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秘密。
无论是无伤大雅的还是伤天害理的,不想公开的事埋藏在心里,关进秘密的铁盒,只给极少数别人开一道小缝,偶尔透透气。
有可能某一天铁盒被撬开,秘密落到光下被审视;有可能等到铁盒被岁月锈蚀,秘密都没有等来救援,最终跟着主人躺进坟墓里。
路又言有个秘密,全世界只有他自己知道。
至少目前为止,他觉得这个秘密是得跟着他进坟墓的。
穿着短袖中裤的少年将书包挂在小臂上,骑自行车顺着长坡加速俯冲,丝毫没按刹车,看他灵巧的走位就知道是老三中人了,这一条坡道骑了百千次,早已熟悉。
骑行带来的风不够解热,等到了校门口他也没停,进了门便再度蹬上踏板,直往b教学楼奔去。
门卫张大爷追着喊“喂同学校园里禁止骑车”
少年的背影不带停顿的,仿佛迟一秒步入空调教室就是损失过亿。
向阳这座沿海小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感觉就是向着太阳建的,到了三伏天便热得如同蒸笼。这几年城市绿化做的不错,但市中心之外的地方楼层普遍不高,出了绿荫就难捱太阳直射。
向阳三中的暑期返校日定在八月一号。所谓暑期返校并不是正式开学,高一新生参观,高二分班结果放榜,高三补课开始均安排在了这一天。
一过上午十点,三中整个校园连带前后门所在的街都热闹起来,热上加热。
“记名字高一九班路又言”
张大爷对着那颗浅色的脑袋直摇头。门卫小王望了眼,“那孩子您认识啊高一这会儿要算高二了吧”
张大爷哼笑一声,“看那颗脑袋谁不认识。”
“张叔早啊。”
随即走进来的学生里有一人对着门卫亭打了招呼,他高瘦俊朗,白衬衫黑长裤,黑框眼镜给他添上了几分斯文。
“哎,小沈来了。”
张大爷看到他就乐了,完全忘记要数落飞车党路又言,转而对小王夸“这也是原来高一九班的,小沈,沈闵州,年级前十名呢”
沈某在周围女孩的侧目中礼貌颔首,然后不紧不慢地继续往里走。
沈闵州的言行作风突出优雅二字,虽然他其实也热得奄奄一息。穿过ab楼之间的小操场,他被一颗横飞而来的篮球扰乱了步伐。
篮筐下有人朝他扬了扬下巴,“沈闵州,帮忙捡个球”
他不说沈闵州也准备捡的,毕竟算是熟人。
熟人一月不见被晒黑了好几个度。在直逼体感四十度的高温天里打球,沈闵州难免感叹一句怪物。
他把球甩过去,“分班看了吗”
对方听到关键词就笑了。高个儿体育生笑起来格外爽朗,他抓起体恤下巴拉起来擦了擦汗,点头道,“当然看了。”
沈闵州琢磨了一下这人的表情。
查亦鸣笑成这样,估计这日子从高二开始要不太平了。
走到b楼楼底,布告栏前已经围了一圈人。沈闵州借着身高优势看过去,寻找了一番,在高二三班下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把三班名录都看一遍,他还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人,董昕依,何帆,姚志远路又言,查亦鸣。
嚯。
向阳三中不分名义上的实验班和普世意义上的混世班。校长的理念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不会把尖子生全部聚集在个别班,榜上倒数一锅乱粥炖在一起,施行成绩上的优劣隔离。
于是分班这件事,多了许多戏剧化的可能。
校长说是这么说,涉及到师资分配的时候,细看还是有套路的。师资好的班级,尖子生相对来说比例要大一些,所谓差生也是相对来说不那么令人头疼的,不打扰别人的。
沈闵州所分到的三班就是这样。成绩较差的几个,皆为特长生或者艺术生。
比如体育生查亦鸣,和艺术生路又言。
可是这两个人分一块儿,是会产生老师们预料不到的化学反应的。
沈闵州走进旧班级高一九班,仿佛已经看到那颗粉白色的脑袋上悬着“易燃易爆炸”五个字。
他拉开椅子坐到他旁边,“下学期还做同桌吗”
路又言听闻愣了一下,抬起眼皮看他。
路又言一双杏眼,一边眼皮是大外双,一边是内双,一大一小并不对称,但却很好看。
沈闵州“你没看分班我们都在三班。”
路又言嗯了声,稍稍松了口气。
路又言跟沈闵州初中就是同班兼同桌,混到同个高中又当了一年同桌,实属缘分,没想到高二分班还能分在一起。
