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撅起嘴,满脸不爽的哼了哼,黄狱卒有些哭笑不得,多少人连县试都没过呢,谭振兴第四算不错了,等他孙子下场科考能取得这个成绩,他睡着了都能笑醒。
他思忖道,“振兴少爷,县试过了就好,后边有府试和院试呢。”
院试是最重要的,过了是秀才,成绩好还能成为廪生,享受朝廷补贴的银钱和粮食,他认识的人里,就没和县试成绩较劲的,谭振兴的反应真是奇了怪了。
谭振兴也觉得自己矫情了,不管怎么说县试过了总比没过好,至少明年用不着再花钱报考县试了,至于府试和院试他是知道没希望的,谭振学那般勤学刻苦都没考过,何况是他了,他自我宽慰道,“罢了,不纠结了,第四就第四吧。”
黄狱卒很想大声呐喊说第四很好了,参加县试的有百余人,最后只取了12名,谭振兴能榜上有名是多值得庆幸的事啊,别说第四,第十二名都有人抢着要。
“振兴少爷,第四不错了,好多人想考第四都考不上呢。”
谭振兴兴致缺缺的嗯了声,和黄狱卒聊起外县调来的衙役,说实话,他这会都惊魂甫定,太恐怖了,怎么有这么凶残的人,就不怕他日他们考上秀才报复回去
黄狱卒笑,“振兴少爷,衙役们也不好做,是县令大人要求他们这么做的。”科举作弊是很严重的事,弄不好县令大人的乌纱帽都保不住,不找些面目狰狞的衙役震慑住考生,考生作弊怎么办县令大人也是逼不得已。
想想是那么回事,谭振兴不由得感慨,“县令大人也不好做啊。”
他们聊天,谭盛礼则给谭振业讲文章,昨日布置的功课是以仁义为题,亲族犯事,是纵容包庇维系家族兴盛还是秉公无私将其推出去让家族蒙羞,好几处地方谭振业反复阐述,太过累赘,几个措辞太尖锐,会给考官留下不够稳重的印象,真正的好文章哪怕用词温和平淡,也有鲜明不可动摇的立场,谭盛礼随口提了两个文章风格南辕北辙的学士,说出口察觉不对劲,时过境迁,他喊得出名字的学士早已不在人世,文章或许被世人传颂,但桐梓县的书铺小,并没多少文人墨客的文章。
谭盛礼冒出个念头。
“父亲”
见谭盛礼顿住,谭振业心有戚戚,小声唤了声。
谭盛礼回过神,幽暗的眼眸闪着谭振业看不懂的情绪,但听谭盛礼道,“继续吧”
凡牵扯仁义的考题,多侧重取舍,词句不可太犀利,最忌讳捧踩,表明立场,引经据典,自圆其说就行,谭盛礼背了几篇类似的文章,分析里边的词句,完了让谭振业自己思考修改,趁这闲隙,他又去指点几个狱卒的孩子,最后再和牢里的其他人想找他解惑的人聊聊,他日日来,谁想往家里捎话都会找他,谭盛礼没时间挨家挨户传话,都请谭辰风帮的忙,谭辰风是村长,认识的人多,找人传话对他来说容易得多。
等他和谭振兴走出监牢,太阳已落下山了,只余漫天红霞。
“辰清叔”街上,谭生隐扛着两个包袱,在树荫下等着,看他们出来,忙跑上前,“辰清叔,你是案首呢,振兴哥第四”
谭振兴已经接受这个结果了,在歪瓜裂枣里挑歪瓜,虽丢脸,好在报考费没有白花,他问谭生隐,“你呢,你过了没”
谭生隐不好意思的点头,“过了,倒数第四。”
谭振兴拍拍他的肩,“倒数就倒数吧,过了就行,要不然明年还得花报考费。”
“嗯。”谭生隐不计较名次,过了就行,他没有谭盛礼的渊博,写不出那么雄浑苍劲的字,能挂倒数就算不错了,要知道,县令大人得知他是谭家族人,特意留自己考察了几句功课,叮嘱自己好好跟着谭盛礼学,他日定能高中。
县令大人说,整个桐梓县,学问最好的就是谭盛礼了,能拜在他门下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再看谭盛礼,谭生隐掩饰不住脸上的钦佩,“辰清叔,县令大人邀请你明日过府做客呢。”
“我知道了。”谭盛礼眉眼温润如初,看了眼红霞染红的长街,“走吧,咱回去了。”
考生们早已各自离去,街上热闹散尽,安安静静的,经过书铺时,谭盛礼侧目望去,大门落了锁,只剩下半墙的霞光。
书铺已经打烊了。
桐梓县文风不盛,书铺卖的书残缺不全,既然叫谭振兴他们走科举,势必要阅览百书的,就桐梓县书铺的藏书,远远不够。
搬家好像势在必行,搬到藏书丰富的地方,时时有书读,时时有文章看,谭振兴才不会局限于科举的几本书。
而且他也要出去看看,物是人非,眼前的环境于他来说是陌生的,几十年过去,朝廷有了新的变革,科举制度也不同从前,或许推崇的文风亦有了变化,住在惠明村,消息闭塞,时间久了恐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想了解更多,搬到文风鼎盛的地方帮助是最大的。
