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奶枣 (2/2)
利。
康熙也听闻了恪靖公主在喀尔喀作为不少。他作为一个阿玛虽然不得已将女儿远嫁,但心里头还是盼着公主好的,也愿意为这个争气的女儿撑腰。
此次巡幸塞外过来蒙古后第一站便来了喀尔喀这边,以往几乎都是科尔沁才有这份荣耀。
殷陶也终于见到了四姐夫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敦多布多尔济身材高大,小麦色的皮肤配上端正的五官,虽不说多么惊艳但十分耐看。
四姐夫是个不错的人,对着殷陶等几个皇子都很是热情,听说妻子要设宴款待几个兄弟也十分乐意奉陪。
蒙古这边酒席并没有太多规矩,大家吃着吃着就放松下来,说说笑笑打成一片。
通过席间的几段对话,殷陶对敦多布多尔济也有了不少了解。
这位四姐夫是个幽默风趣的汉子,既不过分精明也不迟钝笨拙,性格拿捏得恰到好处。
殷陶注意敦多布多尔济的同时,敦多布多尔济也在观察他。
他平常从父亲和叔父那里听到的皇子都是太子、直郡王、三贝勒、四贝勒和八贝勒,但妻子说的最多的是十二阿哥,房里摆着的胭脂、娃娃和几件精致的木雕小摆件都是十二阿哥送的。
恪靖公主也说过,十二弟买的礼物她最是喜欢。
敦多布多尔济发现,十二阿哥看着虽然好像低调不起眼,但实则不是这样。
他大多数时候坐在那里安静聆听旁人讲话,虽然话少,但每句话都说得人心里很舒服,再加上一身出众而光明磊落的气质,很难让人不注意到他。
十二阿哥唯一的缺点就是不会喝酒了,日后还是要练练,男孩子在外不会喝酒可怎么是好呢敦多布多尔济决定回去就跟公主说说,叫她教导一下弟弟才是。
来到喀尔喀的第三天,康熙便收到京中太子的加急奏报,深秋后天渐渐凉了,太后病得有些厉害,已经卧床几日了。
康熙作为一个一向重视孝道的皇帝,听闻嫡母病重,自然是要有所表示。
出门一趟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少,科尔沁等几个部族还没过去,此时回去有些不大现实,康熙便点了五爷和殷陶回去替自己尽孝。
五爷除了要回来给太后侍疾,还有一份差事在身上。
两人回到京城后,五爷先去理藩院,殷陶便先去了太后那里。
太后和苏姑姑年纪大了,秋冬病上一病也是常有的事。
太后比太子折子上写的病情好了不少,可见太医们医治的确给力。
殷陶进到太后寝殿之时,看到太后倚着靠枕歪在床上,旁边有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宫女正在捧着经文给太后轻轻读着。
殷陶请安过后便被太后叫着坐了下来。他陪太后听了一会儿经书,越发觉得里面内容熟悉,便对太后问道“皇祖母这经书是从何得来听着倒是极好。”
太后道“这是太子送来的,说这经书还是你之前去江南带回来的,他为了给我祈福特意抄了几卷,我听着很是不错。”
宫女读得时间不短了,太后示意她可以停下去外头歇歇。
殷陶便将那经书拿了过来,低头一看,果然是太子的字。
不得不说太子也挺孝顺的,这么忙还能亲自给太后抄写经书。
太后似乎心情不错,对殷陶笑道“太子还说呢,这是真的借花献佛了,说起来,他这孩子倒是一向嘴甜得很。”
殷陶也笑着应了。
这宫里能称太子为孩子的也就只有康熙和太后了。
许是惦记太后的缘故,康熙比之前定的时间还早了半个月回銮。
太后病重卧床,行动不便,窝在房里读了不少经书之后感触良多,想起这两年在京里待着着实有些闷了,便突然就想去“佛门圣地”五台山一趟。
殷陶表示理解,毕竟从前看连续剧时候,基本上那太后太妃的都是要去五台山待上一段时间的。
可能每一个太后都有一个五台山的梦想吧。
太后要去五台山,康熙便想要挑个皇子陪着过去,也好照看老人家起居。
老五和十二这两个孩子都是愿意跟着太后出门的,但是康熙考虑到老五年纪大了,就算为着府上福晋和孩子们也该领差事了,这时候把老五摘出去,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看着,难免觉着有些发配的意思,似乎不大合适。
倒是十二,尚未成亲也没什么事,书读得也差不多了,不如就叫他替自己尽一尽孝罢。
不知道皇上和太子之间发生了什么,自从康熙回京之后,殷陶敏感地感觉到康师傅和太子之间不太对头。
一时之间,整个阿哥所都有些沉寂下来。
