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2/2)
晚的意思了。
苏晚正襟危坐,朗声道“大学之道,在明”
少年的声线清冷,仿佛冬雪中傲然绽放的腊梅,背书时候不仅咬字清楚,抑扬顿挫也恰到好处。
韩超不禁听着听着就跟着苏晚的节奏晃起了脑袋。
主要是那个年代的人读书一般都喜欢晃着脑袋,给人感觉自己好像非常陶醉的样子。
但这次,韩超是真的陶醉了。
直到苏晚把他要求的背完,韩超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他又接连指了几点,让苏晚解释。
但韩超也没有为难苏晚的意思,这些都是他刚刚讲过的,不难,但也不是自己可以随口胡诌的。
苏晚这次倒是藏拙了,只把韩超讲过的东西复述了一遍。
没有把自己那个科举状元技能中举一反三所学习到的知识说出来。
可就算这样,也足以让韩超无比震惊了。
韩超差点要忍不住惊叹“天才”
但其实仔细想想,这也没什么好天才的。
侯府的小公子已经九岁了,能把大学背诵的这样流畅,可以称赞其一句冰雪聪明。
但天才这两个字实在当不得。
毕竟仲永五岁就能出口成章,虽说后来泯然众人了,但在九岁,很多孩子都可以把大学背的滚瓜烂熟。
苏晚这种表现,那就是既不突出,也不拖后腿的类型。
可如果被他们知道,苏晚此前还是一个看着书本一脸恍惚的人,那肯定会发出和韩超一样的惊叹
这下,韩超在也没有任何轻视的心情。
给苏晚讲起课来更是十分起劲儿。
老师们讲课其实都喜欢自己的学生可以听得懂,可以多学一点东西,韩超也不例外。
中午,韩超跟苏晚一起用了午膳。
侯爷这时候已经在军营练兵了,至于老太君、夫人和此刻的苏旭,都算女子,不便见外男。
苏晚这边倒也清闲,吃完东西后,韩超滔滔不绝地直接翻完、哦不,讲完了一本书。
看这天色还早,韩超放下书,说“苏晚,你还记得多少”
苏晚犹豫了一下“大概全部记得吧。”
韩超“”为什么前面要加一个大概,这是对自己的记忆力不自信吗
韩超清了清嗓子,发现嗓音还有些沙哑,一旁的小厮立马给他奉茶。
过了好一会儿韩超终于找回了嗓音,他说“你先背一遍原文。”
苏晚于是把剩下的内容都背了一遍。
韩超“那我再问你几个问题”
苏晚点头“先生尽管问。”
起初,韩超的问题还偏基础,主要是他之后讲课的语速跟第一堂课的语速根本不在一个段位。
而且,他讲到最后,已经不拘泥于对某一问题的注释,而是加入了自己思考,里面还有很多他早年游历在外,对书本上内容的理解。
这时候的读书人都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般人考秋闱之前,都会用脚步丈量河山。
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有时候还会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
韩超眼看着苏晚把所有他讲过的东西,一个都没有混淆,全都背过了后,整个人双眼都是木然的。
他出侯府大门的时候,刚好跟回来用晚膳的侯爷撞了个正着。
侯爷看着韩超,再联系到自家闺女,只觉得内心惭愧“韩先生。”
肯定是自家闺女上课捣乱,没看到这把先生气成了什么样子
韩超这才从双目无神中挣扎出来,看着侯爷,躬身行礼“侯爷。”
“韩先生不必多礼,可是我那儿子给您添乱了我明儿就派人给先生准备教杆,我那孩子一个不听话,您尽管动手。”
侯爷想,话是这么说,但他可以在教杆上做手脚啊。
比如把教杆中间弄点裂痕,轻拿轻放的时候看不太出来。一旦打手板子,呵,教杆立马折断
侯爷坚决不承认,这是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整出来的技俩。
后来被老侯爷发现,追着他揍了十条街。
韩超赶紧回话“不,不是的,令郎学习进度飞快”
侯爷怒目圆瞪,这不就是推脱的话吗
当时教他的先生忍受不了他捣蛋,就会给老侯爷告状,说什么令郎天资聪颖,在下实在无能为力,希望侯爷另请高明。
看看,他都能把这句话背下来了。
侯爷沙哑着嗓子,一股输于真正经历过战役的军人的彪悍栖息暴露出来。
“你这是不打算教我儿子”
韩超一愣,赶紧摆手“不不不,令郎实在是太聪颖”他想要回去重新备课辣
侯爷一跺脚,韩超差点跪在原地“说到底你还是嫌我儿子调皮捣蛋”
韩超“”您怕是对苏晚有什么误解。
作者有话侯爷,你把苏晚当您小时候了
