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美人姝
文有月无灯
晋江文学城首发
正月末,立春才过十来天。
扫尾的最后一场雪融的极慢,分明见了春光,却一日日把天儿往寒里带。
曲折蜿蜒的穿廊和晨阳连成赤红的描线,循影似的重叠盘绕,飞檐翘角的凝冰褪薄成水顺着瓦当往下坠,声响四溅。
掺和细碎的脚步声渐近,看见个深碧色衣裳的婆子,从院子大步横穿过来,急匆匆上了庭阶,抬手将推槅门,复又放下,回身问“郡主可醒了”
侍门的丫头屈了屈身,“回方妈妈话,郡主早出了门,说怕误了给老夫人请安的时辰,连早膳都未曾用”
“什么时辰出的院子”她才从老夫人院子过来,这一路连人影儿都未瞧见。
小丫鬟愈发小了声“有些时候了,我瞧着是往那边去的。”说完抬手往东指了指。
方妈妈顺着方向望过去。
廊下高挂的紫檀绣笼淌着风微荡,一声漾过去,一声徉回来,吱呀吱呀的声音擦挨着耳朵,晃得她心里发紧
东边可不是什么老夫人的住处。
婆子丫鬟火急火燎,从廊巷寻过去,狗洞子草窝粗枝儿树翻干净了,也没见郡主的人影。
只剩下东偏角开的一处门,隔墙就是应天书院。
从垂花门望进。
青绿的竹丛,层层叠叠的细长叶片,肖似逐光所裁远山的剪影。
“看清楚前面有人没”
说话的人藏在竹茏里,前后瞅瞅,最后转过头,半张面掩在翠色之中,美人尖尖,柳眉杏眼,唇红含珠,水光光的一双乌眸微睇。
随侍的丫鬟唤作七宝,站在一拢竹子后面,左右探看过,摇摇头,“应当是没别的人走着里的。”
这条道是徐府通书院,为府里的哥儿读书专门辟出来的,确实平日里少有人经过。
徐冬姝缓下口气,走出竹丛,往檐角边靠。
越往里走,就离徐府越远。七宝胆战心惊,小声劝道“郡主,回去罢,您这都走到书院里头了,上回您过来给人瞧见,闲话说了小半个月才止住,莫要再犯险了。”
冬姝目光微闪,面上有些不大明显的难堪,她转过头瞪七宝“我明明走的光明正大,她们背地里嚼闲话做伪人君子,为何要说是我的错”
说起,她就十分不服气。那日来应天书院寻林二哥,撞见几个读书人,本没有当回事,哪知道这几人搬弄口舌的本事竟然比妇人还要厉害。
不出一日,徐家郡主私会外男的事情便传的沸沸扬扬。
“我与林百絮本就定过亲,算什么外男”冬姝撇撇嘴,想起那几个读书人,就气的紧。
转过墙角往前去,是一方廊台,风吹的青竹叶簌簌作响,隐约听见说话声,
冬姝将身子矮下去,扒开叶片去看。
上头站着个玉冠华服的公子哥,玉面薄粉,风度翩翩,正低头笑着。
“郡主。”七宝轻声唤她,“是林二公子”
徐林两家做配,青梅竹马,金童玉女,林家哥儿自然也是一副好相貌。
冬姝眼睛一亮,捞起裙幅就往廊台上转,步子将迈出去,突的顿在半空
这个斜角过去,才看见林百絮身侧遮蔽住的人,月白色莲纹暗绣的裙衫,青烟似的立在廊台上,是不大出挑的长相,却依仗一身出尘的气质撑着。
是她的继妹徐冬芮。
徐冬姝抬起的脚僵持在半空中许久,才落下。她看见林百絮手中捏着一个月白色荷包,用的是苏绣。
新鲜又热乎,应该是才从徐冬芮手里接过去。
初春的风仍旧是凉飕飕的,从竹叶的缝隙淌过,吹在冬姝的脸上。
廊上的笑声你来我往,她突然就想起母亲过世时候的唢呐声,听起来也是一样的味道,天没亮就敲敲打打,酸臭至极又扎人耳朵。
“郡主”这景七宝一并看了全概,瞧见郡主面色已经不大对,忙小声唤她。
半响冬姝才转过头,目光腾挪到青石板上,她拿脚胡乱踢了踢,一颗不大不小的石粒儿从旮旯里滚出来,恰巧停在冬姝脚下。
一耳听廊上人
