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家亲爹比起来,祁元询也确实不够看天子隔了一层向孙子显示宠爱,给太孙的危机感并没有那么直接罢了。

    这么看来,祁元询目前担当也不过是个平平无奇工具人的角色,只要他的亲爹赵王在,火力就引不到他身上。

    只害死祁元询一个人的结果,前段时间的光幕已经给出答案了,相信没有人会那么笨。

    至于害死他们父子俩

    呵,老爷子还活着,甚至还起码还有四、五年能活,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做小动作,真是活腻了,荣华富贵也要一朝弃了。

    老爷子对子嗣的宠爱都比大臣深不假,但真的触到什么逆鳞,就说不准了。

    手足相残的先例,绝对不能开

    祁元询分析好了形式,判断没他什么事,宴会上的机锋都听进了耳朵,回击的话却没几句嘴巴在忙着吃东西呢

    宣武帝虽已年迈,但保养得宜,白手起家开创大周基业,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太孙坐在御座侧的储君席上,身形更显瘦弱。

    大周宗藩,被封于边地的亲藩,都有其重任,这日家宴,回京的几位藩王都是年长的强藩,纵然是被光幕断言了宣武二十八年这个死期的秦王,光看外表,都十分的精明强干,更遑论其他几位王爷了。

    身形对比过于明显,和太孙一样属于第三代继承人的祁元询默默低头,只管吃。

    作为一个有前世记忆的王府世子,祁元询知道,过度的肥胖对身体的损伤是极大的,但是,太瘦也是不好的。

    他们老祁家的人,都遗传了天子或天子的后妃们的好相貌。

    宣武帝本人的相貌,就是“相貌堂堂”这个词的最佳写照,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从穷得揭不开锅的落魄农民家的幼子,一跃成为起义军首领的义女之夫。

    当年参军后的宣武帝,得到上头的人看重的原因,除了他能力强有才干之外,就是他长得好。

    天子与他年长的这些儿子,统兵的经验都很丰富,外型上都非常相似,身材显得壮实,脸型也是大气坚毅的国字脸。

    过于清瘦的体型,并不讨天子的喜欢,所以宫中的膳食多是大鱼大肉,蔬菜偏少。

    对于孙儿们,天子也是生怕他们饿着,可着劲儿地喂。

    祁元询自忖自己的相貌也是遗传赵王比较多,太瘦了不好看,所以很愉快地放开了吃。

    大概是他很不幸地遗传了易胖基因,有一段时间,身材像吹气一样鼓起来。

    可是小朋友稍微胖一点,反而更可爱,所以天子非但没制止,还特意支持祁元询吃这个方面的爱好。

    要不是前世作为成年人的自制力帮助了他,祁元询怕是真的能胖成一个大胖子。

    虽然他最后凭借毅力瘦了下来,但身形还是微胖,看着就是富贵人家出身。

    宴会结束得很平稳,过了几天,陆续又有藩王到京,和明面上就很热闹的宗藩入京相比,东宫属官的人事变动就很不起眼了。

    东宫的一些懿文太子时的旧人都纷纷被黜落或调离,另外一些正直耿介、坚毅果敢但地位相比那些人稍低的东宫属臣们则被提拔起来,还有一些外朝的官员被调来任东宫官。

    宣武十八年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等职,从懿文太子时期就伴读东宫的黄湜一跃成为东宫地位最高的旧臣,受命倾力辅佐太孙。

    同样是宣武十八年进士,在朝中为官八载却能一直无过错的齐德同样被天子看重,让他辅佐东宫。

    还有诸多的新锐、中坚,成为了东宫的新鲜血液。

    东宫系的人员构成再度焕然一新。

    自光幕打击后一直受损的太孙形象,也伴随着那些前臣的黜落而逐渐恢复,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

章节目录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恨歌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恨歌行并收藏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