无论路又言抗拒去看的分班结果如何,有这个老熟人在,他一下子好受很多。
听班主任开个班会,问问作业进度,发表一下临别感言,大家就会前往新班级了。原九班班主任老蒋在讲桌前激昂发言,路又言一直垂着头。
沈闵州压低声音,开始打预防针。
“你知道查亦鸣在哪个班吗”
“不知道。”
路又言声音压得比沈闵州还低,一听这个名字脸就黑了,精神层面的黑。
而路又言其实很白。即使窗帘拉了大半避开直射,靠窗向阳而坐,他的皮肤白到发光,配上粉白色的额发和脸颊上的雀斑,用前座董昕依的话来形容就是
有男团那味了。
加上他细胳膊细腿儿,整个人很小只,乍一看挺可爱,还有个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昵称小麻雀。
董昕依对他的男团定义是队霸团宠。
“我看到了,查亦鸣跟我们”
马尾辫一扫,董昕依刚回过头想要跟他们说话,讲台上的老蒋唤她,“董昕依,拉下窗帘,晃眼了都。”
“啊,好。”
董昕依倾身一拽,窗帘完全闭合。
路又言桌前的那道光消失了。
通过窗帘缝隙能看见的,几个在楼下打球的体育生,也消失了。
查亦鸣在哪个班,路又言不知道。毕竟上学期期末他们在吵架,成绩和分班志愿都没跟对方讲。
具体的吵架原因早就忘了,他俩三句话不和就能冷战三小时,吵架太正常了,几乎不需要理由。
路又言就是看查亦鸣不顺眼。
同一个男的,从初中开始,上学在隔壁班,放学回家在隔壁屋,晚上睡觉隔着一面墙,还会跑到梦里作怪。
看他顺眼是必不可能的。
干坐了一会儿,路又言举起了手。
白晃晃的胳膊晃进眼中,老蒋停顿,“路又言”
路又言“肚子疼,去厕所。”
老蒋挥了挥手,路又言起身走向后门。老蒋继续苦口婆心“这天啊,是热,但你们也别老贪凉,雪糕少吃点,别净对着空调吹”
一走出班门,热浪立刻围住他。蝉鸣声不绝于耳,空调发动机嗡嗡轻响,少年跑过空下来的楼梯,离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更近了一些。
他把自己的衣服下摆扯得皱巴,停在了公告栏前。
文科,高二三班。路又言迅速扫了一眼,视线越过自己和沈闵州的名字,定格在最后一行“
无论是无伤大雅的还是伤天害理的,不想公开的事埋藏在心里,关进秘密的铁盒,只给极少数别人开一道小缝,偶尔透透气。
有可能某一天铁盒被撬开,秘密落到光下被审视;有可能等到铁盒被岁月锈蚀,秘密都没有等来救援,最终跟着主人躺进坟墓里。
路又言有个秘密,全世界只有他自己知道。
至少目前为止,他觉得这个秘密是得跟着他进坟墓的。
穿着短袖中裤的少年将书包挂在小臂上,骑自行车顺着长坡加速俯冲,丝毫没按刹车,看他灵巧的走位就知道是老三中人了,这一条坡道骑了百千次,早已熟悉。
骑行带来的风不够解热,等到了校门口他也没停,进了门便再度蹬上踏板,直往b教学楼奔去。
门卫张大爷追着喊“喂同学校园里禁止骑车”
少年的背影不带停顿的,仿佛迟一秒步入空调教室就是损失过亿。
向阳这座沿海小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感觉就是向着太阳建的,到了三伏天便热得如同蒸笼。这几年城市绿化做的不错,但市中心之外的地方楼层普遍不高,出了绿荫就难捱太阳直射。
向阳三中的暑期返校日定在八月一号。所谓暑期返校并不是正式开学,高一新生参观,高二分班结果放榜,高三补课开始均安排在了这一天。
一过上午十点,三中整个校园连带前后门所在的街都热闹起来,热上加热。
“记名字高一九班路又言”
张大爷对着那颗浅色的脑袋直摇头。门卫小王望了眼,“那孩子您认识啊高一这会儿要算高二了吧”
张大爷哼笑一声,“看那颗脑袋谁不认识。”
“张叔早啊。”
随即走进来的学生里有一人对着门卫亭打了招呼,他高瘦俊朗,白衬衫黑长裤,黑框眼镜给他添上了几分斯文。
“哎,小沈来了。”
张大爷看到他就乐了,完全忘记要数落飞车党路又言,转而对小王夸“这也是原来高一九班的,小沈,沈闵州,年级前十名呢”
沈某在周围女孩的侧目中礼貌颔首,然后不紧不慢地继续往里走。
沈闵州的言行作风突出优雅二字,虽然他其实也热得奄奄一息。穿过ab楼之间的小操场,他被一颗横飞而来的篮球扰乱了步伐。
篮筐下有人朝他扬了扬下巴,“沈闵州,帮忙捡个球”
他不说沈闵州也准备捡的,毕竟算是熟人。
