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撞见婚礼 (1/2)
苏望亭走向田边,拿起水壶,拧开转身往田埂上一坐,仰头抬手,刚要把壶里的水往嘴里倒,就看到从山里转出来一个眉目如画、清新灵动的少女。
顿时手下一顿,呆呆地看着她踩着夕阳渐渐走近,翠绿的青山在她背后,衬得她皮肤雪白玉透。抬首转眸之间,眼眸流转,如盈盈秋水。
狠狠地眨了下眼,确定不是幻觉,赶紧手肘撞了撞刚在他身边落座的赵学兵,“那、那是谁”
赵学兵顺着他的目光所指望过去,也怔了怔,然后微微摇头,“不认识,应该是新来的知青。”
他们村子里,土生土长不出这般清灵婉约、贵气天成的灵动少女。
隔壁地里的一中年农妇正好劳作到旁边,闻言朝路边看了一下,顿时笑了,“她呀是我们大队里前阵子来的知青,叫陈素素。”
说着,看到风知意正路过他们这的路边,直起身,扬声朝她招呼,“陈知青,你这是打哪儿来呢这么大包小包的。”
风知意脚下一顿,扭头看过来,见是村里跟谁都能自来熟说上两句的大嘴巴钱婶子,就微微一笑,“是钱婶子啊,放假还忙呢我刚打县城回来,取了家里寄来的包裹。”
“嗨,这不家里张口吃饭的嘴多么,想多挣两个工分。”钱婶子看着她又是背着又是提着的大包小包,满眼精光,“哟这么多东西你家里可真惦记着你”
“我出门在外嘛,家里难免惦记着些。”风知意浅笑盈盈,入乡随俗地跟她唠了几句嗑,低调委婉地让她知道自己家里给她寄了一大堆好东西来。
想必经过钱婶子的大嘴巴,不出两天,全大队的人都会知道,她背后有个富裕的家庭有多看重她。
以后那些想要找茬的人,可都会好好掂量掂量是不是能惹得起她。再者,她拿出个什么好东西来用,可都有了缘由。
钱婶子满足了八卦欲,风知意也达到了目的,两人愉快地结束了交谈相互告辞。
在一旁围观的赵学兵喝完手中水壶里的水,扭头看到苏望亭目光追随着那女知青看痴了去。伸手在他眼前晃晃,“看什么呢别忘了你来之前,老首长是怎么交代你的。”
苏望亭恋恋不舍地收回眼神,摸摸胸膛里那颗“噗通噗通”激烈跳着的心,感觉都快跳出来追着人去,“我不惹事,我就正儿八经地处个对象都不行”
赵学兵挑眉,“你认真的”
苏望亭重重点头,“真的不能再真”
想起那女知青莞尔一笑的样子,虽然不是冲着他笑,但他还是恍若看到了春暖花开、看到了漫天的星光璀璨,一下子就沉醉了进去。
赵学兵看他认真严肃的样子,抬眼看了下风知意已经远得快看不见的背影,不置可否地捡起农具,“先下工吧。”
走远的风知意不知道有人想打她的主意,她提着大包小包,一路略显高调地进村,居然迎面撞上了一支迎亲队伍
身穿军绿装、胸前配着大红花的新郎,用半新的自行车推着穿着红褂子的新娘走在最前面,其后跟着几个大小伙子抬着桌子椅子柜子床等家具。
再前后左右还跟着大量的围观人群,整个队伍就显得浩浩荡荡、热闹非凡。
赶紧让到路旁,跟所有人围观的路人一样,好奇地看着这声势浩大的接亲队伍缓缓走近的同时,听到人群里议论纷纷,说什么有排面、三十六条腿、太得脸了等词。
风知意心下莞尔,或许放在这个时代,这个在她看来有点简单寒酸的婚礼,或许算得上是豪华盛大
在听到新娘还有块手表做聘礼时,风知意一怔,随即定睛看向正好从她面前经过的新娘手腕上,果然看见了自己昨天借给女主的手表。
风知意“”
突然有种“围观热闹,却意外吃到跟自己有关的瓜”的感觉。
顿时心下微妙,敢情这就是女主二堂哥和村花何美丽的婚礼昨天不是说还没谈好吗咋今天就结婚了动作这么快吗
待婚礼队伍浩浩荡荡地过去,风知意提着东西回到知青宿舍,见一个人都没在,估计要么是去看婚礼热闹了,要么是去县城还没回来,或者是在排练准备晚上的节目。
