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谢子安的更出风,先前打好腹稿准备参谢尚的御史一出宫门就全都改了主意改参谢子安了

    天家都是先君臣后父子。对于弘德帝突发的父子感叹,李顺并不敢接。

    “把暗卫撤回来吧”弘德帝又道。

    “是”李顺赶忙答应。

    如谢子安所想,弘德帝不可能让他父子都入阁,而两人中弘德帝确是更看好年轻的谢尚治下出了史无前例的连中六元,弘德帝如此想即便今后谢尚再无建树,在史书上也是他的文治武功。

    何况谢尚确还是个人才,未入仕就已经有马掌和水窖两样名垂千古的功绩,他蛮好和谢尚谱一段慧眼识菜,君臣相得的佳话。

    虽然已决定不取谢子安入阁,但眼见谢子安撂挑子,弘德帝还是有点不高兴,心说这才避了两天嫌就受不住了。也不想想他跟他儿子都忍多少年了

    从谢子安午门外一句“古今考场第一人”,弘德帝看出了谢子安道貌岸然外表下隐藏的骄纵自傲,不是那种为了前程而一味委曲求全之人。

    弘德帝挺待见谢子安这种敢豁出头当靶子给御史台参的脾性,决定无论如何得把谢子安留下,不叫他回去享清福生了谢尚这么一个儿子,谢子安福气已经够大的了

    弘德帝想叫谢子安他办事隔三差五地和昨儿一样给御史台找找事,分散分散御史们的注意。

    弘德帝自登基以来为什么一直效仿他爹厚待惹是生非的武勋

    还不是因为武勋多是父子兄弟同朝,跟御史对撕起来有战斗力,他只要居中裁判就好。

    要是文臣武将都是圣人,就该御史逼他做圣人了

    他现是坐了圣人位不假,但他喜享俗世福啊

    登基前他是不懂这个道理,但现在懂了,自是必得在他身边留几个俗人。

    朝廷文官对他长期一味纵容武勋已多有不满,现难得翰林里出了个谢子安,弘德帝想他必得好好利用。

    若是利用得好,弘德帝一拍巴掌他和谢尚父子君臣相得的故事就有了。

    “李顺,”弘德帝吩咐道“再拟一道旨,放谢子安山东提学官,赏穿蟒袍。”

    “旨意里着重提一下他教子有方,让他今后尽心教化地方,为国取材。”

    弘德帝一句话谢子安就从六品编修连升六级,成了掌一省学政的正三品大宗师不算,还赏穿了士大夫梦寐以求的“象龙之服”,莽服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弘德帝不信这样的赏赐下,谢子安还有脸提辞呈。

    对得起身上的花衣吗

    对于弘德帝的神转折,李顺倒是见怪不怪君心难测嘛

    头一回见识弹劾折子,谢尚有点懵。

    “爹,”谢尚不敢相信地问道“您在长安门外说了几句有据可考的实话,怎么就成立身不正了”

    “眼红嫉妒呗”谢子安不以为然地嘲笑道“参我的人必是儿子连秀才举人都考不中”

    谢尚

    “没事”谢子安安慰儿子“这被参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前两年我吃个炒划水都被参骄奢。尚儿,你往后就知道了。人在朝中走,哪能不挨参”

    “参多了,就习惯了”

    谢尚

    “谢福,”谢子安吩咐管家“你把我这些年的参折拿来给尚儿瞧瞧。”

    “尚儿,你见了就知道了。这真不叫事”

    莫非梁上听得直翻白眼虽然你说的是实话,但你儿子才入仕,你就教他这些合适吗

    谢尚看过参折后默然无语,半晌方道“爹,原来我给你惹过这许多麻烦”

    他爹八张参折,起码有一半都是因为他。

    “嗤”谢子安不屑笑道“尚儿,你看过去这些年,御史台参了我多少个教子无方”

    “结果呢,你连中六元”

    “现我巴不得都察院传了我去,”谢子安哈哈大笑“我才好把这些折子当众甩他们脸上”

    “哈哈,光想我就觉得痛快”

    “我现就担心陛下又留中不发,不叫我去都察院”

    谢尚

    莫非在梁上则听得摩拳擦掌,他太想看谢子安打脸都察院,打脸御史台。

    赶紧地拿出小本本,莫非书发他的理想谢子安的原话。

    谢子安笑了一阵,看谢尚不笑,奇怪道“你怎么不笑”

    “爹,”谢尚想哭“但这样一来,你以后的官就难做了”

    御史台许是不再找他的麻烦,但必是恨死他爹了

    “我这不是都准备辞官了吗”谢子安潇洒笑道“御史台再难缠,还能缠着参我一个下野赋闲的”

    “爹”谢尚刚想再劝他爹不要辞官,便见门房小厮屁滚尿流地滚进来告诉道“老爷,宫里来人了,让您开中门准备接旨”

    谢子安、谢尚愣住,谢福上前问道“什么人”

    小厮“一个黄门”

    谢福一听明白了,赶紧和谢子安道“老爷,这该是提前来报信的。小人这就去把人请进来”

    更衣换装摆香案开中门一切准备就绪,谢子安和谢尚方跪迎来了一身花衣的李顺。

    “奉天承运,”李顺手捧圣旨念道“皇帝诏曰翰林院谢子安教子有方,可堪教化地方、为国取材。着谢子安任山东提学官,赐穿蟒袍,择日上任,钦此”

    谢子安呆住他儿子连中六元,他跟着连升六级,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不过听到“钦此”二字,谢子安还是条件反射地磕头谢恩。

    李顺念完圣旨后转递给谢子安笑道“谢大人,恭喜了”

    谢子安双手接过,致意道“有劳李总管”

    谢子安见过李顺去翰林院下旨,倒是认识脸,只是第一回离这么近说话。

    看谢子安把圣旨搁堂屋香案供起来,李顺一挥手,便有小太监捧来御赐的蟒袍和三品的朝服男女都有,甚至还有一套三品诰命夫人的凤冠头面。

    谢子安也给李顺奉上五百两银票做喝茶钱不提。

    得了钱,李顺愈加喜欢,然后笑道“谢大人好福气,令郎连中六元,简在帝心,明儿国子监朝见必定还有封赏。”

    丢下话,李顺走了。谢子安回头和儿子道“刚李总管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一般状元授官都是六品编修,难不成会破例给你授个五品的侍读”

    翰林院授官可不比外放一跳好几级,那是实打实的熬资历只有熬到五品以上才有入阁机会。似他六品外放,至老也就是他爷那样,混个从二品,一品是无缘了。

    不过能够赐穿蟒袍,已然是无上荣耀他爷终老也没混到。

    当事人谢尚并不大关心自己会被赐几品官无论五品还是六品都是青色官袍,只有上了四品才能着红。

    当然被封五品,离能穿红的四品更近,终是好的

    “爹,”谢尚兴奋道“您先别管我。您且先穿上这蟒袍袍给我瞧瞧,看看有多威风”

章节目录

穿越之细水长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卉苗菁彩并收藏穿越之细水长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