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车里。默默行车了几十分钟,程北军突然开口道“你知道我们脚下的这条路吗”
    曲颂宁仰着脖子,捂住还在流血的鼻子“知道。”
    “四十年前修建的这条青藏公路,全长近2000公里,也牺牲了近2000名解放军筑路兵,差不多每公里公路下就埋着一个英魂。这回又要修光缆干线,也是2000公里。”程北军深深吸了口烟,说下去,“有一年武警交通官兵负责养护这条路,刚养护完就遇上了大雪封山,暴风雪中为了避开一位藏民的卡车,结果侧翻摔下陡坡,担任司机的支队副队长还没送进医院就死了。”
    车里更安静了。曲颂宁侧头看程北军,这个男人目视前方无际的长路,眉间拧出个疙瘩,神色又严峻又悲壮。
    此时一些朝圣者从他们身边经过,行一路,跪一路,长头磕了一路。远处,悬挂山头的经幡在风中飘动,黄、蓝、红、白、绿五色,象征着高贵、力量、慈悲、纯洁和智慧。再远点的地方有些动物尸骸,已经积骨成堆。
    程北军性子急,一心想赶回唐古拉,所以车队没去沿途的兵站吃饭休息,日近中午的时候,他就塞了两块暗黄色的、糕团似的东西给曲颂宁与老赵,让他们吃这个垫饥。他自己也吃这个。这种看似粗粝的食物叫糌粑,先以青稞磨面,再和酥油或奶渣一起和着茶水揉捏成团,便于上山放牧时随身携带,吃时能就上一口酥油茶就行。
    程北军边嚼边说,比军营里的压缩饼干吃着香。曲颂宁学着他的模样咬下一口,只觉得又涩又干又带腥味,差点没咳出来。怕又被程北军看低,他忍着胃部不适,细细嚼、慢慢咽,渐渐从腥味中品出一点淡淡的奶香,倒也不那么难以下咽了。
    车队在险峻的山道上向着西南攀爬,少说十一个小时的车程。可可西里的藏野驴与藏羚羊逐渐看不见了,沱沱河的细流与大桥也逐渐看不见了,晚上八点,曲颂宁裹紧了身上的大衣,在一片不断蔓延的火烧云下,他们终于抵达全军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兵站。
    唐古拉山口海拔五千米,六月的日均气温也只有几度,高原一旦入夜,更是寒风侵骨,曲颂宁随程北军的连队一起住军用帐篷,刚一躺倒,就爬不起来了。
    驻扎在野外的帐篷又叫“地窝子”,地上铺着褥子或者羊皮,一到晚上就一字排开、人挤着人地睡在一起,跟蹲大狱、睡大板也差不多了。
    口服剂没抵大用,曲颂宁躺在这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只觉得头晕口燥,一种尖利的寒意从心尖上扎出来,额头却一直汗漉漉的。这种忽冷忽热的不痛快感折腾了他半宿,好在周围的解放军官兵也睡不踏实,每两三个小时,就会有人来巡逻,把人叫醒。
    第二天,本该由程北军带领着邮电专家们去实地勘察。但步巡差不多得走二十公里,程北军看曲颂宁这鼻血不止、鼻息不顺的样子,紧皱的眉头就没松弛过。
    老赵贴心地劝道,“休息两天再说。”按说老赵也是年过不惑的人了,精气神却比二十郎当的曲颂宁看着饱满,他拿着图纸准备走出帐篷,对程北军说,“这个路段地下还埋着格拉输油管线,施工难度特别大。”
    格尔木至拉萨的管道运油线,1972年由青藏兵站部开工兴建,历时五年半才竣工完成。曲颂宁来前就跟着父亲做过功课,挣扎着要起来一起去巡线,但人刚坐直,鼻血又流了下来。
    “卫生员,卫生员拿点棉花过来”程北军一脸不耐烦地扭头喊人,但卫生员没进来。五千米高的地方人易犯病,好几个战士倒下了,卫生员忙不过来。
    眼见程北军带着老赵要撇下自己去巡线,曲颂宁急了,捂着血淋淋的鼻子道“需要我做什么”
    “不用不用,甭添乱就行。”程北军出帐篷前,板着面孔看了曲颂宁一眼,眼神带了点慈爱,但更多还是鄙弃,临了还留下一句,“这么身娇肉嫩的贵公子,以后就别上高原了。”
    尽管程北军已经尽量克制住自己焦躁不满的情绪,但曲颂宁洞烛幽微,他知道这个男人嫌自己是个累赘,也不禁自疚起来。
    老子倒下了,儿子也没扛住,曲颂宁一个人躺在帐篷里,鼻子里塞着胡乱扯下来的一团布料,瞪眼望着帐篷顶。越躺越觉得时间漫长,简直度日如年了,最后实在躺不住了,索性坐起来。
    想起顾蛮生让自己写信,曲颂宁从背包里取出了纸笔,将进藏路上的所见所闻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信不似信,倒似日记。他说自己头晕眼花,鼻血不止,什么活儿都干不了,什么忙都帮不上但雪域是圣洁的,高原是雄伟的,雪域的太阳如在咫尺,高原的长风浩浩荡荡
