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钟离市不在营地。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钟离将军天未亮时就入宫去等着上朝了。
传信官和营地里的千机军根本不知道半夜劫营只是一个开始。
大营到京城的路上,一支羽箭划破空气,箭镞没入传信官胸口,他来不及发出痛呼就一头栽倒摔落马下。路旁地势较高的山石后探出半个身子,一身戎装的程昱从上跃下,拦住失去主人继续疯跑的马儿,来到传信官身前确认其死亡。
崔校尉领着骑兵退守二十里外,在天光大亮时,一千五百骑兵裹挟着尘土奔袭而来,由一名骑兵中尉率领。在他们之后是于艺将军带领的两万余步兵疾步行军。
步兵行动速度慢,赶到大营尚需不少时间,骑兵中尉看了看天色,直接对崔校尉下令,趁千机军忙于救火整顿期间发动突袭。
劫营的目的一是削弱对方军队数量;二是使对方陷入短暂的慌乱,乱其军心;三是制造趁乱突袭的时机。
现在时机制造出来了,于艺的计策就是让两千骑兵为前锋进行突袭,而他率的大军趁此时间明目张胆的赶路。
营地建在野外开阔平坦地带,两千骑兵的战马轰隆隆冲杀近来,对着慌乱无措没有防备的步兵营地挥动阔刀,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战斗结束得很快。
江辞调来的这两千骑兵可是北军中的精锐之师,拥有丰富的对战夷狄骑兵经验。首次对战步兵,不见半点错乱,在这支骑兵眼中,连悍勇的夷狄人他们都不怕,何况乱七八糟杵在地上跟木桩子似的步兵呢。
于艺将军说他们是为诛杀昏庸无道的皇帝而来。他们在边疆保护皇帝的江山,皇帝却不肯保护他们远在家乡的亲人,这样的皇帝该死,护卫着这个昏君的军队就是他们的敌军因此他们对着千机军将士砍杀毫不手软。
于艺从军三十年,在北军经营多年,他当北军的统领将军近乎十年,整支北军十万将士几乎是他的亲兵。所以无需朝廷的虎符和调令,就凭他这个人,他就能调走三万人马悄悄前来京城。
而江辞从三年前在一次战役中救了于艺,由此因军功升迁为将,然后连胜数仗,几退夷狄大军,一步步爬到了于艺的上头,顶替他成了统军将军。于艺非但没有心生怨恨,反而真心诚意钦佩江辞。
于艺这个与夷狄人打了半辈子仗的汉子对夷狄是恨到骨子里的,经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却始终无法真正击退夷狄,在草原上杀得他们溃不成军,夹着尾巴躲回草原深处。然而这件事,江辞做到了,并且不止一次。
江辞说皇帝构陷要杀自己,这样的朝廷不值得他继续效忠,他要反,于艺二话不说,领着三万将士离开边关,随他一起反。
比江辞更早,于艺在多年前就已经对这个晦暗无光的朝廷失望至极了。只是他没那个魄力和能力反。
但他相信江辞,江辞一定可以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