文有月无灯
晋江文学城首发
正月末,立春才过十来天。
扫尾的最后一场雪融的极慢,分明见了春光,却一日日把天儿往寒里带。
曲折蜿蜒的穿廊和晨阳连成赤红的描线,循影似的重叠盘绕,飞檐翘角的凝冰褪薄成水顺着瓦当往下坠,声响四溅。
掺和细碎的脚步声渐近,看见个深碧色衣裳的婆子,从院子大步横穿过来,急匆匆上了庭阶,抬手将推槅门,复又放下,回身问“郡主可醒了”
侍门的丫头屈了屈身,“回方妈妈话,郡主早出了门,说怕误了给老夫人请安的时辰,连早膳都未曾用”
“什么时辰出的院子”她才从老夫人院子过来,这一路连人影儿都未瞧见。
小丫鬟愈发小了声“有些时候了,我瞧着是往那边去的。”说完抬手往东指了指。
方妈妈顺着方向望过去。
廊下高挂的紫檀绣笼淌着风微荡,一声漾过去,一声徉回来,吱呀吱呀的声音擦挨着耳朵,晃得她心里发紧
东边可不是什么老夫人的住处。
婆子丫鬟火急火燎,从廊巷寻过去,狗洞子草窝粗枝儿树翻干净了,也没见郡主的人影。
只剩下东偏角开的一处门,隔墙就是应天书院。
从垂花门望进。
青绿的竹丛,层层叠叠的细长叶片,肖似逐光所裁远山的剪影。
“看清楚前面有人没”
说话的人藏在竹茏里,前后瞅瞅,最后转过头,半张面掩在翠色之中,美人尖尖,柳眉杏眼,唇红含珠,水光光的一双乌眸微睇。
随侍的丫鬟唤作七宝,站在一拢竹子后面,左右探看过,摇摇头,“应当是没别的人走着里的。”
这条道是徐府通书院,为府里的哥儿读书专门辟出来的,确实平日里少有人经过。
徐冬姝缓下口气,走出竹丛,往檐角边靠。
越往里走,就离徐府越远。七宝胆战心惊,小声劝道“郡主,回去罢,您这都走到书院里头了,上回您过来给人瞧见,闲话说了小半个月才止住,莫要再犯险了。”
冬姝目光微闪,面上有些不大明显的难堪,她转过头瞪七宝“我明明走的光明正大,她们背地里嚼闲话做伪人君子,为何要说是我的错”
说起,她就十分不服气。那日来应天书院寻林二哥,撞见几个读书人,本没有当回事,哪知道这几人搬弄口舌的本事竟然比妇人还要厉害。
不出一日,徐家郡主私会外男的事情便传的沸沸扬扬。
“我与林百絮本就定过亲,算什么外男”冬姝撇撇嘴,想起那几个读书人,就气的紧。
转过墙角往前去,是一方廊台,风吹的青竹叶簌簌作响,隐约听见说话声,
冬姝将身子矮下去,扒开叶片去看。
上头站着个玉冠华服的公子哥,玉面薄粉,风度翩翩,正低头笑着。
“郡主。”七宝轻声唤她,“是林二公子”
徐林两家做配,青梅竹马,金童玉女,林家哥儿自然也是一副好相貌。
冬姝眼睛一亮,捞起裙幅就往廊台上转,步子将迈出去,突的顿在半空
这个斜角过去,才看见林百絮身侧遮蔽住的人,月白色莲纹暗绣的裙衫,青烟似的立在廊台上,是不大出挑的长相,却依仗一身出尘的气质撑着。
是她的继妹徐冬芮。
徐冬姝抬起的脚僵持在半空中许久,才落下。她看见林百絮手中捏着一个月白色荷包,用的是苏绣。
新鲜又热乎,应该是才从徐冬芮手里接过去。
初春的风仍旧是凉飕飕的,从竹叶的缝隙淌过,吹在冬姝的脸上。
廊上的笑声你来我往,她突然就想起母亲过世时候的唢呐声,听起来也是一样的味道,天没亮就敲敲打打,酸臭至极又扎人耳朵。
“郡主”这景七宝一并看了全概,瞧见郡主面色已经不大对,忙小声唤她。
半响冬姝才转过头,目光腾挪到青石板上,她拿脚胡乱踢了踢,一颗不大不小的石粒儿从旮旯里滚出来,恰巧停在冬姝脚下。
一耳听廊上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