    曲颂宁半截身体还坐在睡袋里,裹着军大衣,垂着头,钢笔笔尖在信纸上留下一排排工整俊逸的字迹。写信时他才感到高原反应有所舒缓,好像真的晒到了太阳吹着了长风,整个人又暖和又轻盈。
    他一点没留意到一个女兵从帐篷门口溜了进来,轻手轻脚地来到了他的身后。
    好奇这人全神贯注在写什么,女兵悄悄把头凑近到对方耳边,看见了信纸上的字,“噗嗤”笑了出来。
    伴随这一声调皮的窃笑,一口暖融融的气息就从曲颂宁的耳廓边拂了过去。曲颂宁耳朵一阵发痒,猛打一个激灵,回头才看见自己身后多了一个人。
    女兵一副好模样,虽不是十分漂亮,但就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媚相。尤其一双眼睛黑白分明,还微微吊梢,含笑望着你时,从漆黑眼珠里泌出来的全是狡黠与谑意。自打进藏以来,他一路所见的都是威武黝黑的康巴汉子,与沟沟岔岔、万物不生的戈壁人景相衬,冷不防眼前出现这么一张姣媚的女性脸孔,瞬间又“半壕春水一城花”了。曲颂宁没守住自己的目光。
    大方对上一个陌生异性几近逾矩的目光,女兵又笑一下,笑出尖尖的虎牙与浅浅的梨涡。
    曲颂宁被她笑得心口咯噔一跳,赶紧手忙脚乱地从睡袋里爬出来。他回过神来,对姑娘道“瞧你这模样,文艺兵吧你一个文艺兵还是姑娘家不在通信机房值班,跑这儿来干什么”
    “姑娘家为什么不能到这儿来你这是瞧不起谁呢”曲颂宁本意自然是夸奖,哪知女兵一听这话,反倒生气了,“我们团长说了,为保工程进度,全团摩托化行进。我们团驾驶员不够,我就巾帼不让须眉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曲颂宁一时语塞,脸都跟着红了。
    “倒是你”女兵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曲颂宁,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当兵的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哪儿有这么文弱白净的她调笑着问,“你就是邮电部派来的专家吗”
    “专家谈不上,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高原反应,正常的。”女兵嫣然一笑,从军装兜里摸出一把什么东西,热情地塞进了曲颂宁的手里,“我有治它的偏方,给你。”
    曲颂宁摊开掌心看了看,原来是巧克力。花花绿绿的锡纸上印着一串字母,看着像是俄语。
    “药到病除,”女兵殷殷望着他,催促道,“赶紧尝一个。”
    曲颂宁真就剥了一粒巧克力塞进嘴里,刚咬下一口,一股浓重的酒味就呛得他咳嗽起来。平日里他滴酒不沾,也就跟顾蛮生告别前喝过几口啤酒,这酒心巧克力外头薄薄一层,里头包裹的却是最高度数的伏特加,那滋味仿佛烈火灌喉,一直烧到了心里去。曲颂宁边咳边道“高原反应严重的人忌酒吧”
    “老毛子就是靠伏特加赶走的希特勒,你这点高原反应又算什么呢。”女兵满意地转过身,蝴蝶一般轻飘飘地地飞了出去,忽地她立定在帐篷门口,回眸一笑道,“这叫以毒攻毒。”
    曲颂宁又被这个笑容晃了眼睛,心跳蓦然加快了几拍。但奇怪的是,他适才一直感到头晕、头重,仿佛双肩上架着的是个千斤顶,但随着包含烈酒香气的巧克力缓缓化在口中,他竟有了种随风轻飏的舒适感。
    也不知是女兵以毒攻毒的法子真的奏了效,还是休息够了,曲颂宁总算适应了高原,走出了帐篷。他随便拉人一打听,知道刚才那个女兵叫舒青麦,还真是文艺兵。
    再细细一问,就了解得更清楚了,舒青麦原本是部队卫生员,好像是偶尔展露的歌喉打动了路过的一位领导,年后刚刚调入了西藏军区文工团。没想到这就赶上了军民共建兰西拉光缆干线,这不,她真如自己所说一般不让须眉,又主动打了申请要随部队上高原。

章节目录

指间生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十四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十四钗并收藏指间生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