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歪躺在卧榻上,手里虽然拿着一卷书,但神情却是心不在焉的,卧榻靠近窗口,此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渐渐抹上了暗沉的颜色。
    快入夜了。
    公孙策放下手里的书,轻轻喟叹一声,想起不久前,白玉堂和展昭来看望他提到的案情的发展,特别是提到了云霜的婢女小雨公孙策不由皱紧双眉,很多事情都跟上辈子不一样了,他虽然有这个心理准备,但却没想,连这个案子都这么的不同,上辈子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有死那么多人的还有那个小雨
    因此,在听到千里湖的那石碑上的诗后,他就决定,要告诉包拯,那石碑上的诗就是一个隐含名字的诗谜
    而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再次被“天谴”,公孙策考虑不了那么多,这么多的不同,他已经无法保证未来是否还是会一样,首先要确保的是包拯的安危
    所以,必须让包拯知道千里湖的诗谜这样云霜的故事就可以露出水面了,那么对现在的案情发展肯定会大有帮助,就是不知道包拯知道了会不会生气他明明答应了包拯要静心休养,不费心神的
    想着包拯生气的样子,公孙策不由心头有些发虚,他不会跑来找自己算账吧
    包拯没有等到,倒是等来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公孙策走出厢房,站在门口,沉默的看着庭院里的容颜娇美,神情却是决然的少女。
    终于她还是来了吗
    看着眼前的少女,公孙策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上辈子,那固执的站在开封府门口咬着唇,非要自己给出一个答案不可的少女,又再次的站在了自己的跟前
    庞飞燕,庞家三小姐,日后宠冠后宫,与开封府成为死敌的庞妃在当初,在进宫之前,站在开封府门口
    “公孙策我只问你一句跟不跟我走”
    “飞燕,我已经接下开封府师爷一职”
    “好公孙策你好啊我庞飞燕今日起与你恩断义绝与你公孙策,包拯势不两立”
    从回忆里回过神,公孙策看着眼前的少女,当年会与她走到最后的结局,是自己情深不够还是在她眼里,庞府的利益高于一切
    庞太师要将包拯铲除,他岂能坐视旁观她要自己入庞府,她要自己与包拯为敌,怎么可能他怎么可能抛下包拯又怎么会做出伤害包拯的事
    与公,包拯为民请命,是朝堂上不可缺失的清流与私,包拯是他知己好友,他岂能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若她重视庞府,重视庞太师甚于重视自己,那也无可厚非,只能说两人有缘无分但,为何她却是将包拯和他置于死敌之位
    难道无法与她同行,就只能是死敌吗
    或许不只是自己情深不够,她也是如此吧
    幸好,再次重生,他与她都没有开始,曾经留在彼此心里的伤都不会存在。
    只是为什么她偏偏对自己这般执著明明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
    “公孙策见过庞三小姐。”厢房门口,那少年一身青色袍服,单薄的身影,挺直的背脊,只是淡然而立,就别有一种隽永秀雅的味道。
    庭院里的少女有些痴然的看着,很想很想上前一步,可那少年,那淡然而立的身影,虽然隽永秀雅,却也透着疏离冷淡。
    少女的心头酸涩委屈,想她从小到大,何人不是捧着她,疼宠着她,何人不是好言好语的与她说话
    偏偏此人,偏偏就是眼前的这人
    “公孙策你为何拒绝我”紧紧的咬着唇,少女低低声的问着,声音里满是酸苦委屈。
    公孙策垂下眼帘,冷淡开口,“请小姐自重。”
    少女,也就是庞飞燕一听这话,顿时怒了
    想她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求得姐姐的帮忙,偷偷离府,千里迢迢的赶来此处,却只得公孙策一句“自重”
    “公孙策你当你是什么”庞飞燕想也不想的脱口而出怒叱道。
    公孙策心头无奈一笑,果然呢即便对自己青睐有加,却还是输给了自小深植于心的高傲,于是,公孙策微微拱手,语气依然冷淡疏离,“公孙策不过是一介草民,才疏学浅,不识好歹,冒犯小姐之处,还请小姐见谅。”
    庞飞燕在脱口而出后,就已经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公*******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千*******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树并收藏公*******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