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平行 (2/2)
“赵王棣,太a祖第四子宣武三十一年,子口口、口口、口口入觐,病卒建文元年时帝闻棣反,下诏暴其罪,告宗庙,废为庶人”
祁元询目瞪口呆,这招釜底抽薪太牛了吧
他和他弟连个姓名都不能拥有吗而且死法是“病卒”什么的,是不是太敷衍了
没了继承人,再怎么英雄盖世,也会颓废的,碰上这种硬干的情况,他爹也只能自认倒霉。
不过干出了这种破坏潜规则的事,这位建文帝,也别想坐稳皇位。
很快,光幕记载又变。
“赵昭王棣子恭王元询嗣,靖成三年”
这条记载里,赵王一系没有继承皇位,但是,继位的也不是现在的太孙。
以祁元询看,前一条记载里的“建文”更像他的太孙堂兄会用的年号,而后面的“靖成”,带着靖难功成的意思,不像是偏向文治、身兼正统的太孙会用的年号。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就代表着,觊觎太孙皇位,并且有能力付诸实践的,远远不只他爹一个嘛
啧,堂兄还真有点惨呢。
看到了三种不同的未来人生,祁元询已经心如止水了。
说起来,他还不知道,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到底会不会失真呢
要知道,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明显有着与这个世界的人不同的见地,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让他思考某些问题的时候,想的方面会更多。
光幕上的史书记载,到底是单纯的只限定于土著祁元询,还是包括穿越者祁元询呢
有些事啊,就是不能多想。
祁元询只是动念,上面的光幕又换了字。
今天光幕的更新比前阵子加起来都多。
作为上面内容的绝对主角,祁元询有预感,自己又要迎来一阵“引人瞩目”的日子了。
就算他一直安分守己不出门,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也不见得会放过他。
还不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人拿他做话头
“世祖章皇帝,讳惟秉,三世孙也。生世祖文皇帝,世祖生仁祖昭皇帝,仁祖生帝后周书世祖本纪”
这段记载很长,但是只显示了和祁元询有关的内容。
上面大概讲述了世祖皇帝的奋斗史,分支藩王,受到天子一系的针对,祖父暴卒,继承王位的父亲被寻机贬为庶人甚至被流放。
但也是在流放期间,依靠祖父留下来的忠仆,以及父亲的能力,发展出了不弱的势力,在外敌入侵、位于江南之地的京师失守的时候,举兵抗敌,收复失地。
并以之孙、宗室英藩的身份登极践祚,也因为他们这一支并非嫡系,甚至受到天子一系的排斥,所以国号虽为周,但太庙之中所奉的天子,除了太a祖皇帝宣武帝之外,都是世祖章皇帝这一系的祖先。
这史书里虽只有寥寥数语,但祁元询看到上面描述的超越时代的火器发明,就知道,这上面记载的,是作为穿越者的他。
虽然这份记载里的他没活到本人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但是,亲儿子当皇帝,追封自己,也很香啊
祁元询默默地挺直了身板。
光幕的记载还是可以的,他就说嘛,前头的记载是要放他们家的死因大全还是怎么滴,后头的这份,还是很中肯的。
只不过,不知道光幕的史书收集是根据什么来的,很快,这份记载也消失了,最开始记录他成为仁宗昭皇帝的史书记录又重新出现。
以他穿越者的脑洞来看,光幕的不同史书记载,前提条件都有一定的变化。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某些人做了不同的决定以后,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最后影响到全局呢
他穿越前的世界,有一句调侃的话,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脑洞不够,平行宇宙”,光幕记载在同一个人身上快速变更,很显然,是因为这个人身处的环境有变化。
本来之前就有记载变更的例子可以参考,再加上今日的光幕变化,土生土长的人也未必猜不出来。
那样的话,祁元询虽然又一次成为了被光幕宠爱的崽,不同事件线的生平被展示出来,但其他人的注意力,很大可能会另外放在分析不同的背景上。
和对付一个活生生的人比起来,对付未知的灾难要难得多。
