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挑山工, 一个挑水, 两个挑酒, 下剩的十七个人中两个挑与碧霞娘娘的霞帔经幡、五个挑香烛灯油、五个挑米面粮油, 再五个挑与碧霞宫上下一应道人的冬衣。
似香火灯油米面等物早先已交给了庙里, 留下来的冬衣则得由谢尚亲交到道士们手里以示恭敬。
饭后主持遣小道士来请谢尚去大殿。红枣戴上帷帽同去。
谢尚进殿看到碧霞元君已然披挂上他今儿刚拿来的大红麒麟纹披风, 立告诉红枣道“那个麒麟披风就是我送的。”
虽是白天,且还点着灯烛, 但因殿堂高深的缘故, 光线依旧昏暗。加上帷帽上红纱遮挡,红枣连碧霞元君像的正脸都瞧不太清, 就更遑论神像背后系着的衣服花纹了。
谢尚看红枣一会儿左侧头一会儿右侧头, 猜她看不清,便抬手掀开红枣遮脸的红纱罩到帽顶, 然后笑道“这样看清了吧”
“看清了”红枣笑, 转又哦一声自信道“还看到了碧霞元君头顶的麒麟华盖”
碧霞元君塑像头顶上的华盖也似塑像上披的披风一般层层叠叠,怕是有上百件, 而谢尚专属的麒麟纹华盖正罩在最外侧。
谢尚闻言不免得意,继续告诉道“前面香案上的麒麟烛台也是”
主持和老道士已然在殿里等候。看到帷帽撩起后红枣的面容, 主持禁不住咦了一声赞叹道“好相貌”
“难得罕有不怪”
一句三叹的主持眼里的好相貌自然不仅仅是美貌。
老道士听后捻须自豪笑道“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的”
闻言主持心里立升起对谢家的同情这得被他师叔讹了多少酒
老道士不知道主持的腹诽。他今儿得了两担好酒, 省着点能喝一冬,心情正好, 好为人师道“尚哥儿你见过两回了。以后见也容易, 倒是他媳妇, 你乘现在仔细瞧瞧, 回头我给你说说她的事,你就能对上了。”
夫妻同生共死,气息相通。无奈越是富贵的人家越讲究男女大防,看相瞧气一般都只能看到男人。
难得今儿机会,老道士打算指点师侄相贵妇面。
他这点蹭酒喝的技艺还是得有个传人。
所谓布施,即是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
因果经说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谢家以读书科举起家得享富贵,故此特别喜欢施衣施饭印经出书以求子孙贤孝,富贵长存。
谢尚打小跟着谢老太爷、谢子安耳渲目染,今儿同媳妇来碧霞宫也备了给道人们的衣食一人一套包含棉帽、棉鞋、棉袄、棉裤的冬衣和一大包素油桃酥。
每份衣食打成包袱,由红枣递给谢尚,再由谢尚转递给碧霞宫一众驻持云游道士连厨房的烧火道人都没拉下。
先前红枣虽每尝跟着她婆云氏布施但都是把财物交到有限的几个人手里,跟完成任务一样,没甚感悟。
但今天红枣站在谢尚身后透过帷帽上的红纱看到几个小道人拿到桃酥后掩饰不住的欢喜,不免有些触景生情早年没甚肉吃的时候她也特馋油乎乎的桃酥。
这世不比前世,出家都是成年人的自我选择。
这世的出家人,特别是小孩子多是父母双亡,族人不靠、无家可归的孤儿这世可没有孤儿院。
事实存在的社会孤儿就有不少流向了庙观等方外之地。
好歹不会饿死,且成年后还能保有自由之身。
据说这大庆朝的开朝太祖早年为了糊口就曾出家做过和尚。
果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红枣感慨这碧霞宫,不过八十来个道人,结果却有十来个小道人。
谢尚来这儿散些钱也是该的。
给弱势群体关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既然这世的道观庙宇承担了孤儿院的功能,那往后年节她也应该给庙观送些新衣茶食,哄孩子们高兴高兴。
嫁入谢家十年,跟着公婆做了无数布施的红枣生平第一回体会到布施的意义,发心布施
布施好衣食,谢尚跟主持和老道士告辞。
老道士乘机拿出一张对叠的符道“尚哥儿,这是求子符。家去后你和你媳妇拜了三清后制成符水喝下就成。”
谢尚压根没接,只拱手笑道“老道爷,您早晌说的一事不烦二主。这符水还是请您老替我制了吧”
患得患失说的就是谢尚此时的心理太过重视头胎儿子,谢尚极担心自制符水时手不稳制废了。
老道士难得的没有借机敲竹杠要酒,干脆应道“好”
取一只干净茶碗,将符引燃后放入,然后浇上供桌上供着的净水,再供到三清像前。
谢尚屏息凝神地看着老道士动作,眼见老道士焚香,悄声提点红枣道“一会儿你同我一起拜。”