熟人一月不见被晒黑了好几个度。在直逼体感四十度的高温天里打球,沈闵州难免感叹一句怪物。
他把球甩过去,“分班看了吗”
对方听到关键词就笑了。高个儿体育生笑起来格外爽朗,他抓起体恤下巴拉起来擦了擦汗,点头道,“当然看了。”
沈闵州琢磨了一下这人的表情。
查亦鸣笑成这样,估计这日子从高二开始要不太平了。
走到b楼楼底,布告栏前已经围了一圈人。沈闵州借着身高优势看过去,寻找了一番,在高二三班下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把三班名录都看一遍,他还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人,董昕依,何帆,姚志远路又言,查亦鸣。
嚯。
向阳三中不分名义上的实验班和普世意义上的混世班。校长的理念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不会把尖子生全部聚集在个别班,榜上倒数一锅乱粥炖在一起,施行成绩上的优劣隔离。
于是分班这件事,多了许多戏剧化的可能。
校长说是这么说,涉及到师资分配的时候,细看还是有套路的。师资好的班级,尖子生相对来说比例要大一些,所谓差生也是相对来说不那么令人头疼的,不打扰别人的。
沈闵州所分到的三班就是这样。成绩较差的几个,皆为特长生或者艺术生。
比如体育生查亦鸣,和艺术生路又言。
可是这两个人分一块儿,是会产生老师们预料不到的化学反应的。
沈闵州走进旧班级高一九班,仿佛已经看到那颗粉白色的脑袋上悬着“易燃易爆炸”五个字。
他拉开椅子坐到他旁边,“下学期还做同桌吗”
路又言听闻愣了一下,抬起眼皮看他。
路又言一双杏眼,一边眼皮是大外双,一边是内双,一大一小并不对称,但却很好看。
沈闵州“你没看分班我们都在三班。”
路又言嗯了声,稍稍松了口气。
路又言跟沈闵州初中就是同班兼同桌,混到同个高中又当了一年同桌,实属缘分,没想到高二分班还能分在一起。
无论路又言抗拒去看的分班结果如何,有这个老熟人在,他一下子好受很多。
听班主任开个班会,问问作业进度,发表一下临别感言,大家就会前往新班级了。原九班班主任老蒋在讲桌前激昂发言,路又言一直垂着头。
沈闵州压低声音,开始打预防针。
“你知道查亦鸣在哪个班吗”
“不知道。”
路又言声音压得比沈闵州还低,一听这个名字脸就黑了,精神层面的黑。
而路又言其实很白。即使窗帘拉了大半避开直射,靠窗向阳而坐,他的皮肤白到发光,配上粉白色的额发和脸颊上的雀斑,用前座董昕依的话来形容就是
有男团那味了。
加上他细胳膊细腿儿,整个人很小只,乍一看挺可爱,还有个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昵称小麻雀。
董昕依对他的男团定义是队霸团宠。
“我看到了,查亦鸣跟我们”
马尾辫一扫,董昕依刚回过头想要跟他们说话,讲台上的老蒋唤她,“董昕依,拉下窗帘,晃眼了都。”
“啊,好。”
董昕依倾身一拽,窗帘完全闭合。
路又言桌前的那道光消失了。
通过窗帘缝隙能看见的,几个在楼下打球的体育生,也消失了。
查亦鸣在哪个班,路又言不知道。毕竟上学期期末他们在吵架,成绩和分班志愿都没跟对方讲。
具体的吵架原因早就忘了,他俩三句话不和就能冷战三小时,吵架太正常了,几乎不需要理由。
路又言就是看查亦鸣不顺眼。
同一个男的,从初中开始,上学在隔壁班,放学回家在隔壁屋,晚上睡觉隔着一面墙,还会跑到梦里作怪。
看他顺眼是必不可能的。
干坐了一会儿,路又言举起了手。
白晃晃的胳膊晃进眼中,老蒋停顿,“路又言”
路又言“肚子疼,去厕所。”
老蒋挥了挥手,路又言起身走向后门。老蒋继续苦口婆心“这天啊,是热,但你们也别老贪凉,雪糕少吃点,别净对着空调吹”
一走出班门,热浪立刻围住他。蝉鸣声不绝于耳,空调发动机嗡嗡轻响,少年跑过空下来的楼梯,离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更近了一些。
他把自己的衣服下摆扯得皱巴,停在了公告栏前。
文科,高二三班。路又言迅速扫了一眼,视线越过自己和沈闵州的名字,定格在最后一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