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不想跟郭香儿多话, 李金凤一向无话, 李桂圆人不大心眼挺多, 她看红枣不似往日和颜悦色便乖巧地埋头吃饭也不说话。

    郭香儿摸不准红枣的脾气,不敢再开口,李玉凤担心多说多错也不言语如此一桌五个女孩儿竟是静悄悄地吃完了郭香儿进门的第一顿饭。

    饭后有族里的后生来闹洞房,红枣乘机便以关城门为借口拉着谢尚告辞出来。

    坐上马车, 谢尚问红枣“明儿还是一早就来”

    作为堂女婿新媳妇茶原可喝可不喝, 但对于李家这边的人情往来, 谢尚一向都听红枣安排,并不自作主张。

    红枣摇头道“不必。刚我把耳环戒指和表礼等几样见面礼都拿给我娘, 请她代为转交。”

    “大爷,你明儿只管跟往常一般念书就好”

    听说不用再来,谢尚也觉轻松过去一个月家里家外已经吃了好几回席, 而年前还得再吃三回,真的很累。

    谢尚当下笑道“红枣, 你既觉得不必来 , 那咱们就不来好了。”

    红枣看谢尚一副悉听尊便的样子,想起刚告辞时, 堂屋里才在摆饭,心中愧疚。

    “大爷, ”红枣关心问道“你刚是不是还没吃饭”

    谢尚轻笑“才刚准备添饭”

    闻言红枣愧疚更甚吃席如何能不吃主食

    红枣弥补道“大爷一会儿家去,我让人给你送些宵夜。你夜里读书, 饿着肚子可不成”

    谢尚颔首道“不必麻烦, 你且让人给我下碗鸡汤小馄饨倒也罢了”

    “要多加蛋皮”

    自从吃过蛋饺后, 谢尚就爱上了蛋皮。红枣见状便试着让厨房给鸡汤小馄饨里添了蛋皮和紫菜,从此谢尚再吃小馄饨就必是要加蛋皮了,而且还是多加。

    “好”红枣答应。

    谢尚又提要求“你陪我吃”

    红枣想着刚她也没好好喝汤,又点头道“行我陪你喝碗汤好了”

    谢尚满意了,握住红枣的手,笑道“出来一天,趁现在得闲,咱们都眯一会儿”

    说着话谢尚合上了眼睛应酬了一整天,谢尚是真的有些累了。

    担心下车时受风,红枣不敢叫谢尚睡着,只得有一搭没一搭地寻些闲话

    厨房里鸡汤馄饨一应俱全不过请安的功夫,厨房人就把东西做好了送来。

    对于儿子跟媳妇出门吃席,结果一回来就吃馄饨这件事,云氏倒是没有多想现天黑的早,城门关的也早,儿子媳妇赶着来家不及吃饭也有寻常。

    只谢奕看到了小馄饨又闹着要吃蛋皮,谢尚见状分了一些给他也就罢了。

    腊月初九碧苔来与红枣辞行她将从锦书家出嫁。

    想着不过是未来一个月不见,红枣现实得没一点伤感。她额外拿了一对金钏给碧苔,然后笑道“这个给你添妆。”

    “过去几年你天天伺候我,一天也不得歇。这回倒是能够好好休个长假。”

    有锦书、彩画、芙蓉三人的珠玉在前,碧苔也做不出婉如和嘉卉月前离开时的不舍模样。

    “奴婢谢大奶奶赏”碧苔喜眉笑眼地谢道。

    红枣看着便很高兴,赞道“不错,办喜事就得似你这样喜气洋洋的才好”

    一句话,红枣便让碧苔红了脸。

    谢尚一旁瞧得有趣,不过他等碧苔走后,丫头们都去送行,屋里再没其他人时方才和红枣笑道“怪不得人说奴随主人形。你的丫头倒是和你一样心大。”

    红枣不解

    谢尚解释道“似刚那样的场合,碧苔不该跟你表一回衷心和感激吗”

    “原来大爷是这么个意思”红枣恍然,然后笑道“大爷,日常表衷心感激的多了,偶尔也得来个不一样的调剂调剂。”

    “再说碧苔刚刚的表现也足以说明她对我的衷心”

    轮到谢尚惊讶了“怎么说”

    红枣笑道“正是碧苔此前从没起过离开的念头,而且她对我这个主人特别有信心,没有对未来生活的恐惧担心,如此方能无声胜有声的跟我表衷心”

    “大爷,我觉得碧苔这一番衷心表得可比其他人都强多了”

    闻言谢尚也撑不住笑了“果然是强多了,有点肝胆相照的意思”

