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传承 (2/2)
带儿子的有,但是带女儿的几乎没有。
当然,康熙除外。
两个孩子出生之前,殷陶一直想做一个有原则的父亲。
可等到安安出世以后,殷陶一颗心都在妻女身上,原则什么的早都丢到瓜洼国去了,恨不能做天下最慈祥的父亲,把什么都捧给安安。
殷陶最终还是没有狠下心来拒绝安安。
不忍心为难女儿的后果,自然是自己要被为难。
为了不叫女儿失望,殷陶只得硬着头皮去跟康熙请旨。
“儿臣只有这么一个姑娘,素日里真是宠得有些过头了。安安这孩子在家里没有姊妹,跟五哥家的大格格最是交好,如今一心想跟着圣驾去塞外看着大姐姐出嫁,想看看祖祖辈辈待过的草原,儿臣也是怎么拦都拦不住。儿臣也是实在没有法子了,这才求到了皇阿玛跟前,请皇阿玛给儿臣拿主意。”
殷陶觉得,这事康熙答应了最好,若是康熙不答应,那他就回去对安安说是皇玛法不许她去,不是阿玛不许她乱跑。如此一来,安安就算心里有气也不能对着自己,也算是祸水东引了。
康熙这么精明的人,自然也猜透了殷陶的小心思,自然也不想替他背了这个黑锅。
康熙觉得孩子的想法没有任何不当之处,愿意伴驾皇玛法左右出行,是为孝顺;向往去塞外骑马看草原,是为不失满人之风;一心想着姐姐,要亲眼看着姐姐出嫁才能放心,是为重情重义。
这么好的孩子,难得提出来这么一个要求,做长辈的怎么就能拒绝呢
康熙对殷陶好脾气道“既如此,这次便带孩子们出门去看看罢。”
殷陶欢喜地应了一声,康熙想了想,又道“你再替朕去你几个哥哥家跑一趟,去告诉他们,家里有女孩儿愿意跟着出行的,也一并带去塞上便是。”
给安安做个伴不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提前熟知塞外的环境,若是日后真的要抚蒙,也能够心中有底,不那么手忙脚乱。
从前公主抚蒙之前都是要跟着提前去塞外看看的,如今公主已经都嫁得差不多了,需得靠着皇子们膝下的格格们扶蒙了。
若是殷陶不提起这一茬儿他反倒忘了,就算为着是疼儿子们,对孙女儿们也是要跟公主们一视同仁的。
弘晏年纪还小,尚未种痘。从前殷陶跟着康熙出巡时候,都是舒怡陪着殷陶出门,安安和弘晏在家作伴,再由舅舅托合齐、岳父马齐和几个兄弟代为看顾。
这次安安要跟着殷陶北上,夫妻两个便商议了一下,由舒怡留下来和弘晏作伴,殷陶带着安安出门。
本来说好弘晏可以交给托合齐负责,两口子带安安出门去的。
但是殷陶和舒怡都担心弘晏沾染托合齐的脾气,也不是说托合齐不好,但弘晏这般小小年纪,殷陶两个都觉得最好不要学成托合齐那样。
于是舒怡便留了下来。
这次伴驾出巡,八爷依然带着八福晋一起。
从前出门时候,出门带福晋的皇子有两个,一个是八爷,一个是十二。
而八福晋在康熙四十七年就跟舒怡结下了梁子,妯娌两个又是福晋当中最得宠的两个,两人一同跟着爷们儿出行,在八福晋看来,颇有几分打擂台的意思在里面。
但八爷和十二是不同的。
八爷虽然专情但不会明确拒绝其他女人,十二则不会。
说是洁身自好也好,说是柳下惠也罢,这么多年来,十二的确出了福晋之外没有碰过别的女人。
对上旁的福晋,八福晋也许会有优越感,但对上十二福晋,八福晋心里就多少都觉得有点“输了”的感觉在里面。
但看着三爷等人身边都带了格格侍妾,八福晋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这次十二倒是没带十二福晋来,而是带了膝下的大格格过来。
八福晋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这口气似乎松得早了一些,但很快她就笑不出来了。
无他,因为康熙给十二家这个小格格太多的关切了。
那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日日跟在定嫔身旁,叫人想忽视都难。
不光几个跟着康熙出来的几个高位嫔妃喜欢她,跟着一并出来的几个成年皇子家的格格喜欢她,就连那几个尚未出宫建府的小皇子也喜欢她。
康熙看着安安受欢迎的样子万分感慨。
安安招人喜欢的劲儿像极了老十二,而老十二之所以招人喜欢,还是因为随了他。
但从根源上说,安安这孩子还是随了他这个皇玛法。
因为带入了这么一种观点,康熙看安安时候便觉得越看越是喜欢。
而喜欢过后就是惆怅。
安安是女孩子,日后终归还是要嫁人的,生下来的孩子也要上旁人家的族谱,姓旁人家的姓。
这孩子是对自己和老十二的传承,就算是日后子孙后代也该落在他们爱新觉罗家才是,上了旁人家族谱可不是委屈了
康熙记得,汉人当中有一种“招婿”的风俗,可以让男方入赘女方家里,上女方的族谱,姓女方的姓氏,为女方家里人。
康熙觉得,他毕竟是一个讲道理的皇帝,也是一个开明的玛法,不是什么严苛的性格,也不会像古代那等昏君以权势压人,逼着安安的夫婿入赘。
能够找到心甘情愿入赘的夫婿再好不过,即便找不到也没关系。
等到安安日后成婚,诞下的孩子可以两家平均分配一下,挑选其中最像他们自家人的孩子姓爱新觉罗,上皇家族谱,日后许以王位。
有爵位作饵,相信即便是孙女婿家中,也会同意如此行事的。
