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里成绩判定最主观的考试就是县试。
县试作为科举里最低级的入门考从出题到阅卷再到排名全都是县太爷一个人说了算基本上他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不行,说不行就不行, 行也不行。
谢尚自觉学问不错,但面对新来的知县邹进还真不敢轻言县案首天知道这位邹大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官声而有意避嫌, 故意地压他县试排名
外人眼里都只看到谢尚和邹太爷兄弟相称时的威仪, 殊不知其时谢尚内心里不可与人言的担忧和烦恼。
俗话说“文如其人”。为了在县试时能知己知彼, 投其所好, 谢尚自邹进上任后便一直分析研究邹进的文章谢尚列出邹进甫一见面时送他的文集中每一篇文的主题立意, 圈出文中用到的典, 由此统计分析出邹进的治学思想、喜看的书、欣赏的人,然后再针对性地去读邹进喜读的书, 了解他欣赏的人物的生平和诗文。
做足功课后谢尚方仿着县试的要求自己押题做了文, 拿去请老太爷给修改润色,回来再复盘分析揣摩。
谢尚拿给李满囤的就是他近来针对邹进喜好押题作的两篇文谢尚觉得他能帮他岳父的也就这点了。
和上回一样,今天一早李满囤同了陈龙和陈玉坐了骡车来城里看榜。
看到自己这回考了一个县第二, 李满囤欢喜归欢喜,但于欢喜之外又禁不住心生可惜可惜他此前诗文做的太少,明天开始的三场诗文真是没甚机会
陈玉这回榜上无名,难免有些垂头丧气。
“舅舅, ”回来的骡车里陈玉跟李满囤请教“您这五经都是怎么背的竟然能考县第二”
红枣当初给的匣子里只有四书文理纲要, 并没有五经文理纲要。陈玉看他舅李满囤四书考县第三、五经考县第二, 便觉他舅手里必有红枣给的五经纲要。
陈玉有心探探他舅的口风, 看能不能借来一览。
其实李满囤手里只有红枣早年写的一套四书纲要内容还不及谢尚给陈宝的那套齐全
五经纲要原也是没有。
但李贵林中秀才前曾经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仿红枣拿来的四书纲要自写了一套五经纲要。
李满囤背五经参考的便是李贵林的这套五经纲要。
不过这五经纲要是李贵林的心血之作, 李贵林除了李满囤外从不与他人提及。李满囤因此也不好随便告诉人, 亲外甥也不行。
李满囤只能挑拣能说的告诉道“运气吧,考的正好都是我会的部分。”
“事实上五经的功夫我没到家”
眼见他舅只拿运气搪塞,陈玉颇为失望,但却已不好再问。
三个人刚回到桂庄,显荣便上门来送匣子。
“亲家老爷,”显荣恭敬道“我们大爷打发小人把他近日做的两篇文章送来请亲家老爷雅正。”
说着话,显荣呈上匣子。
看到匣子,李满囤想起那年李贵林考秀才时谢尚曾送李贵林一个类似的红漆匣子。
那个匣子对李贵林后来做文章帮助很大李贵林说他的考试文章全都是取那匣子里文章的格式框架,然后往里填塞内容而来。
当初谢尚给李贵林的三篇文章纲要,李满囤早背得滚瓜烂熟。现李满囤写文章能够格式不错就全托这三篇文的福。
可一篇文除了格式,还得有内容,而内容则少不了博览群书。
李满囤读书太少,阅读量不够,写文就经常限于无话可说的境地,颇觉苦手。
李满囤挺感激谢尚现在送文给他他又能多两篇背诵范文了。
李满囤拿了赏钱给显荣方才打发他走。
自厢房屋门看到显荣捧进堂屋的红漆匣子后,陈玉的心便是一跳两年前,红枣就曾让他给他哥捎一个类似的匣子。随后他背下匣子里面的四书纲要后今年县试第一场就中了第五十一名。
几乎立刻地陈玉便出了厢房蹑行到了堂屋门外。
