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扎堆来买房 (1/2)
苗姐笑着往回找补“再说了,您不还在吗小王真受了委屈,当然得回娘家。”
黄处长却摇头“我跟她爸爸就没老的一天等我们老了,这个家就是他哥哥嫂嫂当家作主。我们也得看人家的脸色过日子呢,还怎么维护她天底下姑嫂跟婆媳一样,谁没矛盾,没矛盾都是稀奇。”
苗姐讪讪“不至于。”
陈凤霞生怕她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赶紧抢在前头切入主题“那您的意思是在姑娘婚前给她买套房子那您对这房子具体有什么要求啊”
“已经看好了,太阳湖那边的3室1厅我看就不错。”黄处长拍着女儿的手,“我晓得你攒不下钱的,首付三万块爸爸妈妈替你出,剩下的钱除了公积金以外,你得自己还。”
烫着大波浪卷的时髦姑娘像是被吓到了“我钱不够花怎么办”
黄处长拉下了脸“自己想办法挣别给我耷拉着脸,你怎么就不能挣钱啊
你看看人家小赵姐,下了班过来帮忙洗碗。我们单位的年轻人,大学刚毕业,每天下班以后照样给人家学生当家教。
行啦,我也不指望你当家教,就你这成绩,去了还是误人子弟。你在街上发传单不行吗以后你妈我每天给你派活。
年纪轻轻就想着吃喝玩乐,讲派头会享受。爹妈欠了你一辈子的都上班了还要掏钱供养你。”
陈凤霞眼观鼻鼻观心,就拿出准备贷款需要的材料目录递过去“黄处长,今天估计来不及了,您把东西准备好,明天我带你去办手续。”
黄处长郑重其事地收起了纸,点头道“谢谢你呀,陈女士。要不是你张罗着带这些年轻人去看房子,我都没想到得给她准备套房。”
陈凤霞赶紧将功劳归给苗姐“那也是工会关心年轻人的生活,就好比他们要出来吃饭,我就是个送饭的,连饭都不是我烧的。”
黄处长大笑“你是老板哎,当然不是你烧饭了。哎哟,真香,这是什么呀给我来点儿,我们带回去加个餐。”
陈凤霞给人称了卤鸡爪加卤翅尖以及卤干子,笑着送人出门。
她回过头来,对上了苗姐直勾勾的眼神。
后者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这就是把房子卖出去了”
她在心里头算了下,光这一笔买卖,她就能到手300块。简直跟白捡钱一样。
陈凤霞笑着点头“就是这样,真没你想象中的难。工会那边的关系,就得你跟你爱人好好维护了。”
苗姐赶紧点头“我晓得的,明天我就让我家那口子带水果过去,保准不让人说嘴。”
陈凤霞笑盈盈的“苗姐,你人际关系最好,我才不担心这个。就是一件事,下次如果有小王跟黄处长母女这种情况,你就让小赵姐跟你一块接待吧。”
苗姐开始有些不得劲,什么意思这还没过河就开始拆桥吗
陈凤霞赶紧强调“您可别误会,我是说同理心。你这是养了儿子的,看问题都会习惯性站在婆婆的角度去看。人家生的是姑娘,那当然是丈母娘的角度想问题了。大家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就不一样。”
就刚才,她好几次都想捂住苗姐的嘴巴。这人哪里是干销售啊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人家当妈的不该给女儿买房。
活像人家吃饱了撑的一样。
说到底这也是非专业人士的弊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卖房,人家买房的时候就会带入自己的角色,受私人情感影响太深。
陈凤霞在心里头琢磨着,既然都已经干到这份上了。她还得找人帮忙。
这回要的不是人脉,而是业务水平,专业服务的那种。
她在心里头存了念想,又笑着安慰苗姐“你别想多了,我这是在帮你减轻工作量。你等着吧,你很快就得忙死。这天底下能想起来给女儿买房的爹妈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部分人想的还是赶紧给儿子买了房,好讨媳妇。你说是不是啊婆婆。”