    腊月十二,张赵氏和男人张老实同着另两个儿子张甲、张丙还有张甲的媳妇张田氏和大孙子张合跟李满囤王氏告了假,一早便乘潘平潘安两兄弟赶的两辆骡车来张乙在谢家下院的喜房。

    过去几年张赵氏来谢家不少回,还是头回坐骡车进宅时走的是下人们用的角门。

    院门前下车,张赵氏看着连骡车都进不去的窄仄大门心道“这也是谢家怎么院门还不及她家敞亮”

    进门一个四合厢院子,院子里的房屋除了正房是三间七架梁的大屋外,东西厢房和南房倒座都只是五架梁的小房。因东西厢房都只得两间,连带的院子也很是狭小。

    看到这样的院子,张赵氏惊呆了她儿子不是大奶奶跟前最得意的管事吗每年过手的银钱千千万,怎么才住这样的小房小屋

    不过门帘一挑,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暖香后,张赵氏便觉得眼前一亮一屋和桂庄主院一样的红漆雕花家什,其中贴墙摆放的几案上摆着铜香炉、铜蜡烛台、粉彩白瓷花瓶,花瓶里插着新鲜的红梅,然后又有几盆水仙腊梅。

    几案前的八仙桌上摆了八碟子花生、桂圆等干果蜜饯。

    张乙请他爹娘主座坐了,随即便有两个丫头送上枣子茶来。

    喝一口甘甜的枣子茶,张赵氏问张乙“这屋子里的家什都是碧苔的嫁妆”

    张乙笑“都是这三间屋里的东西,连鸡毛掸子都是嫁妆。”

    “刚来上茶的丫头也是”

    “我就备了四间厢房的家什器具,再还有厨房的柴米油盐。”

    张赵氏环顾一周,然后又道“似碧苔的陪嫁倒还罢了,只你这房屋实在是小了些。”

    张老实一听就不乐意了,立刻出声呵斥道“什么叫陪嫁倒还罢了”

    “你嫁给我时,有过什么陪嫁”

    “我当初没挑拣你。你也别没事找事来挑拣儿媳妇”

    “依我说小乙媳妇的陪嫁就是一等一的好”

    “而且小乙媳妇跟陆虎的媳妇一样都是小姐跟前伺候的人,知书识礼的,甚至还能跟秀才们一样写书你可别忘了你现穿的棉袍子、戴的棉暖帽可都是跟她写的书上学来的”

    “她可轮不到你来挑拣”

    张赵氏当着大儿媳妇和孙子的面被男人劈头盖脑一顿骂,脸上过不去,勉强辩解道“我就是随口说说,又不是当真这样想”

    “这是能随口说的事吗”张老实气道“你忘了先前陆虎的教训了”

    “随口说说,随口说说,当初陆虎就是因为他爹娘随口一句话就挨了板子,足躺了一个月才好。”

    “你现又说这样的话,可是想让小乙因为你挨板子”

    提到陆虎,张赵氏彻底哑了。

    张乙心疼他娘,帮着圆场道“爹,您别生气。娘也就是在家说说,这里又没外人”

    “没外人也不行”张老实却是得理不饶人“小乙,你在外面不知道,这两年,你娘肉吃多了,猪油蒙了心,有点忘乎所以,一天到晚跟人臭显摆你多能多能说得好像你似她教出来的一样”

    这话张乙难接了难不成他说他娘的话有错

    看张乙不说话,张老实接着道“也不想想你能有今天,其实都是主家的恩典”

    “不是去李家粮店学徒,你能得余掌柜教导,读书写字”

    “不是给小姐做陪房,你能做管事然后去府城,去京师见大世面”

    “你娘是生了你没错,但若不得老爷和小姐培养,你现今也只能跟你两个兄弟一样在土里刨食。”

    “而且以你的性子,能不能刨到食都是两说”

    “小乙,你是聪明,但你两个兄弟,依我说,比你也不差”

    “他们缺的只是你这份运道”

    “所以你今儿成亲,我也无甚话说,就一句,你往后更要尽心的伺候小姐”

    “你不能学你娘,忘本”

    “你娘忘了早年住地下泥屋的时光,只以为现在的日子全是自己的本事一味地挑拣媳妇嫁妆不算,还敢挑拣主家赏住的砖瓦房屋”

    张老实说得郑重,张乙赶紧跪下道“爹,您说的道理我懂。能伺候小姐姑爷是我这辈子的福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越之细水长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卉苗菁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卉苗菁彩并收藏穿越之细水长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