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边吃边聊。
    余初念还在感慨,话题围绕着“我倒要看看哪个男人能拿得住这只狐狸”兜兜转转。
    姜忻吃东西动作看着斯文,实际速度很快,她放下筷子还对着手机屏幕补了一次口红,余初念碗里的饭还剩一半。
    等她吃完,两人又坐了一会儿,随后分道扬镳。
    除去和朋友吃饭,姜忻的生活现状实在称得上是两点一线,毫无生趣。
    暮色四合,她挤着下班晚高峰,从律所狭窄的办公区扑到柔软宽敞的床上,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姜忻在床上摊了一会儿,慢悠悠的晃到梳妆台前卸妆,又转身去冰箱里拿一颗青芒,预备洗净切丁拌着酸奶做晚饭吃。
    下午钟点阿姨应该来过,小公寓里焕然一新,茶几上的快递盒和乱七八糟的残余一扫而空,垃圾篓套上干净的塑料袋,连冰箱里不新鲜的蔬果都按要求换过一遍。
    做完一切,姜忻端着果盘愉快的窝进阳台的软榻,架着笔记本浏览堆积的未读邮件,还时不时用小叉子戳一颗芒果丁往嘴里送。
    言简意赅的一一做出回复,转眼注意到右下角的小图标不断闪动,点进去见工作群正聊得火热。
    群里还有少数姜忻没有认清脸的同事。考虑到律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大家的办公场所并不固定,于部分人而言,回家不过是换个地方办公而已。
    依唐明轩的意思,是想召集大家一起聚个餐,对所里进的两个新人以示欢迎。
    蒋绵正跟另外几个小助理“聊”成一片,闹哄哄的讨论到底吃火锅还是吃烧烤。
    最后以唐ar一锤定音后天去和平里吃涮肉。
    周四晚,周边大厦接二连三的亮起ed灯,车水马龙的街道旁路灯鳞次栉比,璀璨的灯线让这座繁华都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姜忻拿着滴眼液,撑着眼皮左右分别滴两滴,清凉感覆盖眼球,酸涩和疲惫驱走了大半,她挪动鼠标关掉电脑,先一步去车库取车,在楼下接到人,按照定好的路线朝和平西进发。
    他们一共分三批,一车带四个人。
    蒋绵坐在副驾驶上,拿着手机开导航,姜忻嫌她吵“关了吧,和平里我熟。”
    “啊,好哦。”
    “听电台还是轻音乐。”
    姜忻看一眼后视镜,询问车里的人。后座有一位年近四旬的长者,姓丹,在座都得称她一声前辈。
    丹律轻声说“听电台吧。”
    姜忻抬手切换。
    电台女主持轻柔的语调徐徐倾泻,舒缓的背景音乐平息浮躁,姜忻不疾不徐的打着方向盘。
    她喜欢在雨天听故事电台。
    很巧,今晚北京下着小雨。
    雨丝斜挂在挡风玻璃上,昏蒙着霓虹灯的点点光斑,不多时被雨刮扫去,周而复始。
    到地方,姜忻和蒋绵共伞走进雨幕,唐明轩在非工作时间毫无作为一个boss的架子,他一直站在门口等,见最后一批人过来,还出来送了两把伞。
    这家涮肉馆环境不错,一楼是热闹的客堂,二楼是独立的隔间,相对安静很多。
    姜忻拎着滴水的雨伞上楼,唐明轩正站在走廊木栏边与人交谈。蒋绵是他的助理,平时跟在他身边处理一些琐事,打打下手,所以她反应最快,拉着姜忻咬耳朵“怎么出来吃个饭还遇到客户。”
    “嗯”
    “喏,”蒋绵往那边抬了抬下巴示意“博仁医院跟所里有合作,头发有点白的是他们院的一个主任,耿马。”
    “博仁”
    姜忻听到熟悉的地名有点诧异,不自觉分过去一些注意力。
    “走,我们过去打个招呼。”
    见这两人过来,唐明轩也没觉得意外,彬彬有礼的介绍“我的助理蒋绵,您之前见过,这位是我的同事,姓姜。”
    “耿主任。”
    姜忻双手递上名片。
    耿马为人很是谦逊稳重,看过名片后叹道“姜小姐,年少有为啊。”
    “是您谬赞。”
    这边正互相说着客套话,打定主意在一边充当背景板的蒋绵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姜忻到嘴边的话一顿,莫名其妙的看一眼圈在腕上的手指。
    还没问原由,立刻看到迎面走来的两个男人,蒋绵眼睛亮晶晶的盯着人家。
    “老师。”
    林知舟从包间里出来,身后还缀着一个死活要跟上来的温煜。
    温煜态度温和的问好“耿主任。”
    “知舟,小煜你们来的正好。”
    耿马拉着林知舟的胳膊,说起这个从心外撬过来的得意门生,耿马登时笑得满面春风,只盼着日后能继承自己的衣钵“这是我的学生,林知舟。”
    林知舟向他们一一致意,最后才看向姜忻,唐明轩这等老于世故的人精自然察觉不对“你们认识”
    连蒋绵也巴巴的瞅着。
    姜忻没吭声,相逢后林知舟对她的态度有点难以捉摸,干脆由他来定位这段关系。
    他沉默一瞬“校友、病人。”
    把过去归结于校友,现在只是他的病人,真是一点让人遐想的空间都没留。
    毕竟是萍水相逢,唐明轩没纠结“那这位是”
    被点名的男人露了个笑“温煜。”

章节目录

风情似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乌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乌浔并收藏风情似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