苗姐扑哧笑出声,嗔了她一句“我儿子还在上学呢。”
陈凤霞一本正经“那也快得很。小孩是最不愁长的。你看我家小二子前头还要抱在手上,现在你再瞅瞅他,满院子疯跑。”
苗姐笑着拍她的肩膀“你这就是炫耀,多好啊,有儿有女的。”
说话时,她腰间的bb机响了,她看了一眼就发出“啊”的惊呼,然后匆匆朝陈凤霞点头,“借一下你家的电话机。”
陈凤霞笑道“你用吧,放心,我不收你电话费。”
苗姐眼睛往上飞,得意的不行“你当然不能收,我给你挣钱呢。”
现在的高档bb机已经有汉显功能,估计对方ca她就是为了买房子的事。
陈凤霞笑着往厨房走,准备帮忙卖晚饭。
她瞧见女儿伸长脖子的模样,不由得好笑“你又在看什么呀”
郑明明正帮忙洗大白菜呢,闻声就撇撇嘴巴“苗阿姨说的好奇怪。女孩子就不能买房啊小赵姐姐不就买房了吗”
小赵端着择好的菜进门,闻声故意逗她“那你要不要你妈妈在你结婚前也给你买套房啊”
陈凤霞已经条件反射,立刻强调“结不结婚都要给你买的。”
话一出口,她又忍不住问女儿,“那你以后要不要结婚啊”
郑明明歪着头想了想,颇为认真“我今天看了话剧,感觉女人结婚生孩子好像很麻烦。你看那个女演员,如果一直单身的话,就没有后面那么多事情啦。”
陈凤霞绝倒,她今天跟丈夫带女儿去看话剧的目标是希望她接受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可没想让她以后也不结婚啊。
哎哟,这姑娘,非得孤零零的一个人吗
小赵笑得不行,故意捉弄她“那你要不结婚,你妈不给你买房了怎么办”
人越缺什么就越在乎什么,手里头已经揣了好几套房的郑明明对此完全不care。
她还骄傲地挺起了胸膛“那我就自己挣钱买。”
陈凤霞打起精神“你要怎么挣天天给家里打扫卫生做家务吗”
郑明明摇头,大言不惭“那太少了,没有体现出技术含量。”
这下子就连杜招娣都惊讶“那你要怎么个技术法”
陈凤霞有点紧张,她担心女儿会帮人写作业或者考试带人作弊。现在小学生的经济意识强的要命,她在新闻上就看过类似的事情。
郑明明摇头,语气自豪“当然是挣稿费啦。老师说这是脑力劳动创造的经济效应。”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她已经陆续在报纸跟杂志上发表了5篇文章了。稿费有10块
跟20两种标准。现在她的八宝粥储蓄罐里头,就有7张整整齐齐的10块钱纸币。
每次看到上面印着的汉族跟蒙古族人头像,郑明明就感觉美滋滋的。她的理想是能够集齐56个民族的头像。
陈凤霞感觉她女儿真敢想,她都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印刷的钞票,是不是把56个民族的头像都算齐了。
她就好奇“你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写吗”
“有啊”郑明明高兴起来,跟妈妈分享她发现的小秘密,“就是数学报,每次你在上面看到题目,想到新的解题方法写过去之后,编辑叔叔阿姨就会刊登,他们的稿费有20块呢。”
陈凤霞目瞪口呆,感觉她女儿挣钱的方法果然非比寻常。
更让她瞠目结舌的是,郑明明的经济意识强的吓死人“我想好了,要是我找到了两种方法,我就一次写一个,这样我就能挣两回稿费。”
陈凤霞要倒了。
她想起来俄罗斯还是哪个国家有个著名的跳高运动员,据说每次破世界纪录都只破一点点,这样这人就能源源不断地拿到破记录的奖金。
现在看看,他们家明明好像也有这个趋势呀。
陈凤霞觉得得把女儿从财迷框子里头往外拽一拽。
她一本正经地提问“要是其他人也投稿了,而且两个方法都写进去了,你说编辑叔叔阿姨会采用谁的稿件”
