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1/2)
第18章
下了朝,霍青钟连忙就回了乾清宫,脚刚迈进门槛,西边连廊处二喜风风火火地赶来,见着他忙要行礼,霍青钟招招手,着急问“怎么样查出来了吗”
二喜喘着粗气点点头,脑门儿上一头的汗,直累得说不出话来。
霍青钟皱着眉,道“先把气儿喘匀,喝口水慢慢说。”
两人一同迈进大殿里,霍青钟还亲手给他倒了杯水,二喜咕噜喝了一大壶,擦了擦嘴忙说“探花郎,是探花郎”
霍青钟愣愣地,问“什么探花郎”
“沈姑娘许的人家是探花郎,杨狄盛大人。”二喜说道,末了还补了一句,“是您亲自封的翰林院修撰。”
霍青钟顿住,脑袋里忽然浮现秋闱殿试那天的情形,因为在赵二李三的衬托下,她对这个探花郎记忆深刻,心道原来是他。
二喜弓腰上前,试探性地道“主子,要不直接找个由头,把沈姑娘直接接进宫来,实在不行,就下旨吧”
霍青钟转头看他,“下什么旨”
“圣旨啊”二喜道,“直接封了妃,择日进宫,趁着现在那头还没生米煮成熟饭,先下手为强,回头等人下了聘礼,您再下手,就就成了昏君了。”最后一句,二喜说得极为小声。
四德子也跟在后面附和道“是啊主子,您不是真心喜欢沈姑娘么奴才瞧着,沈姑娘也对您有意,要是回头那探花郎真下了聘礼了,您可就可就”
霍青钟问“可就什么”
四德子支吾道“就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平时吵架斗嘴的两人,这会居然全达成一致,瞧这架势,要是再晚一步,到手的老婆就飞了。霍青钟腾地站起来,着急忙慌乱投医问道“可可朕没下过旨啊要怎么下”说着又慌慌张张走到书桌旁,抬手拂开桌上的奏折,拿出宣纸来,作势下笔问,“是要在这上面写么”
四德子不知道,转头朝向二喜,二喜在宫里时间长,他上前说道“下旨意您得要印章,印章如今在太后娘娘那儿呢。”
霍青钟拿着毛笔愣怔住,墨汁顺着笔尖滴落,在宣纸上晕染出一个大大的墨点。
“在太后那儿”霍青钟扔掉手里的笔,惆怅道,“那怎么办”
她的亲娘还一门心思等着她封刘昭凝为后呢这个时候要是让她知道,她想娶阿蕴做皇后,这不是绝无可能么
二喜和四德子也犯难,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霍青钟在身后椅子上坐下来,想了想忽然说“朕有个法子。”
二喜问“什么法子”
霍青钟朝他使了个眼色,说“宣探花郎进宫。”
二喜和四德子两人面面相觑,忽然明白过来,这是沈姑娘这头不行,就准备在另一头下功夫呢
二喜忙应道“是奴才省得”
半个时辰之后,乾清宫书房内,霍青钟端正坐在案旁,翻看着案上的奏折,磕磕绊绊半天才看了几本。
屋内静悄悄地,底下站着个人,是杨狄盛。从进来已经有两刻钟了,行了礼之后就一直站在那儿。二喜瞥了眼坐在上面的主子,明明是他将人叫来,结果就这么将人晾着,连一句话都没说。
往日里也没见主子这么用功过,今儿也不知道演的哪出儿
又约莫等了两刻钟,霍青钟才放下手里的奏折,抬头打量了下站在下面的人,她只见过他一次,是在秋闱殿试上,当时她没怎么细瞧,这会打量了下,倒是有读书人的风范。
“探花郎啊。”她开口叫了句。
杨狄盛听见皇帝的声音,忙将腰压得更低,垂首福道“皇上。”
“你可知今日朕叫你来,是为何事”霍青钟故作深沉问道。
杨狄盛低垂着脑袋,愣了下说“臣不知。”
霍青钟吊着眼梢瞥了下他,有种凌驾之上的气势,其实起先她对这个探花郎还是挺有好感的,毕竟也是她当时力排众难亲封的,可谁知他竟与阿蕴有婚约在身,现在她看这个杨狄盛,怎么看怎么觉得难受。
“探花郎祖上是哪里人”她突然问了句。
杨狄盛又愣了下,今日无缘无故皇帝召他前来,原以为有要事,谁知这会又问起别的来,他心中忐忑,将身子压低回复道“臣祖上是柳州人氏。”
“柳州”霍青钟轻念了句,随即又侃侃道,“探花郎好文采,当日秋闱殿试之时,原本是该中状元的,如今成了探花郎,心中有无记恨朕”
话一出,杨狄盛惶恐地立马跪趴在地,诚惶诚恐道“臣不敢,皇上是天子,万事自有考量。臣考取功名,是为报效陛下,报效朝廷,怎敢生出此等异心臣万万不敢。”
霍青钟走下来,俯身虚托起他,客套道“探花郎不必多礼,当日没给杨爱卿这个状元郎,朕这心里啊,颇为愧疚。今日听闻杨爱卿是柳州人氏,朕突然想起来,柳州还缺个刺史,是正四品中州刺史,朕打算派杨爱卿过去,杨爱卿觉得怎么样”