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这是皇上和太子的事,大家既不敢说又不敢问,只得更加谨慎行事。
临行之前,殷陶照例去毓庆宫和太子辞行。
太子依然是那般眉心不展的样子,但似乎比从前更是严重了几分。
殷陶已经劝过太子,太子执意不听,殷陶也知太子主意已定,自己说多了只会徒惹殿下厌烦,便只作了简单的辞行。
太子“嗯”了一声“十二弟一路当心,若是得空,劳烦替孤寻几卷经书回来。”
殷陶应了下来,从毓庆宫回到自己处所后,才发现四哥已经在等着他了。
四爷也听说了殷陶陪太后去五台山的事情,特地过来送些银钱和路上要用到的必需品。
如今额娘已是一宫主位,殷陶对于银钱等物并不算缺。
但这是四哥的一番好意,殷陶推辞不过只得收了下来。
殷陶觉得四爷这人有些不过日子,总喜欢给弟弟们送东送西,这也幸好四爷只跟他和十三交好,要是交好的太多兄弟的话,非把府里搬空了不可。
只是他不知道,四爷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
殷陶要陪太后去五台山之事定下来后,不少人都觉得十二阿哥很可怜,马上就要毕业开府的年纪了,这会子要陪太后出远门还不知多久回来,实在不利于在皇上面前刷脸混经验,也估计领不到什么好差事。
四爷倒是不这么认为“现如今皇阿玛和太子之间情况有些不大对,你素日跟太子殿下走得近,此时跟着皇祖母出去一趟不是坏事,正好也可避上一避。”
殷陶点头。
这次康熙和太子的冲突,似乎同往日小打小闹不大相同。
殷陶突然有一种预感,真正的夺嫡就要开始了。
殷陶记得四爷前期也是闷声发大财,走的低调路线,等他们都斗完了以后,才把四大爷给显了出来。
殷陶不免也嘱咐四爷道“四哥也是万事小心,能避则避。”
四爷“嗯”了一声“我都知道,你放心。”
许是太子和手下又做出了什么触及皇阿玛底线的事,皇阿玛不知怎么就恼了太子和索额图。
皇阿玛顾及着太子这几年势力渐大,不敢出手打压太过,唯恐引起什么大的反弹。
两方之间一时之间剑拔弩张,四爷是跟着太子的,这时候也是左右为难很难做人。
十二弟去五台山的事情也给了他启发。
的确,他也该想法子避一避风头了。
康熙也听闻了恪靖公主在喀尔喀作为不少。他作为一个阿玛虽然不得已将女儿远嫁,但心里头还是盼着公主好的,也愿意为这个争气的女儿撑腰。
此次巡幸塞外过来蒙古后第一站便来了喀尔喀这边,以往几乎都是科尔沁才有这份荣耀。
殷陶也终于见到了四姐夫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敦多布多尔济身材高大,小麦色的皮肤配上端正的五官,虽不说多么惊艳但十分耐看。
四姐夫是个不错的人,对着殷陶等几个皇子都很是热情,听说妻子要设宴款待几个兄弟也十分乐意奉陪。
蒙古这边酒席并没有太多规矩,大家吃着吃着就放松下来,说说笑笑打成一片。
通过席间的几段对话,殷陶对敦多布多尔济也有了不少了解。
这位四姐夫是个幽默风趣的汉子,既不过分精明也不迟钝笨拙,性格拿捏得恰到好处。
殷陶注意敦多布多尔济的同时,敦多布多尔济也在观察他。
他平常从父亲和叔父那里听到的皇子都是太子、直郡王、三贝勒、四贝勒和八贝勒,但妻子说的最多的是十二阿哥,房里摆着的胭脂、娃娃和几件精致的木雕小摆件都是十二阿哥送的。
恪靖公主也说过,十二弟买的礼物她最是喜欢。
敦多布多尔济发现,十二阿哥看着虽然好像低调不起眼,但实则不是这样。
他大多数时候坐在那里安静聆听旁人讲话,虽然话少,但每句话都说得人心里很舒服,再加上一身出众而光明磊落的气质,很难让人不注意到他。
十二阿哥唯一的缺点就是不会喝酒了,日后还是要练练,男孩子在外不会喝酒可怎么是好呢敦多布多尔济决定回去就跟公主说说,叫她教导一下弟弟才是。
来到喀尔喀的第三天,康熙便收到京中太子的加急奏报,深秋后天渐渐凉了,太后病得有些厉害,已经卧床几日了。
康熙作为一个一向重视孝道的皇帝,听闻嫡母病重,自然是要有所表示。
出门一趟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少,科尔沁等几个部族还没过去,此时回去有些不大现实,康熙便点了五爷和殷陶回去替自己尽孝。
五爷除了要回来给太后侍疾,还有一份差事在身上。
两人回到京城后,五爷先去理藩院,殷陶便先去了太后那里。
