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你有大能耐 (1/2)
大人孩子声势浩大, 齐齐杀进了小院。
陈凤霞看到正在忙碌的杜招娣时,还颇为惊讶“你怎么不在医院照应小英啊这边没事的,我们忙得过来。”
杜招娣脸上显出了点儿高兴的神色“今天情况挺好的, 主任说再观察两天,病情不恶化的话, 就可以转普通病房了。”
郑明明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三伯娘, 你不用担心,我们老师都很好的,小英姐姐在我们学校肯定能够交到很多好朋友。”
旁边的小学生叽叽喳喳地附和“是啊,我们学校可大可漂亮啦。她一定会喜欢我们学校的。”
杜招娣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她不会说漂亮话, 就赶紧端上刚煮好的椰汁西米露,让孩子们先垫垫肚子。
王月荣又大喊起来“我要喝可乐,要加很多冰块。”
旁边立刻有人反驳“肯德基里头不光有饮料, 还有其他好喝的。你不要老是就知道可乐。”
王月荣振振有词“可我最喜欢的就是可乐。”
陈凤霞下意识地想捂耳朵。天啦, 这姑娘真是遗传了她妈, 嗓门大的吓死人。
她赶紧喊停“可以,但是可乐不许多喝,对身体不好。”
至于怎么个不好法, 她说不清楚。
不过上辈子大女儿工作以后,曾经跟自己提过。幸亏小时候家里穷, 喝不起碳酸饮料,所以她对饮料不上瘾,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陈凤霞拿了一瓶可乐,让孩子们分着喝, 又切了水果拼盘给他们先垫垫肚子。
这群小家伙上午报了名拿书,还打扫了教室跟包干区的卫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可不就容易肚子饿。
自己可得给小东西们多弄点儿吃的。
陈凤霞没有拉垮,相当给女儿长面子。
一顿午饭,吃的小学生们个个眼睛发直。
郑明明的妈妈实在太厉害了。她简直将肯德基跟麦当劳都搬回了家,什么吃的她都会做。
难怪每回郑明明都能带很多好吃的到学校呢。
礼拜天的中午生意尤其好,陈凤霞又要做买卖,又要招待小同学,忙得不可开交。
她给小学生们上了各种大家点的餐,最后又见缝插针地端上了沙拉,好给这群孩子多补充点儿维生素。
听了小学生的彩虹屁,她有些哭笑不得“你们的妈妈也很厉害啊。就算以前什么都不会的人,当了妈妈以后都被逼得厉害了。
王月荣,你妈妈会做好吃的红糖饼。陈思蓓,你妈妈会织毛衣,那个花色真是会配”
她一口气报了好几个名字,又笑着说邹鹏,“你妈妈的咸鸭蛋腌的真是好,个个都流油,我学了好久都学不会。”
邹鹏原先坐在同学当中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抬起了头,眼睛亮的很“我妈腌的蛋黄都是红的,林阿姨说做蛋黄酥都特别好看。”
陈凤霞笑了起来,点点头道“就是啊,我都觉得你林阿姨卖的蛋黄酥比以前好吃了。”
郑明明默默地看了眼妈妈,十分怀疑妈妈话的可信度。因为妈妈自己会做各种点心,他们家基本上不从西点屋买蛋黄酥的。
起码她就没吃过林阿姨的蛋黄酥。
王月荣突然间喊出声“啊,吴若兰,那你妈妈呢你妈妈是不是武林高手就跟甘十九妹那样。你的武功都是跟你妈妈学的吧”
她越说越兴奋,看向冯丹妮的目光简直亮得像火光。
陈凤霞一阵无语。这孩子的脑回路好像真的跟旁人不太一样。
她正想着要不要打岔,那边院子门又响了,她赶紧过去招呼客人。
结果她头一抬,就目瞪口呆,一时间脑海里头哈罗跟嗨打起架来,不晓得哪个单词应该先蹦出。
这个,怎么来了位老外啊
陈凤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坚定地相信人家都到中国来了,就应该会说中文,于是干脆放弃自己压根没学会几个的英语单词,直接上中文“女士,请问你想要点什么”
可惜的是,外国友人到中国缺乏自觉,压根没有配备汉语功能。
陈凤霞傻眼了,完全听不懂对方叽里呱啦的究竟说什么,她就只好指着柜台上的东西示意。
你想吃点啥自己点吧。手语这玩意儿世界通用。
“她要吃大米布丁。”冯丹妮静悄悄地走到了院子里,声音轻飘飘的,“你这儿有大米布丁吗”
陈凤霞赶紧点头“有,两块钱一杯,我这边还有胡萝卜布丁跟彩虹布丁以及提拉米苏,她要尝尝不”
冯丹妮又跟对方叽里咕噜了几句,最后肯定“她就要大米布丁,再给她一个香蕉派。”
陈凤霞立刻领命。
她可没占人便宜,对方给了10块钱,她又规规矩矩找回三块,绝对不小家子气,自觉当小费。
客人临走之前朝她竖了个大拇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做的吃的特别香。
等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院子门口,陈凤霞才转过头惊叹不已“我的乖乖,你好厉害,你看看你英语流利的,能当老师了。”
冯丹妮看了她一眼,声音平静的不得了“那是法语。”
