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吃喜酒当着人不能问, 晚上进家听到买的人告诉说桂庄的余德送了贵吉的行李两只箱子来,李高地立刻问道“怎么多了只箱子”
箱子里是不是有谢大人给他的礼李高地心说即便不是狐裘,但也是类似。
总之李高地不能相信谢子安会不给他礼。
他可是红枣的爷爷, 算下来还是谢子安的长辈
于氏、李满仓、郭氏、李贵雨、李贵祥、郭香儿闻言眼光也都转向了箱子,关心地竖起耳朵, 心说这箱子里又是什么
李贵吉告诉道“腊月初十,贵中迎娶的那天正赶上谢大人升藩台, 全济南府的大人都去谢大人府上贺喜。”
回想起当时一街官中就他们能进提督衙门, 晚席喝了酒的李贵吉不免心生骄傲, 兴奋道“我同贵中他们也去了, 在那儿遇上胡藩台和舒老太爷。两位大人都与了我们见面礼。”
“再还有迎亲的时候舒老爷、舒太太还有冯家老太太也都给了见面礼。几下里的见面礼装到一处,就装了这一箱”
为免礼物被哥哥们瓜分, 李贵吉特意强调都是给他个人的见面礼
“这见面礼都是给你的”李高地犹不能信没他的礼,追问道。
李贵吉知道这事必得说清楚, 张口道“这回我们一辈十一个兄弟陪贵中去济南,一路都是同进同出, 收到的一应礼, 也都是写了姓名签子装好的,再没有错”
“似贵中, 他是新郎官,得的礼都是我们兄弟间的头一份, 而我们其他人则都是同样的十一份”
听起来确是无懈可击, 没他的皮裘, 李高地很不高兴, 叼起烟锅,懒怠问了。
于氏却插口问道“同样的十一份贵吉,你腰里挂的那块绿玉佩,我怎么瞅着和贵林、贵富、贵金他们的不同”
得了消渴症,于氏没了口福便特别在意穿戴。
“舒老太爷给的这玉佩,”李贵吉笑道“花样虽是不同,价钱其实是一样的。”
“这玉佩都是泰山玉。别看泰山玉也叫玉,其实市面上卖不上价,跟谢老太爷给贵中的那对和田玉的没法比贵中的那对玉佩值三百两,这泰山玉最多也就是三两”
“才只三两”于氏诧异“看着挺透的,颜色也好,比上等的翡翠也不差”
她想要
“现看着是还行。”贵吉笑道“不过这玉有个毛病,就是戴久了会浑浊。看着跟吸走了家宅或者人身上的秽气似的,所以山东人便以为这玉辟邪,做成玉佩当护身符一样戴身上辟邪”
玉佩能给人,护身符可不行。
李贵吉知道于氏的喜好。他不想把玉佩给她奶,便就想了这番说辞。
于氏果然也不言语了。
李高地、于氏都不问了,李贵吉为了把他这回得来的礼过明路还得继续往下讲“舒老太爷除了与了我们这块玉佩外还给了文房、新书和一对金银锞子荷包。胡藩台、舒老爷也是类似。舒太太则是一对金银锞子荷包和两匹绸缎。冯老太太比舒太太的礼又多了一对荷包。”
李贵吉说一句,李贵雨心算一句,李贵吉说完,李贵雨的账就也算好了,然后便陷入深深的抑郁只几下里的绸缎和金银荷包两样算下来就折一百八十两了,抵他六年教识字的收入还多。
更遑论还有文房、辟邪的泰山玉佩以及谢大人给的昂贵狐裘。
他这回真是失算了
李贵祥账算得也不慢,于是对他爹娘为照顾贵雨后压他婚期愈加不满了一个人三四百两的银子,李贵祥心说他和李贵雨两个人便是七八百两,这都抵李贵雨教二十年书的收入了
他爹娘倒好,就为了李贵雨年底那四五两的收入硬是断了他唯一的财路他大伯就只贵中一个儿子,错过了这回,再没有下次
所以分家,还是得分家,不分家,他还得继续受李贵雨的害
李贵祥心里气恨。
碍于族规,李贵祥不敢责问爹娘,便皮笑肉不笑地找补李贵雨“哥,你这回没去后悔吧”
后悔丢了西瓜捡芝麻。
以他对李贵雨的了解,李贵祥相信他已然悔断了肠子。
李贵雨当然后悔,但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且当着长辈,后悔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授人以柄让爹娘觉得自己亏欠了贵祥,起心弥补。
看一眼眉头拧到一处的李满仓,李贵雨咽下涌到喉咙口的老血,竭力淡定道“不至于。我留下来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说起来都是教书,但我教的孩子其实和贵林哥不同。贵林哥私塾里的孩子年岁普遍较大,人也自觉,即便贵林哥不在也能在家安心看书。完全不似村里学堂收的都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孩子,出了学堂便不摸书本,孩子父母望子成龙便不愿意我请假。所以贵林哥能请假,而我却不能”
“我这份村学堂教书的差事虽说一月只两吊钱,一年不到三十吊,但用心细算,也抵得上十几亩上等水田的出息了,且还是旱涝保守。”
“二弟,”李贵雨恳切道“你当知道咱们村的地多难买,暗地里又有多少人艳羡我这个能当十几亩地的村学堂差事”
