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圣七年的二月, 天子正式发诏,诏告天下他要亲征胡虏,细数了对方不从王化的种种贰行, 又罗列了大周必胜、东胡必败的五点原因,气势上就足足的。

    周人号称发兵五十万来攻,东胡王庭也纠集了东胡诸部的力量严阵以待。

    光幕的剧透在这一点上实在是太让人措手不及了。

    如果说原本的光幕时间线上,东胡人要面对的是一个大周勋贵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基本意思可以看成大周皇帝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东胡被打服了认输大家还有可能好好说话现在面对大周皇帝的亲征大军, 那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大周这是要用东胡开刀啊

    上一个被大周用来慑服四夷的安南, 现在连国号都保不住了。

    自从安南被并入大周后, 安南以南诸国安静如鸡,年年朝贡的殷勤连北地的草原东胡诸部都有所耳闻, 可想而知这震慑的效果有多好。

    眼见着东胡要成为大周杀鸡儆猴的下一个对象, 由不得东胡诸部不着急。

    这是要延续宣武帝赶尽杀绝的策略啊

    当年的原廷王室逃亡到草原之上, 好歹还保留着一定的有生力量, 这茫茫草原, 如何演变出现今这般龙蛇起陆的乱象别失八里汗是占了身份的便利被迎立的宗胤, 本部的实力并不能使诸部都信服都要“归功”于大周在宣武年间的数度北伐。

    在这样的紧张之下,东胡人更是难得的团结一心, 齐心抗周。

    然而东胡王庭积弱, 人心分散, 面对五十万的周军兵马,其抵抗竟如同螳臂当车,激不起一点的水花。

    战报接连送到别失八里处,他急得唇上冒出了数个小水泡, 连日不能好好休息。

    别失八里虽为大汗, 但是直属于他的只有他的本部, 能帮助的也只能加上一些亲近原廷嫡宗的部族,本身的势力就弱,如今还遇上这一出。

    作为大汗,他的目标实在是明显,只看伤亡情况,别失八里也能发现,周军的主力是在向他的方向追击的。

    别失八里心中暗恨。

    中原之地便是极东了,当年他逃亡,便是往西逃的,那里还留存着东胡初代大汗的子嗣们建立的其他汗国。

    原本他的本部应该在东胡营阵的中心,至不济,也不应该在这么偏的地方掠阵。

    只是某些权术纷争不足为外人道,最后还是他主动选的营阵西边,至不济,沿着斡难河一路西去,顺着黑水效仿祖先再建功业,也未必不可。

    可是谁知道周帝竟要先拿他的王庭本部开刀

    报上来的伤亡每日都在增多,别失八里的心都在滴血,那可是他的根基啊

    然而让他向周帝投降却是不可能的。

    别说太师这位才是东胡的实际掌权者还在东胡营阵的东边镇守,别失八里一旦投降,东胡马上就会做出反应,就是别失八里自己,也做不出这么厚颜无耻的反应。

    打到最后才投降,那是大义,为了保存本部的有生力量投降,周帝会怎么安排先不说,他在东胡内部的声望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他只好遣自己的心腹往其他诸部那里传讯,让他们好歹派人来支援着他。

    别失八里到底是汗王,说话多少有点用,他们这一部已经是往西边遁走的架势了,好歹在被追击的时候,得到了一些人马补充。

    经过周朝长达三十余年的削弱,自十余年前彻底被打完了有生力量之后,东胡诸部的实力与多年前已经是相差甚远了。

    再加上降于周人、主动为周人作先锋的兀良哈部由于临近中原周人之土,兀良哈部在东胡诸部中,是对中原最恭顺的,虽然时不时与东胡诸部眉来眼去,但到底只是墙头草,没有出过头。如今周帝发兵甚众,兀良哈部自然站在周人这一方积极参与大战别失八里心中已有不祥的预感了。

    证实他的预感的是与骤起的兵戈声一并更新的长生天的启示。

    天上的光幕明明白白地记载着,周帝此次出征将会“大胜”归朝,别失八里作为汗王,得到的史书记载只有寥寥数字的“仅余七骑”,逃亡至草原西部,被非黄金血脉的东胡臣部瓦剌部族长杀死。

    瓦剌部同兀良哈部一样,并非初代东胡大汗的黄金血脉,是以没有号令草原的权威,在向周朝称臣要好处这件事上,瓦剌部做得一点都不心虚。

    别失八里抑郁了。

    光幕的更新简直就是要让他在现场见证即将成真的历史,原本就让他的本部兵马抵抗得很艰难的周军与朵颜三卫这是周军收拢内附的东胡诸部后开设的战斗力更增强了几分。

    战争的恐怖之处就在于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

    然而,他们正在进行中的这场战斗,却被提前剧透了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