同在厢房的李桃花看到陈玉的动作当即一愣,她刚要开口叫住儿子,却被男人拉住。
“桃花,”陈龙提醒道“那个匣子”
李桃花闻言一怔,陈龙低声道“你不是一直都想要咱们儿子能出人头地能进城吗”
李桃花愤怒地甩开陈龙的手,陈龙急道“桃花,你现闹出来可叫咱们儿子往后怎么做人啊”
李桃花呆住,半晌都没有出声。
听说是新写的文章匣子,陈玉越发坚信他舅手里必定有红枣给的五经的匣子了。
但奈何他舅口紧,陈玉心说一丝风声不露,让他问都无从问起若是抛砖引玉,坦诚自己手里的匣子,陈玉叹气势必会要跟他舅解释过去两年一声没提的缘由,一个不好反生猜疑,也是不好。
五经匣子还得想想怎么提合适,但这文章匣子,陈玉想他必得瞧瞧。
悄悄回到厢房,进屋看到他娘的怒容,陈玉心里犯怯,脸上却竭力镇定道“爹、娘,是红枣女婿送文章来给舅舅,我一会儿问问舅舅,能不能给我也瞧瞧”
“对”陈龙赶紧道“这事得问了你舅,你舅同意了才行”
“桃花,”陈龙又拉李桃花“你先别急,且看大哥怎么说”
等陆猫送显荣走后陈玉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立刻进屋笑道“舅,妹夫打发人来可是为给你贺喜”
李满囤想着陈玉现住他家与他一起县试,他温习文章必避不过他的眼,便点头直言道“一来是贺喜,二来则是红枣女婿写了两篇文章送来给我赏鉴”
“妹夫的文章”陈玉惊喜道“舅,人人都说谢家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妹夫打小便得谢老太爷亲自教养,文章是一等一的好。”
“可时至今日我都没见过红枣女婿写的文章。舅,这红枣女婿刚拿来的文章能让我看看吗”
陈玉理由非常正当,李满囤无从拒绝,加上他今儿已经拒绝了一回五经。
于是李满囤只能答应道“那就一起看看吧”
打开匣子,李满囤拿出两篇文章,给了陈玉一篇,自己看另一篇。
入眼先看架构,确认和先前的三篇文一样后李满囤便专心于文章的立意和用典,他最缺的部分。
而陈玉则看着文章的结构纲要如获至宝果是跟四书文理纲要如出一辙的文章纲要解析,陈玉心说文里处处印证了他塾师讲述的文章之道不说而且更具体更形象更清晰明了。
他往后参照这个纲要作文章再不用担心写错文章格式了
虽然李满囤确是把文章跟儿子同看了,但李桃花却依旧甩不开儿子做贼的想法,觉得自己在人前矮了一截,连日常说话的嗓门都变小了。
次日第三场考试,人又比第二场少了许多,只剩下百十来人第二场只取八十人,许多似陈玉第二场无名次的人就都不来了。
坚持还来的多是想以后再搏的,比如陈玉。
李满囤拿到卷子后看文章题目是贤贤易色,心中便是一喜昨儿女婿拿来的两篇文里好德如好色一篇就是类似的意思。
心里过一遍文章解析中提到的名句典故以及扩展,李满囤心说都足够他套做七八篇同类型文章了。
他今儿的文章再不会言之无物了
再看诗题咏雪,李满囤更是放心这个题目他去冬做过好几首,女婿还替他改过几回,他今儿挑最好的写上就成。
一篇文不足千字,但谢尚做的纲要释义解析扩展却有五千字蝇头小楷足写了三张原版纸。
两篇文便就是一万字。
陈玉昨儿专心文章架构,然后又要强记下文章,于文边的注释考据多是一扫而过,但仅这也足以让陈玉在今天拼凑出一篇文章来毕竟陈玉打小就有些小聪明。
考场出来,陈玉和李满囤道“舅舅,妹夫拿来的文章纲要实在写得太好了,让我在作文章时知道了怎么起承转合,受益匪浅。”
“就可惜这匣子送来得有些晚,只昨儿大半天的学习时间,不然若得早几日,咱们也能多练练手,考得更好些”
“知足吧”李满囤极不满意陈玉话中对女婿的抱怨,直言道“只看这两篇文每篇文的解析纲要字数就知道我女婿写这文章所花的心血精力哪里是舍得轻易给
