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位置。”
“我座在哪”柳韵致旋即追问。她方才随姐姐和三皇子右去左来,见各官员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就一直在想,自己和姐姐坐哪
熊公公依旧是满面笑容“二位姑娘要去陛下身边扇扇子。”
亡故奴籍,哪有座位
况且马上要施行南奴令了,南奴岂能与北人同席同坐
陛下说让参加,只是让她们做执扇女婢罢了。
柳韵致瞬间脸色煞白。
柳韵心心中亦觉痛苦,却极力忍住,与妹妹一道,忍辱往上,接过另一内侍准备的凉扇。不一会皇帝驾临,坐于上首御座之上,柳韵心柳韵致就执扇给他轻轻的摇。
诸位皇子前来给皇帝行礼,接着各位公主亦来问安。高贵的公主们各个鬓如乌云,颈长如鹅,参拜后由人服伺,在上首坐下。
柳韵致年纪小,不及柳韵心心性,难以克制想到自己也曾是公主,也曾这般,人人对她伏低。
而今、而今
柳韵致继而又想到刚刚还和姐姐一起见了一个老熟人少傅元博。
元博从前是北朝的鸿胪寺少卿,携妻出使,那时柳韵致与父皇,两位姐姐一道接见了他。
当时觉着元博寻常,他妻子更是世俗且功利,根本不愿同粗鄙的北女多聊。现在想想,元博都做到少傅了,那个瞧不起的女人,人家现在的处境可比她好太多了。
原来不需倒影,青云就能反转跌坠淤泥。
一切只有时间算得到。
柳韵致心中怅然,木然摇着扇子,耳中根本听不到其它。
柳韵心却还能听能看,夏宴开始,伶伴奏乐,一队宫娥上前行礼后跳起了舞。
并不似南朝歌舞多有水袖,宫娥们的着装却很利落,各个举灯,甚至有六人穿的是男装
宫娥们跳得越来越欢快,开始唱起歌,声音充沛高亢,但是俚语,柳韵心听不懂。
皇帝突然开口“看得懂么”
柳韵心环顾尚空的四周,直到皇帝重复再问,才确定皇帝是同她说话。
“好像是在讲个故事。”柳韵心如实作答。
“对。”皇帝道,“这是我们的名剧,叫玉京缘,讲的是某个盛夏七夕,玉京办了灯会,名妓单芸与丫鬟夜游观灯,无意中救了一名乞丐,与他结缘,最后走到一起的故事。而这乞丐,真实身份其实是太子,后来做了皇帝。现在演的,就是最好看,最热闹的一段,单芸夜游七夕灯会。”
难怪会举灯跳舞,柳韵心心想“南地也有这段故事,不过叫金陵缘。”
南地的表演只单单几个人,甜翠流丽的唱,而且都是男伶,若有女角,就男扮女相,不像北地竟用群舞,全是女伶,女扮男装。
但故事是一样的。
皇帝却道“不不,金陵缘里丛芸莲是闺中小姐,不是名妓,她家虽然落魄,但剧里提到她祖父曾做到左相呢而且她在七夕遇着的也不是隐藏身份的太子,而是流落民间,不知自己身世的皇子。他自己都以为自己就是个猎户,虽然后来也做了皇帝。”
皇帝的指在座椅扶手的龙头上敲“玉京缘其实更像你们的话本落梅花。”
那个也是名妓和乞丐,乞丐最后做皇帝,名妓当上皇后的故事。
又问柳韵心“你读过吗”
“没有。”
“你不看话本”
“看过一些,但没有这本。”
皇帝发问不回头,只留个后脑勺对着柳韵心“宫里哪来的话本”
柳韵心读过那几本皆是末帝珍藏,但她肯定不能说真话“是我哥哥带进宫里。”
皇帝点头,以为不错,忽听得柳韵心竟主动问他“陛下对南地的话本和剧很熟”
