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换了一个人。
    不仅黑了,眉形脸型全变了。
    徐幼薇手里还拿着小块炭,“嫂子,你看,认不出来的。”
    徐幼薇擅工笔,现在拿着木炭在脸上都能作画,可比顾妙在徐燕舟脸上乱抹好多了。
    顾妙觉得很好,“幼薇”
    徐幼薇眼睛一亮,“嫂子你同意了吗”
    顾妙道“你帮我画一下。”
    等到赶集那天,顾妙挑了两担木炭下山。
    去村里比去云城近,不到半个时辰,顾妙就到了。
    集市还真不小,顾妙一边走一边看,找了负责人交了两文钱摊位费,就把木炭摆上了。
    顾妙左边是卖背篓的,右边是卖篮子的。
    钱不好赚,卖的东西都是自家做出来的。
    一个背篓两文钱,一只篮子一文钱,多卖几个就能把摊位费赚回来,卖的若多能赚十几文。
    无本买卖,赚的钱买粮食买肉都行。
    集市上并没有卖木柴的,秋收过了,庄稼汉别的没有力气有,在山上就能打够家用的柴。
    卖木柴要往城里卖。
    顾妙叹了口气,木炭若是卖不出去,她就去云城看看。
    顾妙生意不好,旁边两个摊位生意也不好。
    卖篮子的大婶看了顾妙一眼,“你这卖的是什么,怎么黑乎乎的,还有白的,吃的”
    顾妙道“是木炭,木炭比柴禁烧,一块炭能烧好久,冬天冷了,用炭取暖烟还小一点。”
    大婶有点意动,“怎么卖的”
    顾妙“黑炭两文钱一斤,白炭三文,你要的话五文钱给三斤黑炭。”
    大婶道“姑娘,能不能用篮子换我编的篮子结实还好看,不然也不敢拿集市上卖。”
    顾妙想了想“可我用不了这么多篮子,给你换一斤炭吧。”
    顾妙收获了两个篮子。
    万事开头难,生意开张了就好做了。
    不少人来这儿问炭怎么卖,冬天废柴,天冷砍柴不仅冻手冻脚还费鞋费衣服。
    能烧炭最好不过。
    只不过大家手里都没钱,都是拿东西换。
    一块麻布换走了三斤炭。
    一斤猪肉换了六斤炭。
    一条新鲜的鱼换十五斤炭,顾妙掂了掂鱼,起码有四斤重。
    顾妙没秤,换东西全用手掂,双方都不觉得吃亏生意就做成了。
    筐里的炭越来越少,东西却越来越多。
    等炭全卖完,筐里已经多了布,肉,鱼,玉米面,豆子,还有不少菜干。
    菜干顾妙换的最多,她把小篮子也放筐里,挑着东西去赶集。
    这些东西全是换的,顾妙自己还带了钱,出来一趟怎么能不买肉。
    刚杀的猪,这年头油水少,猪肉卖的最快,不过大家都是捡肥肉买,顾妙买的时候还有排骨和猪蹄。
    顾妙“排骨全要了,再要四个猪蹄,大棒骨也给我装起来。”
    集市上排骨比城里便宜两文钱,顾妙买肉花了九十文。
    她走走转转,又买了一包白糖,最后还看见了干虾,不仅有虾还有海带干。
    虾子手指长,红红的,顾妙“这怎么卖”
    “这都是从南方带回来的好货,还是姑娘你识货,干虾二十文一斤,海带干十文一斤。”
    这也太贵了,比肉还贵。
    有肉谁不吃肉,顾妙不是非吃虾不可。
    她更喜欢吃肉,虾还是以后有钱再吃,顾妙道“那算了,我不要。”
    虾是摊主去南方走亲访友带回来的,死贵不说,原以为好卖,结果一斤都没卖出去。
    “姑娘等等,给你便宜五文钱行不,只能便宜五文钱了”
    顾妙停住“那来两斤。”
    称了两斤虾一斤海带,摊主收好钱,小声问“姑娘,要不要盐”
    盐顾妙还真不要,想想也是,虾和海带都带过来了,怎么会不带盐。
    顾妙摇摇头,挑着担子回家。
    卢氏想不到两筐炭可以换这么多东西。
    她先把玉米面拿出来,“玉米面好,阿妙,咱们不能天天吃大米白面,可以搀着玉米面吃。”
    徐燕南“娘,玉米面好吃吗”
    卢氏道“怎么不好吃,甜甜的,好吃的很。”
    东西不少,碗柜可以填满了。
    布太粗了,做鞋底最好,虾要省着吃,豆子有黄豆绿豆红豆,可以煮着吃,炖菜吃,还能发点豆芽添菜。
    只不过家里菜都不够吃,卖就算了。
    豆角干和瓜干是及时雨,总算能吃菜了。
    顾妙看看四个猪蹄,又看看徐燕舟。

章节目录

穿成虐文女主的长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将月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将月去并收藏穿成虐文女主的长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