县试作为科举里最低级的入门考从出题到阅卷再到排名全都是县太爷一个人说了算基本上他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不行,说不行就不行, 行也不行。
谢尚自觉学问不错,但面对新来的知县邹进还真不敢轻言县案首天知道这位邹大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官声而有意避嫌, 故意地压他县试排名
外人眼里都只看到谢尚和邹太爷兄弟相称时的威仪, 殊不知其时谢尚内心里不可与人言的担忧和烦恼。
俗话说“文如其人”。为了在县试时能知己知彼, 投其所好, 谢尚自邹进上任后便一直分析研究邹进的文章谢尚列出邹进甫一见面时送他的文集中每一篇文的主题立意, 圈出文中用到的典, 由此统计分析出邹进的治学思想、喜看的书、欣赏的人,然后再针对性地去读邹进喜读的书, 了解他欣赏的人物的生平和诗文。
做足功课后谢尚方仿着县试的要求自己押题做了文, 拿去请老太爷给修改润色,回来再复盘分析揣摩。
谢尚拿给李满囤的就是他近来针对邹进喜好押题作的两篇文谢尚觉得他能帮他岳父的也就这点了。
和上回一样,今天一早李满囤同了陈龙和陈玉坐了骡车来城里看榜。
看到自己这回考了一个县第二, 李满囤欢喜归欢喜,但于欢喜之外又禁不住心生可惜可惜他此前诗文做的太少,明天开始的三场诗文真是没甚机会
陈玉这回榜上无名,难免有些垂头丧气。
“舅舅, ”回来的骡车里陈玉跟李满囤请教“您这五经都是怎么背的竟然能考县第二”
红枣当初给的匣子里只有四书文理纲要, 并没有五经文理纲要。陈玉看他舅李满囤四书考县第三、五经考县第二, 便觉他舅手里必有红枣给的五经纲要。
陈玉有心探探他舅的口风, 看能不能借来一览。
其实李满囤手里只有红枣早年写的一套四书纲要内容还不及谢尚给陈宝的那套齐全
五经纲要原也是没有。
但李贵林中秀才前曾经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仿红枣拿来的四书纲要自写了一套五经纲要。
李满囤背五经参考的便是李贵林的这套五经纲要。
不过这五经纲要是李贵林的心血之作, 李贵林除了李满囤外从不与他人提及。李满囤因此也不好随便告诉人, 亲外甥也不行。
李满囤只能挑拣能说的告诉道“运气吧,考的正好都是我会的部分。”
“事实上五经的功夫我没到家”
眼见他舅只拿运气搪塞,陈玉颇为失望,但却已不好再问。
三个人刚回到桂庄,显荣便上门来送匣子。
“亲家老爷,”显荣恭敬道“我们大爷打发小人把他近日做的两篇文章送来请亲家老爷雅正。”
说着话,显荣呈上匣子。
看到匣子,李满囤想起那年李贵林考秀才时谢尚曾送李贵林一个类似的红漆匣子。
那个匣子对李贵林后来做文章帮助很大李贵林说他的考试文章全都是取那匣子里文章的格式框架,然后往里填塞内容而来。
当初谢尚给李贵林的三篇文章纲要,李满囤早背得滚瓜烂熟。现李满囤写文章能够格式不错就全托这三篇文的福。
可一篇文除了格式,还得有内容,而内容则少不了博览群书。
李满囤读书太少,阅读量不够,写文就经常限于无话可说的境地,颇觉苦手。
李满囤挺感激谢尚现在送文给他他又能多两篇背诵范文了。
李满囤拿了赏钱给显荣方才打发他走。
自厢房屋门看到显荣捧进堂屋的红漆匣子后,陈玉的心便是一跳两年前,红枣就曾让他给他哥捎一个类似的匣子。随后他背下匣子里面的四书纲要后今年县试第一场就中了第五十一名。
几乎立刻地陈玉便出了厢房蹑行到了堂屋门外。
同在厢房的李桃花看到陈玉的动作当即一愣,她刚要开口叫住儿子,却被男人拉住。
“桃花,”陈龙提醒道“那个匣子”
