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襄抬了抬沾满宝婳涕泪的袖子。
他的瞳仁乌黑,幽幽地凝着宝婳,却勾起唇角,若春风拂面般,令人微醺。
温良如玉的公子拈起匣子里一张银票,让宝婳一时不知该多看银票一眼,还是该多看公子一眼。
然而公子的眉眼霎时凝结上寒霜,将那银票揉碎,对着水面张开了手心,纸团入水即湿,沉入水底。
“宝婳,你真是好样的。”
宝婳心口一痛。
眼见着梅襄抽出来第二张,骨节分明的手指将那银票轻扯成两半,毫不留情地抛进水里。
“我该不会是脑子被驴踢了,才要给你准备银票。”
他冷笑着,森森地望着宝婳。
宝婳心痛摇头,口中喃喃道“不要”
“不要这样啊,二爷”
梅襄又摧毁了一张,冷笑连连,“该死的东西,死来死去都死不掉,还以为你是个有福之人。”
宝婳抖着唇,近乎央求道“二爷”
梅襄捏着一叠碎片拍了拍她的小脸,语气温和,“原本这叠银票够你买许多小相公放家里了,可如今全都没了”
他仿佛心情极好,问向宝婳,“宝婳,你说你怎么就这么苦命呢”
宝婳自己说的这句话,不过短短一瞬,他就证明给她瞧了。
她为什么这么命苦。
还不是她自己作的
宝婳再忍不得,顿时哭着一把抱住梅襄的胳膊,“二爷要撕就撕我吧,别撕银票了”
“怎敢呢,我可是宝婳你的噩梦,你这么厉害,方才差一点点就将二爷气死了,亏得你手下留情,才叫我留了口气苟延残喘呢。”他咬牙切齿地说。
宝婳鼻头发酸,忽然觉得自己的命真的好苦。
她挂在梅襄手上,颤着手指想要将他手里的银票夺下,伸到一半却忽然没了动静。
她软软地阖上眼,似乎耗光了力气。
不过也很有可能是悲愤过度。
管卢诧异,“宝婳姑娘怎么晕了”
梅襄扫了她一眼,假死了两天一口东西都没吃过,不晕就怪了。
外面风清景明,柔风拂面。
在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一般,京城与皇宫的兵荒马乱半分也没有打扰这片宁静的地方。
“外面的事情,都结束了吗”
“都结束了,镇边大将军正在协助天子收拾残局。”
“那就回去吧。”梅襄忽然说道。
管卢听到这话,顿时小心翼翼问:“二爷现在要回哪里”
梅襄挑了挑唇,面色微嘲,“当然是宣国公府。”
管卢心神微凛。
外人都说鼎山王半个月前造反,背地里有不少人与他狼狈为奸。
其中的一个名字便是宣国公府庶出的二公子。
听说忠正耿直的宣国公亲自找到了梅二公子,掌掴了他一个耳光。
忠孝世族出了一个无耻的反贼,险些令宣国公府蒙羞。
亏得鼎山王养子受命于少帝,大义灭亲,在鼎山王起事的关键时刻,将他的头颅斩下,带着满脸的血渍抱着鼎山王死不瞑目的头走进大殿。
梅襄听到这一切似乎也并不觉得意外。
他回到宣国公府去见宣国公。
宣国公难得没有饮酒,神色清醒。
“梅襄。”
宣国公念了他的全名。
“父亲,我回来了。”
梅襄淡声应道。
“你闹出与手足争丫鬟的丑事,就是为了去支持鼎山王起事造反”
“是。”梅襄倚坐在椅子里,唇角含笑。
宣国公面色沉重地看着他,忽然发笑,“当我老糊涂了是吗”
“听说鼎山王此番布局周密,他攻入皇宫之时,平定北地的镇边大将军及时回京救援,可鼎山王早有防备,准备了三万精兵应对。”
宣国公说着,看向梅襄,“你猜,后来怎么了”
梅襄抿唇不语,他又说:“后来鼎山王手下近乎一半的兵士所持的兵器,在对敌以命相搏的时候,没几个回合便断裂残损,如失鸟翼。”
试问两军对阵,失去兵器的士兵会如何下场
此事颇为诡谲,却被百姓纷纷认定是天命所向。
“你为鼎山王打造兵器为何要偷工减料”
宣国公似笑非笑地望着梅襄,发觉二儿子随着他揭露的事情,面色隐隐结霜。
“父亲,劝你还是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
梅襄冷冷地看着对方。
宣国公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好极,好极你果然奸滑狡诈,连你亲父都被你给蒙骗过去了”
谁能想到,打败敌人最好的方法竟然是将自己成为敌人信任的后背。
然后在紧要关头往对方后背捅上一刀。
这样佞恶的手段,只怕十个鼎山王都料想不到
梅襄年少时便出众,自幼入宫为年幼的少帝侍读。
后来他却因为陪少帝狩猎中坠马吓破胆子,从此病弱不堪,深居简出默默无闻。
如今看来,他能为少帝做到这般地步,显然是别有内情。
宣国公却高兴得很,高兴于他的城府之深沉,无人可勘颇。
高兴于他如今能有凌驾于宣国公府之上的能力。
梅襄脸色愈发阴沉。
“梅襄,只要你肯收敛,我可以将你同嫡子一般看待。”
只有嫡子可以承袭他的爵位。
“呵”
梅襄不耐起身,将一块玉佩丢在宣国公脚旁。
“父亲还是收起自己的心思才是。”
宣国公低头看去,发现那是他当日给那个名为宝婳的丫鬟的信物。
“她死了”
梅襄勾唇,“没有,父亲将这么重要的玉佩给她,就是想叫我冲动之下杀了她不是吗”
宣国公掌掴他,激怒他,在他看到宝婳拿着宣国公
