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儿女 (2/2)
奴才去传旨,请十二爷将府上大阿哥送去上书房念书可好”
康熙摆了摆手“算了,随他去吧。”
弘晏是老十二的嫡长子,必定也是日后的世子。以如今的情况看来,不管哪个皇子将来坐上帝位都不会亏待老十二,也不会亏了十二家的孩子,孩子就算清闲一些也没关系。
但殷陶很明显没有按着康熙的“以为”培养弘晏。
即便弘晏在家念书,殷陶也没叫他过得太过轻松。
弘晏年纪这么小,正处于性格形成的时候,若是处处落后别的小伙伴太多,日日被夫子点名教诲,除了自信方面会有些缺失外,想来日常也不会多么快乐。
十爷从前时候一听说康熙要查问功课便如丧考妣,五爷现在见了康熙还舌头打结呢。
所以该学的还是要学。
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当咸鱼也可以选择不当。
但如果在最该学习的年纪没有好好学习,什么都不懂,只能被迫成为咸鱼,想要不做咸鱼就不行了。
殷陶虽然是一条资深咸鱼,但作为一个父亲,他仍然要捍卫孩子不做咸鱼的权利。
相比弘晏而言,安安功课相对轻松,这个时代对女孩子要求的确也稍低一些,尤其托生成宗室女,只要不被委派和亲,且有一副好身体,大都能生活得十分滋润,比如温宪。
弘晏功课忙,不得闲,殷陶便打算带安安去验收园子。
殷陶过来安安房中,却意外发现女儿看起来不大开心。
安安已经十岁了,这两年身体开始抽条儿,脸上的婴儿肥也渐渐消失,已经出落得很有大姑娘的样子了。
殷陶身高大约有一八五,舒怡也有一七三左右,安安身高在同龄人当中十分出挑。
安安眉眼像舒怡更多一些,而轮廓却像殷陶,深邃而立体,五官更是说不出的精致,隐约间有一种大气的美感。
这样的女孩子,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好看,也很符合这几年京城的审美。
殷陶坐在安安身边,柔声问起了女儿心情不好的原因。
安安从小几乎可以说是殷陶一手带大,安安是康熙四十二年生人,而一废太子之前的那几年正是殷陶最闲的时候,日日都能在家中陪着姑娘。
安安和阿玛很是亲近,是自幼便养成的情感,两人几乎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弘晏懂事的时候,殷陶已经被封了郡王,大家都对弘晏说他的阿玛最是厉害,不光年纪轻轻就封了郡王还得以掌管户部。
所以弘晏对于殷陶崇拜更多一些,而安安则是依赖,把阿玛当成自己知心的好朋友的那种依赖。
安安对着殷陶道“五伯家大姐姐要去抚蒙了,昨儿去五伯家时候,看着大姐姐心情很差,舍不得家里阿玛和额娘,我这心里头也难受得紧。”
殷陶叹了口气。
满蒙联姻是祖制,前几任皇帝时候是娶蒙古妃子巩固江山,如今到了康熙一朝,则是要用公主、郡主们的和亲换取蒙古的忠心与安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既然享受了宗室女的种种好处,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殷陶并不是那种只让孩子感知世界真善美的父母,他一向认为,孩子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后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殷陶将抚蒙这件事情的起因和始末原原本本对安安说了,一讲就讲了接近两个小时,更像是上了一堂亲子历史课。
末了,殷陶对安安道“如今你皇玛法既然已经下了圣旨要让你大姐姐抚蒙,这事便已经定下了,再无转圜。你若是心里难受,便陪她收拾一下行李,把你认为能让她过得好的东西都带上,有什么难处和缺处只管来找阿玛便好。”
安安惆怅地点了点头,殷陶再给女儿吃下一颗定心丸“阿玛已经从你四伯父那里取过经了,到时会有法子叫你留在京城,不会让你也去抚蒙的。”
至于五爷家的姑娘,等日后四爷上位以后,再效法乾隆时候的法子,等国家更强大时机也成熟以后,将郡主府建在京城,召小夫妻两个来京居住便好。
安安也知道四伯家的二姐姐开始挑人家了,想来四伯已经求了恩典叫二姐姐留京。
只是安安没有想到阿玛竟然已经未雨绸缪,早早开始筹划此事。
安安也贴心地安慰殷陶道“没关系的阿玛,你不必过多为我操心,即便日后皇玛法把我指婚蒙古,到时我只管把他拐来京城便是。”
殷陶也听说了,安安平日里跟同龄的小伙伴们都玩得很好,几乎人人都十分喜欢她。每次舒怡带她回富察家也是一样,不管是表哥表弟还是表姐表妹,大家都喜欢围着她转,甚至还曾经为了整谁是她最好的姐妹而吵了起来。
殷陶还曾经询问过安安受欢迎的秘诀,不想安安却一脸蒙圈“我就是对他们都一般的好,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我。”
殷陶也曾就这个问题采访过弘时。
弘时也给了殷陶答案“安安是我见过最温柔的女孩子,每次同她相处起来总是说不出的舒服。哪怕是背书背了一天,头昏脑涨的,听道安安说话后我就觉得心旷神怡,就连再写两张大字都不觉得苦了。每次出门之时,我都不自觉会想起安安妹妹,想把能买回去的所有好东西都带给妹妹。”
说到这里,弘时小心地看了周围一眼,压低了声音对殷陶道“而且我觉得,安安待我是不同的,跟大哥和二哥相比,安安和我最是投缘,就连笑起来都比对着他们更甜。”
所以在拐个草原王子回京这件事情上,安安还是有底气的。
殷陶嘴上说着“安安别担心,有阿玛呢,必当不会叫你去抚蒙”,心中却已然对姑娘竖起了大拇指。
