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不算天家人,似寻常人一般科举或参军方可兴家。

    赵宋的宗室虽然不能参政,但是在宗室认定这个方面,却是要比汉唐宽许多。

    只不过赵宋的宗室不仅不能参政,还被圈定了居住范围,宗室大规模聚居,相当于被囚困在某几个城市。

    赵宋也因宗室过多,面临过本朝在光幕显示中需要面对的宗室供养问题。

    只不过,赵宋有位王荆公,这位敢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佬,发动的变法当中,有一项就是削减宗室待遇、开革远支宗室。

    不管怎么说,赵宋的宗室问题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得到了缓解,后来靖康之变,赵宋的诸多宗室因为聚居被金人一网打尽,剩下的远支又不成气候,唯一逃过金人魔掌的康王赵构也死在南渡的半路,天下很快陷入动乱,区区的赵宋宗室问题,也不再重要。

    天子是学了赵宋对宗室的宽待,还不愿后世再出个王荆公,干脆将宗室的一样待遇全部规定好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天子护短,还要让自己家的子孙全都世世代代永享富贵,即便不能做皇帝,也能做个富贵的宗室

    祁元询说完爵位皆降袭后,天子没说话,他便继续往下说,但好歹多加了几句解释和补充,不然的话,殿内众多藩王的眼神就能把他戳死

    “孙臣以为,诸王有大功于国朝者,其爵位世袭罔替,此为恩遇,非有大功于国者不得轻易受封。

    而寻常宗王,则爵位世袭递降若有功,亦可原爵承袭抑或加封品级。

    以亲王为例,世子受封,爵位递降一级,为郡王,若亲王有功,则世子可原爵承袭,或世子继爵位后有功,则其郡王爵复升亲王爵。”

    祁元询这个补丁一打,年长的诸侯王看他的眼神就和缓多了。

    当今天子教儿子是相当有一手的,本朝的诸侯王们,脾气不好归脾气不好,但是能力真的都很出众。

    现今已经到封地的藩王们,有许多都已经有战功了。

    若说他们无功于朝,怕是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给淹死。

    感觉好一点的,觉得自己家这一系的爵位有希望世袭罔替,即便不认为自己的功劳特别大的,也觉得自己的爵位怎么着传下去的时候,世子也能原爵承袭。

    至于认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不如兄弟的,呵,天子诸子里,还真没这样的人。

    当然了,祁元询说的这些都还是提议,不一定会成为现实,只不过藩王们觉得他的提议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下意识地现在就开始代入了。

    停顿得差不多,在场的人都脑补好了,祁元询又继续道

    “孙儿之前说的,便是孙儿对宗室的袭封想法。皇爷爷您问的考封,便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有爵封者,唯有世子可降袭父爵,无世子则由朝廷封选。

    除世子外,其余诸子年至二十加冠后,受推封。受封前由宗人府汇题,考刑律、儒经、骑射等,考试科目可有数项,使受封者择其中三项。按结果之优、平、劣,使其受封应受之爵,或降一等、二等、三等袭爵,劣者过多,则停封,不授爵。

    末爵奉国中尉,世子可参加考封,爵袭三次后,便消爵。

    非因功受封者,皆为恩封,恩封不可世袭罔替。

    无爵宗室有功,亦可复封爵。”

    “无爵宗室”到这里,天子终于开口反问了一句。

    “是,孙臣以为,皇爷爷欲令子孙代代富贵,此天子亲亲也,纵使无爵,亦不可逐离宗室。”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祁元询是很明白的,照他爷爷这个双标的劲儿,若是改革太过大刀阔斧,天子是不会同意的。

    更何况,无论是赵宋还是之后的金、夏、原,都是没有开革过宗室的,汉唐之前的出五服不为宗室,已经是过去式了。

    从制度上来看,这算是倒退,但是,这么多前朝旧例摆在那里,让天子接受子孙过五服出族这件事,是很难的,而且,出五服不为宗室后,就能让那些人不胡作非为吗

    也不一定。

    那还不如直接按宗室条例统一管理起来的好。

    “既然无爵,又如何证明其宗室身份呢”

    祁元询不慌不忙,感谢前世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皇朝,不管怎么说,那个大一统皇朝在许多制度上,都吸取了各个前朝的许多经验,制度的完善程度还是值得参考的。

    “孙臣以为,仁祖之子孙,俱为宗室,皇祖父子孙为大宗,皆束金黄带,以示身份。余者为小宗,束红带子。”

    祁元询这个宗室区别法,话其实说得很狭促,因为仁祖便是天子追封的父亲,仁祖子孙就是天子与其一众兄弟的子孙。

    当今天子的诸多兄弟、子侄俱已殁,唯一剩下的、如今受封爵位的便是靖江王。也就是说,唯一的红带子,其实就是靖江王一脉。

    但是,如今的靖江王毕竟只是天子的侄孙,其父又犯过大错,祁元询是天子的亲孙子,举出的这个宗亲区别法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在场的人也不会说有什么不妥。

    “无爵宗室,到底是天潢贵胄,孙臣以为,不可使其无爵后便虚度日子,亦可使其参加考试入朝为官,无爵宗室参加考试,可与寻常科举相别。”

    祁元询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在场的人听到部分内容,都不得不承认他的想法确实出众。

    其实除了刚才提出的主要建议,他还有一些参考其他朝代的补充,只不过这些,都已经写进策论里了,天子后面自己会仔细看一遍。

    剩下的时间,祁元询决定见好就收,把舞台让给皇嫡孙祁元訢。

    有祁元询珠玉在前,没有前世见识作弊的祁元訢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但还是有新想法提出来的。

    不知道是东宫一脉的意见已经进行过统一还是什么,祁元訢提出的内容就是进行了包装的削藩建议,只不过里头还真有点想法。

    他们五人全部说完,天子又咨询了没被选中的一些宗王的意见,耗费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离开。

    正在他们准备走的时候,光幕又更新了。

    这一回的光幕更新,还是针对大周的宗王问题。

    其上记载,周末,天灾人祸交织,各地世袭罔替的宗王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横行霸道、霸占民田、横征暴敛者不在少数,民怨之下,起义军杀死的藩王、宗室不计其数,死法也花样百出。

    到周末,人数多达几十万的宗室,最终百不存一。

    祁元询默默望天,这份记载,是如今尚未改变政策后的结局吧

    有这么惨烈的结局做对比,皇爷爷用他的办法的可能性,应该会很大。

    相比于其他人,他参考来的这个制度,还是比较有普适性,又相对温和的。

    才过了半天不到,回府后,用过今日偏迟些了的午膳,祁元询就看到天上的光幕又起了变化。

    史载有周一朝,因实行降等袭爵与考封制度,宗室有爵位者占总人数一成左右,才干过人者众。

    朝廷供养宗室支出禄米过多与藩王横行不法以致民怨沸腾等记载,皆已消失。

    祁元询发现了一个点,自己早上才提出了想法,光幕马上就捧场了。

    联系起光幕显字后,有许多次都凸显出他这件事,他默默地摸起了自己光滑还没长胡子的下巴莫非,他就是光幕爸爸最爱的那个崽

章节目录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