之,见识得多了,这些商人的眼界不会低到哪里去,他们认识结交的朋友也应该是满天下都有。
这又是一个潜在的可利用资源。
“书信一封,给现在商队的主要负责人吧。”这是木叶,“就把产业招商的事情详细写清楚,那些商人会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