如此这般,也能把自己的良好品质一代代传下去了。
当然,康熙除外。
两个孩子出生之前,殷陶一直想做一个有原则的父亲。
可等到安安出世以后,殷陶一颗心都在妻女身上,原则什么的早都丢到瓜洼国去了,恨不能做天下最慈祥的父亲,把什么都捧给安安。
殷陶最终还是没有狠下心来拒绝安安。
不忍心为难女儿的后果,自然是自己要被为难。
为了不叫女儿失望,殷陶只得硬着头皮去跟康熙请旨。
“儿臣只有这么一个姑娘,素日里真是宠得有些过头了。安安这孩子在家里没有姊妹,跟五哥家的大格格最是交好,如今一心想跟着圣驾去塞外看着大姐姐出嫁,想看看祖祖辈辈待过的草原,儿臣也是怎么拦都拦不住。儿臣也是实在没有法子了,这才求到了皇阿玛跟前,请皇阿玛给儿臣拿主意。”
殷陶觉得,这事康熙答应了最好,若是康熙不答应,那他就回去对安安说是皇玛法不许她去,不是阿玛不许她乱跑。如此一来,安安就算心里有气也不能对着自己,也算是祸水东引了。
康熙这么精明的人,自然也猜透了殷陶的小心思,自然也不想替他背了这个黑锅。
康熙觉得孩子的想法没有任何不当之处,愿意伴驾皇玛法左右出行,是为孝顺;向往去塞外骑马看草原,是为不失满人之风;一心想着姐姐,要亲眼看着姐姐出嫁才能放心,是为重情重义。
这么好的孩子,难得提出来这么一个要求,做长辈的怎么就能拒绝呢
康熙对殷陶好脾气道“既如此,这次便带孩子们出门去看看罢。”
殷陶欢喜地应了一声,康熙想了想,又道“你再替朕去你几个哥哥家跑一趟,去告诉他们,家里有女孩儿愿意跟着出行的,也一并带去塞上便是。”
给安安做个伴不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提前熟知塞外的环境,若是日后真的要抚蒙,也能够心中有底,不那么手忙脚乱。
从前公主抚蒙之前都是要跟着提前去塞外看看的,如今公主已经都嫁得差不多了,需得靠着皇子们膝下的格格们扶蒙了。
若是殷陶不提起这一茬儿他反倒忘了,就算为着是疼儿子们,对孙女儿们也是要跟公主们一视同仁的。
弘晏年纪还小,尚未种痘。从前殷陶跟着康熙出巡时候,都是舒怡陪着殷陶出门,安安和弘晏在家作伴,再由舅舅托合齐、岳父马齐和几个兄弟代为看顾。
这次安安要跟着殷陶北上,夫妻两个便商议了一下,由舒怡留下来和弘晏作伴,殷陶带着安安出门。
本来说好弘晏可以交给托合齐负责,两口子带安安出门去的。
但是殷陶和舒怡都担心弘晏沾染托合齐的脾气,也不是说托合齐不好,但弘晏这般小小年纪,殷陶两个都觉得最好不要学成托合齐那样。
于是舒怡便留了下来。
这次伴驾出巡,八爷依然带着八福晋一起。
从前出门时候,出门带福晋的皇子有两个,一个是八爷,一个是十二。
而八福晋在康熙四十七年就跟舒怡结下了梁子,妯娌两个又是福晋当中最得宠的两个,两人一同跟着爷们儿出行,在八福晋看来,颇有几分打擂台的意思在里面。
但八爷和十二是不同的。
八爷虽然专情但不会明确拒绝其他女人,十二则不会。
说是洁身自好也好,说是柳下惠也罢,这么多年来,十二的确出了福晋之外没有碰过别的女人。
对上旁的福晋,八福晋也许会有优越感,但对上十二福晋,八福晋心里就多少都觉得有点“输了”的感觉在里面。
但看着三爷等人身边都带了格格侍妾,八福晋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这次十二倒是没带十二福晋来,而是带了膝下的大格格过来。
八福晋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
这口气似乎松得早了一些,但很快她就笑不出来了。
无他,因为康熙给十二家这个小格格太多的关切了。
那么讨人喜欢的小姑娘,日日跟在定嫔身旁,叫人想忽视都难。
不光几个跟着康熙出来的几个高位嫔妃喜欢她,跟着一并出来的几个成年皇子家的格格喜欢她,就连那几个尚未出宫建府的小皇子也喜欢她。
康熙看着安安受欢迎的样子万分感慨。
安安招人喜欢的劲儿像极了老十二,而老十二之所以招人喜欢,还是因为随了他。
但从根源上说,安安这孩子还是随了他这个皇玛法。
因为带入了这么一种观点,康熙看安安时候便觉得越看越是喜欢。
而喜欢过后就是惆怅。
安安是女孩子,日后终归还是要嫁人的,生下来的孩子也要上旁人家的族谱,姓旁人家的姓。
这孩子是对自己和老十二的传承,就算是日后子孙后代也该落在他们爱新觉罗家才是,上了旁人家族谱可不是委屈了
康熙记得,汉人当中有一种“招婿”的风俗,可以让男方入赘女方家里,上女方的族谱,姓女方的姓氏,为女方家里人。
康熙觉得,他毕竟是一个讲道理的皇帝,也是一个开明的玛法,不是什么严苛的性格,也不会像古代那等昏君以权势压人,逼着安安的夫婿入赘。
能够找到心甘情愿入赘的夫婿再好不过,即便找不到也没关系。
等到安安日后成婚,诞下的孩子可以两家平均分配一下,挑选其中最像他们自家人的孩子姓爱新觉罗,上皇家族谱,日后许以王位。
有爵位作饵,相信即便是孙女婿家中,也会同意如此行事的。
如此这般,也能把自己的良好品质一代代传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