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囤得陆虎通风报信备了礼物来谢家贺喜。
    一时见面, 谢老太爷和谢大老爷以及谢奕都异常高兴。
    谢老太爷问李满囤“家里都安排好了”
    李满囤笑道“都好了就等明儿到家拜堂了”
    “好好啊”谢老太爷高兴道“贵中也算是我看着长的,明儿成亲我也过去吃杯喜酒”
    闻言满屋皆惊,老太爷这都多少年没去别家吃席了
    老太爷可真是给谢尚媳妇脸面
    李满囤简直要乐疯了福禄寿喜财, 老太爷这辈子一样不缺。
    儿子的婚宴得老太爷出席见证, 实不是一般的好口彩。
    “老太爷有兴,”李满囤兴奋道“晚辈一家实在是求之不得, 三生有幸”
    谢知道现算是明白长子为啥要给尚儿媳妇娘家兄弟保大媒了。
    尚儿媳妇什么都好,唯一的短板就是出身。她动心思提拔她娘家兄弟是迟早的事。
    如此不如自家先下手笼络, 去了她的后顾,一门心思的给自家打算。
    果然成大事者必得有大心胸, 他儿子想得深远
    而老太爷, 他心思明白,所以这一把年岁了还要去桂庄吃席,代子安给李家捧场。
    于是谢知道问道“明儿我们这么多人都去, 你家伙事够吗”
    这其实李满囤最为难的地方。饭菜好说,但桌椅碗盘想要好看可不容易。
    现谢知道问起,李满囤不免沉吟要么回要不要跟谢家张这个口
    谢知道一见便笑了“子安媳妇、尚儿媳妇都不在家, 咱家便没人思虑这些事。我家里现成的摆流水席的桌椅碗盘,你拿去用倒是便宜”
    李满囤闻言自是感激不尽。
    收了别人的礼,必是要摆酒致谢。
    俗话说“趁热打铁”。谢尚收礼的时候便决定隔天,也就是腊月初九摆晚酒请客。
    似云意、成铭、周文方、元维、祝英、马文、孟辉、文明山、艾正以及他的一应同年等人接到管家捎回的请柬后无不摩拳擦掌, 巴不得明天赶紧来。
    都是聪明人, 没道理连谢奕都能看明白的事, 他们会看不透
    事实上他们想得比谢奕更远都想近距离打听一年两熟的详细, 然后看有什么法子能让自家也蹭上这一年两熟的春风,青云直上。
    想着白天还要上衙,反是女人们到得早,有足够时间闲话,所以隔天晚上男人们都嘱咐了自己女人相关事宜
    谢尚也一样,不过他嘱咐的是他娘。
    “娘,”谢尚和云氏道“明儿咱们家请酒,客人少不了要跟您打听一年两熟的事。您打算怎么回”
    云氏笑“我日常在家,哪里能知道庄子里的事”
    自古男主外,女主内。谁都不能挑拣她这话不对。
    谢尚听笑了“话是这么说,没错。只这一回,娘,您得帮爹和儿子一个忙,改个说法”
    事关男人和儿子,云氏不是一般上心,立刻问道“要怎么帮”
    谢尚告诉道“在人问起的时候您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云氏
    “都告诉别人”
    虽然啥都不知道,但云氏犹不能同意“这怎么成你爹才刚当上布政使”
    好歹等一年收上了粮食,坐稳了功劳再说
    “娘,您虑得没错但,”谢尚话锋一转,正色道“陛下却等不得百官们也等不得天下百姓更等不得”
    不然他何至于着急慌忙地把这份功独让给他爹。
    他是想孝顺他爹没错,但也不至于这样没一点保留。
    云氏怔住了,竟然有这么多等不得
    “娘,”谢尚解释道“从今儿陛下升爹官的旨意,您当知道陛下根本就等不得两年。”
    “但能等,何至于等不得爹一任学台做满”
    云氏无言以对。
    谢尚接着道“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京里做官的人谁不想高升”
    “现他们看到爹升官的例子,谁不想沾这个光”
    “毕竟国家这么大,这么多省份,而爹只是山东布政使,其他地方,似安徽、山西、河南、京师直隶都跟山东接壤,不说当地的官会全力实验一年两熟,就是祖籍这些地方的京官也必是会鼎力相助”
    跟升官一样,但有机会,谁还不想给家乡留给美名
    云氏懂了。俗话说阻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她家若一味守着秘密不说,阻的可是别人的官途和名声,比单纯的发财严重多了
    “再还有这天下的百姓”谢尚诚恳道“娘,天下百姓千万,只这京师便有百万人口,千万顷地。但凡咱们能助一地早一年实现一年两季,甚至只助他们一亩地多收斗,那便是五六亿斗的粮食娘,您说这将养活多少人”
    “这功德岂是咱们年节舍几百两银子所能比”
    听得功德二字,云氏彻底动心了。
    她日常吃斋念佛布施财物,可不就是为给男人和儿孙积德祈福
    “具体我要怎么讲”
    事到临头,云氏方省起她没啥好讲。
    谢尚笑道“娘,你前面的话照说,只最后加一句红枣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越之细水长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卉苗菁彩并收藏穿越之细水长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