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上了公交车,郑国强才对着妻子发难“你老实给我交代,你是不是又打算买商铺了”

    刚才看他老婆那眉飞色舞的劲头,要说她没打过商铺的主意。拧掉郑国强的脑袋他都不信。

    这人什么想不出来,什么事情不敢做啊,他们家那套全是砖头瓦连墙都没粉刷5层楼,她都能想到租给建筑队住。

    她怎么想得起来的

    结果朱老板还真答应了,居然还挺高兴。

    唉,说来也是。建筑队这么多人要是真住到村里人家中,估计村民也会不乐意吧。

    多脏啊,建筑工人一身灰一身泥的。

    江海人的地域优越感挺强的,张口闭口就喊外地人侉子。

    算了,不扯这么多没用的,先说说商铺的事情。

    可怜的一家之主不得不苦口婆心“行了凤霞,咱们不要折腾了。你自己也说了,咱们还欠着这么多债呢。商铺不便宜的,就黄大发那个店铺,你别看没多大,50万,整整50万。”

    陈凤霞在脑海里头想的就是,妈呀,10套别墅。这要是换成他,赶紧把这铺子卖了换成别墅,20年后差不多就是亿万富翁了。

    不过商铺有商铺的好处,那边地段好,黄大发现在一个月进账就是小几万。好铺子就是正儿八经下蛋的金母鸡,所以人家拿着钱想要买都买不到。

    郑国强还在苦口婆心“好地段的铺子都贵的要死,你买了拐地方的铺子,哭都没地方哭去。别的不说,你就说咱们镇上。往10年前数,那铺子是不是都吃香的很你再看看现在”

    10年前,正是他们老家乡镇企业最红火的时候。

    农村人自家盖着房子,天然没有买房的压力。地里头还长着庄稼,自留地上也种着蔬菜,吃饭问题同样不愁。

    生存两个最基本点都得到了满足。月月都能拿到工资的社办厂工人们钱花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吃喝玩乐了。

    那个时候,他们镇上一点儿也不比县城冷清,什么卡拉ok,歌舞厅之类的一个也不少。

    现在呢,哪个生意能做下去

    陈凤霞在心里头嘀咕了一句。可人家那几年也把钱挣回头了,绰绰有余。

    不过当着孩子的面,她倒是没有驳斥丈夫的话,

    反而转了念头“谁说的,我这是在替小宇争取利益。不然就黄大发那样子,你觉得他能留什么给儿子呀”

    郑国强一个劲儿朝妻子使眼色,意思是女儿还在这里呢,她怎么就口没遮拦的

    郑明明倒是大大方方“我看到了,他爸爸抱着另一个阿姨,那阿姨还说他爸爸会离婚,跟她结婚。就在医院里头。”

    郑国强大吃一惊,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让女儿知道呢

    陈凤霞白了眼丈夫“你当你女儿生活在真空里啊。黄大发肆无忌惮,一点儿都不讲究,我女儿总不能戴着眼罩出门吧”

    郑国强叹了口气,摸摸女儿的脑袋,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吭哧了半天,就冒了一句“这事儿你别跟小宇说,知道吗”

    郑明明看了眼爸爸,感觉那句话说的真没错。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爸爸跟妈妈的说法都一模一样。

    好像小宇哥哥是雪娃娃一样,太阳晒一下就会化了似的。

    郑国强还不知道女儿对他的腹诽,就先头疼自家老婆“甭扯旁的,我就不相信你对铺子没想头。”

    他这一天天被刺激的,都已经精神过敏了。一有风吹草动,他就草木皆兵。

    陈凤霞考虑自己的丈夫本来就是个胆小的个性,感觉还是不要一下子把他刺激过度了比较好。

    她一本正经“我是有想头,不过想的不是这个。我想的是看能不能在前进村承包山头。”

    “啊”郑国强没有第一时间反对,而是惊讶,“你怎么想起这个来了”

    陈凤霞在心里头暗叹了一句丈夫跟自己一样,果然是天生的农民啊。

    一说房子铺子就跳脚,听说承包荒山立刻转话风。

    上辈子,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工作。他们老两口也可以松快松快了,丈夫要退休了,心心念念的就是回老家种地,再种上两亩田。

    当时儿子极力反对,嘴皮子都要说薄了愣是没能打消他爹的念头。

    女儿不动声色,就请他们去农家乐过周末。

    农家乐里头刚好有项体验活动就是下田劳动。

    然后一把年纪的郑国强纯粹是花钱买罪受,从农家乐回来之后,他瘫在床上三天,起床都得她帮忙。

    为什么

    ,腰酸背痛,浑身跟散了架似的,根本坐不起来呗。

    最后吃了大亏的他可算是放弃了自己下田的念头,把田租给了人家种。

    这辈子,郑国强还没吃上大亏,对于农业劳作有着天然的亲切。

    他就追问妻子“你承包山头干什么我跟你说,种果树这种事情很难的。没几年的时间都收不回成本。光是山上那么多树,你清理干净了要花多长时间找人帮忙的话又要花多少钱买果苗又是一笔开支。这些钱都是必须的,加在一起可不是小数目。”

    前两天他老婆做水果沙拉的时候,就抱怨现在水果真贵。他严重怀疑按照他老婆抠门的个性,她会想自产自销。

    陈凤霞随口应道“你想什么呢我又没说种果树,我是那种能放长线钓大鱼的人吗三年桃子四年梨,我等不起。我是打算养鸡生蛋,一年就能下蛋。你也不看看,现在鸡蛋一斤四块钱,都要赶上猪肉了。”

    她原本就是随口一提,说到后面居然觉得这事好像可行。

    这两年鸡蛋价格看涨,老家安庄就有人养鸡。而且人家两口子还是镇上医院的大夫,应该算捧着铁饭碗了。但是他们还是辞职回村养鸡。

    可见这事有赚头。

    事实证明,那对医生夫妻改行的结果好像还不赖。没几年功夫,家里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儿子考上军校后来留在北京,也是他们两口子掏钱给儿子买的房。

    想来养鸡的这些年,他们挣的应该不算少。

    郑明明没有猜到妈妈心里头的弯弯绕,听说要在山上养鸡,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啊,她家要有养鸡场了吗太好了,那肯定能够养好多鸡呀。

    作为在农村长大的小姑娘,谁还没有养过鸡呀。她小的时候还跟陈敏佳一块儿去割草喂鸡。

    当时外婆家养了10来只鸡呢。

    开春的时候孵小鸡,等到过中秋节的时候养大的公鸡就杀掉了,只留最大的一只打鸣。剩下的母鸡开始下蛋了,几乎每天都能生一只蛋。

    她跟陈敏佳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捡鸡蛋。外婆除了拿鸡蛋换盐换酱油之外,剩下的都给她们吃。

    油煎鸡蛋可香了,煎的嫩嫩的时候,感觉跟吃肉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面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面佛并收藏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