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禁中,延和殿。
炼丹炉中烟火袅袅,整个殿宇笼罩在一片黑雾之中。御座上颓着当朝天子祯明帝,一阵重咳之后,方才接过一旁内侍请上的茶汤,慢慢地将手中的仙丹放入口中吞咽而下。
祯明帝享国日久,专意斋醮,好服食方士进献丹药。不仅如此,更喜自练灵丹妙药,专心静摄修玄,争与天地齐寿。
近些日子得了偏方,欲取美人泪下药,以点化金丹之毒。
祯明帝揉了揉额,吩咐内侍“将人带去内殿下药引。”
内侍称“喏”,行至殿外朝不远处招手,见来人楚腰卫鬓,美目含泪,便掐着嗓子提醒“让你哭的时候哭不出来,不让你哭的时候停不下来,再这么耽搁下去,早晚有一日惹怒官家,没你好果子吃。”
霜莳抬起头,淡淡的红霞里现出一张精致的面容,五官清雅工细,眉眼自带着缱绻柔情,轻飘的身段,轻薄的袖衫素服,蹲起之间,冷冽的风裹挟着些许梅花香气扑了过来。
不过娇软的身段不停地瑟瑟发抖,面容惨白,她颤着声回“中贵人,我很怕。”
内侍软了软心肠,劝道“官家待人和气,只要你乖乖听话,自会有你的富贵前程。”
纵使霜莳深居闺中,对坊间关于今上的传言,亦是知晓的。祯明帝笃好道术,炼丹服食,性浸躁急,喜怒无常,经常叱杀宫娥,根本谈不上“和气”二字。
霜莳被送至大内已有五日,这五日里见过三位姑娘被处以杖刑。惨状历历在目,她实在是惊惧非常。
内侍看出她的恐惧,淡着笑容道“你是枢密直学士家的姑娘,与那些市井民姑不同,即便官家再不喜,也会看在李学士的身份上,予你三分薄面。”
霜莳无言,只能垂下头,将眼角的薄泪拭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家志在炼丹修仙,自然不会顾及臣子的脸面,不然她也不会被李家送至禁中,做炼丹的佐助。
三分薄面说得好听,她若是惹得官家不快,一分黑脸足够让她殒命。毕竟,对于李家来说,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养女。即便她死了,于李家而言,也并无大碍。
内侍领霜莳进了内殿,将龙泉青釉菊瓣纹盌塞到她的手中,郑重道“官家吩咐,命你面朝南方,心怀喜悦而泣。切记要保持面目艳丽,不可哭相丑陋,你可知晓了”
霜莳点了点头,面向直棱窗跪坐,心中荒芜寂寥,哪有喜悦之事可念。她是李家养女,被江都韩家送至李家三年,身处李家宅中,本以为处处作小伏低讨好逢迎,便能博得李家人欢心,过上舒坦日子。
可哪想一朝梦境破碎,她被李家无情地送至禁中,充当李家姑娘的替死鬼。
官家假求外物以自坚固,她也曾做过这样的梦,只可惜是黄粱一梦,水中明月罢了。
内侍见她神色哀戚,在她的胳膊肘处拧了一把“你是不是拿咱家的话当耳旁风,让你想些喜悦的事,你怎又做出如此哀丧的神容。”
霜莳不敢喊疼,只能劝自己往好处想。她及笄后便被送至李家,在李家后苑不起眼的霜廊院如尘埃一般活着,除了偶尔想起江都老家,几乎没有令她开怀之事。
偶尔卸下心防,不过是去市肆替李家娘子们采买胭脂珠粉,能得空闲呼吸几下汴京市井风土滋味罢了。
内侍仍旧不厌其烦地劝说“想想你心中爱慕的郎君,若他救你于水火之中,你是不是很欢喜”