皇帝原本轻敲的手倏地停滞,整个人身子也僵住,过会,重敲起来“熟啊,南地北地的朕都熟管它哪里,全天下都差不多,不过一个女子遇着一个夫君,这夫君无论是乞丐、屠户、文官、武将,最后统统会到朕这个位置,呵朕看不是他们想当皇帝,是本子里的姑娘,一个个非要当皇后。”皇帝手攥着龙头,回过身来,“当皇后有什么了不起”
皇帝的目光在柳韵心眼睛上游走,她的眸光清淡,看来在这位故人女儿身上,找不到这份执念的答案。
皇帝转回身,重背对柳韵心,坐定“朕自己也写了个话本,但不知该取什么名。”
“陛下可以说来听听。”
皇帝嘴角漾起微笑,仿佛期待这句话已久“一个北人男子,与一南女相爱,南女爱读话本听戏,北人也因此爱屋及乌。他俩一起在戏台前看了云中锦书,里头周锦书一遭回到十年前。人潮如织,南女依偎在北人肩头,笑称若自己回到十年前,第一件事就是北上寻得男子,提前十年相爱。她声音温柔,字句缱绻,北人听得身心俱化,是夜北人回家,一觉再醒,竟到了十年后。他以为与南女早已儿女绕膝,然而却是孑孓孤零他在十年后的世间心慌意乱打听,得知二人已分开五年,南女早已嫁入金陵宫中”
荒诞离奇的话本,柳韵心尚在怔忪,皇帝已继续道“北人不知他们为何分开急急从北赴南,但他只是个庶出的北朝皇子,怎有机会见到尊贵的太子嫡母,南国皇后”
皇帝声音颤动“北人只能回去,重挣一个机会,当他再以储君身份南下时,迟了七日,南女香消玉殒,他只见着她的女儿。在上一世他们还相爱时,设想过许多将来,其中就有长女的小名。北人见着她的女儿,和另一个男人生的女儿,竟叫着他们当年一起商量出的名字”
“我座在哪”柳韵致旋即追问。她方才随姐姐和三皇子右去左来,见各官员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就一直在想,自己和姐姐坐哪
熊公公依旧是满面笑容“二位姑娘要去陛下身边扇扇子。”
亡故奴籍,哪有座位
况且马上要施行南奴令了,南奴岂能与北人同席同坐
陛下说让参加,只是让她们做执扇女婢罢了。
柳韵致瞬间脸色煞白。
柳韵心心中亦觉痛苦,却极力忍住,与妹妹一道,忍辱往上,接过另一内侍准备的凉扇。不一会皇帝驾临,坐于上首御座之上,柳韵心柳韵致就执扇给他轻轻的摇。
诸位皇子前来给皇帝行礼,接着各位公主亦来问安。高贵的公主们各个鬓如乌云,颈长如鹅,参拜后由人服伺,在上首坐下。
柳韵致年纪小,不及柳韵心心性,难以克制想到自己也曾是公主,也曾这般,人人对她伏低。
而今、而今
柳韵致继而又想到刚刚还和姐姐一起见了一个老熟人少傅元博。
元博从前是北朝的鸿胪寺少卿,携妻出使,那时柳韵致与父皇,两位姐姐一道接见了他。
当时觉着元博寻常,他妻子更是世俗且功利,根本不愿同粗鄙的北女多聊。现在想想,元博都做到少傅了,那个瞧不起的女人,人家现在的处境可比她好太多了。
原来不需倒影,青云就能反转跌坠淤泥。
一切只有时间算得到。
柳韵致心中怅然,木然摇着扇子,耳中根本听不到其它。
柳韵心却还能听能看,夏宴开始,伶伴奏乐,一队宫娥上前行礼后跳起了舞。
并不似南朝歌舞多有水袖,宫娥们的着装却很利落,各个举灯,甚至有六人穿的是男装
宫娥们跳得越来越欢快,开始唱起歌,声音充沛高亢,但是俚语,柳韵心听不懂。
