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日进斗金 (1/2)
半年过去了,清云斋生意大火,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温酒把一部分赚来的钱投入到新的产业里,又分别开了一家茶楼和书斋,剩下大头的部分全都用来培养了工匠,以期能早日实现对打火机镜子等物的量产。
这天早晨,温酒依旧早起,到郊外树林一僻静处练功。即使出门在外,她也没有放松过修炼。
温酒和舅舅约定,每年要回山上接受考核,要是被他发现修为止步不前,就不许再下山了,并且还有闭关把落下的修为都补回来。
这也是温酒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的最大原因。
温酒也从来没有忘记过除妖。听闻到哪里有妖邪作祟,温酒都会立刻出发去平息邪祟。
这半年来,温酒寻到了几个可靠的管事,使自己从许多繁杂事务中抽身,又回到了无事一身轻的状态。
清闲下来以后,温酒立马着手筹划一件她一直想做的事。
以前,温酒每每走在街上时,看到有幼小的乞儿面庞脏污,吃着残羹冷炙,总是觉得很心疼。
可一次两次的施舍,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处境。
更让人难过的是,对比起一些刚出生就被至亲丢弃,甚至没有机会活下去的婴儿,乞儿们的境遇居然还算好的
所以,温酒建立了一个育婴堂,取名平安馆。
这里没有人知道她的小名平安,这样取名叫着也不算尴尬。
平安馆收留所有无家可归的孩子。
温酒请专门的人过来照看他们,还在馆里办了学堂,请了先生为大一些的孩子启蒙。
十岁以上的孩子,温酒让他们自己选择是继续读书,还是要学一门手艺。
至少让从馆里出去的每个孩子都能活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酒的赚钱事业越来越红火。
书局里。
由于温酒改进了民间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书,造纸成本更低,印刷的墨迹也更清晰了。因为书局的图书物美价廉的关系,渐渐的,书局一家独大。
温酒也渐渐增办了造纸厂和印刷厂,秉承着和气生财的原则,把同版本的书籍低价卖给同行书局。
温酒还把记忆中的古诗词抄录出来,署名华夏,印刷出版推广。
华夏诗集一经问世,就如在平静的海面上扔下一颗巨石,浪花激起十丈高。举世哗然,纷纷询问华夏先生是何许人也。
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巨著,温酒只记得一些大概的情节,列好大纲,请人代笔,一样是以华夏先生的名义出版。
只可惜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比原作差远了,只剩下几分“味道”,却也比大多数的书好上太多了。
西厢记桃花扇这样的戏曲作品也是如此。
一时间,“华夏”先生的名号传遍了世间。
茶馆里。
由于书局出版的小说数量愈发增多,种类也更琳琅满目。
说书先生能讲的故事也就多了许多。
况且茶楼和书局同为温酒的产业,总是能先一步拿到小说后续的文稿。
引得无数书迷慕名前来听书,吃着茶馆的瓜子水果点心,为说书先生讲的某个情节拍案叫绝
茶馆也总是火爆,座无虚席。
戏园子里。
台上人粉墨登场,百转千回的唱着西厢记、桃花扇、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后世家喻户晓的故事。
新开的清云斋分店里。
温酒把地址选在了定州城最繁华的大街上。
分店极为宽敞,有四层楼。
温酒计划着,一楼卖能让食客打包走的食物。
比如包子点心手抓饼,寿司蛋糕蛋黄派等。
二楼卖火锅,三楼自助餐,四楼常规点菜。
温酒旗下的成衣铺子,脂粉铺,首饰店等产业也在街上遍地开花。
镜子、打火机、香水、玻璃等物也成功生产。
世人对这些新生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商人们见有利可图,纷纷来到定州城进货,把这些货物销往各地。
温酒凭一己之力使得定州城成为各地的贸易中心,她自己也一跃成为定州城首富。
温酒平时一直带着她娘亲的玉佩,以隐匿气息。
在需要的时候,她会换上男装,用玉佩使自己的外貌变英气,化名“温九”,自称定州首富温姑娘的“哥哥”。
“首富”光环太过耀眼,一举一动都有很多人在关注。
温酒只好给自己套上了这层马甲,这才行事才又方便了起来。
有了这层马甲,温酒暗搓搓的把一些从前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提升日程。
比如说,逛青楼。
听闻这天晚上春风楼有花魁选举大会,温酒换上男装,给玉佩中输入了法力,化身为“温九”,兴冲冲拉着小厮阿福跑去看热闹。
阿福一路上憋红了脸,极力劝阻温酒,就差抱着大腿不让她去了。
