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主顾关系。
    谢玥打了个弯,正在找车位,又说“就是看你一个小屁孩天天愁眉苦脸的有点于心不忍。”
    好嘛,赵曜还得谢谢他。
    谢玥带他来的是一家饭店,比上次营养很多,是一家正儿八经的茶餐厅。吃饭期间赵曜观察了他一会儿,发现谢玥只是象征性的吃了两口就不会再动筷子。
    上次吃的是夜宵,怎么样的解释都有余地,但这次谢玥自从下午五点就一直跟自己在一起,这是正常人的饭点时间。但赵曜这次不打算再问了,他都能想到自己问了会有什么回答,大概就是谢玥一脸镇定的说这家店很难吃。
    而且谢玥吃饭并不享受,尽管他掩盖的很好,但赵曜还是发现了,好像对他来说吃东西很痛苦。
    赵曜边吃边想,谢玥到底是不是个人他之前对于谢玥的判断基于自己的“土经验”,但最近发生的事情越来越超出他的认知,比如杀死徐天明的那个血色怪物,他翻遍了所有典籍资料都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
    谢玥愿意帮他作伪证,是不是知道那天晚上教学楼里发生的一切
    但谢玥大多数时候看着都像一个正常的家庭教师,比如现在。
    “你历史能拿29分也挺厉害。”谢玥对着赵曜上次的月考试卷发出感叹。
    “你每道大题就只写了一句话,”谢玥道“还挺酷。”
    赵曜对此没有任何的反应,他很习惯别人对他成绩的态度,脸皮是没有的,因为他根本不在乎。
    谢玥继续翻阅他的成绩表,“其实底子还可以,英语和数学完全不用教。”
    赵曜的情况之前赵付舟跟谢玥交代过,赵曜小时候在国内读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父母做生意转学去了意大利,靠着在国内学的九九乘法表,在意大利读小学数学成绩一直都是班里第一。在意大利他念的当地贵族私立学校,双语教学,他学了西语和英语。
    赵曜的父亲是个生意人,一直注重赵曜的数学,不管到哪儿都找了名师辅导数学。他爸爸觉得数学锻炼人的脑子,学数学不是为了成绩,是为了保持大脑运转。赵曜自己对数学也很感兴趣,回国之后只认真上数学课。赵曜数学成绩很不错,单科数学成绩能保持在全班前三。但他从不参加数学竞赛,好像真的是拿数学题锻炼脑子的,多一分力气都不想再出。
    英语属于他的一项技能,他口语十分流利,听说读写没有短板,在应试教育里只要稍加打磨就可以应付。难的是他从未接受过文史类的教育,语文和文综一塌糊涂,常常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个中国人。
    即使这样他也义无反顾的选了文科,因为理科中物理化学他更是一窍不通,文科试卷他起码能够看懂题目。
    “来,先做个摸底题。”谢玥从文件袋里拿出了一套试卷。
    赵曜面对自己眼前的卷子不为所动,问了个问题“谢老师,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赵曜的问题过于突兀了点,他问这个问题绝对不可能是想找个大学自我激励,谢玥拿笔的姿势顿了下,说“告诉你你就写试卷”
    赵曜点了点头。
    “京华大学。”我国第一学府。
    “哦。”赵曜对此没有发出任何评价,很守信用的埋头开始写试卷。
    交了试卷后,趁着谢玥正在批改作业,赵曜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谢玥。他先是尝试着在搜谢玥的名字,找到了若干个同名同姓,还都是妹子,其中一个似乎还算是网上网红。那个网红的名气甚至要比他更大点,搜索引擎给的第二条信息才是谢玥的。
    他又默默吐槽了一句,真女气的名字。
    赵曜换了种策略,开始搜索京华大学,这个学校跟各种学生运动相关,赵曜查看的资料几乎编写成了一本近代学生爱国史,其中毕业的名人十分庞大,最开始根本找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他去研究了京华大学官网上的历史文物一栏,在其中翻看,差不多翻了二十多分钟,在最后一页翻到了一张老照片,是一张1920年学生的合影。
    把照片单独保存放大,这个班级有三十人,在当今看来算是一个小班,几个知名历史人物被红色的圈勾出下面还有他们的人物事迹。那几个重点勾出来的人里有中国建筑学之父,铁路学的开创人物,领导过各种运动的大佬,文学界的泰斗,不过也有一半人没有记载。但有记载的这一半人来头都不小,几乎打下了国家学术圈的半片江山。
    赵曜的目光被后排的一个人吸引,这照片估计都有百年的历史,当时摄影技术不发达,又经过岁月的摧残,照片模糊不清,几乎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估计找来亲妈都认不出来。
    而赵曜偏偏就从这个轮廓里认出来了,最后一排左数第三个男人,拍照的时候微微仰着下巴,看着非常孤傲,五官比别人要立体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越看就越觉得是他,这人就是坐在他旁边的谢玥。假如真的是这样,谢玥今年多大他起码已经活了一百年了。
    这时,他感觉转椅靠背一沉,谢玥两手撑着他的椅子,从他的角度赵曜的手机一览无遗,背后谢玥的声音夹杂着笑意,还是那种温和的语气,但在赵曜听来却如同恶魔的低语“在看什么”

章节目录

日出有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不落不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落不落并收藏日出有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