皇帝突然开口“看得懂么”
柳韵心环顾尚空的四周,直到皇帝重复再问,才确定皇帝是同她说话。
“好像是在讲个故事。”柳韵心如实作答。
“对。”皇帝道,“这是我们的名剧,叫玉京缘,讲的是某个盛夏七夕,玉京办了灯会,名妓单芸与丫鬟夜游观灯,无意中救了一名乞丐,与他结缘,最后走到一起的故事。而这乞丐,真实身份其实是太子,后来做了皇帝。现在演的,就是最好看,最热闹的一段,单芸夜游七夕灯会。”
难怪会举灯跳舞,柳韵心心想“南地也有这段故事,不过叫金陵缘。”
南地的表演只单单几个人,甜翠流丽的唱,而且都是男伶,若有女角,就男扮女相,不像北地竟用群舞,全是女伶,女扮男装。
但故事是一样的。
皇帝却道“不不,金陵缘里丛芸莲是闺中小姐,不是名妓,她家虽然落魄,但剧里提到她祖父曾做到左相呢而且她在七夕遇着的也不是隐藏身份的太子,而是流落民间,不知自己身世的皇子。他自己都以为自己就是个猎户,虽然后来也做了皇帝。”
皇帝的指在座椅扶手的龙头上敲“玉京缘其实更像你们的话本落梅花。”
那个也是名妓和乞丐,乞丐最后做皇帝,名妓当上皇后的故事。
又问柳韵心“你读过吗”
“没有。”
“你不看话本”
“看过一些,但没有这本。”
皇帝发问不回头,只留个后脑勺对着柳韵心“宫里哪来的话本”
柳韵心读过那几本皆是末帝珍藏,但她肯定不能说真话“是我哥哥带进宫里。”
皇帝点头,以为不错,忽听得柳韵心竟主动问他“陛下对南地的话本和剧很熟”
皇帝原本轻敲的手倏地停滞,整个人身子也僵住,过会,重敲起来“熟啊,南地北地的朕都熟管它哪里,全天下都差不多,不过一个女子遇着一个夫君,这夫君无论是乞丐、屠户、文官、武将,最后统统会到朕这个位置,呵朕看不是他们想当皇帝,是本子里的姑娘,一个个非要当皇后。”皇帝手攥着龙头,回过身来,“当皇后有什么了不起”
皇帝的目光在柳韵心眼睛上游走,她的眸光清淡,看来在这位故人女儿身上,找不到这份执念的答案。
皇帝转回身,重背对柳韵心,坐定“朕自己也写了个话本,但不知该取什么名。”
“陛下可以说来听听。”
皇帝嘴角漾起微笑,仿佛期待这句话已久“一个北人男子,与一南女相爱,南女爱读话本听戏,北人也因此爱屋及乌。他俩一起在戏台前看了云中锦书,里头周锦书一遭回到十年前。人潮如织,南女依偎在北人肩头,笑称若自己回到十年前,第一件事就是北上寻得男子,提前十年相爱。她声音温柔,字句缱绻,北人听得身心俱化,是夜北人回家,一觉再醒,竟到了十年后。他以为与南女早已儿女绕膝,然而却是孑孓孤零他在十年后的世间心慌意乱打听,得知二人已分开五年,南女早已嫁入金陵宫中”
荒诞离奇的话本,柳韵心尚在怔忪,皇帝已继续道“北人不知他们为何分开急急从北赴南,但他只是个庶出的北朝皇子,怎有机会见到尊贵的太子嫡母,南国皇后”
皇帝声音颤动“北人只能回去,重挣一个机会,当他再以储君身份南下时,迟了七日,南女香消玉殒,他只见着她的女儿。在上一世他们还相爱时,设想过许多将来,其中就有长女的小名。北人见着她的女儿,和另一个男人生的女儿,竟叫着他们当年一起商量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