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饭点,一食堂附近人来人往。

    柏菡就立在人潮的洪流之中,察觉到自己这副死气沉沉的躯体中沉睡的张扬、明媚、肆意正在苏醒,飘荡在空气中的青春活力正透过指尖,淌过十指,流向心脏。

    她感受到一股崭新的渴望。

    像雨后的沼泽地盛开出一道彩虹。

    绕过艺术墙,是一片开阔的小广场。

    社团招新、临时小卖部,诸如此类的活动通常都设立在这。

    柏菡经过的时候就被递了一张招新宣传单。

    她低头看了一眼,是话剧社。

    她偏头看去,两个女生正明媚地冲她笑。身侧悬挂着的海报是一张剧照。

    昏暗、悲伤的色调,画面的四周做了压暗的处理,光和人都聚在右下的一侧,所有情绪集中在一点,能产生极强的共鸣。正对着镜头的女生拧着眉,表情痛苦又解脱,唇边衔着一抹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笑。

    柏菡抬头,看见海报最上端用白色瘦金体写着两个大字狗尾。

    这是她大二时创作的剧本。

    “同学,考虑加入话剧社吗我看你气质出挑,一定是个好苗子”

    一身荧光绿的女生说起话来也带着一股舞台腔,她利索地拿出一本相册,将剧照一一展示给柏菡。

    她将柏菡当成了学生。也许是因为柏菡今天扎着低马尾,穿得简单朴素,身上多了一分书生气,除了美得有些招摇之外,看着与这里的学生无异。

    柏菡笑了笑“我已经从这毕业很多年了,以前也是话剧社的。”

    “原来是学姐前辈好你看着好年轻”

    女生眼里闪着光,自我介绍说“我是大一新生,上学期刚入社的。”

    “诶对了,学姐你叫什么名字啊”

    “柏菡。”

    女生愣了一秒,惊呼出声“啊是柏菡前辈你创作的狗尾是我最最最喜欢的剧本没有之一我们社长是你的头号粉丝如果他知道我见到你了,一定要羡慕疯。你真人比我们yy的还要美”

    柏菡在话剧社的时候没上过舞台,只是负责幕后工作,她也不爱拍照,鲜少有她的照片。

    她激动地握住柏菡的手,“前辈,我有个不情之请你今天有空吗可不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宣传一波。我们这几年实在有些难招人,一直缺人手。”

    柏菡招架不住她的热情,从面颊到耳根子都染了红。

    “行。”

    女生让柏菡叫她ea就成,她热情洋溢地请柏菡到了话剧社所用的教室,还把那位据说是柏菡头号粉丝的社长喊了过来。

    现在的学生似乎都流行用英文名交友。

    社长是个大三学生,一见到柏菡,脸颊蹿红的速度堪比火箭。

    崇拜的前辈此时就在眼前,甚至比他想象中的样子更美好。青涩时期的小男生,难免心动。

    平时负责拍剧照的学生被从食堂里拽了过来,捧着单反,抱怨说好歹让他吃完饭。

    社长和副社长快速拟定了问题,架好相机,正式进入采访。

    社长“学姐当时是受到了怎样的灵感启发写下了狗尾”

    柏菡仔细回忆“狗尾是我读大二的时候写下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是比较欣赏能将晦暗、阴沉、绝望刻画好的人,比起喜剧,我也更向往悲剧色彩的事物。当时我就想自己尝试写一个扎根于黑暗和自我救赎的故事。”

    社长“我们都知道狗尾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秋烟最后走进的那个胡同,一半掺着黎明的光线,一半藏于黑暗。你可以告诉我们故事中的秋烟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吗”

    柏菡浅笑说“既然是开放式结局,那每一个观众心里都应该有不同的理解,我不想将它定型。”

    社长不放弃“那如果学姐你只是作为一个观众,在你的理解中,秋烟完成了自我救赎吗”

    柏菡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在当时,她没有完成自我救赎。”

    社长一边做着笔记,翻过一页,接着问“学姐这些年在做什么工作是否与话剧有关还有创作出另自己满意的作品吗”

    柏菡掐着自己的手心肉,淡淡开口“没有。这些年我没有在工作,没有创作出另我满意的作品。”

    一下午,柏菡前前后后回答了近二十个问题,最后和到场的社员拍了合照。

    经允许,话剧社的成员将合照和这段采访o到了校园网和校园论坛上。

    这几年,话剧社在h大一直在走下坡路,影响力远不如其他社团。

    但这次的采访意外成了论坛里的热帖,对话剧社燃起兴趣的学生多了不少。

    采访一直被顶上来,连着一周都在论坛首页。

    浏览首页的时候就能看到预览图,那是一张柏菡接受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追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景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景臣并收藏追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