眉飞色舞的小学生惊呆了“会这样吗”
陈凤霞点点头“那当然,你能想到
黄处长却摇头“我跟她爸爸就没老的一天等我们老了,这个家就是他哥哥嫂嫂当家作主。我们也得看人家的脸色过日子呢,还怎么维护她天底下姑嫂跟婆媳一样,谁没矛盾,没矛盾都是稀奇。”
苗姐讪讪“不至于。”
陈凤霞生怕她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赶紧抢在前头切入主题“那您的意思是在姑娘婚前给她买套房子那您对这房子具体有什么要求啊”
“已经看好了,太阳湖那边的3室1厅我看就不错。”黄处长拍着女儿的手,“我晓得你攒不下钱的,首付三万块爸爸妈妈替你出,剩下的钱除了公积金以外,你得自己还。”
烫着大波浪卷的时髦姑娘像是被吓到了“我钱不够花怎么办”
黄处长拉下了脸“自己想办法挣别给我耷拉着脸,你怎么就不能挣钱啊
你看看人家小赵姐,下了班过来帮忙洗碗。我们单位的年轻人,大学刚毕业,每天下班以后照样给人家学生当家教。
行啦,我也不指望你当家教,就你这成绩,去了还是误人子弟。你在街上发传单不行吗以后你妈我每天给你派活。
年纪轻轻就想着吃喝玩乐,讲派头会享受。爹妈欠了你一辈子的都上班了还要掏钱供养你。”
陈凤霞眼观鼻鼻观心,就拿出准备贷款需要的材料目录递过去“黄处长,今天估计来不及了,您把东西准备好,明天我带你去办手续。”
黄处长郑重其事地收起了纸,点头道“谢谢你呀,陈女士。要不是你张罗着带这些年轻人去看房子,我都没想到得给她准备套房。”
陈凤霞赶紧将功劳归给苗姐“那也是工会关心年轻人的生活,就好比他们要出来吃饭,我就是个送饭的,连饭都不是我烧的。”
黄处长大笑“你是老板哎,当然不是你烧饭了。哎哟,真香,这是什么呀给我来点儿,我们带回去加个餐。”
陈凤霞给人称了卤鸡爪加卤翅尖以及卤干子,笑着送人出门。
她回过头来,对上了苗姐直勾勾的眼神。
后者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这就是把房子卖出去了”
她在心里头算了下,光这一笔买卖,她就能到手300块。简直跟白捡钱一样。
陈凤霞笑着点头“就是这样,真没你想象中的难。工会那边的关系,就得你跟你爱人好好维护了。”
苗姐赶紧点头“我晓得的,明天我就让我家那口子带水果过去,保准不让人说嘴。”
陈凤霞笑盈盈的“苗姐,你人际关系最好,我才不担心这个。就是一件事,下次如果有小王跟黄处长母女这种情况,你就让小赵姐跟你一块接待吧。”
苗姐开始有些不得劲,什么意思这还没过河就开始拆桥吗
陈凤霞赶紧强调“您可别误会,我是说同理心。你这是养了儿子的,看问题都会习惯性站在婆婆的角度去看。人家生的是姑娘,那当然是丈母娘的角度想问题了。大家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就不一样。”
就刚才,她好几次都想捂住苗姐的嘴巴。这人哪里是干销售啊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人家当妈的不该给女儿买房。
活像人家吃饱了撑的一样。
说到底这也是非专业人士的弊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卖房,人家买房的时候就会带入自己的角色,受私人情感影响太深。
陈凤霞在心里头琢磨着,既然都已经干到这份上了。她还得找人帮忙。
这回要的不是人脉,而是业务水平,专业服务的那种。
她在心里头存了念想,又笑着安慰苗姐“你别想多了,我这是在帮你减轻工作量。你等着吧,你很快就得忙死。这天底下能想起来给女儿买房的爹妈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部分人想的还是赶紧给儿子买了房,好讨媳妇。你说是不是啊婆婆。”