她把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放在宿舍里,然后去空间沐浴了一番,换掉一身占满灰尘的衣服出了门。
晚上大队里吃大锅饭,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况,到哪里吃什么时候开始吃是在食堂么她打算去食堂看看情况。
不过靠近食堂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提着凳子、抬着桌子在往食堂那边赶。
风知意正纳闷时,遇到了带她一起干过好几次活的社员一个年轻的大姑娘。
大姑娘告诉她,那是因为吃大锅饭食堂里的桌椅不够,让社员们从家里带过去。
风知意闻言,立马愁他们知青没有吃饭的桌凳。
对方让她不要担心,说是食堂本来就有些桌凳的,够用。社员们把自家的桌凳抬过去,是为了到时候能坐着看节目看电影。
等边聊边走到食堂外,风知意才领会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食堂外面那个偌大的晒谷场,现在已经摆满了各家带来的桌凳。
而晒谷场一旁,有一处高地棚子,以前估计是为了放农作物避雨的,现在布置成了简易的舞台,应该是作为表演舞台用。
还有晒谷场的另一边,也挂起了一张大大的白布,据说是看电影用。
看惯了全息投影的风知意对这个还颇感兴趣,频频看了那白布好几眼。
见此,走在她身边、跟她说话的大姑娘笑道,“这个电影等晚上节目表演完再放的,咱们赶紧去找位置坐下,不然一会没位置了。”
说着,就拉着她熟练而又灵活地在桌凳间穿梭。
风知意意外地怔了一下,“你不跟你家人坐在一块儿”
她看别人家,都是一家人一块坐自己家里搬来的桌凳旁。
“这你就不懂了吧”大姑娘压低声音凑到她耳边,“这吃饭十人一桌,很多家里没分家,三四代同堂可不止十口人,多出来的零数都让人跟别
顿时手下一顿,呆呆地看着她踩着夕阳渐渐走近,翠绿的青山在她背后,衬得她皮肤雪白玉透。抬首转眸之间,眼眸流转,如盈盈秋水。
狠狠地眨了下眼,确定不是幻觉,赶紧手肘撞了撞刚在他身边落座的赵学兵,“那、那是谁”
赵学兵顺着他的目光所指望过去,也怔了怔,然后微微摇头,“不认识,应该是新来的知青。”
他们村子里,土生土长不出这般清灵婉约、贵气天成的灵动少女。
隔壁地里的一中年农妇正好劳作到旁边,闻言朝路边看了一下,顿时笑了,“她呀是我们大队里前阵子来的知青,叫陈素素。”
说着,看到风知意正路过他们这的路边,直起身,扬声朝她招呼,“陈知青,你这是打哪儿来呢这么大包小包的。”
风知意脚下一顿,扭头看过来,见是村里跟谁都能自来熟说上两句的大嘴巴钱婶子,就微微一笑,“是钱婶子啊,放假还忙呢我刚打县城回来,取了家里寄来的包裹。”
“嗨,这不家里张口吃饭的嘴多么,想多挣两个工分。”钱婶子看着她又是背着又是提着的大包小包,满眼精光,“哟这么多东西你家里可真惦记着你”
“我出门在外嘛,家里难免惦记着些。”风知意浅笑盈盈,入乡随俗地跟她唠了几句嗑,低调委婉地让她知道自己家里给她寄了一大堆好东西来。
想必经过钱婶子的大嘴巴,不出两天,全大队的人都会知道,她背后有个富裕的家庭有多看重她。
以后那些想要找茬的人,可都会好好掂量掂量是不是能惹得起她。再者,她拿出个什么好东西来用,可都有了缘由。
钱婶子满足了八卦欲,风知意也达到了目的,两人愉快地结束了交谈相互告辞。
在一旁围观的赵学兵喝完手中水壶里的水,扭头看到苏望亭目光追随着那女知青看痴了去。伸手在他眼前晃晃,“看什么呢别忘了你来之前,老首长是怎么交代你的。”