霜莳不敢想,她爱慕的郎君,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人。她亦不敢奢望他来搭救,本来在他眼中,她便是一个无足轻重之人,寥寥无几的接触中,他向来不会给她好脸色,哪怕交谈亦是冷漠相待,她连追逐他的背影都怀揣着小心翼翼,又怎可肖想他如神君而至,助她远离禁庭呢。
内侍见她神色有异,美玉浮尘,不堪细看。于是朝着地面啐了一口,拽起她直往前殿拉扯“咱家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此不上道,不如直接到官家跟前去哭看你还敢不敢摆脸子。”
霜莳忙告饶,可惜内侍打定主意,将她一路拖行至前殿,未等她继续开口求饶,内侍便一把捂住她的嘴巴,噤声道“莫要出声。”
桢明帝正在与太子詹事议事,霜莳隔着门扉便能听见李纪山的声音,李詹士与李家祖父李玄意乃同父异母兄弟,若论起,她应尊称李詹事一句“堂祖父”。
自然这种沾亲带故攀亲戚之举,于霜莳来说,毫无意义可言。
她静静地听李詹事与官家道“封垏镇守邺都,早已屯兵买马自称邺王,契丹铁蹄南下攻城,官家派他去边关赈乱,恐助他与辽军合谋,松懈边防关口,引辽军攻陷我大坤疆土。”
桢明帝猛咳一声,缓了缓才道“前两日接到密信,封都使已将辽军驱逐至边境以北,已胜利凯旋,不日即将进京,詹事过虑了。”
李纪山回道“官家将朝政交予内阁大臣处理,阁臣拉帮结派互相倾轧已成风气,殊不知密信乃为捏造之物,官家切莫轻信。”
桢明帝突然喘息不定,内侍见状忙进殿奉上茶汤。桢明帝饮下,缓了些许才开口“朕的眼睛还没有瞎。你不要以为朕日日守着丹炉便不知天下事,你作为太子詹事,应时刻以教诲太子德学为本务,整日踩拉同僚,窃权罔利,诛除异己,当真以为朕会受你们摆布”
炼丹炉中烟火袅袅,整个殿宇笼罩在一片黑雾之中。御座上颓着当朝天子祯明帝,一阵重咳之后,方才接过一旁内侍请上的茶汤,慢慢地将手中的仙丹放入口中吞咽而下。
祯明帝享国日久,专意斋醮,好服食方士进献丹药。不仅如此,更喜自练灵丹妙药,专心静摄修玄,争与天地齐寿。
近些日子得了偏方,欲取美人泪下药,以点化金丹之毒。
祯明帝揉了揉额,吩咐内侍“将人带去内殿下药引。”
内侍称“喏”,行至殿外朝不远处招手,见来人楚腰卫鬓,美目含泪,便掐着嗓子提醒“让你哭的时候哭不出来,不让你哭的时候停不下来,再这么耽搁下去,早晚有一日惹怒官家,没你好果子吃。”
霜莳抬起头,淡淡的红霞里现出一张精致的面容,五官清雅工细,眉眼自带着缱绻柔情,轻飘的身段,轻薄的袖衫素服,蹲起之间,冷冽的风裹挟着些许梅花香气扑了过来。
不过娇软的身段不停地瑟瑟发抖,面容惨白,她颤着声回“中贵人,我很怕。”
内侍软了软心肠,劝道“官家待人和气,只要你乖乖听话,自会有你的富贵前程。”
纵使霜莳深居闺中,对坊间关于今上的传言,亦是知晓的。祯明帝笃好道术,炼丹服食,性浸躁急,喜怒无常,经常叱杀宫娥,根本谈不上“和气”二字。
霜莳被送至大内已有五日,这五日里见过三位姑娘被处以杖刑。惨状历历在目,她实在是惊惧非常。
内侍看出她的恐惧,淡着笑容道“你是枢密直学士家的姑娘,与那些市井民姑不同,即便官家再不喜,也会看在李学士的身份上,予你三分薄面。”
霜莳无言,只能垂下头,将眼角的薄泪拭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家志在炼丹修仙,自然不会顾及臣子的脸面,不然她也不会被李家送至禁中,做炼丹的佐助。