“所以别说我先前不知道去济南有这许多好处,就是知道我也不能去这道理
箱子里是不是有谢大人给他的礼李高地心说即便不是狐裘,但也是类似。
总之李高地不能相信谢子安会不给他礼。
他可是红枣的爷爷, 算下来还是谢子安的长辈
于氏、李满仓、郭氏、李贵雨、李贵祥、郭香儿闻言眼光也都转向了箱子,关心地竖起耳朵, 心说这箱子里又是什么
李贵吉告诉道“腊月初十,贵中迎娶的那天正赶上谢大人升藩台, 全济南府的大人都去谢大人府上贺喜。”
回想起当时一街官中就他们能进提督衙门, 晚席喝了酒的李贵吉不免心生骄傲, 兴奋道“我同贵中他们也去了, 在那儿遇上胡藩台和舒老太爷。两位大人都与了我们见面礼。”
“再还有迎亲的时候舒老爷、舒太太还有冯家老太太也都给了见面礼。几下里的见面礼装到一处,就装了这一箱”
为免礼物被哥哥们瓜分, 李贵吉特意强调都是给他个人的见面礼
“这见面礼都是给你的”李高地犹不能信没他的礼,追问道。
李贵吉知道这事必得说清楚, 张口道“这回我们一辈十一个兄弟陪贵中去济南,一路都是同进同出, 收到的一应礼, 也都是写了姓名签子装好的,再没有错”
“似贵中, 他是新郎官,得的礼都是我们兄弟间的头一份, 而我们其他人则都是同样的十一份”
听起来确是无懈可击, 没他的皮裘, 李高地很不高兴, 叼起烟锅,懒怠问了。
于氏却插口问道“同样的十一份贵吉,你腰里挂的那块绿玉佩,我怎么瞅着和贵林、贵富、贵金他们的不同”
得了消渴症,于氏没了口福便特别在意穿戴。
“舒老太爷给的这玉佩,”李贵吉笑道“花样虽是不同,价钱其实是一样的。”
“这玉佩都是泰山玉。别看泰山玉也叫玉,其实市面上卖不上价,跟谢老太爷给贵中的那对和田玉的没法比贵中的那对玉佩值三百两,这泰山玉最多也就是三两”
“才只三两”于氏诧异“看着挺透的,颜色也好,比上等的翡翠也不差”
她想要
“现看着是还行。”贵吉笑道“不过这玉有个毛病,就是戴久了会浑浊。看着跟吸走了家宅或者人身上的秽气似的,所以山东人便以为这玉辟邪,做成玉佩当护身符一样戴身上辟邪”
玉佩能给人,护身符可不行。
李贵吉知道于氏的喜好。他不想把玉佩给她奶,便就想了这番说辞。
于氏果然也不言语了。
李高地、于氏都不问了,李贵吉为了把他这回得来的礼过明路还得继续往下讲“舒老太爷除了与了我们这块玉佩外还给了文房、新书和一对金银锞子荷包。胡藩台、舒老爷也是类似。舒太太则是一对金银锞子荷包和两匹绸缎。冯老太太比舒太太的礼又多了一对荷包。”
李贵吉说一句,李贵雨心算一句,李贵吉说完,李贵雨的账就也算好了,然后便陷入深深的抑郁只几下里的绸缎和金银荷包两样算下来就折一百八十两了,抵他六年教识字的收入还多。
更遑论还有文房、辟邪的泰山玉佩以及谢大人给的昂贵狐裘。
他这回真是失算了
李贵祥账算得也不慢,于是对他爹娘为照顾贵雨后压他婚期愈加不满了一个人三四百两的银子,李贵祥心说他和李贵雨两个人便是七八百两,这都抵李贵雨教二十年书的收入了
他爹娘倒好,就为了李贵雨年底那四五两的收入硬是断了他唯一的财路他大伯就只贵中一个儿子,错过了这回,再没有下次
所以分家,还是得分家,不分家,他还得继续受李贵雨的害
李贵祥心里气恨。
碍于族规,李贵祥不敢责问爹娘,便皮笑肉不笑地找补李贵雨“哥,你这回没去后悔吧”
后悔丢了西瓜捡芝麻。
以他对李贵雨的了解,李贵祥相信他已然悔断了肠子。
李贵雨当然后悔,但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且当着长辈,后悔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授人以柄让爹娘觉得自己亏欠了贵祥,起心弥补。
看一眼眉头拧到一处的李满仓,李贵雨咽下涌到喉咙口的老血,竭力淡定道“不至于。我留下来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说起来都是教书,但我教的孩子其实和贵林哥不同。贵林哥私塾里的孩子年岁普遍较大,人也自觉,即便贵林哥不在也能在家安心看书。完全不似村里学堂收的都是七八岁狗都嫌的孩子,出了学堂便不摸书本,孩子父母望子成龙便不愿意我请假。所以贵林哥能请假,而我却不能”
“我这份村学堂教书的差事虽说一月只两吊钱,一年不到三十吊,但用心细算,也抵得上十几亩上等水田的出息了,且还是旱涝保守。”
“二弟,”李贵雨恳切道“你当知道咱们村的地多难买,暗地里又有多少人艳羡我这个能当十几亩地的村学堂差事”
“所以别说我先前不知道去济南有这许多好处,就是知道我也不能去这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