苏望亭恋恋不舍地收回眼神,摸摸胸膛里那颗“噗通噗通”激烈跳着的心,感觉都快跳出来追着人去,“我不惹事,我就正儿八经地处个对象都不行”
赵学兵挑眉,“你认真的”
苏望亭重重点头,“真的不能再真”
想起那女知青莞尔一笑的样子,虽然不是冲着他笑,但他还是恍若看到了春暖花开、看到了漫天的星光璀璨,一下子就沉醉了进去。
赵学兵看他认真严肃的样子,抬眼看了下风知意已经远得快看不见的背影,不置可否地捡起农具,“先下工吧。”
走远的风知意不知道有人想打她的主意,她提着大包小包,一路略显高调地进村,居然迎面撞上了一支迎亲队伍
身穿军绿装、胸前配着大红花的新郎,用半新的自行车推着穿着红褂子的新娘走在最前面,其后跟着几个大小伙子抬着桌子椅子柜子床等家具。
再前后左右还跟着大量的围观人群,整个队伍就显得浩浩荡荡、热闹非凡。
赶紧让到路旁,跟所有人围观的路人一样,好奇地看着这声势浩大的接亲队伍缓缓走近的同时,听到人群里议论纷纷,说什么有排面、三十六条腿、太得脸了等词。
风知意心下莞尔,或许放在这个时代,这个在她看来有点简单寒酸的婚礼,或许算得上是豪华盛大
在听到新娘还有块手表做聘礼时,风知意一怔,随即定睛看向正好从她面前经过的新娘手腕上,果然看见了自己昨天借给女主的手表。
风知意“”
突然有种“围观热闹,却意外吃到跟自己有关的瓜”的感觉。
顿时心下微妙,敢情这就是女主二堂哥和村花何美丽的婚礼昨天不是说还没谈好吗咋今天就结婚了动作这么快吗
待婚礼队伍浩浩荡荡地过去,风知意提着东西回到知青宿舍,见一个人都没在,估计要么是去看婚礼热闹了,要么是去县城还没回来,或者是在排练准备晚上的节目。
她把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放在宿舍里,然后去空间沐浴了一番,换掉一身占满灰尘的衣服出了门。
晚上大队里吃大锅饭,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况,到哪里吃什么时候开始吃是在食堂么她打算去食堂看看情况。
不过靠近食堂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提着凳子、抬着桌子在往食堂那边赶。
风知意正纳闷时,遇到了带她一起干过好几次活的社员一个年轻的大姑娘。
大姑娘告诉她,那是因为吃大锅饭食堂里的桌椅不够,让社员们从家里带过去。
风知意闻言,立马愁他们知青没有吃饭的桌凳。
对方让她不要担心,说是食堂本来就有些桌凳的,够用。社员们把自家的桌凳抬过去,是为了到时候能坐着看节目看电影。
等边聊边走到食堂外,风知意才领会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食堂外面那个偌大的晒谷场,现在已经摆满了各家带来的桌凳。
而晒谷场一旁,有一处高地棚子,以前估计是为了放农作物避雨的,现在布置成了简易的舞台,应该是作为表演舞台用。
还有晒谷场的另一边,也挂起了一张大大的白布,据说是看电影用。
看惯了全息投影的风知意对这个还颇感兴趣,频频看了那白布好几眼。
见此,走在她身边、跟她说话的大姑娘笑道,“这个电影等晚上节目表演完再放的,咱们赶紧去找位置坐下,不然一会没位置了。”
说着,就拉着她熟练而又灵活地在桌凳间穿梭。
风知意意外地怔了一下,“你不跟你家人坐在一块儿”
她看别人家,都是一家人一块坐自己家里搬来的桌凳旁。
“这你就不懂了吧”大姑娘压低声音凑到她耳边,“这吃饭十人一桌,很多家里没分家,三四代同堂可不止十口人,多出来的零数都让人跟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