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是忠心,为了主子的前程,不惜以命相换。”
楚蓁笑容很淡,葱白似的手指在裙摆上抚了抚,漫不经心地问,“你们可有想过,若是我最后没答应,你们就是白忙活一场,赔了夫人又折兵。”
常奶娘闻言,低着头久久无言。
再开口时,声音带上了几分郑重和虔诚“昔年威北候镇守北方,以一万守军抵挡胡人五万大军,保下北方边城数十万百姓。当今皇后娘娘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以女子之身当家,北方战事胶着之时,甚至不惜以身试险,亲自押运粮草送往前线,只为能让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吃一顿饱饭。”
“老姐姐告诉我,如今四海升平,朗朗乾坤,皆是北地晏家军用命换来的,没有晏家,安有今日之太平盛世公主乃是晏家后代,无论公主最终答应与否,她都无怨无悔,这是身为大楚百姓,当报于晏家人的恩情。”
一阵清风拂过,吹得院中古树簌簌作响,屋内只余几人轻微的呼吸声。
白芷不动声色朝旁边看了一眼。
圆凳上坐着的少女面容依然沉静,如同一片风平浪静的湖水,泛不起半点涟漪,只是那双秋水似的明眸落在常奶娘的身上,久久未曾挪动,叫人猜不透她的想法。
白芷收回视线,垂下眼睑,并未多嘴。
她不禁回想起入宫前住在威北候府的日子。
那个时候威北候府已经走过最低谷的时期,否极泰来,随着皇后娘娘坐稳中宫之位,重振了当年的风光,世子爷也承袭了爵位,逐渐步入官场。
她虽未见过老侯爷,但听府中的老管家说过不少关于老侯爷的事迹。
听说老侯爷曾三次孤身勇闯敌营,最后一次还成功斩下了敌军将领的首级,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场的局势。
他在世时,大楚的边境线从未后退过一寸,敌军光是听了他的名字就落荒而逃,北地百姓将他誉为大楚的守护神。
后来,老侯爷在战场上为救先帝而死,侯爷夫人殉情而去,先帝悲痛不已,整整休朝三日,并下旨以王爷王妃之礼安葬老侯爷夫妇。
到了出殡那日,京城城门大开,全城百姓痛哭跪送,百官脱下官服高唱挽歌,当时已经身为太子的楚宣帝更是亲自出宫,为老侯爷抬棺送葬。
如今北地虽有卫国公镇守,可到了寒冬腊月的时节,胡人还会南下侵扰,边城百姓苦不堪言。故而每逢老侯爷忌日,城里家家户户都会点起长明灯,祈愿来年北地安宁,国家昌盛。
这些事迹白芷打小听了无数回,她苦学武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和老侯爷一样,征战沙场,为国效力。
谁知后来阴差阳错入了宫,偏偏宫中规矩森严,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她已经许多年未听人提起这些事了。
没想到竟在这样的场合之下,听一个老妇人提起了老侯爷的旧事,不免心中多了几分触动。
就在这时,楚蓁骤然起身“起来吧,好好养伤。”
之后再无下文,低头理了理衣裳,转身便朝门口走去。
白芷和白芍对望一眼,连忙跟上。
正欲跨过门槛,楚蓁突然停住了脚步,发髻上簪的点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她回头,望着床上黯然失神的常奶娘,心道这果然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拿捏她的软肋。
算了,姑且帮她一次,总不能辱没了晏家人的威名。
这般想着,脸色也绷了起来,故作不耐烦道“我脾气一贯不好,这次我帮你把人带回来,但下不为例,无论如何,我只喜欢坦诚相待之人。”