话
下了朝,霍青钟连忙就回了乾清宫,脚刚迈进门槛,西边连廊处二喜风风火火地赶来,见着他忙要行礼,霍青钟招招手,着急问“怎么样查出来了吗”
二喜喘着粗气点点头,脑门儿上一头的汗,直累得说不出话来。
霍青钟皱着眉,道“先把气儿喘匀,喝口水慢慢说。”
两人一同迈进大殿里,霍青钟还亲手给他倒了杯水,二喜咕噜喝了一大壶,擦了擦嘴忙说“探花郎,是探花郎”
霍青钟愣愣地,问“什么探花郎”
“沈姑娘许的人家是探花郎,杨狄盛大人。”二喜说道,末了还补了一句,“是您亲自封的翰林院修撰。”
霍青钟顿住,脑袋里忽然浮现秋闱殿试那天的情形,因为在赵二李三的衬托下,她对这个探花郎记忆深刻,心道原来是他。
二喜弓腰上前,试探性地道“主子,要不直接找个由头,把沈姑娘直接接进宫来,实在不行,就下旨吧”
霍青钟转头看他,“下什么旨”
“圣旨啊”二喜道,“直接封了妃,择日进宫,趁着现在那头还没生米煮成熟饭,先下手为强,回头等人下了聘礼,您再下手,就就成了昏君了。”最后一句,二喜说得极为小声。
四德子也跟在后面附和道“是啊主子,您不是真心喜欢沈姑娘么奴才瞧着,沈姑娘也对您有意,要是回头那探花郎真下了聘礼了,您可就可就”
霍青钟问“可就什么”
四德子支吾道“就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平时吵架斗嘴的两人,这会居然全达成一致,瞧这架势,要是再晚一步,到手的老婆就飞了。霍青钟腾地站起来,着急忙慌乱投医问道“可可朕没下过旨啊要怎么下”说着又慌慌张张走到书桌旁,抬手拂开桌上的奏折,拿出宣纸来,作势下笔问,“是要在这上面写么”
四德子不知道,转头朝向二喜,二喜在宫里时间长,他上前说道“下旨意您得要印章,印章如今在太后娘娘那儿呢。”
霍青钟拿着毛笔愣怔住,墨汁顺着笔尖滴落,在宣纸上晕染出一个大大的墨点。
“在太后那儿”霍青钟扔掉手里的笔,惆怅道,“那怎么办”
她的亲娘还一门心思等着她封刘昭凝为后呢这个时候要是让她知道,她想娶阿蕴做皇后,这不是绝无可能么
二喜和四德子也犯难,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霍青钟在身后椅子上坐下来,想了想忽然说“朕有个法子。”
二喜问“什么法子”
霍青钟朝他使了个眼色,说“宣探花郎进宫。”
二喜和四德子两人面面相觑,忽然明白过来,这是沈姑娘这头不行,就准备在另一头下功夫呢
二喜忙应道“是奴才省得”
半个时辰之后,乾清宫书房内,霍青钟端正坐在案旁,翻看着案上的奏折,磕磕绊绊半天才看了几本。
屋内静悄悄地,底下站着个人,是杨狄盛。从进来已经有两刻钟了,行了礼之后就一直站在那儿。二喜瞥了眼坐在上面的主子,明明是他将人叫来,结果就这么将人晾着,连一句话都没说。
往日里也没见主子这么用功过,今儿也不知道演的哪出儿
又约莫等了两刻钟,霍青钟才放下手里的奏折,抬头打量了下站在下面的人,她只见过他一次,是在秋闱殿试上,当时她没怎么细瞧,这会打量了下,倒是有读书人的风范。
“探花郎啊。”她开口叫了句。
杨狄盛听见皇帝的声音,忙将腰压得更低,垂首福道“皇上。”
“你可知今日朕叫你来,是为何事”霍青钟故作深沉问道。
杨狄盛低垂着脑袋,愣了下说“臣不知。”
霍青钟吊着眼梢瞥了下他,有种凌驾之上的气势,其实起先她对这个探花郎还是挺有好感的,毕竟也是她当时力排众难亲封的,可谁知他竟与阿蕴有婚约在身,现在她看这个杨狄盛,怎么看怎么觉得难受。
“探花郎祖上是哪里人”她突然问了句。
杨狄盛又愣了下,今日无缘无故皇帝召他前来,原以为有要事,谁知这会又问起别的来,他心中忐忑,将身子压低回复道“臣祖上是柳州人氏。”
“柳州”霍青钟轻念了句,随即又侃侃道,“探花郎好文采,当日秋闱殿试之时,原本是该中状元的,如今成了探花郎,心中有无记恨朕”
话一出,杨狄盛惶恐地立马跪趴在地,诚惶诚恐道“臣不敢,皇上是天子,万事自有考量。臣考取功名,是为报效陛下,报效朝廷,怎敢生出此等异心臣万万不敢。”
霍青钟走下来,俯身虚托起他,客套道“探花郎不必多礼,当日没给杨爱卿这个状元郎,朕这心里啊,颇为愧疚。今日听闻杨爱卿是柳州人氏,朕突然想起来,柳州还缺个刺史,是正四品中州刺史,朕打算派杨爱卿过去,杨爱卿觉得怎么样”
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