最重要的是,日后他们外出参加考试,家里留下的
他思忖道,“振兴少爷,县试过了就好,后边有府试和院试呢。”
院试是最重要的,过了是秀才,成绩好还能成为廪生,享受朝廷补贴的银钱和粮食,他认识的人里,就没和县试成绩较劲的,谭振兴的反应真是奇了怪了。
谭振兴也觉得自己矫情了,不管怎么说县试过了总比没过好,至少明年用不着再花钱报考县试了,至于府试和院试他是知道没希望的,谭振学那般勤学刻苦都没考过,何况是他了,他自我宽慰道,“罢了,不纠结了,第四就第四吧。”
黄狱卒很想大声呐喊说第四很好了,参加县试的有百余人,最后只取了12名,谭振兴能榜上有名是多值得庆幸的事啊,别说第四,第十二名都有人抢着要。
“振兴少爷,第四不错了,好多人想考第四都考不上呢。”
谭振兴兴致缺缺的嗯了声,和黄狱卒聊起外县调来的衙役,说实话,他这会都惊魂甫定,太恐怖了,怎么有这么凶残的人,就不怕他日他们考上秀才报复回去
黄狱卒笑,“振兴少爷,衙役们也不好做,是县令大人要求他们这么做的。”科举作弊是很严重的事,弄不好县令大人的乌纱帽都保不住,不找些面目狰狞的衙役震慑住考生,考生作弊怎么办县令大人也是逼不得已。
想想是那么回事,谭振兴不由得感慨,“县令大人也不好做啊。”
他们聊天,谭盛礼则给谭振业讲文章,昨日布置的功课是以仁义为题,亲族犯事,是纵容包庇维系家族兴盛还是秉公无私将其推出去让家族蒙羞,好几处地方谭振业反复阐述,太过累赘,几个措辞太尖锐,会给考官留下不够稳重的印象,真正的好文章哪怕用词温和平淡,也有鲜明不可动摇的立场,谭盛礼随口提了两个文章风格南辕北辙的学士,说出口察觉不对劲,时过境迁,他喊得出名字的学士早已不在人世,文章或许被世人传颂,但桐梓县的书铺小,并没多少文人墨客的文章。
谭盛礼冒出个念头。
“父亲”
见谭盛礼顿住,谭振业心有戚戚,小声唤了声。
谭盛礼回过神,幽暗的眼眸闪着谭振业看不懂的情绪,但听谭盛礼道,“继续吧”
凡牵扯仁义的考题,多侧重取舍,词句不可太犀利,最忌讳捧踩,表明立场,引经据典,自圆其说就行,谭盛礼背了几篇类似的文章,分析里边的词句,完了让谭振业自己思考修改,趁这闲隙,他又去指点几个狱卒的孩子,最后再和牢里的其他人想找他解惑的人聊聊,他日日来,谁想往家里捎话都会找他,谭盛礼没时间挨家挨户传话,都请谭辰风帮的忙,谭辰风是村长,认识的人多,找人传话对他来说容易得多。
等他和谭振兴走出监牢,太阳已落下山了,只余漫天红霞。
“辰清叔”街上,谭生隐扛着两个包袱,在树荫下等着,看他们出来,忙跑上前,“辰清叔,你是案首呢,振兴哥第四”
谭振兴已经接受这个结果了,在歪瓜裂枣里挑歪瓜,虽丢脸,好在报考费没有白花,他问谭生隐,“你呢,你过了没”
谭生隐不好意思的点头,“过了,倒数第四。”
谭振兴拍拍他的肩,“倒数就倒数吧,过了就行,要不然明年还得花报考费。”
“嗯。”谭生隐不计较名次,过了就行,他没有谭盛礼的渊博,写不出那么雄浑苍劲的字,能挂倒数就算不错了,要知道,县令大人得知他是谭家族人,特意留自己考察了几句功课,叮嘱自己好好跟着谭盛礼学,他日定能高中。
县令大人说,整个桐梓县,学问最好的就是谭盛礼了,能拜在他门下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再看谭盛礼,谭生隐掩饰不住脸上的钦佩,“辰清叔,县令大人邀请你明日过府做客呢。”
“我知道了。”谭盛礼眉眼温润如初,看了眼红霞染红的长街,“走吧,咱回去了。”
考生们早已各自离去,街上热闹散尽,安安静静的,经过书铺时,谭盛礼侧目望去,大门落了锁,只剩下半墙的霞光。
书铺已经打烊了。
桐梓县文风不盛,书铺卖的书残缺不全,既然叫谭振兴他们走科举,势必要阅览百书的,就桐梓县书铺的藏书,远远不够。
搬家好像势在必行,搬到藏书丰富的地方,时时有书读,时时有文章看,谭振兴才不会局限于科举的几本书。
而且他也要出去看看,物是人非,眼前的环境于他来说是陌生的,几十年过去,朝廷有了新的变革,科举制度也不同从前,或许推崇的文风亦有了变化,住在惠明村,消息闭塞,时间久了恐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想了解更多,搬到文风鼎盛的地方帮助是最大的。
最重要的是,日后他们外出参加考试,家里留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