温酒丝毫不理会阿福的话。
阿福只好扭扭捏捏的也跟在她身后。
温酒把一部分赚来的钱投入到新的产业里,又分别开了一家茶楼和书斋,剩下大头的部分全都用来培养了工匠,以期能早日实现对打火机镜子等物的量产。
这天早晨,温酒依旧早起,到郊外树林一僻静处练功。即使出门在外,她也没有放松过修炼。
温酒和舅舅约定,每年要回山上接受考核,要是被他发现修为止步不前,就不许再下山了,并且还有闭关把落下的修为都补回来。
这也是温酒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的最大原因。
温酒也从来没有忘记过除妖。听闻到哪里有妖邪作祟,温酒都会立刻出发去平息邪祟。
这半年来,温酒寻到了几个可靠的管事,使自己从许多繁杂事务中抽身,又回到了无事一身轻的状态。
清闲下来以后,温酒立马着手筹划一件她一直想做的事。
以前,温酒每每走在街上时,看到有幼小的乞儿面庞脏污,吃着残羹冷炙,总是觉得很心疼。
可一次两次的施舍,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处境。
更让人难过的是,对比起一些刚出生就被至亲丢弃,甚至没有机会活下去的婴儿,乞儿们的境遇居然还算好的
所以,温酒建立了一个育婴堂,取名平安馆。
这里没有人知道她的小名平安,这样取名叫着也不算尴尬。
平安馆收留所有无家可归的孩子。
温酒请专门的人过来照看他们,还在馆里办了学堂,请了先生为大一些的孩子启蒙。
十岁以上的孩子,温酒让他们自己选择是继续读书,还是要学一门手艺。
至少让从馆里出去的每个孩子都能活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酒的赚钱事业越来越红火。
书局里。
由于温酒改进了民间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书,造纸成本更低,印刷的墨迹也更清晰了。因为书局的图书物美价廉的关系,渐渐的,书局一家独大。
温酒也渐渐增办了造纸厂和印刷厂,秉承着和气生财的原则,把同版本的书籍低价卖给同行书局。
温酒还把记忆中的古诗词抄录出来,署名华夏,印刷出版推广。
华夏诗集一经问世,就如在平静的海面上扔下一颗巨石,浪花激起十丈高。举世哗然,纷纷询问华夏先生是何许人也。
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巨著,温酒只记得一些大概的情节,列好大纲,请人代笔,一样是以华夏先生的名义出版。
只可惜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比原作差远了,只剩下几分“味道”,却也比大多数的书好上太多了。
西厢记桃花扇这样的戏曲作品也是如此。
一时间,“华夏”先生的名号传遍了世间。
茶馆里。
由于书局出版的小说数量愈发增多,种类也更琳琅满目。
说书先生能讲的故事也就多了许多。
况且茶楼和书局同为温酒的产业,总是能先一步拿到小说后续的文稿。
引得无数书迷慕名前来听书,吃着茶馆的瓜子水果点心,为说书先生讲的某个情节拍案叫绝
茶馆也总是火爆,座无虚席。
戏园子里。
台上人粉墨登场,百转千回的唱着西厢记、桃花扇、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后世家喻户晓的故事。
新开的清云斋分店里。
温酒把地址选在了定州城最繁华的大街上。
分店极为宽敞,有四层楼。
温酒计划着,一楼卖能让食客打包走的食物。
比如包子点心手抓饼,寿司蛋糕蛋黄派等。
二楼卖火锅,三楼自助餐,四楼常规点菜。
温酒旗下的成衣铺子,脂粉铺,首饰店等产业也在街上遍地开花。
镜子、打火机、香水、玻璃等物也成功生产。
世人对这些新生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商人们见有利可图,纷纷来到定州城进货,把这些货物销往各地。
温酒凭一己之力使得定州城成为各地的贸易中心,她自己也一跃成为定州城首富。
温酒平时一直带着她娘亲的玉佩,以隐匿气息。
在需要的时候,她会换上男装,用玉佩使自己的外貌变英气,化名“温九”,自称定州首富温姑娘的“哥哥”。
“首富”光环太过耀眼,一举一动都有很多人在关注。
温酒只好给自己套上了这层马甲,这才行事才又方便了起来。
有了这层马甲,温酒暗搓搓的把一些从前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提升日程。
比如说,逛青楼。
听闻这天晚上春风楼有花魁选举大会,温酒换上男装,给玉佩中输入了法力,化身为“温九”,兴冲冲拉着小厮阿福跑去看热闹。
阿福一路上憋红了脸,极力劝阻温酒,就差抱着大腿不让她去了。
温酒丝毫不理会阿福的话。
阿福只好扭扭捏捏的也跟在她身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