他的瞳仁乌黑,幽幽地凝着宝婳,却勾起唇角,若春风拂面般,令人微醺。
温良如玉的公子拈起匣子里一张银票,让宝婳一时不知该多看银票一眼,还是该多看公子一眼。
然而公子的眉眼霎时凝结上寒霜,将那银票揉碎,对着水面张开了手心,纸团入水即湿,沉入水底。
“宝婳,你真是好样的。”
宝婳心口一痛。
眼见着梅襄抽出来第二张,骨节分明的手指将那银票轻扯成两半,毫不留情地抛进水里。
“我该不会是脑子被驴踢了,才要给你准备银票。”
他冷笑着,森森地望着宝婳。
宝婳心痛摇头,口中喃喃道“不要”
“不要这样啊,二爷”
梅襄又摧毁了一张,冷笑连连,“该死的东西,死来死去都死不掉,还以为你是个有福之人。”
宝婳抖着唇,近乎央求道“二爷”
梅襄捏着一叠碎片拍了拍她的小脸,语气温和,“原本这叠银票够你买许多小相公放家里了,可如今全都没了”
他仿佛心情极好,问向宝婳,“宝婳,你说你怎么就这么苦命呢”
宝婳自己说的这句话,不过短短一瞬,他就证明给她瞧了。
她为什么这么命苦。
还不是她自己作的
宝婳再忍不得,顿时哭着一把抱住梅襄的胳膊,“二爷要撕就撕我吧,别撕银票了”
“怎敢呢,我可是宝婳你的噩梦,你这么厉害,方才差一点点就将二爷气死了,亏得你手下留情,才叫我留了口气苟延残喘呢。”他咬牙切齿地说。
宝婳鼻头发酸,忽然觉得自己的命真的好苦。
她挂在梅襄手上,颤着手指想要将他手里的银票夺下,伸到一半却忽然没了动静。
她软软地阖上眼,似乎耗光了力气。
不过也很有可能是悲愤过度。
管卢诧异,“宝婳姑娘怎么晕了”
梅襄扫了她一眼,假死了两天一口东西都没吃过,不晕就怪了。
外面风清景明,柔风拂面。
在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一般,京城与皇宫的兵荒马乱半分也没有打扰这片宁静的地方。
“外面的事情,都结束了吗”
“都结束了,镇边大将军正在协助天子收拾残局。”
“那就回去吧。”梅襄忽然说道。
管卢听到这话,顿时小心翼翼问:“二爷现在要回哪里”
梅襄挑了挑唇,面色微嘲,“当然是宣国公府。”
管卢心神微凛。
外人都说鼎山王半个月前造反,背地里有不少人与他狼狈为奸。
其中的一个名字便是宣国公府庶出的二公子。
听说忠正耿直的宣国公亲自找到了梅二公子,掌掴了他一个耳光。
忠孝世族出了一个无耻的反贼,险些令宣国公府蒙羞。
亏得鼎山王养子受命于少帝,大义灭亲,在鼎山王起事的关键时刻,将他的头颅斩下,带着满脸的血渍抱着鼎山王死不瞑目的头走进大殿。
梅襄听到这一切似乎也并不觉得意外。
他回到宣国公府去见宣国公。
宣国公难得没有饮酒,神色清醒。
“梅襄。”
宣国公念了他的全名。
“父亲,我回来了。”
梅襄淡声应道。
“你闹出与手足争丫鬟的丑事,就是为了去支持鼎山王起事造反”
“是。”梅襄倚坐在椅子里,唇角含笑。
宣国公面色沉重地看着他,忽然发笑,“当我老糊涂了是吗”
“听说鼎山王此番布局周密,他攻入皇宫之时,平定北地的镇边大将军及时回京救援,可鼎山王早有防备,准备了三万精兵应对。”
宣国公说着,看向梅襄,“你猜,后来怎么了”
梅襄抿唇不语,他又说:“后来鼎山王手下近乎一半的兵士所持的兵器,在对敌以命相搏的时候,没几个回合便断裂残损,如失鸟翼。”
试问两军对阵,失去兵器的士兵会如何下场
此事颇为诡谲,却被百姓纷纷认定是天命所向。
“你为鼎山王打造兵器为何要偷工减料”
宣国公似笑非笑地望着梅襄,发觉二儿子随着他揭露的事情,面色隐隐结霜。
“父亲,劝你还是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
梅襄冷冷地看着对方。
宣国公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好极,好极你果然奸滑狡诈,连你亲父都被你给蒙骗过去了”
谁能想到,打败敌人最好的方法竟然是将自己成为敌人信任的后背。
然后在紧要关头往对方后背捅上一刀。
这样佞恶的手段,只怕十个鼎山王都料想不到
梅襄年少时便出众,自幼入宫为年幼的少帝侍读。
后来他却因为陪少帝狩猎中坠马吓破胆子,从此病弱不堪,深居简出默默无闻。
如今看来,他能为少帝做到这般地步,显然是别有内情。
宣国公却高兴得很,高兴于他的城府之深沉,无人可勘颇。
高兴于他如今能有凌驾于宣国公府之上的能力。
梅襄脸色愈发阴沉。
“梅襄,只要你肯收敛,我可以将你同嫡子一般看待。”
只有嫡子可以承袭他的爵位。
“呵”
梅襄不耐起身,将一块玉佩丢在宣国公脚旁。
“父亲还是收起自己的心思才是。”
宣国公低头看去,发现那是他当日给那个名为宝婳的丫鬟的信物。
“她死了”
梅襄勾唇,“没有,父亲将这么重要的玉佩给她,就是想叫我冲动之下杀了她不是吗”
宣国公掌掴他,激怒他,在他看到宝婳拿着宣国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