太后和苏姑姑年纪大了,秋冬病上一病也是常有的事。
太后比太子折子上写的病情好了不少,可见太医们医治的确给力。
殷陶进到太后寝殿之时,看到太后倚着靠枕歪在床上,旁边有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宫女正在捧着经文给太后轻轻读着。
殷陶请安过后便被太后叫着坐了下来。他陪太后听了一会儿经书,越发觉得里面内容熟悉,便对太后问道“皇祖母这经书是从何得来听着倒是极好。”
太后道“这是太子送来的,说这经书还是你之前去江南带回来的,他为了给我祈福特意抄了几卷,我听着很是不错。”
宫女读得时间不短了,太后示意她可以停下去外头歇歇。
殷陶便将那经书拿了过来,低头一看,果然是太子的字。
不得不说太子也挺孝顺的,这么忙还能亲自给太后抄写经书。
太后似乎心情不错,对殷陶笑道“太子还说呢,这是真的借花献佛了,说起来,他这孩子倒是一向嘴甜得很。”
殷陶也笑着应了。
这宫里能称太子为孩子的也就只有康熙和太后了。
许是惦记太后的缘故,康熙比之前定的时间还早了半个月回銮。
太后病重卧床,行动不便,窝在房里读了不少经书之后感触良多,想起这两年在京里待着着实有些闷了,便突然就想去“佛门圣地”五台山一趟。
殷陶表示理解,毕竟从前看连续剧时候,基本上那太后太妃的都是要去五台山待上一段时间的。
可能每一个太后都有一个五台山的梦想吧。
太后要去五台山,康熙便想要挑个皇子陪着过去,也好照看老人家起居。
老五和十二这两个孩子都是愿意跟着太后出门的,但是康熙考虑到老五年纪大了,就算为着府上福晋和孩子们也该领差事了,这时候把老五摘出去,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看着,难免觉着有些发配的意思,似乎不大合适。
倒是十二,尚未成亲也没什么事,书读得也差不多了,不如就叫他替自己尽一尽孝罢。
不知道皇上和太子之间发生了什么,自从康熙回京之后,殷陶敏感地感觉到康师傅和太子之间不太对头。
一时之间,整个阿哥所都有些沉寂下来。
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这是皇上和太子的事,大家既不敢说又不敢问,只得更加谨慎行事。
临行之前,殷陶照例去毓庆宫和太子辞行。
太子依然是那般眉心不展的样子,但似乎比从前更是严重了几分。
殷陶已经劝过太子,太子执意不听,殷陶也知太子主意已定,自己说多了只会徒惹殿下厌烦,便只作了简单的辞行。
太子“嗯”了一声“十二弟一路当心,若是得空,劳烦替孤寻几卷经书回来。”
殷陶应了下来,从毓庆宫回到自己处所后,才发现四哥已经在等着他了。
四爷也听说了殷陶陪太后去五台山的事情,特地过来送些银钱和路上要用到的必需品。
如今额娘已是一宫主位,殷陶对于银钱等物并不算缺。
但这是四哥的一番好意,殷陶推辞不过只得收了下来。
殷陶觉得四爷这人有些不过日子,总喜欢给弟弟们送东送西,这也幸好四爷只跟他和十三交好,要是交好的太多兄弟的话,非把府里搬空了不可。
只是他不知道,四爷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
殷陶要陪太后去五台山之事定下来后,不少人都觉得十二阿哥很可怜,马上就要毕业开府的年纪了,这会子要陪太后出远门还不知多久回来,实在不利于在皇上面前刷脸混经验,也估计领不到什么好差事。
四爷倒是不这么认为“现如今皇阿玛和太子之间情况有些不大对,你素日跟太子殿下走得近,此时跟着皇祖母出去一趟不是坏事,正好也可避上一避。”
殷陶点头。
这次康熙和太子的冲突,似乎同往日小打小闹不大相同。
殷陶突然有一种预感,真正的夺嫡就要开始了。
殷陶记得四爷前期也是闷声发大财,走的低调路线,等他们都斗完了以后,才把四大爷给显了出来。
殷陶不免也嘱咐四爷道“四哥也是万事小心,能避则避。”
四爷“嗯”了一声“我都知道,你放心。”
许是太子和手下又做出了什么触及皇阿玛底线的事,皇阿玛不知怎么就恼了太子和索额图。
皇阿玛顾及着太子这几年势力渐大,不敢出手打压太过,唯恐引起什么大的反弹。
两方之间一时之间剑拔弩张,四爷是跟着太子的,这时候也是左右为难很难做人。
十二弟去五台山的事情也给了他启发。
的确,他也该想法子避一避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