虽然心里排斥符水,但眼见谢尚如此重视,红枣只得私下安慰自己黄纸由草所制,染料取自栀子果和
似香火灯油米面等物早先已交给了庙里, 留下来的冬衣则得由谢尚亲交到道士们手里以示恭敬。
饭后主持遣小道士来请谢尚去大殿。红枣戴上帷帽同去。
谢尚进殿看到碧霞元君已然披挂上他今儿刚拿来的大红麒麟纹披风, 立告诉红枣道“那个麒麟披风就是我送的。”
虽是白天,且还点着灯烛, 但因殿堂高深的缘故, 光线依旧昏暗。加上帷帽上红纱遮挡,红枣连碧霞元君像的正脸都瞧不太清, 就更遑论神像背后系着的衣服花纹了。
谢尚看红枣一会儿左侧头一会儿右侧头, 猜她看不清,便抬手掀开红枣遮脸的红纱罩到帽顶, 然后笑道“这样看清了吧”
“看清了”红枣笑, 转又哦一声自信道“还看到了碧霞元君头顶的麒麟华盖”
碧霞元君塑像头顶上的华盖也似塑像上披的披风一般层层叠叠,怕是有上百件, 而谢尚专属的麒麟纹华盖正罩在最外侧。
谢尚闻言不免得意,继续告诉道“前面香案上的麒麟烛台也是”
主持和老道士已然在殿里等候。看到帷帽撩起后红枣的面容, 主持禁不住咦了一声赞叹道“好相貌”
“难得罕有不怪”
一句三叹的主持眼里的好相貌自然不仅仅是美貌。
老道士听后捻须自豪笑道“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的”
闻言主持心里立升起对谢家的同情这得被他师叔讹了多少酒
老道士不知道主持的腹诽。他今儿得了两担好酒, 省着点能喝一冬,心情正好, 好为人师道“尚哥儿你见过两回了。以后见也容易, 倒是他媳妇, 你乘现在仔细瞧瞧, 回头我给你说说她的事,你就能对上了。”
夫妻同生共死,气息相通。无奈越是富贵的人家越讲究男女大防,看相瞧气一般都只能看到男人。
难得今儿机会,老道士打算指点师侄相贵妇面。
他这点蹭酒喝的技艺还是得有个传人。
所谓布施,即是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
因果经说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谢家以读书科举起家得享富贵,故此特别喜欢施衣施饭印经出书以求子孙贤孝,富贵长存。
谢尚打小跟着谢老太爷、谢子安耳渲目染,今儿同媳妇来碧霞宫也备了给道人们的衣食一人一套包含棉帽、棉鞋、棉袄、棉裤的冬衣和一大包素油桃酥。
每份衣食打成包袱,由红枣递给谢尚,再由谢尚转递给碧霞宫一众驻持云游道士连厨房的烧火道人都没拉下。
先前红枣虽每尝跟着她婆云氏布施但都是把财物交到有限的几个人手里,跟完成任务一样,没甚感悟。
但今天红枣站在谢尚身后透过帷帽上的红纱看到几个小道人拿到桃酥后掩饰不住的欢喜,不免有些触景生情早年没甚肉吃的时候她也特馋油乎乎的桃酥。
这世不比前世,出家都是成年人的自我选择。
这世的出家人,特别是小孩子多是父母双亡,族人不靠、无家可归的孤儿这世可没有孤儿院。
事实存在的社会孤儿就有不少流向了庙观等方外之地。
好歹不会饿死,且成年后还能保有自由之身。
据说这大庆朝的开朝太祖早年为了糊口就曾出家做过和尚。
果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红枣感慨这碧霞宫,不过八十来个道人,结果却有十来个小道人。
谢尚来这儿散些钱也是该的。
给弱势群体关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既然这世的道观庙宇承担了孤儿院的功能,那往后年节她也应该给庙观送些新衣茶食,哄孩子们高兴高兴。
嫁入谢家十年,跟着公婆做了无数布施的红枣生平第一回体会到布施的意义,发心布施
布施好衣食,谢尚跟主持和老道士告辞。
老道士乘机拿出一张对叠的符道“尚哥儿,这是求子符。家去后你和你媳妇拜了三清后制成符水喝下就成。”
谢尚压根没接,只拱手笑道“老道爷,您早晌说的一事不烦二主。这符水还是请您老替我制了吧”
患得患失说的就是谢尚此时的心理太过重视头胎儿子,谢尚极担心自制符水时手不稳制废了。
老道士难得的没有借机敲竹杠要酒,干脆应道“好”
取一只干净茶碗,将符引燃后放入,然后浇上供桌上供着的净水,再供到三清像前。
谢尚屏息凝神地看着老道士动作,眼见老道士焚香,悄声提点红枣道“一会儿你同我一起拜。”
虽然心里排斥符水,但眼见谢尚如此重视,红枣只得私下安慰自己黄纸由草所制,染料取自栀子果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