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这长孙无忌乃是已故文德皇后的同母兄长,与当今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因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论身份,也是受得李治一拜的。
    王婉君惊讶之余,仍是跟在李治身后向这位长孙太尉施了个礼。
    长孙无忌略微整理了身上的袍衫大袖,丝毫不拘谨,朝李治笑道“阿治这是带着新妇来给你父亲请安的吧。”
    李治点了点头道“是的。”
    “听说是同安公主出面给你定的姻亲,是太原王氏的女儿,阿治可别委屈了人家。”
    长孙无忌的目光一转,落在了李治身后的王婉君身上,嘱咐道“若是今后阿治给你受了委屈,只管来向我告状。”
    王婉君尽量表现的大方得体,盈盈一福道“多谢长孙太尉关怀,晋王殿下待我很好。”
    长孙无忌似乎甚为满意,对王婉君道“你既然已经嫁给阿治做妻子,便不必拘着俗礼称太尉了,同他一起喊我阿舅便是。”
    “是。”
    李治见方才他从两仪殿那边出来,便问道“阿舅这是才与父亲议事出来吗”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高句丽蠢蠢欲动,为保百姓安宁,特召我等来共商大事。”
    “这厮竟成了我大唐的祸患,父亲尚作何打算”
    碍于王婉君在此,长孙无忌不好明说,只道“未有定论,你父亲近日正为此事烦忧呢。”
    顿了顿,长孙无忌不忘吩咐道“你父亲尚在殿中,快带着你的新妇去问安吧,见你二人新婚燕尔,也能叫他宽心些许。”
    李治又弯腰向他拱手,道“那雉奴便先带新妇进殿了。”
    听此言,王婉君也施礼告别。
    二人走进两仪殿中,便见李世民在殿上高坐。
    李治和王婉君便在殿正中停住脚步,向殿上之人叩拜问安。
    “儿携新妇向父亲请安,愿父亲福寿安康,长乐无极。”
    因殿内没有旁人,又是新婚第二日请安,李治便没有称呼李世民为圣人,而是恭敬的以父亲称呼。
    李世民见他二人前来,紧蹙的眉头舒展不少,道“佳儿佳妇,快起来吧。”
    待他二人起身,李世民便命身边的宦官阿生命人捧来两碗茶,赐给殿下的一对新人。
    王婉君双手奉茶,吃了一口,便又叩首道“多谢父亲赐茶。”
    见他二人站着,李世民忙赐座道“阿生,去找两张软垫让晋王和王妃坐下。”
    王婉君跟在李治的身旁入了座。
    观殿上人神色,李治关切道“父亲可是在为高句丽之事烦忧”
    李世民却不作答,只道“你方才在殿外碰见阿舅了”
    李治如实作答“适才遇见阿舅,略聊了几句。”
    “他今日本应该在府上偷闲,要不是为着高句丽的事,也不会被我召进宫。”
    李世民的眉头愈发紧蹙,道“近年来,高句丽逐露野心,在我大唐边境屡屡生事,照此下去,必成大患。”
    “待明日早朝,就此事再议。不论结果如何,终是要把这颗钉子拔除的。”
    李治道“只是这厮狡诈,依托地势气候,怕是不好对付。”
    “所以才要思虑周祥,拟定最佳的制敌方法。”
    又寒暄了几句,李世民有些乏了,便道“带着你的新妇去御花园好好逛逛吧。”
    李治便知他无意再谈,带着王婉君再次叩拜后走出了殿门。
    新婚燕尔,李治便牵着王婉君顺着后苑而行,途经南海池,在千步廊内暂且歇息。
    廊外是雅致华丽的殿宇,其中还有几处园林山石,尤为瞩目的是几个大池,池中已有不少新开的荷花,粉瓣黄蕊,漂浮在水面上,藏匿在疏密不一的翠绿荷叶中。
    微风拂过,引得花枝微微颤动,一片清丽的光景。
    廊内往来的宫人,见他二人在此,也不敢打扰,只是远远地望着。
    远远望去,郎君俊俏,娘子标致,可见这姻缘良配。
    适时,却有一身穿妃红绫纱齐胸襦裙的女子,经过千步廊,见他二人在此,便缓缓走上前向他们请安。
    那女子柔声道“见过晋王殿下,晋王妃。”
    王婉君的目光这才从廊外风光转到她身上。
    这女子不似平常宫人那般衣饰素简,发髻高盘,两侧各戴了几只鎏金钗,正中的鲜花应该是刚采的,桃粉花瓣上还沾着几颗晶莹的露珠。
    李治见王婉君并不认识她,便作介绍道“这位是武才人。”

章节目录

妾乃太原王婉君(唐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卧花闻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卧花闻梅并收藏妾乃太原王婉君(唐穿)最新章节