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放出这个消息后,短短两三日,京中的流言便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京城。

    作为嫡长子的代王世子理所当然受到了波及,这且不提,只说代王,他也不甘心就那么被圈禁在王府之中,已经激烈反抗好几回了。

    宫中的代王妃虽然为代王的下场感到快意,可是为了代王世子,也是涕泪涟涟,旁敲侧击地想让皇后帮忙说几句话,最起码保住代王世子他原本应该降爵承袭的郡王之位。

    谁都猜测是宫中会对代王下黑手。

    可是,只有祁元询这个直面过暴怒的天子的皇太子才知道,天子真的没有这个想法。

    祁元询对自己的叔伯兄弟们,不乏感情深厚的,但是都是宗王里品行比较好的,像代王这样的混不吝,他是真的和他没什么感情。

    处理代王处理得轻了,他自己其实都嫌不满意。

    真当皇亲国戚就不用受惩罚了

    投胎技术好,在这个古代,日常生活里有特权那也就罢了,可是这样横行无忌,那就实在太过分了。

    真当不会逼得别人揭竿而起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什么龙子凤孙,真的把别人逼反了,还不是烂命一条

    可是,在这个讲究宗族一体的时代,寻常家族对待族人都会包庇,更何况天家。

    对藩王,用什么手段处理,真的要有个名堂。

    对自家人手段太狠,藩王们不仅会视朝廷如寇仇,甚至真的会动用各种手段对付朝廷。

    所以天子乾圣帝对宗藩,向来是怀柔手段。

    就算看某些宗藩不顺眼,现在也只是等着他们自己响应朝廷号召打出去,到中原之外的土地上封王裂土,要说符合他性格的雷霆手段,还真没有。

    平日里都这么讲究吃相了,光幕上天子都已经将代王夺爵了,又何必非要斩尽杀绝呢

    这不仅是不讲兄弟情谊,还会让其他藩王寒心。

    天子想不通,同样的道理,皇太子也想不通。

    这光幕的记载一向挺靠谱的啊,这回怎么记载了个这么违和他们行事常理的记录

    史家传承到现在,史官已经不一定能做到秉笔直言了,偶尔的为尊者讳,或者增删、隐瞒一些事实,这都是常有的事。

    史书尚且如此,更何况黑白录、圣朝野获编这种一看就不是正经史官写出来的私人笔记记载呢

    但是,从前的记载,都很靠谱啊

    没办法,天子只好以别人告代王在封国行事残暴、并且肆意增加赋税疑有不臣之心为由头,命锦衣卫与刑部快速地查办好此案。

    早点按流程将结果给出来,就不用担心别人会以此做文章了。

    只不过这些流程没多少和代王宠妾灭妻、凌虐发妻扯上关系的,代王的宠妾徐氏还是被关押在诏狱中。

    诏狱里负责看管囚犯的都是锦衣卫,天子没有发话,但态度很明显,锦衣卫的指挥使又想着此人毕竟是代王宠妾,指不定知道什么内幕消息,所以徐妾在诏狱中很是吃了一番苦头,也供出来一些证词。

    但是这都是和后宅争风吃醋有关的小事,除了证明徐妾和代王是一丘之貉外,没有什么有用的。

    哦不对,指不定还是有用的,比如徐妾供出来的,王妃从前身边得用的两个丫鬟,她和代王想要除去这两个人,便以代王想在王妃院中看上了这两人、“王妃”吃醋为由,将这二人以粪污面,生生害死。

    这件事被徐妾供出来后,代王妃的形象自然得到了很大反转,也让代王在民间的风评近一步恶化。

    说这徐妾精明,看她供出来的内容,便知道,不是什么聪明人,可是说她聪明,这也确实是个明白人,愣是没有供出什么代王的其他罪证。

    从徐妾这里撬不出什么东西来,代王本人又是个油盐不进的,偏生又是宗亲之尊,不能用刑,实在让人头痛。

    被这件事闹得,皇太孙六月初三的生日恰好夹在事发和诏人开始查询代王之事的时间中间朝鲜等国的使节倒是乖觉地来祝太孙千秋,宫中操持太孙的生日,却简陋许多。

    这就很让人气闷了。

    且这段时间的天气本就燥热,偏生又遇上这么一件事,祁元询和天子的心情都不好,就连宫中的用冰量都大了很多。

    到七月份,事情才堪堪要尘埃落定。

    七月初五,快要到七夕乞巧,虽然代王和徐妾这对男女是京师最近风头正盛的新闻主角,任谁知晓了都要骂两句狗男女,又有代王妃这位下场凄惨的正妻在,让人差一点要对成婚产生恐惧,但是美好的爱情依旧让人向往。

    和往年一样,举国上下,在七夕前两天便要开始做准备,宫外,京师城中,有许多的小玩意儿会打折降价售卖,各类吃的喝的五花八门的新奇玩意儿,在街面上都能买到。

    就算是宫里,也都有乞巧大会这是前朝皇廷便有的旧俗,本朝沿用,又增添了一些民间常有的活动白日的时候,天子还会带着皇后一道去郊游赏景。

    这日上朝,要办理的并没有赈灾之类的大事,只是督促了一番某地水道修治事宜,下朝算是早的。

    下朝后,天子也没让祁元询去他那儿听训,而是放祁元询回去先吃饭。

    早朝开始的时间太早,宫中的惯例一向是早朝后再用饭的。

    由于时间限制,用饭时间,大家都差不多,大臣们也是上完早朝后才去吃的。

    各衙门也都有部门食堂,可以回家吃,也可以在衙门吃完后就开工。

    有时候天子要和祁元询谈事情,就会让他跟去一起用膳。

    今天没有留他,那祁元询就只能回东宫吃了。

    皇太子的膳食,自然由东宫六局负责,只不过东宫现在还负责皇太孙的用膳皇长孙原本的份例和皇太孙的规格比还是略逊一筹的在皇太子加皇太孙的规制下,食材规格是上升了的。

    一天当中,吃饭的时间,是最惬意的,其他时间也就罢了,早膳没几个人会和他一起用,祁元询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最享受这个时间了。

    他的习惯,东宫里的人是都知道的。

    他这才刚刚夹了个小馒头,正美滋滋地吃着呢,便听见范弘着急忙慌地来报什么“不好了,太子爷,不好了”,差点没被咽到一半的馒头给噎死。

    “什么不好了说话没头没尾的,差点就让我真的不好了”

    范弘却一点不似平日里机敏,仍是惴惴地道“太子爷,皇后娘娘,不好了”

    祁元询猛的一惊“你说什么”

    “不单是皇后娘娘,太子妃也不好了”

    “不要吞吞吐吐的,你给我好好说明白了”

    范弘这才喘着气,却又用稍快的语速,将事情大略地说了一遍“太子妃照旧去坤宁宫问安,与平日无异。不知怎的,皇后娘娘便倒下去了,太子妃原还扶着皇后娘娘,又叫人赶紧去唤御医、赶紧上来伺候皇后躺下,谁成想,太子妃也突然倒下去了”

    事关皇后、太子妃,祁元询自然是紧急往坤宁宫赶去。

    乾清宫是在宫城里头,比他的东宫离坤宁宫更近,祁元询到的时候,天子已经在现场了。

章节目录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