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长子送来的瓜果, 云氏对于自己先前张罗的准备带去京师的瓜果未免心存疑虑, 问谢子安道“老爷, 妾身节后进京还要带瓜果吗”
    虽说都是上品,但比儿子媳妇送来的贡品还是有差距。若只儿子也就罢了, 偏中间夹了个儿媳妇, 云氏未免觉得有点拿不出手,没面子。
    “带吧”谢子安不以为然道“这贡果虽好, 只怕数量有限。且尚儿又送了这许多来, 再还有一车送去家乡,手头不会剩多少。”
    “等孙子出生, 人情往来少不了。你带了去给他走礼赏人, 到底比庄子自产的好些”
    他京师十年又不是白待的,自是知道京官的日子是天壤之别没门路的真是苦死。
    怎么说他现也是一省学政,送进京的瓜果都是辖内顶尖,于一般京官而言算是有钱难买的好物。
    比太平庄和他那个在京庄子的出产强多了。
    再说尚儿一个翰林如何能一直拿贡品走礼
    就是有也不成。
    没得招御史台弹劾, 陛下生疑。
    转念想起儿子家信里提到的房屋一事谢子安借题发挥道“自家的儿子媳妇,即便现在京混得好些,比咱们当初强, 那也还是咱们的儿子媳妇,一家人你少吃心。”
    “若是儿子没本事,你烦恼倒也罢了, 现儿子有本事, 你再一味的想这些有的没的, 可是自寻烦恼”
    “养儿胜父, 那可是别人想都想不来的福分。对于福气,世人说惯了的量大福大,你遇事得往宽处想”
    习惯了谢子安丈八灯台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脾性,谢福垂手听着谢子安的滔滔,眉毛动都没动一下他早就见怪不怪了。
    被男人当面戳破小心思,云氏多少有些尴尬,无奈挽尊道“瞧老爷说的,刚我不过是想着千里不贩粗这句古话多问一句罢了。难道在老爷眼里我是那小气量的人”
    耳听云氏不说妾身,而是我,谢子安便知一贯好脾气的媳妇急了,无辜道“我不过是给你提个醒而已,你着什么急啊”
    “刚才说不要吃心,你这就又来了气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云氏
    云氏有口难辨,气得不想说话。谢子安探头细察一回方才问道“你想过这回进京住哪里吗”
    云氏闻言一愣,疑惑道“不是尚儿的赐宅吗”
    谢子安点头道“是赐宅没错,但哪个院子呢主院”
    既然男人专程来问,云氏一句理所当然地是啊便卡在嗓子口。
    很认真的思了一会子,云氏方道“论理是该这样,但法理不外乎人情。尚儿媳妇现怀着身子,若是挪床,难保不动胎气。”
    “这俗话说得好,过头的儿子金不换。”
    话说至此,云氏恍然大悟道“敢情老爷绕了半天,就为和我说房屋的事真是的,我会和孙子争屋舍吗”
    嘴上说得大方,心里则不免想着这该不会是尚儿媳妇的主意吧
    云氏倒不疑儿子,只疑儿媳妇毕竟她儿媳妇的心眼不是一般的多,而她儿子别看是个状元,其实是个实心棒槌,对她再孝敬不过。
    云氏转又问道“老爷,今儿尚儿送果子来,必是还有信。信呢”
    她得亲眼瞧瞧尚儿媳妇是怎么蛊惑尚儿跟她一条心的。
    谢子安看谢福一眼,谢福双手呈上他刚仿制好的信,心里对谢子安的敬佩则达到了极点不愧是老爷,一切尽在帷幄
    看完信,眼见信里只是家常问好,并没提房屋的事,云氏方才去了疑,笑道“老爷放心,尚儿媳妇这胎关系着咱们谢氏一族的将来,我晓得轻重,不会叫尚儿媳妇给我腾地方”
    若只是男人为氏族未来的计议,云氏必没一点意见。
    “那真是我小人之心了”谢子安示意谢福收好信,好脾气道“雅儿,你大人大量,就别再计较了啊”
    “对了,此番进京,除了看顾尚儿媳妇外还有一件事。”
    云氏有了台阶便舍不得难为男人,立刻问道“什么事”
    “是奕儿的亲事。奕儿今年十一,过年就是十二,亲事也该打算起来了。我替奕儿卜了一卦,卦象显示往北方寻。”
    “咱们都已经在山东了。再往北可不就只有京师了吗所以你这回去京师趁着请酒倒是留心看看谁家的女孩儿好,回来告诉我。”
    有谢子安为长子选定红枣的珠玉在前,云氏为幼子相看媳妇不免压力山大,心有所感道“可惜大家闺秀不见外男,不然由老爷相看,倒是省事”
    必是一挑一个准。
    对此谢子安深以为然,忍不住嘚瑟道“许就是这个缘故才定了闺秀不见外男的规矩。见了,被相了面,没准就再嫁不出去了哈哈”
    午后回到书房,谢福方才问假信的事“老爷,这信要处理了吗”
    谢子安想想道“和尚儿那封收在一处吧等几年给他瞧瞧”
    “是”
    谢福答应一声开柜拿信匣子,谢子安倚在身后的椅背上跟心腹吐槽道“眼见也是当爹的人了,却还是连封家信都写不好”
    谢福笑“尚老爷能中状元会不会写信现这样写,都是因为尚老爷跟老爷是嫡亲的父子,无话不能说的意思。”
    “哼”谢子安不屑道“若非如此,我才不多这个事”
    谢福收好信,关上柜门转身道“老爷也就是嘴恨,其实心里比谁都疼尚老爷和尚太太。”
    “你知道什么”谢子安不肯承认。
    谢福笑容不变道“小人只知道不管尚老爷、尚太太在外头如何精明能干,在老爷眼里都还是要老爷疼惜包容的孩子。”
    难得的谢子安没有抬杠,而是感慨道“尚儿媳妇今年不过十八岁,进我谢家门却已有十年,其间功劳苦劳无数。现又要为我谢家开枝散叶,且又是头胎,我这个做公公的说不得要照拂一二,让她安心生产。”
    “可恶的只是尚儿。早在赐宅的时候我就表过了态度,偏又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越之细水长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卉苗菁彩并收藏穿越之细水长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