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阿姝原以为会辗转难眠,岂知竟一夜无梦,直至第二日清晨,曦光初照时,仍在酣睡。

    刘徇却早在第一声鸡鸣时,便悄然醒来。

    时值初秋,夜凉,身侧女子酣睡中不自觉向他靠近,此刻正倚在他肩上,呼吸深沉而绵长,胸前柔软时不时触在他胳膊上,丰腴而温暖。

    他蹙眉,悄然向旁移开些,双目不自觉望过去。

    她仍是沉沉睡着,颊边一抹衣料印出的红痕,衬得一身雪肤莹润细嫩。金色曦光自门窗缝隙透入,照在她起伏的胸口与纤细的腰肢,勾勒出婀娜春色。

    刘徇脑中划过昨日氤氲水汽间的朦胧身影,双目不由闪了闪,视线顺着她被长发与衣物半遮半掩的胸口望去。

    若隐若现间,沟壑分明。

    想不到她身量虽纤,内里却骨肉匀亭,暗藏丘壑。

    他觉得心口有些烧燎,漆黑的眼底也染上躁郁之色。

    恰此时,屋外传来敲门声,阿姝倏然醒来,甫一睁眼,正对上一双浓黑莫测的眼眸,登时僵住,再低头顺他目光看去,竟直指自己胸口

    阿姝呼吸凝滞,下意识的轻叫一声,面颊泛红,露出戒备之色,双手环胸,意图遮挡他视线。

    偷窥被当场发现,刘徇赶紧绷住面色,佯装若无其事的移开视线,轻咳起身,扬声道“进来吧。”

    待外头婢子依言捧着巾帕杯盆入内,服侍二人梳洗更衣时,阿姝也始终惴惴,垂着眼不时偷觑,心里像拧着个结一般,怎么也解不开。

    刘徇心底懊恼,难得的脸色不佳,穿戴完毕后,兀自坐到一边,等着婢子们呈上朝食。

    然二人进食不过片刻,驻扎城外的刘季却满面肃然,匆匆入内来报“大王,昨夜军中有流言甚广,今日凌晨,已有士卒五百,趁众人未醒时,私下叛走。”

    周遭婢子等皆惊,连阿姝也不由侧目。刘徇带出的士卒总共不过二千,一夜间便出走五百,实在是个重创

    然反观刘徇,镇定自若,先饮水漱口,以巾拭面,整好仪装,方于刘季焦急的目光中,不疾不徐问道“军中是否还有不少士卒有此意”

    刘季拱手道“大王放心,此刻军中戒严,再无一人能逃。”

    刘徇摆手,悠然道“不必戒严,你回去传信于众人,我知此行艰难,前路渺茫,许多士卒皆有家室老小,不愿随我涉险,也是情理之中。若还有人心生退意,便趁日中之前离开,日中后,继续赶路。”

    “大王”刘季猛然抬头,焦急不解。

    然刘徇只又摆手,仿佛事皆洞明,胸有成竹“去吧,照我说的做。”

    刘季无法,遂怀着满腹疑惑与担忧,返城外军中传话。

    阿姝在旁观望,始终疑惑不解。听他昨夜话中意,当是早知将有人叛走,可他却毫不慌乱,反还留下机会,令更多人走,如此想来,他昨夜未宿军中,只怕便是存着心思,要给萌生退意的士卒们可趁之机。

    可到底为何

    区区两千人已是不堪一击,再有人退走,更会寸步难行。行军者最忌军心不齐,凡背信弃义,暗中叛逃者,也深为人痛恨,刘徇如此宽待,就不怕从此毫无威信,无人愿追随吗

    她越发看不懂他的用意。

    驿站中,谢进等人一听闻消息,先是自乱阵脚,随即便勃然大怒,不顾礼仪,寻了刘徇便是兴师问罪“大王承天子命,却对逃兵不罚反放,将天子威仪置于何地陛下令你收复河北,可没让你如此行事”

    刘徇仍旧不慌不忙,作出这几日一贯的无奈苦笑状,摇头道“若军心不齐,即便强留,也如踌躇雁行。况士卒们多为家中顶梁柱,尚有家室老小需供养,徇若不能保他们前程,何妨令他们自寻前路”

    他此话听来,倒似已看开,再不想个人得失,对抚恤河北再不报希望,只是一味替普通士卒们考虑。

    谢进大惊失色,仿佛不敢置信“大王,尚未至河北,怎能信心全失”

    他授命于大司马,早已为这监军之位,做好一年半载内,皆留河北的打算,光是行囊,便花了数日,装了数十个箱笥,若刘徇眼下便渐颓,哪里还用太后与大司马如此忌惮

    如此想来,他竟渐对此人生出轻蔑,语带不屑道“看来,陛下实是信错了人。”

    说罢,拂袖而去,自在驿站中歇息。

    一侧冷眼旁观的赵祐却渐生隐忧,趁着刘徇外出之际,对阿姝劝道“阿妹。我原想刘徇为人厚道,即便你与太后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姝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间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间人并收藏姝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