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榻上,常奶娘猛地回过神来,心中大喜,再次直起身,朝楚蓁离去的方向缓缓磕了一个头。
出了院子,走在游廊上,白芷说起了老侯爷的事迹,说到尽兴处,还手舞足蹈比划两下,兴奋得小脸通红。
白芍瞥了她眼,甚是无奈,快走两步,问楚蓁“小姐,您觉得常奶娘说的是实话吗”
“当然是实话,这还能有假”白芷现在对常奶娘观感极好,一听白芍质疑常奶娘,下意识反驳。
楚蓁却道“半真半假吧。”
“小姐何出此言奴婢瞧着那常奶娘的样子不像说谎啊,难道她还敢拿老侯爷做幌子不成。”白芷面露诧异,挥舞拳头,“她若是敢这么做,奴婢现在就杀回去”
楚蓁摇了摇头“我是指她前半段话,她应该还有事瞒着没说。”
“奴婢也这么觉得。”白芍附和道,“按说一个奶娘是没资格面见小姐的,那常奶娘却说桂奶娘一眼就认出了小姐的身份,说明她曾经见过小姐。”
白芷一听这话,也察觉出不对劲,冷静下来“可小姐极少在外露面,即便露面,也多是去参加诗会雅集或是祭天大典这等大事”
“所以,那桂奶娘以前主家的身份肯定不低。”白芍推测道。
寻常富商和小官根本去不了这些地方,更遑论一个下人
“算了,先不说这些,纸包不住火,等回京了,有些事情自然会水落石出。”楚蓁打断她们的话,“当务之急,是找到那两个人的下落。”
楚蓁思索片刻,心里有了主意“白芷,你去帮我做件事。”
白芷连忙敛容正色“小姐您说。”
“你和冯刚去查查常奶娘说的那个年轻公子。”楚蓁眼底掠过一道暗光,“查到人了,不必来回我,先打一顿,再去城外找间破庙,把人绑了扔进去。”
白芷眨眨眼,有些迟疑“小姐您这是要”
通常公主露出这副表情,就代表着有人要倒霉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既然喜欢打人板子,那就让他尝尝挨打的滋味。”
论起整人的手段,这世上还没人比靖德厉害。
楚蓁勾了勾嘴角,“等到三更半夜,再让冯刚找人学两声狼嚎,弄点鬼影吓吓他,只要别把人吓死了都行,留着我明日去问话。”
楚蓁笑容很淡,葱白似的手指在裙摆上抚了抚,漫不经心地问,“你们可有想过,若是我最后没答应,你们就是白忙活一场,赔了夫人又折兵。”
常奶娘闻言,低着头久久无言。
再开口时,声音带上了几分郑重和虔诚“昔年威北候镇守北方,以一万守军抵挡胡人五万大军,保下北方边城数十万百姓。当今皇后娘娘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以女子之身当家,北方战事胶着之时,甚至不惜以身试险,亲自押运粮草送往前线,只为能让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吃一顿饱饭。”
“老姐姐告诉我,如今四海升平,朗朗乾坤,皆是北地晏家军用命换来的,没有晏家,安有今日之太平盛世公主乃是晏家后代,无论公主最终答应与否,她都无怨无悔,这是身为大楚百姓,当报于晏家人的恩情。”
一阵清风拂过,吹得院中古树簌簌作响,屋内只余几人轻微的呼吸声。
白芷不动声色朝旁边看了一眼。
圆凳上坐着的少女面容依然沉静,如同一片风平浪静的湖水,泛不起半点涟漪,只是那双秋水似的明眸落在常奶娘的身上,久久未曾挪动,叫人猜不透她的想法。
白芷收回视线,垂下眼睑,并未多嘴。
她不禁回想起入宫前住在威北候府的日子。
那个时候威北候府已经走过最低谷的时期,否极泰来,随着皇后娘娘坐稳中宫之位,重振了当年的风光,世子爷也承袭了爵位,逐渐步入官场。
她虽未见过老侯爷,但听府中的老管家说过不少关于老侯爷的事迹。
听说老侯爷曾三次孤身勇闯敌营,最后一次还成功斩下了敌军将领的首级,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场的局势。
他在世时,大楚的边境线从未后退过一寸,敌军光是听了他的名字就落荒而逃,北地百姓将他誉为大楚的守护神。