三分薄面说得好听,她若是惹得官家不快,一分黑脸足够让她殒命。毕竟,对于李家来说,她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养女。即便她死了,于李家而言,也并无大碍。
内侍领霜莳进了内殿,将龙泉青釉菊瓣纹盌塞到她的手中,郑重道“官家吩咐,命你面朝南方,心怀喜悦而泣。切记要保持面目艳丽,不可哭相丑陋,你可知晓了”
霜莳点了点头,面向直棱窗跪坐,心中荒芜寂寥,哪有喜悦之事可念。她是李家养女,被江都韩家送至李家三年,身处李家宅中,本以为处处作小伏低讨好逢迎,便能博得李家人欢心,过上舒坦日子。
可哪想一朝梦境破碎,她被李家无情地送至禁中,充当李家姑娘的替死鬼。
官家假求外物以自坚固,她也曾做过这样的梦,只可惜是黄粱一梦,水中明月罢了。
内侍见她神色哀戚,在她的胳膊肘处拧了一把“你是不是拿咱家的话当耳旁风,让你想些喜悦的事,你怎又做出如此哀丧的神容。”
霜莳不敢喊疼,只能劝自己往好处想。她及笄后便被送至李家,在李家后苑不起眼的霜廊院如尘埃一般活着,除了偶尔想起江都老家,几乎没有令她开怀之事。
偶尔卸下心防,不过是去市肆替李家娘子们采买胭脂珠粉,能得空闲呼吸几下汴京市井风土滋味罢了。
内侍仍旧不厌其烦地劝说“想想你心中爱慕的郎君,若他救你于水火之中,你是不是很欢喜”
霜莳不敢想,她爱慕的郎君,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人。她亦不敢奢望他来搭救,本来在他眼中,她便是一个无足轻重之人,寥寥无几的接触中,他向来不会给她好脸色,哪怕交谈亦是冷漠相待,她连追逐他的背影都怀揣着小心翼翼,又怎可肖想他如神君而至,助她远离禁庭呢。
内侍见她神色有异,美玉浮尘,不堪细看。于是朝着地面啐了一口,拽起她直往前殿拉扯“咱家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此不上道,不如直接到官家跟前去哭看你还敢不敢摆脸子。”
霜莳忙告饶,可惜内侍打定主意,将她一路拖行至前殿,未等她继续开口求饶,内侍便一把捂住她的嘴巴,噤声道“莫要出声。”
桢明帝正在与太子詹事议事,霜莳隔着门扉便能听见李纪山的声音,李詹士与李家祖父李玄意乃同父异母兄弟,若论起,她应尊称李詹事一句“堂祖父”。
自然这种沾亲带故攀亲戚之举,于霜莳来说,毫无意义可言。
她静静地听李詹事与官家道“封垏镇守邺都,早已屯兵买马自称邺王,契丹铁蹄南下攻城,官家派他去边关赈乱,恐助他与辽军合谋,松懈边防关口,引辽军攻陷我大坤疆土。”
桢明帝猛咳一声,缓了缓才道“前两日接到密信,封都使已将辽军驱逐至边境以北,已胜利凯旋,不日即将进京,詹事过虑了。”
李纪山回道“官家将朝政交予内阁大臣处理,阁臣拉帮结派互相倾轧已成风气,殊不知密信乃为捏造之物,官家切莫轻信。”
桢明帝突然喘息不定,内侍见状忙进殿奉上茶汤。桢明帝饮下,缓了些许才开口“朕的眼睛还没有瞎。你不要以为朕日日守着丹炉便不知天下事,你作为太子詹事,应时刻以教诲太子德学为本务,整日踩拉同僚,窃权罔利,诛除异己,当真以为朕会受你们摆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