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三刻,太子持虎符从京郊千机军大营调出两万士兵。不知是不是受了人点拨,太子主动要求调走一万精兵,并属意钟离将军随军出征。
    这简直是天助江辞,算计来算计去,谁都没算到太子蠢得令人发指。
    抽走千机军主力并一个统领将军,那不是等于将整个京城送进乱臣贼子口中吗偏偏站在太子的立场,他与他阵营的人或许正沾沾自喜。带走的千机军越厉害,他们平乱事宜就越万无一失。
    钟离市闻得调令,整个人愣了,然后反应迅速的拒接调令“末将感染恶疾,恐难以出行。”
    太子傻眼,瞅着眼前壮硕的汉子,横看竖看没看出他哪里难以出行。
    钟离市垂着头,眼神闪烁,恭恭敬敬跪下,声音却依旧冷硬“非是末将推脱,而是依照千机军军规,千机军中郎将不得擅离京城、不受命离营。”
    这就是十成十的推脱了,所谓军规也就是糊弄太子这样不懂军务的人。千机军中郎将统管千机军大营内事务,上面若调个将军来领兵,他自然可以听凭调令随军或守营。可皇帝派来的人是太子,除太子外也没指个将军,那他们的军队去了南郡,谁指挥战斗
    太子美滋滋的想着叫钟离市一起走,就指望他打仗呢,如今让钟离市一顿忽悠,他便懵了。
    皇帝早朝已下令大军即日出发,士兵都清点好了,临了将军说他不能走太子要是这时候进宫去问皇帝,那不显得他特别无能
    太子天天琢磨着摁死他几个弟弟,抑或是皇帝老子什么时候归天,换他当皇帝,他哪懂千机军的事啊,更不知道钟离市说的是真是假。
    这可怎么办
    太子急得冒汗。
    钟离市面瘫着一张脸,显得特别诚实可靠,他道“太子若不信,可召军医来询问,末将确实感染恶疾,无法随军出行。”
    太子深吸一口气,果然召来军医。
    千机军有一位正职军医,数位副职医官,经询问,几人均称钟离将军身染重病,难以成行。太子没有办法,硬着头皮率领两万千机军开拔。
    太子怕担责,出发前派人进宫禀报此事。
    皇帝知晓后不甚在意,想了想,祖宗诏书确实提过千机军中郎将不能随意离京,便随意安抚几句,命钟离市好生养病。
    他们都没想过,钟离市任命千机军中郎将九年,整个军队固若铁桶,那军中军医还不是听钟离市的话,说有恶疾就是恶疾。
    太子首次出征,但因为出征目的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好事,皇帝没有亲自送行。只有文武百官候在郊外,为大岐国的储君送行。
    大将军江辞亦在群臣之列。他没有在太子身边看到钟离市,感到有些奇怪,待军队浩浩荡荡起行,他眸光一沉,眉头拧起。
    最后,江辞终于找到了钟离市的身影。对方率着一队士兵处在军列最后,半跪抱拳执礼,以将士的礼仪送千机军出征。
    江辞的目光扫过步伐整齐的出征队伍,从他们精良的武器铠甲到少数校尉官所骑的战马掠过,直到视线落在某个尉官身上。
    那人有点眼熟。
    四年前,江辞尚不是统领一方大军的将军,那人曾担任他的上峰校尉,后来正值千机军选调精兵,那人被当时的北军统领于艺推举至千机军中。
    记忆里不错的江辞不由露出一个真切的笑容。视野的余光落到钟离市身上,很快收回。他不知道这位钟离将军在想什么,但他知道太子带走军队里有精兵。
    每少一个精兵,对江辞就多一分有利。从各地边军抽掉上来的是精兵,江辞从北部边境调来的三万人同样是精兵。
    他江辞练的兵,不比任何军队的差
    何况千机军驻守京城,因地制宜皆是步兵。而他的北军戍守北部,所抵御夷狄是草原游牧部族,为与之对抗,北军中有骑兵。这次江辞调来三万人马,其中便有两千骑兵。
    送走太子,众臣散去,时候也不早了,有些大臣索性不回部门办公,提早下了班。江辞今天整日没有去枢密院,却在大部分人偷懒下班的此时跑去枢密院,状若无事的搬走数箱卷宗。
    枢密使傅大人不在,枢密院里江辞官职第二大,还在办公的几个小虾米哪里有置喙大官的余地,不明所以看着江辞泰然自若的连箱搬走不少卷宗,好奇之心蠢蠢欲动,却没胆子问。
    在大官儿眼里江辞不算什么,在他们这些小官小吏面前,那江辞还是很可怕的。
    江辞只道要带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天道劝我处对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沸反盈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沸反盈天并收藏天道劝我处对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