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瓜, 陈暮慈同学是什么时候展现出来美术天赋呢。
    倪芝和陈烟桥都说不清楚,他们发现时候,小西瓜已经画得挺好的了。
    倪芝和陈烟桥这对夫妇档, 沉迷经营火锅店, 对小西瓜采取了自由放养政策。
    倪芝只负责接送他上下学, 晚上接了他又去火锅店, 全家一起陪着陈烟桥,陈烟桥把二楼的荒芜的房间重新捯饬出来。
    这说起来, 还有段故事。
    倪芝过了当老板娘的瘾,看陈烟桥接手后日渐步入正轨,就开始追求自己事业的新。她无聊时候, 给那种观察社会的半学术半面向大众的公众号写文章,时间长了,还有一批读者拥蹙。
    她也不给自己压力, 一个月接个两三篇, 有时候一篇都不写。
    这回她接了个最感兴趣的, 观察街头巷尾火锅店里地域美食社会学。
    因为就地取材,倪芝给陈烟桥提了几个要求。
    第一, 要住在火锅店里, 体验传统的夫妻把店子当家的经营模式, 方便二十四小时观察。
    第二, 为期一个月。
    第三, 小西瓜暂时请陈父陈母照顾。
    本来二楼就是个小阁楼,是当年陈父陈母艰苦创业时候住的地方。那时候陈父通宵炒火锅底料, 让陈母先去休息。陈母总能从窗户里看他, 半夜都是隔一会爬起来一下,两人隔着一层楼相视一笑, 再苦再累再闷热的夜晚都会有白昼。
    后来经济好了,开始租房再买房,就把狭小又透着火锅味儿的阁楼废弃了,只放些杂物。
    陈烟桥叫了个保洁团队上门清理一整天,重新换了床垫之类的家具。
    第一晚,倪芝兴奋有余。
    她说,“烟叔,我现在睡觉都能闻到火锅味儿。”
    “嗯。”
    “我还能听见楼下街道上打麻将的声音。”
    “嗯。”
    “我呼吸里仿佛都是市井的气息。”
    陈烟桥闭着眼睛,几乎是懒懒地用喉结滚了滚,碾压声带出来个含糊不清的嗓音。
    倪芝晃了晃他们互相扣着的手。
    “烟叔,你有没有听我说,你现在对我越来越敷衍了。“
    “不是,”陈烟桥轻笑,“你过来,枕我肩上吧。”
    “嗯。”
    他仍闭着眼睛,有一搭没一搭地抚倪芝的头发。
    “我就是这种环境下长大的,6岁开始吧,到10岁我都睡在这个房间里。”
    倪芝没听他说过这些童年细节,只知道他说小时候父母不管他,他成天混。
    “我爸,跟你说过了,有个文艺梦。我爷爷在老家是木匠,我爸认识我妈时候一贫如洗,我妈是成都人,被我爸拐跑回老家了。我爸就抛下文艺梦,俩人开起火锅店。后来他俩生意好起来,我爸觉得对不起我妈,还是想把火锅店开成都去。”
    “大概是六岁以前,我在爷爷身边呆着。爸妈把火锅店开去成都以后,接我去成都上学。那时候真难啊,我记得不清楚了,就记得很难。”
    “成都生意不好做吧,不像我们那个小县城,努力点总是能温饱。他们嫌租房贵,就住这儿,我们一家三口住。有时候我半夜起来,能看见我爸蹲厕所门口抽闷烟。
    倪芝有些难过地应了一声。
    陈烟桥还是笑,“我小时候不懂,没事儿。现在是体会到我爸有多难了,就我记得二楼厕所的灯坏了,我爸都舍不得换,我还觉得好玩。”
    “我爸妈很轴,很费工序。人家都偷工减料,后来这条街上生意最好那家被检查出来重复用火锅底料。他们没了竞争,靠口碑一点点生意好了。”
    “就是街角那家,现在是家超市。”
    陈烟桥没继续说以前的苦,“我后来不住这儿了,但这条街上的一草一木我都记得。楼下的麻将馆,最早是个树下的摊子,后来开起来的,我妈最爱去。倒数第二个下水道有划痕,我以前在上面刻过字。对面的夫妻最爱吵架,现在吵了一辈子了,他有个小三,其实就在隔壁那趟街,是个卖冰粉的,我们都扒过墙角。”
    倪芝问他,“还有呢”
    “还有啊,我还爱去街机店,总借这个理由在这儿混着帮忙。”
    “那个院子里有个美术老师,总偷偷开班,我就在门外看着,被我妈的麻友碰见过。后来我家里条件好点,就送我去正儿八经学了。”
    “哦,门牌号39那个台球馆。我第一次学抽烟,就在那儿。”
    “丫头,我们很不一样。你很理想主义,很浪漫,循规蹈矩中又有颗渴望接触外界的灵魂。我真怕你是被我这种市井气息吸引,叛逆心思作祟,才跟了我。”
    倪芝安安静静想了一会,“是有点,我喜欢丈量一个人灵魂的厚度。”
    “发现什么”
    “你就是个深渊,可惜我跑不了了。”
    两人打打闹闹亲热一会儿,就睡了。
    倪芝当老板娘认真,观察起火锅社会学也认真。她还查了许多文献,喊陈烟桥过来看。“你们四川人,知道冰粉的历史吗”
    陈烟桥哪儿知道,胡乱猜,“不就是从报刊亭发迹的吗”
    倪芝敲屏幕,“错,你看这段,据成都地方志记载,冰粉这一传统小吃始于明末清初时期的武阳今彭山县。而其前身即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如楚辞九歌山鬼中象征芳洁清高的薜荔。”
    陈烟桥听着都头疼,他甚至在想,自己连找两个滨大毕业的文科姑娘是不是个错误,总有种把小学“并背诵全文”带到四十岁的错觉。
    倪芝是真的投入工作。
    想着她上午说的,到了下午,陈烟桥亲自下厨,给她打了一碗冰粉儿,加了她最喜欢的山楂。
    倪芝边吃边点头,“这么细细品来,真是这样。火锅是粗犷的辣味,冰粉是甘甜清凉的细腻,一静一动。跟这篇说的一样,巴山蜀水之地豪放外表下隐藏着的不易察觉的温婉与细腻。”
    陈烟桥“”
    陈烟桥很快就反悔了倪芝提的几个火锅社会学观察要求。
    因为她时常和食客聊天,倪芝生了小西瓜几年,身材早恢复了,比少女时候的成熟感更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病树与烂柯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舍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舍曼并收藏病树与烂柯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