苗姐扑哧笑出声,嗔了她一句“我儿子还在上学呢。”
陈凤霞一本正经“那也快得很。小孩是最不愁长的。你看我家小二子前头还要抱在手上,现在你再瞅瞅他,满院子疯跑。”
苗姐笑着拍她的肩膀“你这就是炫耀,多好啊,有儿有女的。”
说话时,她腰间的bb机响了,她看了一眼就发出“啊”的惊呼,然后匆匆朝陈凤霞点头,“借一下你家的电话机。”
陈凤霞笑道“你用吧,放心,我不收你电话费。”
苗姐眼睛往上飞,得意的不行“你当然不能收,我给你挣钱呢。”
现在的高档bb机已经有汉显功能,估计对方ca她就是为了买房子的事。
陈凤霞笑着往厨房走,准备帮忙卖晚饭。
她瞧见女儿伸长脖子的模样,不由得好笑“你又在看什么呀”
郑明明正帮忙洗大白菜呢,闻声就撇撇嘴巴“苗阿姨说的好奇怪。女孩子就不能买房啊小赵姐姐不就买房了吗”
小赵端着择好的菜进门,闻声故意逗她“那你要不要你妈妈在你结婚前也给你买套房啊”
陈凤霞已经条件反射,立刻强调“结不结婚都要给你买的。”
话一出口,她又忍不住问女儿,“那你以后要不要结婚啊”
郑明明歪着头想了想,颇为认真“我今天看了话剧,感觉女人结婚生孩子好像很麻烦。你看那个女演员,如果一直单身的话,就没有后面那么多事情啦。”
陈凤霞绝倒,她今天跟丈夫带女儿去看话剧的目标是希望她接受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可没想让她以后也不结婚啊。
哎哟,这姑娘,非得孤零零的一个人吗
小赵笑得不行,故意捉弄她“那你要不结婚,你妈不给你买房了怎么办”
人越缺什么就越在乎什么,手里头已经揣了好几套房的郑明明对此完全不care。
她还骄傲地挺起了胸膛“那我就自己挣钱买。”
陈凤霞打起精神“你要怎么挣天天给家里打扫卫生做家务吗”
郑明明摇头,大言不惭“那太少了,没有体现出技术含量。”
这下子就连杜招娣都惊讶“那你要怎么个技术法”
陈凤霞有点紧张,她担心女儿会帮人写作业或者考试带人作弊。现在小学生的经济意识强的要命,她在新闻上就看过类似的事情。
郑明明摇头,语气自豪“当然是挣稿费啦。老师说这是脑力劳动创造的经济效应。”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她已经陆续在报纸跟杂志上发表了5篇文章了。稿费有10块
跟20两种标准。现在她的八宝粥储蓄罐里头,就有7张整整齐齐的10块钱纸币。
每次看到上面印着的汉族跟蒙古族人头像,郑明明就感觉美滋滋的。她的理想是能够集齐56个民族的头像。
陈凤霞感觉她女儿真敢想,她都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印刷的钞票,是不是把56个民族的头像都算齐了。
她就好奇“你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写吗”
“有啊”郑明明高兴起来,跟妈妈分享她发现的小秘密,“就是数学报,每次你在上面看到题目,想到新的解题方法写过去之后,编辑叔叔阿姨就会刊登,他们的稿费有20块呢。”
陈凤霞目瞪口呆,感觉她女儿挣钱的方法果然非比寻常。
更让她瞠目结舌的是,郑明明的经济意识强的吓死人“我想好了,要是我找到了两种方法,我就一次写一个,这样我就能挣两回稿费。”
陈凤霞要倒了。
她想起来俄罗斯还是哪个国家有个著名的跳高运动员,据说每次破世界纪录都只破一点点,这样这人就能源源不断地拿到破记录的奖金。
现在看看,他们家明明好像也有这个趋势呀。
陈凤霞觉得得把女儿从财迷框子里头往外拽一拽。
她一本正经地提问“要是其他人也投稿了,而且两个方法都写进去了,你说编辑叔叔阿姨会采用谁的稿件”
眉飞色舞的小学生惊呆了“会这样吗”
陈凤霞点点头“那当然,你能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