陈凤霞完全不知道尴尬两个字怎么写,相当镇定自若“难怪呢,叽里呱啦的,我一个字都没听懂。我好歹还学了英文26个字母呢。”
就是局限在26个字母的范围内,这后面一忙起来就没顾上学习,实在不应该。
冯丹妮无语,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陈凤霞的话了。
陈凤霞倒是说的热闹“你看看,你这么厉害,你还会说法语呢那你一定上过大学吧。”
冯丹妮下意识地摸了摸头发,没有否认“对,我大学第二外语学的就是法语。”
刚才跟这个外国人对话的时候,她才恍惚想起来,自己居然学过这些。
当初她之所以认识丈夫,准确点来讲应该是前夫吧,也是因为法语。因为丈夫要跟法国人做生意,需要法语翻译,她临时被介绍过去打了个暑期工。
大学毕业的时候,好多人羡慕她嫁给了有钱人。
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80年代,或者是任何年代,嫁个有钱人对女人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啊。
毕竟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只是,风光的背后是什么冷暖自知罢了。
墨镜是很好的装饰物,可以轻松遮掩人的所有情绪。
冯丹妮不作声,陈凤霞就滔滔不绝地拍彩虹屁。
多厉害呀,这是正儿八经自己的同龄人呢。居然会这么多,又是英语又是法语的。
啧啧,真叫人羡慕。
“就你这样,还买什么外销房,你家娃娃跟着你学外语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外语环境。”
冯丹妮听她说的天花乱坠,幽幽一笑“那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买外销房投资,而是应该当外语老师挣钱”
陈凤霞一挥手,毫不犹豫“别说你了,就是你那个想卖房给你的朋友,也不应该再去找香港的房子。都这么高的价位了,现在入手早就晚了。
还有那个香港的有钱人好多都是资本家,他们很怕社会主义的,生怕自己被共产掉。
你想,这一回归,他们肯定会想办法赶紧处理掉自己手上的物业。卖的人多了,有钱买的人少了,那情况不就糟糕了房子没人接手,搞不好就会跌的。”
冯丹妮愣住了,感觉不可思议“你不是说房价会涨吗怎么现在又说跌”
陈凤霞一本正经“那要看什么地方什么价位。像你说的那个外销房就不行,香港现在的房子也不行。都已经被架到这个位置上了,只有跌的份。想要重新涨起来,除非等经
陈凤霞看到正在忙碌的杜招娣时,还颇为惊讶“你怎么不在医院照应小英啊这边没事的,我们忙得过来。”
杜招娣脸上显出了点儿高兴的神色“今天情况挺好的, 主任说再观察两天,病情不恶化的话, 就可以转普通病房了。”
郑明明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三伯娘, 你不用担心,我们老师都很好的,小英姐姐在我们学校肯定能够交到很多好朋友。”
旁边的小学生叽叽喳喳地附和“是啊,我们学校可大可漂亮啦。她一定会喜欢我们学校的。”
杜招娣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她不会说漂亮话, 就赶紧端上刚煮好的椰汁西米露,让孩子们先垫垫肚子。
王月荣又大喊起来“我要喝可乐,要加很多冰块。”
旁边立刻有人反驳“肯德基里头不光有饮料, 还有其他好喝的。你不要老是就知道可乐。”
王月荣振振有词“可我最喜欢的就是可乐。”
陈凤霞下意识地想捂耳朵。天啦, 这姑娘真是遗传了她妈, 嗓门大的吓死人。
她赶紧喊停“可以,但是可乐不许多喝,对身体不好。”
至于怎么个不好法, 她说不清楚。
不过上辈子大女儿工作以后,曾经跟自己提过。幸亏小时候家里穷, 喝不起碳酸饮料,所以她对饮料不上瘾,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陈凤霞拿了一瓶可乐,让孩子们分着喝, 又切了水果拼盘给他们先垫垫肚子。
这群小家伙上午报了名拿书,还打扫了教室跟包干区的卫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可不就容易肚子饿。
自己可得给小东西们多弄点儿吃的。
陈凤霞没有拉垮,相当给女儿长面子。
一顿午饭,吃的小学生们个个眼睛发直。
郑明明的妈妈实在太厉害了。她简直将肯德基跟麦当劳都搬回了家,什么吃的她都会做。
难怪每回郑明明都能带很多好吃的到学校呢。
礼拜天的中午生意尤其好,陈凤霞又要做买卖,又要招待小同学,忙得不可开交。
她给小学生们上了各种大家点的餐,最后又见缝插针地端上了沙拉,好给这群孩子多补充点儿维生素。
听了小学生的彩虹屁,她有些哭笑不得“你们的妈妈也很厉害啊。就算以前什么都不会的人,当了妈妈以后都被逼得厉害了。
王月荣,你妈妈会做好吃的红糖饼。陈思蓓,你妈妈会织毛衣,那个花色真是会配”
她一口气报了好几个名字,又笑着说邹鹏,“你妈妈的咸鸭蛋腌的真是好,个个都流油,我学了好久都学不会。”