李桃花闻言一怔,陈龙低声道“你不是一直都想要咱们儿子能出人头地能进城吗”
李桃花愤怒地甩开陈龙的手,陈龙急道“桃花,你现闹出来可叫咱们儿子往后怎么做人啊”
李桃花呆住,半晌都没有出声。
听说是新写的文章匣子,陈玉越发坚信他舅手里必定有红枣给的五经的匣子了。
但奈何他舅口紧,陈玉心说一丝风声不露,让他问都无从问起若是抛砖引玉,坦诚自己手里的匣子,陈玉叹气势必会要跟他舅解释过去两年一声没提的缘由,一个不好反生猜疑,也是不好。
五经匣子还得想想怎么提合适,但这文章匣子,陈玉想他必得瞧瞧。
悄悄回到厢房,进屋看到他娘的怒容,陈玉心里犯怯,脸上却竭力镇定道“爹、娘,是红枣女婿送文章来给舅舅,我一会儿问问舅舅,能不能给我也瞧瞧”
“对”陈龙赶紧道“这事得问了你舅,你舅同意了才行”
“桃花,”陈龙又拉李桃花“你先别急,且看大哥怎么说”
等陆猫送显荣走后陈玉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立刻进屋笑道“舅,妹夫打发人来可是为给你贺喜”
李满囤想着陈玉现住他家与他一起县试,他温习文章必避不过他的眼,便点头直言道“一来是贺喜,二来则是红枣女婿写了两篇文章送来给我赏鉴”
“妹夫的文章”陈玉惊喜道“舅,人人都说谢家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妹夫打小便得谢老太爷亲自教养,文章是一等一的好。”
“可时至今日我都没见过红枣女婿写的文章。舅,这红枣女婿刚拿来的文章能让我看看吗”
陈玉理由非常正当,李满囤无从拒绝,加上他今儿已经拒绝了一回五经。
于是李满囤只能答应道“那就一起看看吧”
打开匣子,李满囤拿出两篇文章,给了陈玉一篇,自己看另一篇。
入眼先看架构,确认和先前的三篇文一样后李满囤便专心于文章的立意和用典,他最缺的部分。
而陈玉则看着文章的结构纲要如获至宝果是跟四书文理纲要如出一辙的文章纲要解析,陈玉心说文里处处印证了他塾师讲述的文章之道不说而且更具体更形象更清晰明了。
他往后参照这个纲要作文章再不用担心写错文章格式了
虽然李满囤确是把文章跟儿子同看了,但李桃花却依旧甩不开儿子做贼的想法,觉得自己在人前矮了一截,连日常说话的嗓门都变小了。
次日第三场考试,人又比第二场少了许多,只剩下百十来人第二场只取八十人,许多似陈玉第二场无名次的人就都不来了。
坚持还来的多是想以后再搏的,比如陈玉。
李满囤拿到卷子后看文章题目是贤贤易色,心中便是一喜昨儿女婿拿来的两篇文里好德如好色一篇就是类似的意思。
心里过一遍文章解析中提到的名句典故以及扩展,李满囤心说都足够他套做七八篇同类型文章了。
他今儿的文章再不会言之无物了
再看诗题咏雪,李满囤更是放心这个题目他去冬做过好几首,女婿还替他改过几回,他今儿挑最好的写上就成。
一篇文不足千字,但谢尚做的纲要释义解析扩展却有五千字蝇头小楷足写了三张原版纸。
两篇文便就是一万字。
陈玉昨儿专心文章架构,然后又要强记下文章,于文边的注释考据多是一扫而过,但仅这也足以让陈玉在今天拼凑出一篇文章来毕竟陈玉打小就有些小聪明。
考场出来,陈玉和李满囤道“舅舅,妹夫拿来的文章纲要实在写得太好了,让我在作文章时知道了怎么起承转合,受益匪浅。”
“就可惜这匣子送来得有些晚,只昨儿大半天的学习时间,不然若得早几日,咱们也能多练练手,考得更好些”
“知足吧”李满囤极不满意陈玉话中对女婿的抱怨,直言道“只看这两篇文每篇文的解析纲要字数就知道我女婿写这文章所花的心血精力哪里是舍得轻易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