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一时也挣脱不开,他仔细听着长鸣的丧钟,怔怔的开口,“陛下”

    一只手盖在他眼睛上,遮住了他眼前的光亮,也阻住了谢玉舒刚开口的话。

    少年的声音在耳边,轻轻重重的喘了几声气,才带着几分温柔的说,“玉舒,睡吧。”

    谢玉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感觉到叶煊状态似乎不对,他静静的躺在床上,躺着躺着就又睡了过去。

    宣德三十一年冬月,梁帝薨于乾元宫,享年五十五岁,溢号宣武,贤皇贵妃遵遗诏拥立萧王叶煊为太子,大将军王封洛率三十万大军凯旋回京,拥立萧王,次年春萧王登基,史称梁霄帝,改年号清和。

    谢玉舒是直到满朝文武跪在乾元宫外,贤皇贵妃出来宣纸,才知道叶煊居然成了皇太子,也就是即将登基的新皇。

    而新皇直挺挺的跪在最前方,垂眸把玩着手中的血玉珠,全然当作没有听见。

    赵安看了贤妃一眼,踌躇上前小声道,“萧王殿下,接旨了。”

    “什么旨”叶煊漫不经心的问。

    众臣跪在台阶下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这萧王是什么意思。

    “陛下遗诏。”贤妃说着上前一步,直接将那遗诏丢在他面前,拢着袖子淡声道,“盖着玉玺的。”

    叶煊没看,直接道,“假的。”

    底下一阵喧哗,谢玉舒怔怔,三朝元老年纪最大的徐国公告罪一声,佝偻的挪上前,拿起这遗诏瞪圆了眼睛看了好几遍,打定主意只要有一个不对的地方就揪出来,可愣是把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也什么都没看出来。

    其他朝臣见他看了这么久,以为是有问题,也挪过来一人接一个的看,谢玉舒也上前来,直接越过众人就将那遗诏拿在手里。

    在场他官阶最高,而且又是丞相,平日里处理奏章,最是熟悉陛下字迹,他的判断是最可信的,自然无人敢跟他抢。

    谢玉舒仔细看了一遍。

    贤妃垂眸冷笑着问徐国公,“不知国公爷可有看出什么来吗这可是本宫假造的遗诏”

    徐国公半天不甘不愿憋出一句,“并无。”

    谢玉舒合上递给别人,也肯定的道,“确实印章是真的玉玺,字也是陛下的笔迹。”

    他就此打住,却没有说这遗诏是真的。

    叶煊扭头看了他一眼,正对上谢玉舒的视线,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玉玺是真的,笔迹也是真的,但却不是皇帝写的。

    谢玉舒之所以日日忙到深夜,就是因为皇帝已经病到连拿笔都困难了,批复基本都是谢玉舒写的,叶煊也见过几次,当时还玩笑说陛下时日无多,被谢玉舒无奈的喝止慎言。

    这遗诏是伪造的,他们心知肚明。可其他看过遗诏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一一点头,有些甚至根本认不出皇帝笔迹,也闭着眼睛附和。而且他们实在想不出贤妃明明有宸王殿下,却偏帮萧王殿下伪造圣旨的好处。

    最后遗诏被赵安捧回来,高声唱了一遍,躬身送到叶煊面前,“萧王殿下,接旨吧。”

    叶煊抬眸,视线从赵安脸上转落到贤妃脸上。

    忽而外面号角争鸣,旌旗猎猎,整齐划一的马蹄声踏破似乎要震塌城墙,在太监“大将军王凯旋”的高声呼喊中,一黑甲红袍扶着剑的中年将军,自宫外而来。

    他剑眉星目容颜俊秀,看着不像是行军打仗的将军,反倒是饱读诗书的秀才才是。在所有人的注视中,他沉重的脚步走上台阶,单膝跪在叶煊旁边。

    “刷”寒光出鞘,剑身没入青石板下一寸,飒然间迸发的出的凌厉杀气令人心中一悸。

    叶煊眉头一皱,“舅舅”

    就听男人朗声对着乾元宫道,“臣冯子健不辱使命,率三十万大军凯旋回京。”

    冯子健

    朝臣中有人骇的后仰,有人倒抽冷气,也有人惊惧不已的望着上面跪着的人,而离得较近的,例如徐国公等人都听到了叶煊那声被盖过的“舅舅”。

    大将军王封洛是被夷三族的江南巡抚冯必扬的儿子冯子健,冯子健率领三十万大军从前线凯旋,正兵临城下,而冯子健,是萧王的舅舅。

    全场寂静,连呼吸声都摒住了。

    一直在后面隐身的黄维仁忽而跪下来,头重重磕在地上,“请皇太子接旨”

    “请皇太子接旨”从心的朝臣们反应过来,争先恐后的磕头请愿。

    众皇子急赶慢赶骑着马闯进皇宫的时候,就听到这一幕。

    封洛接过遗诏,强硬的塞到了叶煊手里。

    四皇子目呲欲裂。

章节目录

让朕吃口软饭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今夜无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夜无风并收藏让朕吃口软饭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