邹鹏原先坐在同学当中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抬起了头,眼睛亮的很“我妈腌的蛋黄都是红的,林阿姨说做蛋黄酥都特别好看。”
陈凤霞笑了起来,点点头道“就是啊,我都觉得你林阿姨卖的蛋黄酥比以前好吃了。”
郑明明默默地看了眼妈妈,十分怀疑妈妈话的可信度。因为妈妈自己会做各种点心,他们家基本上不从西点屋买蛋黄酥的。
起码她就没吃过林阿姨的蛋黄酥。
王月荣突然间喊出声“啊,吴若兰,那你妈妈呢你妈妈是不是武林高手就跟甘十九妹那样。你的武功都是跟你妈妈学的吧”
她越说越兴奋,看向冯丹妮的目光简直亮得像火光。
陈凤霞一阵无语。这孩子的脑回路好像真的跟旁人不太一样。
她正想着要不要打岔,那边院子门又响了,她赶紧过去招呼客人。
结果她头一抬,就目瞪口呆,一时间脑海里头哈罗跟嗨打起架来,不晓得哪个单词应该先蹦出。
这个,怎么来了位老外啊
陈凤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坚定地相信人家都到中国来了,就应该会说中文,于是干脆放弃自己压根没学会几个的英语单词,直接上中文“女士,请问你想要点什么”
可惜的是,外国友人到中国缺乏自觉,压根没有配备汉语功能。
陈凤霞傻眼了,完全听不懂对方叽里呱啦的究竟说什么,她就只好指着柜台上的东西示意。
你想吃点啥自己点吧。手语这玩意儿世界通用。
“她要吃大米布丁。”冯丹妮静悄悄地走到了院子里,声音轻飘飘的,“你这儿有大米布丁吗”
陈凤霞赶紧点头“有,两块钱一杯,我这边还有胡萝卜布丁跟彩虹布丁以及提拉米苏,她要尝尝不”
冯丹妮又跟对方叽里咕噜了几句,最后肯定“她就要大米布丁,再给她一个香蕉派。”
陈凤霞立刻领命。
她可没占人便宜,对方给了10块钱,她又规规矩矩找回三块,绝对不小家子气,自觉当小费。
客人临走之前朝她竖了个大拇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做的吃的特别香。
等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院子门口,陈凤霞才转过头惊叹不已“我的乖乖,你好厉害,你看看你英语流利的,能当老师了。”
冯丹妮看了她一眼,声音平静的不得了“那是法语。”
陈凤霞完全不知道尴尬两个字怎么写,相当镇定自若“难怪呢,叽里呱啦的,我一个字都没听懂。我好歹还学了英文26个字母呢。”
就是局限在26个字母的范围内,这后面一忙起来就没顾上学习,实在不应该。
冯丹妮无语,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陈凤霞的话了。
陈凤霞倒是说的热闹“你看看,你这么厉害,你还会说法语呢那你一定上过大学吧。”
冯丹妮下意识地摸了摸头发,没有否认“对,我大学第二外语学的就是法语。”
刚才跟这个外国人对话的时候,她才恍惚想起来,自己居然学过这些。
当初她之所以认识丈夫,准确点来讲应该是前夫吧,也是因为法语。因为丈夫要跟法国人做生意,需要法语翻译,她临时被介绍过去打了个暑期工。
大学毕业的时候,好多人羡慕她嫁给了有钱人。
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80年代,或者是任何年代,嫁个有钱人对女人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啊。
毕竟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只是,风光的背后是什么冷暖自知罢了。
墨镜是很好的装饰物,可以轻松遮掩人的所有情绪。
冯丹妮不作声,陈凤霞就滔滔不绝地拍彩虹屁。
多厉害呀,这是正儿八经自己的同龄人呢。居然会这么多,又是英语又是法语的。
啧啧,真叫人羡慕。
“就你这样,还买什么外销房,你家娃娃跟着你学外语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外语环境。”
冯丹妮听她说的天花乱坠,幽幽一笑“那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买外销房投资,而是应该当外语老师挣钱”
陈凤霞一挥手,毫不犹豫“别说你了,就是你那个想卖房给你的朋友,也不应该再去找香港的房子。都这么高的价位了,现在入手早就晚了。
还有那个香港的有钱人好多都是资本家,他们很怕社会主义的,生怕自己被共产掉。
你想,这一回归,他们肯定会想办法赶紧处理掉自己手上的物业。卖的人多了,有钱买的人少了,那情况不就糟糕了房子没人接手,搞不好就会跌的。”
冯丹妮愣住了,感觉不可思议“你不是说房价会涨吗怎么现在又说跌”
陈凤霞一本正经“那要看什么地方什么价位。像你说的那个外销房就不行,香港现在的房子也不行。都已经被架到这个位置上了,只有跌的份。想要重新涨起来,除非等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