苏晚正襟危坐,朗声道“大学之道,在明”
少年的声线清冷,仿佛冬雪中傲然绽放的腊梅,背书时候不仅咬字清楚,抑扬顿挫也恰到好处。
韩超不禁听着听着就跟着苏晚的节奏晃起了脑袋。
主要是那个年代的人读书一般都喜欢晃着脑袋,给人感觉自己好像非常陶醉的样子。
但这次,韩超是真的陶醉了。
直到苏晚把他要求的背完,韩超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他又接连指了几点,让苏晚解释。
但韩超也没有为难苏晚的意思,这些都是他刚刚讲过的,不难,但也不是自己可以随口胡诌的。
苏晚这次倒是藏拙了,只把韩超讲过的东西复述了一遍。
没有把自己那个科举状元技能中举一反三所学习到的知识说出来。
可就算这样,也足以让韩超无比震惊了。
韩超差点要忍不住惊叹“天才”
但其实仔细想想,这也没什么好天才的。
侯府的小公子已经九岁了,能把大学背诵的这样流畅,可以称赞其一句冰雪聪明。
但天才这两个字实在当不得。
毕竟仲永五岁就能出口成章,虽说后来泯然众人了,但在九岁,很多孩子都可以把大学背的滚瓜烂熟。
苏晚这种表现,那就是既不突出,也不拖后腿的类型。
可如果被他们知道,苏晚此前还是一个看着书本一脸恍惚的人,那肯定会发出和韩超一样的惊叹
这下,韩超在也没有任何轻视的心情。
给苏晚讲起课来更是十分起劲儿。
老师们讲课其实都喜欢自己的学生可以听得懂,可以多学一点东西,韩超也不例外。
中午,韩超跟苏晚一起用了午膳。
侯爷这时候已经在军营练兵了,至于老太君、夫人和此刻的苏旭,都算女子,不便见外男。
苏晚这边倒也清闲,吃完东西后,韩超滔滔不绝地直接翻完、哦不,讲完了一本书。
看这天色还早,韩超放下书,说“苏晚,你还记得多少”
苏晚犹豫了一下“大概全部记得吧。”
韩超“”为什么前面要加一个大概,这是对自己的记忆力不自信吗
韩超清了清嗓子,发现嗓音还有些沙哑,一旁的小厮立马给他奉茶。
过了好一会儿韩超终于找回了嗓音,他说“你先背一遍原文。”
苏晚于是把剩下的内容都背了一遍。
韩超“那我再问你几个问题”
苏晚点头“先生尽管问。”
起初,韩超的问题还偏基础,主要是他之后讲课的语速跟第一堂课的语速根本不在一个段位。
而且,他讲到最后,已经不拘泥于对某一问题的注释,而是加入了自己思考,里面还有很多他早年游历在外,对书本上内容的理解。
这时候的读书人都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般人考秋闱之前,都会用脚步丈量河山。
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有时候还会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
韩超眼看着苏晚把所有他讲过的东西,一个都没有混淆,全都背过了后,整个人双眼都是木然的。
他出侯府大门的时候,刚好跟回来用晚膳的侯爷撞了个正着。
侯爷看着韩超,再联系到自家闺女,只觉得内心惭愧“韩先生。”
肯定是自家闺女上课捣乱,没看到这把先生气成了什么样子
韩超这才从双目无神中挣扎出来,看着侯爷,躬身行礼“侯爷。”
“韩先生不必多礼,可是我那儿子给您添乱了我明儿就派人给先生准备教杆,我那孩子一个不听话,您尽管动手。”
侯爷想,话是这么说,但他可以在教杆上做手脚啊。
比如把教杆中间弄点裂痕,轻拿轻放的时候看不太出来。一旦打手板子,呵,教杆立马折断
侯爷坚决不承认,这是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整出来的技俩。
后来被老侯爷发现,追着他揍了十条街。
韩超赶紧回话“不,不是的,令郎学习进度飞快”
侯爷怒目圆瞪,这不就是推脱的话吗
当时教他的先生忍受不了他捣蛋,就会给老侯爷告状,说什么令郎天资聪颖,在下实在无能为力,希望侯爷另请高明。
看看,他都能把这句话背下来了。
侯爷沙哑着嗓子,一股输于真正经历过战役的军人的彪悍栖息暴露出来。
“你这是不打算教我儿子”
韩超一愣,赶紧摆手“不不不,令郎实在是太聪颖”他想要回去重新备课辣
侯爷一跺脚,韩超差点跪在原地“说到底你还是嫌我儿子调皮捣蛋”
韩超“”您怕是对苏晚有什么误解。
作者有话侯爷,你把苏晚当您小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