最后的后周书记载的“京师失守”,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噩耗。
祁元询目瞪口呆,这招釜底抽薪太牛了吧
他和他弟连个姓名都不能拥有吗而且死法是“病卒”什么的,是不是太敷衍了
没了继承人,再怎么英雄盖世,也会颓废的,碰上这种硬干的情况,他爹也只能自认倒霉。
不过干出了这种破坏潜规则的事,这位建文帝,也别想坐稳皇位。
很快,光幕记载又变。
“赵昭王棣子恭王元询嗣,靖成三年”
这条记载里,赵王一系没有继承皇位,但是,继位的也不是现在的太孙。
以祁元询看,前一条记载里的“建文”更像他的太孙堂兄会用的年号,而后面的“靖成”,带着靖难功成的意思,不像是偏向文治、身兼正统的太孙会用的年号。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就代表着,觊觎太孙皇位,并且有能力付诸实践的,远远不只他爹一个嘛
啧,堂兄还真有点惨呢。
看到了三种不同的未来人生,祁元询已经心如止水了。
说起来,他还不知道,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到底会不会失真呢
要知道,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明显有着与这个世界的人不同的见地,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让他思考某些问题的时候,想的方面会更多。
光幕上的史书记载,到底是单纯的只限定于土著祁元询,还是包括穿越者祁元询呢
有些事啊,就是不能多想。
祁元询只是动念,上面的光幕又换了字。
今天光幕的更新比前阵子加起来都多。
作为上面内容的绝对主角,祁元询有预感,自己又要迎来一阵“引人瞩目”的日子了。
就算他一直安分守己不出门,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也不见得会放过他。
还不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人拿他做话头
“世祖章皇帝,讳惟秉,三世孙也。生世祖文皇帝,世祖生仁祖昭皇帝,仁祖生帝后周书世祖本纪”
这段记载很长,但是只显示了和祁元询有关的内容。
上面大概讲述了世祖皇帝的奋斗史,分支藩王,受到天子一系的针对,祖父暴卒,继承王位的父亲被寻机贬为庶人甚至被流放。
但也是在流放期间,依靠祖父留下来的忠仆,以及父亲的能力,发展出了不弱的势力,在外敌入侵、位于江南之地的京师失守的时候,举兵抗敌,收复失地。
并以之孙、宗室英藩的身份登极践祚,也因为他们这一支并非嫡系,甚至受到天子一系的排斥,所以国号虽为周,但太庙之中所奉的天子,除了太a祖皇帝宣武帝之外,都是世祖章皇帝这一系的祖先。
这史书里虽只有寥寥数语,但祁元询看到上面描述的超越时代的火器发明,就知道,这上面记载的,是作为穿越者的他。
虽然这份记载里的他没活到本人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但是,亲儿子当皇帝,追封自己,也很香啊
祁元询默默地挺直了身板。
光幕的记载还是可以的,他就说嘛,前头的记载是要放他们家的死因大全还是怎么滴,后头的这份,还是很中肯的。
只不过,不知道光幕的史书收集是根据什么来的,很快,这份记载也消失了,最开始记录他成为仁宗昭皇帝的史书记录又重新出现。
以他穿越者的脑洞来看,光幕的不同史书记载,前提条件都有一定的变化。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某些人做了不同的决定以后,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最后影响到全局呢
他穿越前的世界,有一句调侃的话,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脑洞不够,平行宇宙”,光幕记载在同一个人身上快速变更,很显然,是因为这个人身处的环境有变化。
本来之前就有记载变更的例子可以参考,再加上今日的光幕变化,土生土长的人也未必猜不出来。
那样的话,祁元询虽然又一次成为了被光幕宠爱的崽,不同事件线的生平被展示出来,但其他人的注意力,很大可能会另外放在分析不同的背景上。
和对付一个活生生的人比起来,对付未知的灾难要难得多。
最后的后周书记载的“京师失守”,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