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虎锦书拿来的糕团点心太多, 李满囤目测自家吃不完,当场便赏了两份给张乙陆虎爹娘。

    张乙现在山东,他爹娘那份就由陆虎捎去。

    打发走陆虎, 李满囤又如样拿了两份给余曾氏。

    碧苔、金桂虽是丫头,但是跟陆虎、张乙一样的陪嫁。对她两个的爹娘,李满囤一般看待, 没有偏颇。

    余家三兄弟现谁家都不差一包点心几个馒头。但难得的是老爷太太看重的这一份脸面。

    余曾氏千恩万谢地接过点心, 一脸喜气地家去了。

    “太太,”李满囤转头嘱咐王氏“这点心和糕你再准备三份,午后贵中去私塾念书的时候我捎个爹、二伯和族长。”

    王氏答应一声,没有多言。

    这许多的点心,没道理只赏下人, 不送长辈。

    李高地看到李满囤拿来的衣服点心眉开眼笑地问道“红枣不是进京了吗”

    李满囤自豪“红枣人是进了京, 但礼不可废。这衣服都是红枣走前备好的,点心和糕则是谢老爷谢太太拿来的”

    闻言李高地去了红枣出门,不给自己孝敬的担心,呵呵点头道“好, 好啊, 红枣孝顺, 你亲家也有心”

    饭后喝茶丫头们端上清洗好的葫芦枣。

    谢尚看看红枣,拈起其中一粒犹带绿的枣子张口吟道“身着红嫁衣, 腰缠翠玉带。问姝何所归今科状元家。”

    正穿了一身家常红衣的红枣

    反应过来红枣不依道“我倒是嫁了老爷, 只是这翠玉带呢怎么从没见过”

    谢尚笑“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回头便给你打条翠玉带”

    他媳妇腰肢纤纤, 盈盈一握, 可惜日常穿袍,少有显露。打条翠玉带,就可以这样,那样。

    红枣可不知道谢尚已在脑里开上了车,天真笑道“我要翠玉带干啥倒是老爷,日常扎着玉带,现添条翠玉带配麒麟袍,如此有红有绿,可谓是福禄双全。”

    请君入瓮。

    “果然,”谢尚不要脸地搂着红枣道“我这个福禄官和你这个葫芦枣是天生一对。”

    红枣败退。

    红枣拗不过谢尚和他拥在一处歇了个超长午觉,直到掌灯方起。

    起来后晚饭。

    晚饭后喝茶谢尚方问显荣“给我舅舅的节礼拜帖送过去了吗”

    显荣应道“已经送过去了。小人送去时,舅老爷还没有下衙,舅太太接的礼单。舅太太说九月初八请老爷太太过去晚宴,到时表小姐和表姑爷也在,正好一起见见。”

    谢尚点点头,转脸告诉红枣道“做了官,除了每月逢十的休沐日和节假日外其他日子都要去衙门点卯。所以这京师官员间的宴请多是傍晚下衙后。”

    这风俗倒是和她前世上班类似。红枣挺满意如此重阳节她就可以和谢尚两个人在家过节了。

    “九号重阳,”谢尚果然道“是咱们来京后第一个大节,不用说必是在宅子里过。十号休沐,我带你去太平庄瞧瞧。”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京里的气候和咱们雉水城不同,你心里得留个印象。”

    媳妇能干。对于庄里事物,谢尚准备继续当甩手掌柜。

    能出去逛,红枣自是愿意,但她挂心次日谢尚上衙的事,迟疑道“老爷隔天就要去翰林院了吧”

    “无碍”谢尚不以为然道“庄子离城不远,跟在雉水城时你回趟娘家差不多的路程。而且庄子里有卧房,咱们可随意歇息。城门关前家来就行。”

    想想红枣又问“老爷,咱们不用给翰林院的周掌院和元大人送重阳节礼吗”

    一路的礼单可不是白看的。现红枣也账面上认识翰林院的大人物了。

    “要的,”谢尚点头“我原打算明后两天八号早晌自己亲自去送。”

    周文芳和元维都是谢尚的座师,所以即便明知两个人明后儿都不在家,谢尚也必是要亲跑一趟。

    谢尚和红枣说完今后几天的安排后又给他爹和他爷、他太爷爷写信报平安算日子,他信到雉水城的时候,他爹已然离家去山东赴任。

    红枣看谢尚写完信后,便想叫显真。

    谢尚阻止道“给岳父报个平安而已,你叫显真干什么我趁手就替你写了。”

    拿起笔,也不必红枣口述,谢尚笔走龙蛇转眼便写满了三张纸谢尚是真刀实枪考来的状元,替媳妇写封信自是手到擒来。

    红枣看得目瞪口呆,心里吐槽不已说好的代笔,怎么连问都不问一声,就自作主张了

    他还记得这是谁的信吗

    一气呵成写完,谢尚先自我欣赏一回,方递给红枣道“看看,怎么样”

    吐槽归吐槽,信件的文笔内容自是没得说不但把红枣想说的都说了,其措辞行文婉约缠绵更非红枣这个工科女所不能比。

    红枣看得服气,衷心赞道“老爷写的信自不用说。最难得的是老爷的这笔字,我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越之细水长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卉苗菁彩并收藏穿越之细水长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