后来,老侯爷在战场上为救先帝而死,侯爷夫人殉情而去,先帝悲痛不已,整整休朝三日,并下旨以王爷王妃之礼安葬老侯爷夫妇。
到了出殡那日,京城城门大开,全城百姓痛哭跪送,百官脱下官服高唱挽歌,当时已经身为太子的楚宣帝更是亲自出宫,为老侯爷抬棺送葬。
如今北地虽有卫国公镇守,可到了寒冬腊月的时节,胡人还会南下侵扰,边城百姓苦不堪言。故而每逢老侯爷忌日,城里家家户户都会点起长明灯,祈愿来年北地安宁,国家昌盛。
这些事迹白芷打小听了无数回,她苦学武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和老侯爷一样,征战沙场,为国效力。
谁知后来阴差阳错入了宫,偏偏宫中规矩森严,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她已经许多年未听人提起这些事了。
没想到竟在这样的场合之下,听一个老妇人提起了老侯爷的旧事,不免心中多了几分触动。
就在这时,楚蓁骤然起身“起来吧,好好养伤。”
之后再无下文,低头理了理衣裳,转身便朝门口走去。
白芷和白芍对望一眼,连忙跟上。
正欲跨过门槛,楚蓁突然停住了脚步,发髻上簪的点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她回头,望着床上黯然失神的常奶娘,心道这果然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拿捏她的软肋。
算了,姑且帮她一次,总不能辱没了晏家人的威名。
这般想着,脸色也绷了起来,故作不耐烦道“我脾气一贯不好,这次我帮你把人带回来,但下不为例,无论如何,我只喜欢坦诚相待之人。”
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榻上,常奶娘猛地回过神来,心中大喜,再次直起身,朝楚蓁离去的方向缓缓磕了一个头。
出了院子,走在游廊上,白芷说起了老侯爷的事迹,说到尽兴处,还手舞足蹈比划两下,兴奋得小脸通红。
白芍瞥了她眼,甚是无奈,快走两步,问楚蓁“小姐,您觉得常奶娘说的是实话吗”
“当然是实话,这还能有假”白芷现在对常奶娘观感极好,一听白芍质疑常奶娘,下意识反驳。
楚蓁却道“半真半假吧。”
“小姐何出此言奴婢瞧着那常奶娘的样子不像说谎啊,难道她还敢拿老侯爷做幌子不成。”白芷面露诧异,挥舞拳头,“她若是敢这么做,奴婢现在就杀回去”
楚蓁摇了摇头“我是指她前半段话,她应该还有事瞒着没说。”
“奴婢也这么觉得。”白芍附和道,“按说一个奶娘是没资格面见小姐的,那常奶娘却说桂奶娘一眼就认出了小姐的身份,说明她曾经见过小姐。”
白芷一听这话,也察觉出不对劲,冷静下来“可小姐极少在外露面,即便露面,也多是去参加诗会雅集或是祭天大典这等大事”
“所以,那桂奶娘以前主家的身份肯定不低。”白芍推测道。
寻常富商和小官根本去不了这些地方,更遑论一个下人
“算了,先不说这些,纸包不住火,等回京了,有些事情自然会水落石出。”楚蓁打断她们的话,“当务之急,是找到那两个人的下落。”
楚蓁思索片刻,心里有了主意“白芷,你去帮我做件事。”
白芷连忙敛容正色“小姐您说。”
“你和冯刚去查查常奶娘说的那个年轻公子。”楚蓁眼底掠过一道暗光,“查到人了,不必来回我,先打一顿,再去城外找间破庙,把人绑了扔进去。”
白芷眨眨眼,有些迟疑“小姐您这是要”
通常公主露出这副表情,就代表着有人要倒霉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既然喜欢打人板子,那就让他尝尝挨打的滋味。”
论起整人的手段,这世上还没人比靖德厉害。
楚蓁勾了勾嘴角,“等到三更半夜,再让冯刚找人学两声狼嚎,弄点鬼影吓吓他,只要别把人吓死了都行,留着我明日去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