这么有能力的孩子,真不愧是我的宝贝女儿
康熙摆了摆手“算了,随他去吧。”
弘晏是老十二的嫡长子,必定也是日后的世子。以如今的情况看来,不管哪个皇子将来坐上帝位都不会亏待老十二,也不会亏了十二家的孩子,孩子就算清闲一些也没关系。
但殷陶很明显没有按着康熙的“以为”培养弘晏。
即便弘晏在家念书,殷陶也没叫他过得太过轻松。
弘晏年纪这么小,正处于性格形成的时候,若是处处落后别的小伙伴太多,日日被夫子点名教诲,除了自信方面会有些缺失外,想来日常也不会多么快乐。
十爷从前时候一听说康熙要查问功课便如丧考妣,五爷现在见了康熙还舌头打结呢。
所以该学的还是要学。
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当咸鱼也可以选择不当。
但如果在最该学习的年纪没有好好学习,什么都不懂,只能被迫成为咸鱼,想要不做咸鱼就不行了。
殷陶虽然是一条资深咸鱼,但作为一个父亲,他仍然要捍卫孩子不做咸鱼的权利。
相比弘晏而言,安安功课相对轻松,这个时代对女孩子要求的确也稍低一些,尤其托生成宗室女,只要不被委派和亲,且有一副好身体,大都能生活得十分滋润,比如温宪。
弘晏功课忙,不得闲,殷陶便打算带安安去验收园子。
殷陶过来安安房中,却意外发现女儿看起来不大开心。
安安已经十岁了,这两年身体开始抽条儿,脸上的婴儿肥也渐渐消失,已经出落得很有大姑娘的样子了。
殷陶身高大约有一八五,舒怡也有一七三左右,安安身高在同龄人当中十分出挑。
安安眉眼像舒怡更多一些,而轮廓却像殷陶,深邃而立体,五官更是说不出的精致,隐约间有一种大气的美感。
这样的女孩子,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好看,也很符合这几年京城的审美。
殷陶坐在安安身边,柔声问起了女儿心情不好的原因。
安安从小几乎可以说是殷陶一手带大,安安是康熙四十二年生人,而一废太子之前的那几年正是殷陶最闲的时候,日日都能在家中陪着姑娘。
安安和阿玛很是亲近,是自幼便养成的情感,两人几乎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弘晏懂事的时候,殷陶已经被封了郡王,大家都对弘晏说他的阿玛最是厉害,不光年纪轻轻就封了郡王还得以掌管户部。
所以弘晏对于殷陶崇拜更多一些,而安安则是依赖,把阿玛当成自己知心的好朋友的那种依赖。
安安对着殷陶道“五伯家大姐姐要去抚蒙了,昨儿去五伯家时候,看着大姐姐心情很差,舍不得家里阿玛和额娘,我这心里头也难受得紧。”
殷陶叹了口气。
满蒙联姻是祖制,前几任皇帝时候是娶蒙古妃子巩固江山,如今到了康熙一朝,则是要用公主、郡主们的和亲换取蒙古的忠心与安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既然享受了宗室女的种种好处,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殷陶并不是那种只让孩子感知世界真善美的父母,他一向认为,孩子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后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殷陶将抚蒙这件事情的起因和始末原原本本对安安说了,一讲就讲了接近两个小时,更像是上了一堂亲子历史课。
末了,殷陶对安安道“如今你皇玛法既然已经下了圣旨要让你大姐姐抚蒙,这事便已经定下了,再无转圜。你若是心里难受,便陪她收拾一下行李,把你认为能让她过得好的东西都带上,有什么难处和缺处只管来找阿玛便好。”
安安惆怅地点了点头,殷陶再给女儿吃下一颗定心丸“阿玛已经从你四伯父那里取过经了,到时会有法子叫你留在京城,不会让你也去抚蒙的。”
至于五爷家的姑娘,等日后四爷上位以后,再效法乾隆时候的法子,等国家更强大时机也成熟以后,将郡主府建在京城,召小夫妻两个来京居住便好。
安安也知道四伯家的二姐姐开始挑人家了,想来四伯已经求了恩典叫二姐姐留京。
只是安安没有想到阿玛竟然已经未雨绸缪,早早开始筹划此事。
安安也贴心地安慰殷陶道“没关系的阿玛,你不必过多为我操心,即便日后皇玛法把我指婚蒙古,到时我只管把他拐来京城便是。”
殷陶也听说了,安安平日里跟同龄的小伙伴们都玩得很好,几乎人人都十分喜欢她。每次舒怡带她回富察家也是一样,不管是表哥表弟还是表姐表妹,大家都喜欢围着她转,甚至还曾经为了整谁是她最好的姐妹而吵了起来。
殷陶还曾经询问过安安受欢迎的秘诀,不想安安却一脸蒙圈“我就是对他们都一般的好,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我。”
殷陶也曾就这个问题采访过弘时。
弘时也给了殷陶答案“安安是我见过最温柔的女孩子,每次同她相处起来总是说不出的舒服。哪怕是背书背了一天,头昏脑涨的,听道安安说话后我就觉得心旷神怡,就连再写两张大字都不觉得苦了。每次出门之时,我都不自觉会想起安安妹妹,想把能买回去的所有好东西都带给妹妹。”
说到这里,弘时小心地看了周围一眼,压低了声音对殷陶道“而且我觉得,安安待我是不同的,跟大哥和二哥相比,安安和我最是投缘,就连笑起来都比对着他们更甜。”
所以在拐个草原王子回京这件事情上,安安还是有底气的。
殷陶嘴上说着“安安别担心,有阿玛呢,必当不会叫你去抚蒙”,心中却已然对姑娘竖起了大拇指。
这么有能力的孩子,真不愧是我的宝贝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